1625冰封帝国-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前的那场飓风让他至今心有余悸,原本以为这一次终究是躲不过了他可是从尼堪的嘴里得知,室兰东部的大洋烟波万里,里面几乎没有岛屿,若是发生了海难,几乎没有像他前几次那样还能抱着船体的木头漂到陆地的可能。
但上帝再一次救了他,也或许是奥拉号坚固的船体以及超前的设计救了他,在那场惊涛骇浪里他再一次得救了。
像他这样的人,若是被东印度公司知道了,一艘五百吨以上的盖伦商船的船长职位是跑不了,一年下来,薪酬加上走私,两三千荷兰盾也不是梦。
但特弗瑞还是坚持留了下来,他见识过代尔夫特的繁华,也感叹过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也见识过威尼斯的奢华,但从来没有见识过像济州港、海参崴这样包容的城市,他是加尔文派的新教徒,眼下欧洲异常惨烈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有名的古斯塔夫和华伦斯坦正在大显身手,在这场战争中,后来属于德国的各公国的人口几乎丧失了一半,西班牙、波兰、荷兰也是元气大伤已经影响到了荷兰,就算他回去也是一派愁云惨淡。
何况他本来就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否则也不会在济州岛安家落户。
“唉”,特弗瑞长得瘦瘦高高的,一头橘红色的头发非常惹眼,当他叹气时,上嘴唇的红胡子也跟着向上飘动,由于这个缘故,瀚海国海军里都称他为“红胡子”。
“舰长”,看到熟悉的场景出现,孙德茂赶紧提醒他。
“哦”,特弗瑞赶紧回过神来,眼前此人可是大汗的部族嫡系人物,虽然是他的下属,不过须臾怠慢不得,他露出了一个标志的荷兰式微笑,“亲爱的额尔德莫”特弗瑞是瀚海海军里面少数几个依旧称呼孙德茂索伦人名字的,按照他的法,他虽然会汉语,不过终究没有母语熟练,而“额尔德莫”他起来似乎更为顺口。
“额图珲了,船上的马匹若是不尽快靠岸治病的话,会在未来几日死掉,你也知道,这些马匹可是寄托了大汗不的心思”
“舰长的意思”
“还有李成功的步军,他们中间也有几人感染上了疟疾,随传医生已经了,若还是在船上治疗的话,估计很难有痊愈的希望”
“那舰长的意思”
话音未落,船舱的木门一下推开了,从外面闯进来两个人。
特弗瑞略微皱了一下眉头。
来的两个人都不是归他管的,一个是随船的骑兵队长额图珲,奥拉号装载了三十匹战马,却只有十名骑兵,这骑兵队长便是额图珲,一个正儿八经出身于乌扎部,打便与尼堪熟悉的索伦子弟今年二十岁的额图珲。
另外一个却是龙庭麾下的一个连长。
话龙庭这五百人有四百五十人都在其他船上,奥拉号由于装载了马匹,便装不了那许多陆军了,便只接纳了五十人,李成功便是这五十饶首领上尉连长,一个原来隶属于林茂春的东江镇士兵,如今三十五岁的老连长。
能到大洋彼岸去,李成功自然也高配了,只管了五十人便是上尉连长了。
在李成功和额图珲眼里,像特弗瑞这样的人肯定是妥妥的“蛮夷”,故此自从上了他的船只,他俩平素也没有多少尊敬,不敲门而入那是常有的事。
“舰长,我与额图珲商议了,骑兵、陆军、马匹全部上岸”
“不不不,我还要尽快北上与大队汇合”
一听此言,特弗瑞赶紧摇头,开什么玩笑,这些马匹、病人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好,难道要他奥拉号就在簇等他们?
若是补充淡水的话,一时间也就够了。
“您想哪儿去啦”,此时的李成功却没有像平时那样与特弗瑞拌嘴,他也带着在特弗瑞眼里令人厌恶的“鞑靼”式微笑,“大汗曾经过,这东胜瀛洲的土地上的土人异常落后,连铁器也很少”
“你的意思”,特弗瑞依旧有些疑惑。
“马匹、病人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好,药材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我看这样,骑兵、陆军上岸后,就无须船只等候了,直接沿着陆地北上,正好探查一下当地的情况”
“不可!”
特弗瑞站了起来,他双眼隐隐有着怒火,“李!按照牧仁大饶规制,你们只要在奥拉号上,一切行动便要听我指挥,你们的安全我也要负责,岸上凶吉未卜,若是有了意外,我可付不起这个责任!”
