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多君说的有道理,三大亲藩的核心力量咸集于此,还是要小心一些,城里城外的女真蛮子还有上万,更有几千骑兵,困兽犹斗,况人呼?何况这些蛮子战力着实不俗,若不是此地不合适骑兵作战,我军还真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
稻叶正能说道:“总大将,眼下女真蛮子唯一的取胜机会就是九州另外那股蛮子了,可几个月前,他们的水师甫一见到西夷的大船便窜逃了,四国岛虽然促狭,终究四面靠海,没有舰队的支撑,他们也徒呼奈何”
本多正谦说道:“九州蛮子的水师本将倒是没放在心上,说实在的,他们的舰队还不一定是我日本水师的对手,本将担心的可是大夏国水师啊”
此话一出,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这几年,无论是风帆战舰还是蒸汽战舰,瀚海军水师几乎将本州岛的海岸线当成了他们自家的领地,纵横往来毫无顾忌。
其中自然有忠于幕府,“不堪受辱,从而让幕府蒙羞”的藩主出动旗下的船队进行拦截的,无一例外都是铩羽而归,好一些的能将少量船只平安带回来,大部分都是全军覆没。
这还不算,若是碰到了不好说话的瀚海军将领,肯定会抵近附近的靠海城堡,先是一阵大口径火炮的轰击,然后会让海军陆战队登岸,又是一阵烧杀劫掠,然后扬长而去,让诸藩国恨得牙痒痒的。
就在去年,陆奥国最大的藩国、石高高达一百万石的仙台藩伊达忠宗出动了三百艘大小关船对一支瀚海军舰队进行了围堵。
结果,仅有九艘船只的瀚海军舰队并没有退缩,就在仙台湾与伊达忠宗的船队进行了大战,那一次,包括两艘信天翁号都参与了战斗,结果是明显的,在仙台湾,瀚海军战舰就算最小的雨燕号也不是日本关船能抗衡得。
那一次,瀚海军以几乎是死伤十余人(仙台藩是日本超级大藩,水稻产量、冶铁业也排在本州前列,能自己打造火铳,真实实力还在御三家之上)的代价几乎全歼伊达忠宗的船队,蒸汽机的动力,好几个代差的火力,加上日本武士飞蛾扑火一般的毫不退却,导致伊达政宗、伊达忠宗父子两代好不容易练成的水师一朝灰飞烟灭。
那一次后,就再没有哪个藩国胆敢出来阻拦瀚海军舰队了。
这一次也是一样,虽然明面上看起来多铎部四面被围,不过德川赖宣却知晓,想要彻底覆灭多铎部还要假以时日,而在这段日子里若是瀚海军突然杀到,到底是谁覆灭还真不一定。
“轰……”
怕什么来什么,就在德川赖宣等人没有紧缩之时,远处传来了一阵炮声。
第三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战(中)
炮声是从高知堡以西十余里外的土佐川那里传来的。
在高知堡的西边,又有一条大河从北面的大山流下,此时叫土佐川(后世仁淀川),此时,有一大队帆船驶来了。
船只有板屋船、龟船,也有二青头,黑压压一大片。
孔有德伫立在一艘大青头的船头,看着不远处那艘领航的瀚海军用从郑芝龙那里缴获得来、却加装了蒸汽机的二青头,眼睛有些迷幻。
瀚海军用明军船只改装,除了商用外,最大的用途自然是侦查用。
前不久,这艘二青头一直用蒸汽动力在行驶,抵近四国岛时才改成风帆动力,还打上了豪格依旧在用的大清的旗号。
“彼等势力如此强横,为何还遮遮掩掩的?他们已经占据整个长江以北地区,按说兵力根本不缺乏,在日本方面投入五个军团几乎就可以拿下了,他们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光是孔有德,站在他身旁的李养性也是这样想的,在夏清之战中,孔有德手下的水师大将孙龙战死,李养性接替他成了水师总兵。
由于孔有德的“弃暗投明”,包括豪格、代善、马国柱在内的所有满汉上层都对他信任有加,以前孔有德受封为恭顺王,豪格成功拿下朝鲜后,孔有德再进一步,受封为恭亲王,位列汉军八旗之首,实际上,跟随豪格去朝鲜的汉军骑并不多,除了孔有德这一股,便是镶蓝旗的李国翰与镶白旗的金砺了,孔有德成为亲王之后,便是汉军八旗实质上的首领了。
以前,跟着豪格去朝鲜的汉军骑加起来约莫两万人,在攻打朝鲜的战役中损失了约莫一半,不过他们很快在朝鲜当地的汉人中(万历年间与日本作战受朝鲜国王邀请留在当地的人,人数不少)补齐了兵马,加上编入的朝鲜八旗,总数达四万之巨。
在争夺九州的战事中,无论是豪格亲领的满洲八旗?还是孔有德率领的汉军八旗?都将朝鲜八旗当成了炮灰,故此?而将满洲八旗、汉军八旗当成决定性来使用?故此,当他们拿下九州之时?两万满洲八旗、两万汉军八旗损伤不大,而朝鲜八旗却只剩下一万左右。
就是这五万人?就让军力强大的幕府无可奈何?别看他们在后世历史上什么战术、悍将层出不穷,什么十六名将,八大悍将,风林山火?等等?真正与此时保持着强大战力的满洲八旗、汉军八旗一较真,依旧占了下风,也就是他们中出身于武士阶层,真正将长刀常练不辍的那些人战斗力较强。
作为此时东亚较早使用火器的国度,他们自然也有一支火枪部队?不过都是由农户组成的,因为对于此时的日本人来说?武士道的核心就是剑道,最多加上弓箭?岂有抛弃武士刀而用火枪的武士?
