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竟然年轻得很,最多二十出头,没有蓄须,一副典型甘肃一带的西北汉人模样,土色中透出一股浓浓的苍凉味道,那种味道,是自秦朝以来一直没有更改的剽悍、古拙。
这伙马贼正是瓜州的马贼。
瓜州的马贼,为何跑到了这么远的地方?
原来,他们埋伏的地方是一个三岔路口,北上可以抵达哈密,南下可达瓜州,东去可到喀尔喀或居延海。
作为一个刚刚将前任马贼团伙消灭,至今还没有开张的新马贼团伙,肯定不能就在瓜州干起来那见不得人的勾当,北上马鬃山才是正经。
这个少年叫杨庭玉,也是出自甘肃杨家之人。
这里要多说几句了,就像大同麻家一样,甘肃杨家在明朝也是赫赫有名,高中武举、武进士者多达几十人,目前最有名的就是前甘肃镇总兵杨嘉谟以及凉州卫指挥使、西宁分守参将杨道显了。
此杨庭玉也是杨家的人,还是大夏帝国骑兵旅指挥使杨庭栋的远方亲戚。
像他这样的人,若非确实混不下去了,是不会逃出边墙跻身马贼队伍的。
一个月以前,他单枪匹马来到瓜州,拼着手中的长枪和背后的一石力开元弓,一个人就射杀了前瓜州马贼头目和他的亲信手下,这不,其他的马贼一看此人如此剽悍,便推举他做了新的头目。
瓜州、沙州、赤斤三地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人,每一地不过三四百人,自然不可能供养太多的马贼,故此,每一处的马贼也就是二三十骑。
二三十骑,足够支应大小事宜了,特别是在这种没有官府管辖的地方。
杨庭玉站了起来,他的脸上透露出深深的失望。
山下,那是一支庞大的商队,护卫起码有百人,都带着弯刀、弓箭,一看就是从哈密过来的,这样的商队,别说杨庭玉这二十多人了,就算三地的马贼集合起来也不见得打得过。
不过,像这样不能力敌的商队,他们便会换一副面孔好好的与他们做生意。
杨庭玉他们抄小路下山了,不远处还有他们的马匹。
不多时,在朝着瓜州的苍茫古道上,杨庭玉他们一行二十多骑还跑在了商队的前面。
等接近中午时分,商队的驼铃声在瓜州附近响起来时,杨庭玉等人又换了一副打扮,笑盈盈的站在那条唯一的、两侧约莫有六家客栈的街道西口迎着了。
这六家客栈只有两家属于马贼自己的,另外四家则是则是专门开客栈的,不过能在这种地方开客栈,肯定不是一般人,饶是如此,他们依旧要向杨庭玉他们交份子钱。
这么大的商队,一家肯定吃不下,恐怕至少需要三家。
杨庭玉自己两家,还挑了另外一个平时与他们关系最好的一家。
阿卜杜拉赫从马下下来了。
他其实一早便发现了这队马贼,不过见他们识相避开了也没有理会,他将缰绳扔给杨庭玉,带着随从走进了一家客栈。
杨庭玉见到他身边挎着的那把刀之后脸色也变了。
那是一把约莫三尺长的乌兹钢刀,刀鞘、刀柄装饰华美,而他的手下也差不多,不过装饰得没有他这把精美而已。
都穿着有头罩的灰色长袍、黑色的马靴,这样的打扮,只有如今占据着哈密一带的叶尓羌汗国的吐鲁番总督下面的人才有。
“吐鲁番的人,明显是要东去的,难道是要去给大明进贡?”
话说自从吐鲁番的人占据哈密之后,他们对于中原王朝一直比较恭顺,朝贡、贸易没有断绝过。
不过眼下大明自己风雨飘摇、江河日下,吐鲁番以及背后的叶尓羌汗国再找上他意欲何为?
“你不过是一个马贼而已”
杨庭玉接过缰绳,对自己恨恨地嘲讽了一下。
没多久,商队就歇下了,像这样的天气,他们就是要走也得等到再过两个时辰太阳西斜之后才行,如此高的气温,就连商队里的骆驼也有些受不了了。
“哒哒哒”
阿卜杜拉赫他们刚刚歇下,打东边又传来了一阵马蹄声。
杨庭玉侧耳听了一下,大约有十余骑的模样。
“戒备!”
像瓜州这处扼控哈密与肃州、沙州之间的要冲,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除了商旅,也有不少像杨庭玉这样避入边荒讨生活的人,没准就是来像杨庭玉挑战的。
半晌,杨庭玉带了十余骑迎了上去。
而阿卜杜拉赫本来正眯着眼打盹,听到这个动静后也起来了。
最后他也带了十余骑跟在杨庭玉他们后面。
马贼之间的纷争,他还是乐意见到的。
那十余骑是从东边过来的,也就是从肃州那边过来的。
“哒哒哒”,马匹卷起的沙尘完全笼罩住了他们的面目,等他们从沙尘里钻出来时,杨庭玉终于瞧清楚了。
正好十骑,寻常中原骑士打扮,不过都用麻布掩住了口鼻抵御风沙,瞧不清具体面目。
不过杨庭玉一见到那为首的骑士,这瞳孔不禁收缩了。
那人见到见到杨庭玉也是微微顿了一下。
赵良栋!
