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部投靠了卜库尔部的哈拉达诺敏,诺敏占领的因果达河与阿加河之间的区域也是近两千平方公里,与南边的卜库尔部大草原加起来近万平方公里。
如此好的地方,历史上还是成吉思汗、王罕、奈曼兴起之地,如今却只有区区九百余户达斡尔牧民在此放牧,没有人知道为何如此,也许是南边三部喀尔喀蒙古人也就是三万多帐,占据了更为广阔的草场,对这祖宗龙兴之地或许根本就没有瞧上。
这两处草场也有名字,因果达河与阿加河之间的草场因为是卜库尔部的传统牧场,我们便称之为卜库尔大草原,南面阿加河与鄂嫩河之间的更大的草原因为是鄂嫩部占据着,便称之为鄂嫩大草原。
1629年的漠北春天即将来临,时间是四月份,因果达河河面封冻的冰层还有一个月就要开始融化了。
达拉宋,额尔特部哈拉达驻地。
一支三千余人的大军正在过河,此时过河,慢慢地从冰面上跨过即可,若是等到冰层融化了想要渡过这因果达河不知要花费多少功夫。
渡河的自然是早就对两大草原垂涎欲滴的尼堪了,除了这两处草场本身,里面的盐湖、淡水湖众多,因果达河以南的山上,卜库尔部控制的地方后世是俄罗斯人的五一镇,是一个集煤炭、炼铁、炼铜、食盐加工的重镇,可想而知此地资源的丰富。
身怀巨宝而不自知,不不不,两部的牧民到底是比北边的林中人强一些,也许是自己,或者是以前留在此地的汉人后裔,在盐湖上设置有小型的煮盐作坊,不过都隶属于两部哈拉达私人所有。
尼堪大军正是在赤塔、乌兰乌德一带训练了整个冬季的三千余新兵,除了这三千新兵,还有抽调的赤塔附近各部、加上已经投靠的额尔特部的部族骑兵一千人。
四千人浩浩荡荡沿着古道向南奔去。
十日后,大队沿着伊亚河河谷行进到后世俄罗斯的杜尔加城所在的地方,此时也叫杜尔加,额尔特部在此地有牧民一百余户。
此地离南面的鄂嫩河还有五十里。
不过走到这里尼堪不准备继续向前了,大队一分为二,部族骑兵一千人在此地开始兴建大营,尼堪的常备军则继续向前。
这个地方很关键,越过伊亚河向东北便连着阿加河,那里是卜库尔部诺敏的大营所在,向东南则是鄂嫩大草原,阿尔丹的鄂嫩部所在。
尼堪带着两千骑扑向了卜库尔部,朱克图带着千骑直奔鄂嫩大草原而去。
漠北以北,俗称林中,那是比漠北更为苦寒的地方,整个冬季长达七个月,在这七个月里,所有的人都窝在帐篷里蒙古人、窝棚里索伦人猫冬,若是积雪不厚,将牛羊马匹赶出去自己去吃雪地下的干草,若是积雪太厚,他们提前就会转场。
大部分牧民也提前准备了一些干草,以防积雪太厚、转场又来不及时给牲畜吃,漠北的牛羊马匹既能忍饥挨饿,还特别耐寒,零下几十度的气温也丝毫耐活它们不得。
牧民往往是用木头打上一圈栅栏让牲畜在里面过冬,最多将栅栏隔一下将牛羊马匹隔开。
更北边的索伦人就不行了,他们饲养的驯鹿特别挑食,干草是不吃的,只能吃青草和苔藓,而苔藓只有森林里才有,故此,他们的领地多半在靠近森林的草原地带。
总的来说,冬季是牧民最闲的时候,你就是想大干一场也迈不开腿。
与所有人一样,闲着无事的时候就喜欢闲聊、打听,在这个时候,尼堪在巴里亚加大破蒙古三部,收降舍尔库特、巴尔虎两部,与温多、额尔特两部结成坚定盟友的事情自然也传到了这两处大草原。
在阿加河中段,有一条河流从北面流下来,这条河流叫莫戈依图依,这条河的东面便是卜库尔部诺敏本部的驻地,其麾下六百余帐有三百帐都集中在此处,此地也是后世俄罗斯的莫戈依图依城所在。
整个冬季诺敏都是在一种焦虑烦躁的状态下渡过的。
尼堪又一次惊艳的表现深深震撼到他了。
他的嫡福晋与南边车臣汗的一位侧福晋是亲姐妹,由于这一层关系,在达斡尔三部中他最受重视,也与索伦诸部离得最远,还颇有些卓尔不群的意思。
就连以前的茂明安诸部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
这一切都被一个叫尼堪的小子击破了。
听说额尔特部的巴根去了坦加湖参加了尼堪召集的大会后,诺敏将新近从乌尔赫特买来的一套珍贵瓷器打了个稀巴烂,他最宠爱的一个侧福晋也被他鞭打了一顿。
他自然也悄悄去了车臣汗王旗所在克勒木和屯向硕垒大汗征求意见,不过却被硕垒以“静观其变”几字打发回来了,走的时候见诺敏神色焦虑便送了他一车酒。
于是整个冬季,诺敏都是在醉醺醺的沉睡以及暴跳如雷中度过的,连他一向最宠爱的女儿,今年马上要嫁给车臣汗部一个小台吉的莎琳娜也不敢随意靠近他。
这一日,太阳高高挂起,诺敏也似乎转了性子,让人在河边搬了一张椅子,煮了一壶奶茶,就坐在河边观晒太阳,观赏河面上以及远处的景色,以及天上盘旋的苍鹰发呆。
中午时分,他意兴阑珊,正准备摆驾回帐,突然感到地面有轻微的颤抖,作为草原部族,诺敏自然也知晓这意味着什么。
动静是从河对面广阔的、被积雪覆盖的草地上传来的,由于今年雪下得不多,草原上只是覆盖了薄薄的一层,马匹可以撒开蹄子狂奔。
这个时候、这样的动静,不会是别人,只能是传说中的那人了。
诺敏脸上瞬间显示除了坚毅的神色。
“吹响大牛角号,召集部族骑兵!”