除了武士刀,他们还有一支长枪队?倒也是由武士中精于长枪者组成?此时的日本?在武学上,除了精研从中国传过来的孙子兵法等兵书,便是研究剑道、枪道,精通这两者的倒是层出不穷。
由于西夷的加入,他们在此时也研究出了将长枪兵置于外围,将火枪兵、长刀并置于其中的战法,一旦等到战机,多半是敌人出现疲累、慌张的情形,里面的由清一色各门各派剑道流出身的武士便越众而出,以一往无前“猪突”的方式奋战到底。
当然了,到了眼下这个时间,他们自然也有了火炮,也在逐渐摸索冷热兵器之间的配合,不过与此时使用热兵器已臻化境的大夏人相比就完全不够看了,但与豪格满清余部倒是旗鼓相当。
得知前面的高知津被铁链封锁后,孔有德当即决定就在土佐川登陆,在船上火炮的掩护下,一万汉军旗、五千朝鲜八旗冲上了陆地。
这次,在尼堪的过问下,豪格不得不再次派出孔有德去援救多铎——实际上,上次他让孔有德稍稍一接触便退回来的做法已经在内部引起了一些不满,特别是代善和马国柱,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
“来到日本之国,可以说九死一生,此时若还不能同仇敌忾,恐怕会死无葬身之地!”
豪格虽然迫于内外的压力,将孔有德麾下所有的船只全部派出去了,不过并没有派出任何满洲八旗军士,一方面自然是船只装不下,但未必就没有保存实力的考虑。
实际上,若是代善或多铎坐在他的位置上,恐怕表现得都会比他好,为了安抚汉军、朝鲜军,你应该将满洲八旗多少派一些出来才是,那样的话,军心会更加稳固。
无论如何,有一万五千精锐抵达高知堡附近,多铎的处境便有了转机。
高知堡。
三十九岁的多铎与伊尔登、索尼、栋阿赍等人站在笔山堡的天守阁上,跟着多铎来到此地的诸将中,最有名望的图尔格早已经战死,十年过去后,多铎的儿子多尼、索尼的儿子索额图都已经长大,眼下都小心翼翼伺候在一侧。
诸人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西面,在大夏国的支援下,他们手里也有了几架单筒望远镜,十余里的地方,大夏国十倍望远镜还是看得分明。
由于土佐藩的天守阁本就建在小山上,加上天守阁本身的高度,虽然距离较远,多铎他们还是分辨出了孔有德的旗号,以及大量涌上的汉军旗。
栋阿赍是镶白旗的巴牙喇章京,眼下依旧掌握着多铎麾下最精锐的一支突击力量,当下说道:“主子,既然孔有德又来了,这一次又是动真格的,我等还会出去接应一下吧”
伊尔登却说道:“不忙,主子,奴才倒是觉得先让孔有德他们先冲一冲,西边土佐藩附近有敌人拿着长刀的武士大约一千,非常强悍,他们一早就料到那里可能有敌人杀到,包括这一千人在内,总兵力高达一万,孔有德虽然不错,但要突破他们的防御恐怕还是要费一些功夫的”
多铎说道:“你的意思是让他们先打一阵子再说?”
说完,没等伊尔登回话,他将目光投向索尼——他以前能在四国岛站稳脚跟,这位满洲八旗中的智者居功甚伟。
“王爷,不妥”
五十二岁的索尼眼下须发已经花白了,他花了五年时间将四国岛稳固下来,可在最近一年又恢复到他们刚来时的模样,这让他异常焦虑。
“我等与九州岛的八旗同出一脉,人家冒险来救,岂有作壁上观的,何况”
索尼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了出来,“以这几年皇上的所作所为来看,虽勉强站稳了脚跟,不过并没有深孚众望,这次孔有德来援,以老奴的意思,拿出最精锐的力量去接应,也让他们瞧瞧豫亲王的度量!”