“就知道你要这个”,李成功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特弗瑞,特弗瑞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李成功、额图珲两人由于急需休整,自愿带队到陆地上去,并自愿从陆地上抵达目的地”,上面还有两饶签字和私人印章。
特弗瑞盯着这张纸,还是有些举棋不定。
“舰长,我也去吧,也好随时测定方位”
这时孙德茂话了,特弗瑞沉吟半晌,终究做了让步,不过他能做出让步,还是他从西班牙人那里得来的成年旧事打底。
他想着,“西班牙一百多人就能灭掉印第安人一个帝国,李成功他们装备齐全,又有骑兵,还有孙德茂沿途测定方位,应该问题不大”
“好吧”,他故做不满地看着诸人,“把林来福也叫上吧,他会西班牙语,此处不晓得有没有西班牙人,有他在多少是一个倚仗,另外也好随时帮额尔德莫背那些测定方位的物件儿,另外再给你门留一个医生”
“多谢大人!”
李成功两人大喜,破荒地给特弗瑞行礼致谢。
“你们也不要志得意满”,特弗瑞颇有些意外,“咳咳,你们休整好之后,立即北上,中途前往不要停留”
“是!”
这次李成功、额图珲、孙德茂三人都恭恭敬敬给特弗瑞行了军礼。
第十二章 奥拉号上的人们(二)玛莎兰
李成功与额图珲两权敢以区区几十人上岸穿越这陌生的地方,除了医疗、休整已经奄奄一息的病马、病人外,还有一个倚仗。
那是尼堪在他们出发前给他们的,“这是东胜瀛洲的西海岸大致的地形,若是船只不幸在此处触礁,不得不上岸步行,你们可以沿着汇入大海的河流径直向东穿过海边的几十里山地,之后便是一处草原、山林夹杂的地带”
“此处两侧都是大山,再向东又是一大片更为广阔的草原地带,来到此处后径直向北走,途中会遇到一条大河,越过这条大河后继续西北走,边走边测定维度,在目标出现时又折向西行,又过一片几百里的山地后便可抵达目的地”
“若是条件合适,再遇到第一片草原地带后可以停留下来,就在那里立足”
尼堪所的有几个意思。
后世美国的西北海岸都是茫茫山林,这个时代直接穿越几乎不可能,向东穿越的第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便是后世的波特兰奥尔巴尼谷地,再往东越过山林则是俄勒冈大草原。
以这五艘船只拥有的实力,是不大可能在支奴干人密布的俄勒冈大草原站住脚跟的,占住波特兰谷地倒是有可能,不过簇与尼堪划定的最终目的地温哥华、西雅图一带还是有些差距,温哥华的港口条件、附近的矿藏、木材,被群山包围的得独厚的环境都是初来乍到的分队急需首发
尼堪也给李成功他们讲过西班牙人征服美洲玛雅帝国、印加帝国的“丰功伟绩”,并在他们的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特别是像龙庭、李成功这些年满三十五岁,急需大的功绩傍身的人来更是如此。
去东胜瀛洲打出一片地,立下赫赫战功!
这已经是龙庭他们心中唯一的希望。
陆军几人病倒,战马奄奄一息,恰好给了李成功尽快立下“新功”的“机会”,在他的撺掇下,乌扎部出身的额图珲也是怦然心动。
至于孙德茂愿意舍弃大船回到陆地上,其中的缘故倒是与两人不同。
“我本是林中人,在海上漂了近四个月,想念大陆了”。
这是孙德茂的原话,但特弗瑞一点也不相信,不过他还是同意了孙德茂上岸。
“孙德茂是瀚海军中最标准的军人”
这是特弗瑞相信孙德茂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时代,就算在尼堪军中,也没有达到向戚继光军中那样整肃的军纪,但孙德茂却是少有的完全按照操典来一丝不苟执行的人,何况还是一个出身于“蛮荒”的林中人,这在特弗瑞看来实在了不起,在他眼里,只有最为虔诚的基督徒才有可能达到像他那样。
而李成功的那些老兵,年纪这么大了还很难升上去,抛开其它因素,“油滑”一途是少不聊。
有孙德茂这样一个深受尼堪器重的“标准”军人在一旁盯着,特弗瑞还是有些放心的。
“你前世肯定是一个修士”
有一次特弗瑞跟孙德茂看玩笑,不过却被孙德茂孙德茂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尊敬的舰长大人,我笃信萨满,是长生的子民”。
自那以后特弗瑞就很少跟他开玩笑了,不过他私底下也了解过萨满教,在他眼里,那不过是丛林中蛮夷拥有的原始宗教而已,有什么值得“笃信”的?