等诺敏将本部的五百余骑全部召集在河边时,对面的大军终于也抵达了河对岸。
诺敏一见,一股气便泄了一半。
自己本部只有三百余户,能聚拢五百骑自然是将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全部招来了。
而河对岸的敌军人数大概是他的四倍,不仅如此,与自己这五百部族骑兵稀稀拉拉勉强聚在一起不同,这对面这两千骑却是一派肃然。
莫戈依图依河是一条小河,平均宽度只有三丈左右,诺敏清晰地感到了对面的肃杀之气,虽然一看都是些面目稚嫩之人。
他还观察到了一事。
对面骑兵马匹的四个蹄子上都绑着棉布,棉布上还缠着枯草。
“还真是奢侈啊,竟然将贵重的棉布垫在马蹄子上”
他也知晓敌人这样做的目的过河面冰层时不会打滑。
敌人似乎并没有立即进攻的意思,由于小河只有区区三丈宽,双方处在前面的骑士的面孔都互相瞧得清清楚楚。
突然,队伍中间簇拥着一人将右手举了起来,随即又有上百人举起了右手,诺敏有些不明所以,不够他很快观察到了他们右手都举着一物,黑乎乎的,不晓得是什么东西。
“砰”
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声刺破了刚才的寂静,那些举着的右手上空硝烟弥漫,很快,一股莫名的味道传到了诺敏这边。
诺敏瞬间便明白了,这时他也看到了对方阵营中另一种更长的铁管子也举了起来,对准的就是他们!
“慢!”
诺敏发出了他生平以来最大的一声喊叫。
诺敏投降了,与此同时,南边的朱克图也是旗开得胜,在一千骑以及火器的威势下,阿尔丹几乎没做任何挣扎便痛痛快快投降了,朱克图将他带到了莫戈依图依。
鄂嫩河东岸的卜克图却不甘心做尼堪的俘虏,在朱克图的大军抵达之前,带着族里三百骑南下了,将老弱妇幼留给了朱克图,朱克图也不客气,让他们全部迁到了鄂嫩河西岸。
尼堪与诺敏、阿尔丹两人做了长谈,必要的安抚还是你要做的。
不过在谈完后,尼堪背着手走出大帐时他们隐隐约约听到了一句。
“这么好的地方,真是糟蹋了”
第二章 乌勒兹的乌巴什
乌尔赫特以南约莫四十里地的地方,有一处大台吉寝帐所在巴彦乌拉。
巴彦乌拉在乌勒兹河南岸,是乌勒兹河中心地带。
乌勒兹河发源于西边两百多里的肯特山余脉,沿着肯特山余脉之间的峡谷流淌七百多里后注入塔里池,也就是后世俄罗斯的库卢苏泰湖。
鄂嫩河与乌勒兹河之间约莫两万平方公里的山地、草原,如今是车臣汗硕垒第三子查布哩额尔德尼乌巴什的封地,由于他的名字太长,以下简称乌巴什。
乌巴什的封地主要是在乌勒兹河流域,由于此地基本上是车臣汗领地的北境,虽然以车臣汗的威势不大可能面临北面来的威胁,不过车臣汗硕垒还是将他四个儿子中最勇猛的第三子乌巴什封在此地。
位于乌勒兹河流域的牧民也很特别,原本是铁木真母族的亲戚部落,叫合答斤部,后来与乃蛮等部落联合起来反对铁木真,被打败后纳入了蒙古部落,合答斤先后吸纳了乃蛮、兀良哈、科尔沁等部落,如今在乌勒兹河流域有三千多帐,合答斤部落便是乌巴什倚仗的部族。
喀尔喀三部,每一部都号称“万户”,发展到今日实际上远远不止,东边的车臣汗部就更是如此。
达延汉统一蒙古诸部后,将幼子格垺森扎分封到喀尔喀外蒙古,格垺森扎死后将喀尔喀分给了自己的七个儿子,而硕垒是其第四子阿敏的后代,同时由于格垺森扎第三子没有男性后裔,硕垒还继承了这一份土地。
硕垒自小英明强悍,否则也不会有“车臣珲台吉”的称号。
车臣,蒙古语英明的意思
需要说明的是,在喀尔喀三部中,如今西边两部珲台吉都称汗了,只有硕垒还是顶着“达赖车臣珲台吉”的名号,珲台吉,是仅次于大汗的称呼。
前文为了行文方面,提前将硕垒称为车臣汗,实际上他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珲台吉。
不过今年他就要称汗了。