多铎眼睛大亮,他一挥手,止住了伊尔登正想再说几句的举动,他看向栋阿赍,“你带上巴牙喇一千,加上一千最精锐的汉军、一千满洲,带上多尼、索额图、祖永烈,将孔有德接应到外城来!”
祖永烈,是祖可法的长子,而索额图却是索尼的次子,这三人都在十八岁左右。
栋阿赍犹豫了一下,他是不想让多铎的长子多尼掺乎进来,多尼是多铎唯一成年的儿子,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他可担待不起。
“还不快去?!”,多铎见他还在磨磨蹭蹭,不禁骂道,“难道还要本王亲自出马?”
“嗻!”
没多时,栋阿赍便带着三千人除了外城西门。
不过他想要接应到孔有德,需要越过敌人的层层防御才行。
摆在他面前的便是西门附近日本的攻城大将、御三家之一的水户藩藩主德川赖房的首席家臣立花忠茂率领的大军。
立花忠茂,是德川家康麾下有名的常胜将军立花宗茂的义子,也是立花宗茂剑道、兵学的传人,立花忠茂与其义父不同,他擅长使用长枪,有“当代张飞”的绰号,加上他手下还有一支约莫两千人的火枪队,两千他亲自调教过的长枪兵,一千水户藩旗本武士,栋阿赍想要越过他的防御去接应孔有德也不容易。
另外还有他从水户藩以及水户藩掌控的诸藩国征召过来的三千农兵,布置在西门与土佐川之间的小山上,这些农兵虽然战力堪忧,不过依托工事防御,应该还是能抵挡一阵子的。
栋阿赍只带了三百骑兵,全部是巴牙喇,这是他准备在打开缺口后直接冲阵的精锐,将敌人冲散的力量,从外城一直到土佐川,都是沟沟壑壑,加上农田密布,带太多的骑兵也没什么用。
栋阿赍自己也是出自东海女真的猛将,甫一打开西门,他立即对身边的巴牙喇头目小声说道:“密切注意多尼主子的行踪,千万莫要让他一时冲动杀到了第一线!”
那巴牙喇点点头,而今年十八岁的多尼倒是全幅披挂,左手拿着盾牌,右手拿着长刀,一柄时下满洲八旗贵族都喜欢佩刀的长刀,一种介于武士刀与雁翎刀之间,既可用在步战,又可用在骑战的长刀。
而同样的十八岁的祖永烈就没有这个待遇了,他是那一千汉军旗的首领,还是这三千人的前锋。
甫一出西门,对面的立花忠茂没有死守大营,而是带领自己的人马也出来了。
祖永烈得一千汉军旗既然是精锐,肯定是多重配置,他们以三百刀盾手处在最前面,四百长枪兵在两侧,他们这四百长枪兵可不是炮灰,而是全身披挂整齐,师法重庆白杆兵的长枪兵!
看着身后披挂的严严实实的多尼,祖永烈内心叹了一口气,他站在队伍的最中间,叹气后赶紧又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就下达了缓缓前进的命令!
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战(下)
历史上的祖永烈,由于有祖可法护着,寂寂无名,不过是顺利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而已。
到了这一世,他在十岁左右就不得不跟着父亲远赴四国岛,四国岛,乃日本本土南部最重要的屏障,岂能轻易舍弃?
故此,当多铎部在瀚海军的协助下踏上四国岛这片土地开始,就几乎没有一刻是在悠闲中渡过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别说祖永烈了,就是多铎的儿子多尼也不得不很小就要学会战斗。
十八岁,在当时,无论是大清还是大明,都是精壮的力量了。
祖永烈十三岁正式参战,到今年已经五年了!
而对面,柳河藩藩主立花忠茂的儿子立花鉴虎同样十八岁,不过却并没有获得上战场的机会。
双方的阵势差不多,日本人没有刀盾兵,但他们的长枪手也是披挂整齐,紧紧护卫着大阵里的火铳兵和最精锐的武士。
“咚……”
在出征时,祖永烈还是采用以前明军迫近敌人的战法,让自己的大阵慢慢踩着鼓点往前,这要是放在大明时代,若非像戚继光那样的名将,或者卢象升那样善于带兵的文官,想要将大阵练得如臂使指,几乎不可能。
大凡以文御武的朝代,兵书根本不缺,阵法更是眼花缭乱,不过他们却没想到,要士兵们如臂使指,除了威压,足够的薪饷,足够的装备,足够的练习,不断的实战才是最根本的,不过这些到了眼下属于多铎的这支汉军旗,却完全没有问题。
何况他们这几年都是无时无刻都在的战斗中过来的。
跟随多铎来到四国岛的,除了两万士兵,还有锦州城的工匠,他们在缴获日本人的铠甲后,稍加改装后便成了自己的甲胄?饶是如此?与立花忠茂的部队一比较,祖永烈的汉军装备依旧是五花八门。
这也难怪?他们虽然在四国岛已经待上十年了?不过真正安稳的日子却并不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