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第3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为重要的是,占据了这块土地之后,帝国该如何处理?
殿中虽然人少,可商议很热闹。直到,御座之上的帝尊说了一声。
“汉阳君,墨家的事情你怎么看?”
这轻描淡写的一句,却让整座殿宇都冷了下来。李斯是法家之首,担任廷尉。可廷尉只是九卿之一,在这座殿宇,此时还没有在前列。
李斯听了这话,凝耳屏息着,生怕一场巨大的风暴就将来临。
“外臣与墨家巨子有些交情,于此事上难免有偏私之嫌,故不当言。”
赵爽的话并没有让帝国的主人满意,帝尊接着问道。
“无妨,说说看。”
“臣以为帝国之军南征百越,一在粮草,二在德化。攻难以为继;取难以为治。”
赵爽的话让满殿之人都点了点头。
“臣以为随着帝国大军推进,可征商贾赘婿亡人随军南下,掌控百越。墨家之人亦是帝国之民,若是愿意随军卒南下,不应有所差别,以寒天下之人效忠帝国之心。”
李斯听着这话,顿时感觉时间有些凝固。他微微抬头,瞥了一眼帝座之上的人,可帝尊的目光也看了过来。
李斯赶紧低头,可帝尊却说着。
“李斯,你怎么看?”
众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被推到了风暴最中心,李斯很是紧张。只是,这股紧张的情绪并没有流露出来,李斯的外表依旧如往常一般。
这场会议并不是朝会,李斯可谓势单力孤,没有那么多法家出身的臣子撑场面。
赵高在旁边,他是中车府令,又有着文案上的工作,在殿宇偏角之中看着这一切,期待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前些日子,法家之人于朝堂之上发起了一场争斗。而现在,某种意义上,法家与墨家之间的掌控者当堂对峙。
秦国一统天下,随着各种大政推行,法家在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众人都清楚,深得皇帝重用的李斯的位置不会止步于廷尉之位。
自从吕不韦被逐后,独揽大权的相邦之位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左右丞相。
秦国尊右,昌平君之后,右丞相之位一向是秦国本土的宗室世族出身的大臣担任。
李斯将来很可能会担任左丞相。
可重要的是,即使是左丞相,以李斯的履历和受到的信用,右丞相也不一定能压着住他。
除非,担任右丞相的人,无论功绩声望还是身份,都让李斯难以驾驭。
汉阳君赵爽,年过而立,很有可能,就是将来右丞相的人选。如果赵爽担任了右丞相,那么朝堂之上,墨家与法家之间的平衡便会打破。
这是巨大的威胁。
即便现在,皇帝已经批准了赵爽回到封地的要求。
可未来呢?
别忘了,赵爽要远比李斯年轻。
法家之臣多来自外客一系,当年吕不韦是如何被逐的,赵高清楚,李斯也清楚。
与赵爽的争斗,不仅是个人荣辱,背后更是外客与世族之间的多年恩怨,乃至于法家与墨家之间的理念之争。
赵高静静等待着,直到李斯说道。
“臣以为汉阳君所言有理。”
一言落下,在偏角的赵高,狭长的眼睛迅速睁开,难掩那股惊讶感。可很快,他又恢复了平静。
李斯说完之后,便退了下去。
众人以为的一场风暴,也因为这一句话平息了。
怎么会这样?
赵高看着李斯,对方依旧是那副样子,谨慎守礼。可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李斯态度有着这么大的转变。
便在此时,朝堂之上,一位大臣走了出来。
“匈奴犯边,安西镇军千夫长李由率一千之众,独守厄城,杀匈奴大当户。”
……
赵高脸上的表情肉眼可见的起了变化,听了这捷报,心中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第六百六十二章 故人行
殿中会议结束,众臣散去。
李斯站在台阶之上,看着殿外的场景。身后,跟着的是那个禀告匈奴军情的大臣。
李斯叹了一口气,看着殿宇之外秀丽之景。
入秦数十年,从吕不韦摄政到现在,李斯经历了许多,眼前的场景也见了不只一次。
可从开始的谨小慎微,到后来的周旋应对,再到现在位极人臣,李斯见到眼前场景的心情,却是不一样的。
这数十年来,秦国从一个王国到了如今的帝国,内部的势力复杂。
吕不韦被逐,外客势力几乎分崩;昌平君叛逃,楚系势力全军覆没。
久远之前流传而来的朝堂势力到了如今,已经与当初有了很大的不同,可唯一没有变化的是,当年那个在咸阳城外,率领三千精骑,几欲灭秦的惊艳身影,依旧活跃在这个世上。
“你刚刚不应该说的。”
“难道就让那些世族老粗这么胡作非为么?我必须让陛下知道。”
法家一脉在朝中掌握要职,可与其余诸子百家一般,手里没有兵权。
帝国一统天下之后,设置三公九卿,统领朝臣。可三公之中,唯有掌管兵权的太尉,至今仍没有设立人选。
朝廷之上没有设立武臣之首,下面的军队也就依旧派系林立,各自为政。
李斯叹了一声,摇了摇头。
“陛下难道会不知道么?”