三年前,杨庭玉还在凉州北边的镇藩卫当边军时就不安分,经常偷偷溜到边墙外面用手中的铁器、布匹等物与那里的蒙古人交换食盐,也就是说他一边干着边军,一边贩卖私盐。
这样的边军只有一种人能干夜不收,只有夜不收才会有这么多的闲暇。
他避入瓜州,肯定是贩卖私盐的事情被上官发现了,这种事情,要不将贩卖所得的大头让给上官,要不等着接受惩罚,插箭游营那还算是好的,杀了祭旗也不过分。
杨庭玉就是在镇藩卫北面的沙漠与赵良栋见过,当然了,他还见过如今在大夏国如日中天的杨庭栋,说起来两人还是远亲,都属于杨令公的后代。
“这厮不是在宁夏种地吗?如今怎地如此威风?”
他可是看见了,跟着赵良栋的那些人都穿着灰色的麻衣,看着不起眼,不过那坐下的战马、身上的武器可都不一般。
他正犹豫着是否上前搭讪,“哒哒哒”,赵良栋他们的身后又卷起了大团的沙尘,不多时,有一大队人马从沙尘里露出来了。
“蒙古人!”
杨庭玉心里一惊。
那多半是从祁连山北麓过来了的蒙古人,还有可能是如今青藏之王固始汗的人,约莫三十多骑,都带着弯刀和弓箭,为首一人也是二十出头,不过却满脸横肉,异常粗壮。
“天啊,今儿个是怎么啦,老子刚坐上瓜州老大的位子,就给俺出了这么一个大难题?!”
杨庭玉不禁一阵哀叹。
那粗壮汉子异常迅捷地跳下马,从赵良栋他们身边走过,将缰绳扔给杨庭玉,“我等包一间客栈,赶紧上酒水!”
说的是蒙古话,还是西边蒙古的口音。
正是和硕特蒙古人!
第二章 荒传说Ⅱ之二:灰衣少年
等杨庭玉点头哈腰地将那一伙蒙古人引到一家客栈,赵良栋那伙人已经自己在一家客栈住下了。
这样一来,整个瓜州,六家客栈全部住满了。
杨庭玉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来到了赵良栋那里。
“赵兄”
“杨兄”
这家客栈的老板以前也是一个私盐贩子,与另外的私盐贩子争夺地盘失败后便退入到边荒来了,一见如今的瓜州老大与客人熟悉,赶紧吩咐伙计将最好的酒菜拿上来。
杨庭玉见了也不客气,就挑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坐下了,坐下前还用衣袖掸了掸桌子上的灰尘瓜州这地方,四周都是沙漠,大风起时到处都是灰尘,连屋子里也不例外。
客栈老板上了一盘羊羔肉,一盘切好的牛肉,还有一盘灰灰菜。
“哟呵”,在三个土色的劣质陶盘旁边却放了一个琉璃酒壶,赵良栋记得自己还是一次去凉州时在客栈喝到过,没想到在这边荒之地也有此物。
杨庭玉端着酒壶给他斟了一碗,“赵兄,此物是用葡萄做的,甘凉一带不多,不过哈密却多得是,也有商贩贩到这里来”
赵良栋等杨庭玉也给自己倒好了,便举起了大碗,“没想到在此处还能见到故知,常言说得好,春风不度玉门关,还有那甚西出阳关无故人,没想到我刚出此关便遇到了故人,来,这是我二人的缘分,干了!”
等赵良栋满饮此碗之后才面色大霁,原来这酒在水井里泡过,冰凉的很,在闷热的夏日能有这么一杯酒水实在是胜过甘露。
杨庭玉能当上瓜州的“老大”,自然也不光有匹夫之勇,察言观色那也是必须的,他见赵良栋的神色明显是在与其它的事务作对比,便笑道:“赵兄,难道还有比这冰镇的葡萄酒更好的酒水?”
“你还真别说”,赵良栋摆摆手,“世上还真有此物,那物初次品尝味道不佳,不过在炎热的夏日,若是能饮上一杯,绝对不亚于这葡萄酒”
“哦?”,瓜州此地接近哈密、吐鲁番,多得是葡萄酒,原本喝过此酒后杨庭玉便对大明的烧酒有些不屑一顾,以为此酒就是世上最好的酒了,可听赵良栋这么一说,难道还有比葡萄酒更好的酒水?
“难道是用了琉璃杯的缘故?”
常言说得好,“葡萄美酒夜光杯”,那夜光杯杨庭玉自然没有见过,不过琉璃杯却见了不少,难道用琉璃杯喝葡萄酒味道才最佳?