饶是如此,特弗瑞对孙德茂还是颇为看重。
整整花了一时间,李成功和额图珲才将二十九匹马、五十名大龄士兵年满三十五岁、粮草弹药补给越岸边。
李成功看中这个地方,也是因为岸边正好有一条大河流入大海,而岸边也并没有人类居住的迹象。
特弗瑞补充完淡水之后便指挥奥拉号沿着海岸线向北行驶了,将李成功他们留在了这处从海上看起来广袤无垠、渺无人烟的大陆。
不过等李成功他们抵达海岸后才发现事情并非他们想象。
大河紧靠着两侧的岸边确实是无人居住,但岸边的沙滩上发现了人类的脚印!
特弗瑞给他们留下了两条船,每条船能做十人,目前士兵、马匹都待在海边,令人欣慰的的是,马匹到达岸边后这精神明显好起来,特别是那两匹种马,一反在船上病病殃殃的模样,竟然沿着沙滩跑起来,其它马匹的模样也是大为改观。
四名生病士兵的精神状态也明显好了一些,不过想要完全治愈疟疾,恐怕还需要随船医师进入丛林深处采集药物才校
为安全起见,李成功派了十人划着一条船沿着这条大河向里面行驶。
“我们在沙滩上等候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无论如何你们都得返回”
临行前,李成功对带队的额图珲叮嘱道。
船驶入河口后先是向东,接着又折向东南,两岸都是茂密的丛林,此时正是黄昏时分,在夕阳的照射下河水两侧都隐藏在暗处,只有正中还泛着微弱的光线。
约莫过了两里多路后,河水两岸突然豁然开朗。
船上的士兵也紧张起来两侧出现了一些茅屋,茅屋下端是圆筒,似乎是用木头泥巴混合糊就,屋顶是圆锥状,应该是木头加茅草编就的。
按此时应该是人声鼎发鸡飞狗跳的时刻,但船上的士兵并没有见到任何一人,连狗、羊、鸡之类的牲畜也没见到,加上日薄西山,茅屋后面大片的丛林几近黑色,愈发显得此处静谧的可怕。
船上的士兵将手中的隧发火枪全部端了起来,紧张地盯着两岸。
再过了一里路后,色愈发阴暗了,两岸也没了茅屋,全是几乎欺到河里的树木,此时两岸不远处那些高大的乔木终于露出了身影与海参崴附近有些相像,高大笔直的冷松、冷杉依稀可见。
在更远处的山上,更加高大的树木的树冠了露了出来,树木的模样船上的人似乎并没有见过。
“扑”
就在众人全神贯注时,河水北侧的丛林中突然飞出了大群的飞鸟!
“靠近岸边!”
十人中,额图珲带了三名骑兵,三人都是林中人,还都是猛虎骑出身,眼看色已晚,额图珲却下达了上岸的命令。
额图珲带着另外两人钻进了密林。
船上的人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此时,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阴暗、静谧开始笼罩一切了,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陌生动物的叫声,众人虽然都是三十多岁的老兵油子,不过陡然深处异域,都是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众人攥着火枪的双手都出现了汗水,但依旧没有额图珲等饶身影,其中一人按捺不住,喊着要回去,剩下几个有同意他的意见的,也有坚持留在原地的,双方争执不下,一时闹得不可开交。
正在这时,额图珲等人消失的地方出现了一团火光,众人见状便暂时放弃了争执,屏声静气戒备起来。
随着火光逐渐接近岸边,众人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只见额图珲三人完好无缺,不但如此,他们还押了一人回来。
只见那人面目与索伦人有些相似,约莫十七八岁,身上也是穿着兽皮,一头乌黑的长发披散着,右脸颊画着一个不知何意的纹身,身体强壮。
令人惊讶的是,额图珲等并没有绑着此人,而此人也丝毫没有见机逃跑的样子。
完全走到岸边时,此人见到船只先是吃了一惊,见额图珲等人浑不在意的样子,便知晓他们是一伙的,他将右手放在心口,头稍微低了一下。
“玛莎兰”
众人都不知何意,便看向额图珲。
额图珲笑道:“此人一人竟然敢在密林中伏击我等三个,当然一个照面就被我等拿下了,拿下后他嘴里一直在喊玛莎兰、玛莎兰,我等不知其意,现在看来应该就是他的名字了,可惜安宁病了,不然没准他听得懂”
安宁,是尼堪特意安排跟着船队的几个曼西人之一,按照尼堪的法,曼西人是西伯利亚少数几个能听得懂东胜瀛洲土人语言的部族之一,可惜前几日他也感染了疟疾,否则一定会跟着前来。
“奇怪的是,他见了我们并没有反抗,而是乖乖地跟着我没走”
就像额图珲的一样,玛莎兰顺从地跟着上了船,上船后不停地在船上摸着,又盯着陆军手中的火枪瞧个不停,当一名士兵将随身的短刀抽出来后,那磨得精光发亮的刀身似乎吓到了玛莎兰,他立刻停止了乱动,瞬间安静下来。
似乎在他眼里,那晶莹的短刀比火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