虽说秦军内部派系林立,可是皇帝却统管了兵权。军中重要的人事调动,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
“帝心如渊啊!”
赵高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心中那股情绪依旧未能抚平。
竜姬端上了一杯茶,却见赵高整个人都愣住了。
“义父,你怎么了,今日发生什么事情了?”
赵高的眼神仿佛空了一般。自从秦一统天下之后,赵高所见,一切都处于秩序之中。
这是一种战国时代不曾有过的秩序。
帝国的法令严苛,可是一切都在这种秩序下,平稳运转。
赵高几乎有着一种错觉,这个世界已经在这种秩序下变得平静,人人各司其职。
只要掌控了这种秩序,帝国的权力中心,便能掌控这个天下。
可今日所见,却让赵高心中不再那么平静。
朝廷之上,法家气势正盛,对墨家穷追猛打。可这场争端,却以一种极为戏剧性的结局结束了。
“我怎么忘了,那位可是罪大滔天却依旧能位尊彻侯的大反贼,什么手段不敢用啊!”
“义父,你在说什么?”
竜姬在旁,有些疑惑,问了一声。
赵高冷静了下来,感到了一阵急迫感。
“巴蜀那边怎么样了?”
“我们的人已经与重冥达成了协议,他愿意帮助我们,取得赵爽的罪证。”
“赵爽的封地和墨家那边,都没有动静么?”
“还没有!”
赵高呢喃一声,显得有些踌躇。
“赵爽是没有察觉,还是已经有了应对?”
“可重冥是蜀山第一高手,修为已至化境。赵爽要对付他,可不容易啊!”
赵高摇了摇头。
“取得罪证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要让天子剑出鞘。”
竜姬在旁,提醒着。
“可陛下似乎很信重赵爽?”
“信重?”
赵高不屑一笑。
“帝王的心中哪有信重二字。赵爽现在还能这么得意,不过是他还没有触碰到陛下的底线罢了!”
“可这罪证,似乎也动不了赵爽?”
“帝王要杀人,从来不在罪证二字。借着这次机会,罗网的势力可以进入蜀山,动摇赵爽的大后方,乃至于最后切断赵爽的财源。这才是关键。”
“义父是说那条商道?”
赵高看着竜姬,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你很聪明。那条商道,完全脱离了帝国的财政之外。这些年来,罗网的势力进入西方,发现赵爽与月氏女王关系密切。这条商道的税收是多少,其中的收益又是如何处理,谁也不清楚。可只要这条商道出了问题,赵爽的势力必定会受到巨大的冲击。这次蜀山的事,只是一个开头。”
“义父深谋远虑,女儿佩服!”
赵高拿起了茶杯,悠悠喝了一口,缓了一口气。
“上次我跟你说的事情,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竜姬面色一变,脸上的表情凝固。
“义父,你也知道,阎乐比我小了许多。”
“你年纪也不小了,难道就一辈子这么下去?阎乐这小子虽然轻狂,可我看得出来,他对你是真心的。”
“我……再想想。”
竜姬行了一礼,转过身去,告辞离去。
“巴蜀那边,你真的不管了么?”
丽姬坐在赵爽身旁,盯着正在收拾行李的他。
赵爽在咸阳宅邸很大,不过东西却没有多少,除了日常的守卫之外,几乎没有多少机密的东西储存在这座彻侯的宅邸之中。
此时,他正在屋中收拾着物品,准备出发前往金城。
关中繁华,陇西苦寒。
不过此时的赵爽却没有留恋的样子,散朝回来,便急匆匆准备离开。
“蜀山那边只是小事,不必在意。”
丽姬看着赵爽这没心没肺的样子,不觉得一笑。只是,她脸上的笑容还没有停留多久,面色一变,变得警惕起来,从一旁拿起了剑,护在赵爽身前。
一道黑影,出现在屋外。
赵爽的府邸很大,镇府的私兵也有数百。这人能不惊动一人,便到这里,身手了得。
赵爽却没有丽姬这般警惕,挥了挥手,示意她后退。
那人从黑暗之中显现,露出了面容,道了一声。
“小爽!”