“非也”,赵良栋却无情地否定了,“那是一种叫做啤酒的东西,夏日在水井里凉透了喝下后,简直赛过活神仙”
“啤酒?”,杨庭玉有些茫然。
赵良栋摆摆手,“不说这个,杨兄,你不是在镇藩卫做事吗?怎地”
一见杨庭玉神色有些暗淡,便没有继续问下去,“也好,这里没有管辖,乐得自在”
“聊以度日罢了,对了,赵兄这是”,杨庭玉夹了一块牛肉,边嚼边问道。
“你猜猜”,赵良栋嘴角带着微笑。
“这厮!”
杨庭玉心里暗骂,暗忖:“这厮能这么说,肯定混得很好,难道是加入到了宁夏镇的边军,这厮以前说过那宁夏镇北关的千总一直在力邀他加入夜不收或家丁,这厮如此神气,多半是成了”
“不过宁夏离这里十万八千里,他带着这么多人跑到这里来作甚?难道他又加入到了肃州的边军?”
“也有可能,甘肃镇总兵李栖凤刚上任不久,肯定需要笼络一批自己的亲信,没准碰巧遇到这厮了,以这厮的刀法、箭法,在总兵府出人头地也不是什么难事,难怪他从肃州方向过来,多半是来探查敌情的”
又觉得不大对,“以甘肃镇目前的形势,能自保就不错了,如何有余力染指这瓜沙边荒之地?这些地方若是由我等占着没人会说话,不过若是由哪一家官府占了势必会掀起滔天巨浪”
干脆不想了,他将手中的大碗与赵良栋手里的大碗一碰,“哎呀,你我可是故交,我脑子笨,哪里知晓你的底细,赶紧说吧”
赵良栋看看左右,杨庭玉见了赶紧挥手让伺候在一边的客栈老板赶走了。
“大夏国,知道不?”
“原来是这样”,杨庭玉自然知晓大夏国,自己在北上到瓜州之前,还一度起了去那里投奔杨庭栋的念头,最终还是来到了此地,现在想起来隐隐有些遗憾,没想到这厮反而早他一步加入到那边去了。
想想也是,宁夏紧挨着大夏国,除了加入明军,可不还有更好的选择嘛,何况如今那大夏国可是如日中天。
“那怎地跑到这里来了?”
这话一出口杨庭玉就觉得有些不妥,这还用问,大夏国占据着整个漠北,肯定对甘肃、瓜沙一带也是有想法的,自然是来探查形势来了,作为一个前夜不收,问出这个问题岂不贻笑大方?
“哦,既然杨兄在这里,还是这里的一霸,我就不隐瞒了,杨兄,看见我这身衣服没有?”
杨庭玉笑道:“不过是一套普通的灰麻布衣服罢了,还是短装,这有什么稀奇的,若不是你等胯下的马匹,身上的兵器,跟寻常田地里的农夫又有何不同?”
赵良栋也不气恼,他说道:“这便是大夏国的灰衣卫,咳咳,比较起来,就是大明的锦衣卫”
“啊?!”
杨庭玉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厮混得着实不错啊,竟然加入了那个强大国度的“锦衣卫”,手下还有人手,那便至少是一个总旗了。
“可别小看这身衣服”,赵良栋笑道,“我家大汗可是说过,大夏国的灰衣卫乃是帝国的机密队伍,就像你以前从事的夜不收,专司探查敌情,若是太过醒目,如何探查得了?”
杨庭玉暗道:“假若他说的是真的,为何与我一见面便说了出来,这样的身份不是一直隐瞒着才好吗,以前这厮不禁武艺高强,还很狡猾,按说不会行此下策啊”
“咳咳”,赵良栋继续说道:“不瞒杨兄,我是来迎一个人的”
杨庭玉心念电闪,“难怪啊,那蒙古人是从他们身后过来的,听说以前固始汗还与大夏国大战过一场,这厮迎候的肯定不是他们,那就是哈密人了”
“肯定是他们”,杨庭玉这下笃定了,“天山以北的蒙古人与西海一带的蒙古人本来就是一伙的,这两伙蒙古人都视盘踞在叶尓羌一带的汗国为大敌,大夏国又与这两伙蒙古人为敌,自然会与叶尓羌人交好”
不过问题来了,叶尓羌人想去大夏国势必要穿过大明的领土,众目睽睽之下,他们如何能抵达大夏国?
赵良栋仔细观察着杨庭玉的反应,见他一副沉吟不定的模样,知晓他心在想着什么,不过也暗道:“此人不愧是夜不收出身,什么事都瞒不过他,干脆直说了”
“杨兄”,赵良栋又举起了酒碗,“喝酒!”
两人又喝了一会儿,随着多碗葡萄酒下肚,这话便又多了起来,有些话也能出口了。
“杨兄,估计你也明白了,兄弟我确实是从肃州过来的,不过却是扮成的商队,出了嘉峪关后便将骆驼等物扔在关外附近,这一路紧赶慢赶,没想到碰到了你”
“那哈密的商队自然是去大明的,不过让他们顺便去大夏国瞧一瞧也好,大明如今自保都够呛,还有可能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