原因很简单,在建州女真的压迫下,如今蒙古人的正主、察哈尔万户的直接管理者林丹汗从去年年初开始西迁,西迁的过程中少不了腥风血雨,导致漠南蒙古的一些部落,诸如浩齐特、乌珠穆沁、苏尼特、阿巴嘎、阿巴嘎纳尔等原属于察哈尔部的部落纷纷逃亡,有一部分便逃到了相邻的硕垒的部落。
这些逃到硕垒领地的大小台吉自然全力奉承硕垒让他称汗,三部中,由于大法王哲布尊丹巴在土谢图汗部,像这样上尊号的大事,各部都要报给土谢图汗。
如今硕垒正在与衮布不断进行书信往来说明此事呢。
称汗,对于硕垒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何况,在与同时期的衮布、素巴第相比较中,其文武双全,真实实力最强,历史上,硕垒的牧民经常越过封地转场到土谢图汗部的色棱格河流域,而衮布却没说半个不字,其强悍程度可想而知。
加入漠南诸部后,硕垒旗下的牧民实际上已经超过两万帐了,十万丁口,在三部中首屈一指。
尼堪在北边折腾的事,硕垒自然也知晓了,特别是塔布恩的事让他异常恼火。
塔布恩是他的女婿,塔布恩一词在蒙古语里也是驸马的意思,其原来的名字叫图噜海。
不过他现在的头等大事便是称汗,尼堪撒野的事暂时按住了,只是让负责北边的第三子乌巴什紧密关注。
偌大的东喀尔喀,疆域广阔,此时的车臣汗部还不是后世清廷划分的那一部,还包括了土谢图汗部的一部分,大致来说,其领地的核心是疆域正中的克鲁伦河流域,由硕垒带着幼子巴布管辖着。
东部是次子查布哩额尔克的领地以下简称额尔克。
克鲁伦河以南的区域是长子嘛察哩伊勒登的领地以下简称伊勒登
巴布,便是后世的第二任车臣汗。
漠南的察哈尔诸部投靠过来后,硕垒将他们分别放到了南边和东边,至此,尼堪念念不忘的呼伦贝尔一带眼看就要填满了。
巴彦乌兰。
与其它蒙古人不同,乌勒兹河上的领主乌巴什却占据着一处原本是汉人货栈的三进中式院落,他在草原上自然还有大帐,不过一到冬天他便搬进了那座院子。
乌巴什的领地看似逼仄,实际上好处却是大大的,乌尔赫特便在他的领地范围里,有了乌尔赫特的存在,乌巴什的日子过得比他的几个兄弟都强除了他的弟弟巴布。
乌巴什今年三十岁了,有一副蒙古人常见的矮壮体魄,他的嫡福晋自然是合答斤部酋长的女儿,侧福晋分别来自兀良哈、科尔沁,也是典型的政治联姻。
父亲就要称汗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他这里,不过乌巴什却漠不关心,无论他称汗与否,汗位也不会落到他的手里,无非是长子伊勒登和幼子巴布,这两人都是嫡出。
故此,他乌巴什想在要做的便是在父亲正式称汗之前多捞好处,漠北苦寒,除了压榨牧民,便是那些汉商了。
汉商每年离去或返回时都会给乌巴什一些好处,不过今年眼看就要五月份了,还没有见到汉商的踪影。
乌巴什虽然号称“骁勇”,不过也不是傻子,他自然知晓自从林丹汗西迁之后,漠北、漠南之间一片混乱,汉商在这段时间是不敢北上了。
“唉”,想到这里,乌巴什不禁有些失望,因为范家的大掌柜范永和可是向他许诺过了,在此返回时一定会给他带来两个扬州瘦马。
看来在林丹汗安顿下来之前,自己这瘦马是没有指望了。
“三台吉!”
院子里传来了他的亲卫巴特尔的声音,他听到后不禁眉头一皱。
所谓台吉,实际上是从汉人的“太子”转化而来,珲台吉便是“皇太子”,意思便是仅次于皇帝“大汗”的人物,至于黄金家族的其它贵族,便一个个都称台吉。
而福晋则是从汉人的“夫人”转化而来,嫡福晋便是正房大太太,侧福晋便是姨太太了。
同理,还有女真人称呼的“章京”,也就是汉人的“将军”。
等等,不一而足。
“扑!”
用三张堪达罕皮毛缝制的门帘猛地被打开了,从外面卷进来一阵冷风。
乌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