“阿聂!”
丽姬回过头来,看着这两人对视着,空气之中仿佛有着一股别样的味道。
丽姬不明白这种味道是什么,可没由来的很不爽。
“我准备离开这里了。临走之前,特意来与你辞行。”
盖聂一言,赵爽却没有惊讶。
“你要回鬼谷了么?”
“我即将继承掌门之位。”
“阿庄认输了么?”
盖聂摇了摇头,话语之中多少带着几分伤感。
“我与他都找到了各自的答案,也战胜了自己,将要践行属于自己的纵横之道。这一次离开,以后能见到的机会,怕是少了。”
“阿聂,保重!”
“小爽,你也要小心。”
……
便在这依依惜别之声中,丽姬不爽的情绪一个劲的飙升。
第六百六十三章 天下定
金城。
天蓝云白,大河悠悠。
“见过君上!”
殿宇之中,一众属臣聚集。这其中,有着赵爽的亲族,也有着赵国边军的旧部,还有着胡夷、月氏之人。
因为地处商道节点,金城的商贸繁盛。同时,金城掌控着河西走廊东部广袤的土地,周围驻扎着大量的骑军。
殿宇之中不少属臣,都是骑军的将领。
赵爽挥了挥手,殿宇中过百的属臣都直起了身子。
“今天下已定,四海已安。尔等当各司其职,不可有所懈怠。”
“诺!”
赵爽回到了封地,与封地之中一众属臣见过之后,大部分人都退了下去。
金城的殿宇经过重新的扩建,依照华夏的风格,建立了高阁阙楼。不过赵爽却是将留下的人带到了原本的殿宇之中。
砖石堆砌的殿宇犹如堡垒,狭窄的楼道蜿蜒,众人登上殿宇顶端,通过塔楼上的孔洞,可以见到宫城之外繁华的场景。
“军情如何了?”
众人之中,以赵信为首。
“骑军之数已至一万一千骑,各处军寨一百五十一座,牧场三百五十座,蓄养马匹六万三千匹……”
这个数字相当庞大。要知道,便是昔日强盛如楚、赵,也只是“骑万匹”的大国。
金城只是赵爽的住所,不过其管辖的势力范围却相当广袤,几乎囊扩了河西走廊的东部,向北延伸到了祁连山山麓。
这块地域地广人稀,城池没有几座,多的是游牧之民。步兵可以守护城廓,可是要镇服周围的蛮夷,需要的是骑军。
这万余骑只是赵爽麾下本部的骑军,还不算周围归附的胡夷的散骑。
“君上,这些年来,匈奴力量恢复,他们的兵马不时扰掠。前不久,他们的游骑甚至摸到了金城北百里。臣担心,这以后,怕是会很麻烦。”
十万安西镇军镇守陇西、北地,可安西镇军的主力是重甲步军,机动力不足。
这支军队守护边境重要的城池,维护道路尚可,可防不了中小规模的骚扰、掳掠。
匈奴所擅长的也正是这种小规模的军事行动。
赵爽点了点头,说道。
“匈奴自从失去了祁连山的王庭之后,这些年一直想要夺回。随着力量的恢复,又想要再再度南下。一旦他们重新占据了祁连山,他们的游骑必定会再度南下。”
毕竟,金城周围地广人稀,又有不少的商队,如果匈奴的势力大规模渗透,商队的成本必然会上升,影响到整个商道的繁荣。
“不过,随着百越战事的行进,帝国将对北面的匈奴动手,将帝国的国境线推至阴山一线。如此一来,金城周围便可以稳定了。”
……
商议完毕之后,众人退出了塔楼,只留下了一人。
李左车!
刚刚商议金城的军情、民政,李左车是唯一没有说话的。
李左车带着赵军边骑的主力到了这西北之地。这一万余金城骑中,不少骑将也都是昔日边军将校。
不过,李左车平日里却是谨言慎行。毕竟,在这金城之中,多的是赵爽的亲族与秦国世族出身的将校。
赵边军在其中,其实有些尴尬。不过相处,却没有太大的矛盾谁。
“十余年间,这座昔日边塞小城便有如此盛景。”
“昔日关东六国,亦有此等盛景,可十年间,亦是灰飞烟灭。”
赵爽回过了身,脸上露出了笑容。
“左车兄真是不言则已么,一言惊人啊!”
李左车拱手行了一礼。
“望君上见谅。”
“今日此地只有你我二人,但说无妨。”
“君上刚才说天下已定,这没有错,可四海却不见得已经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