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赵爽已然放弃了生路?”
便是一众久经沙场的秦将,也不知道赵爽在做什么?
唯有王翦,他看着远方的战事,沉默不言,似乎察觉到了些什么。
“不对,这不是在乱打。”
王翦转过了身来,高呼一声。
“相邦,绝对不能让赵爽成阵。”
这一刻,战场之上,变势已起。
秦军所有的队伍,都与赵军交上了手。可赵军的游骑,在主将高超的指挥下,却始终在战场之中游动,就像是一条条极具生命力的鱼,在池塘之中舞动。
吕不韦看着这一幕,一双眼睛眯了起来。
“一队取天位;二队得地位;三队附天位,为风;四队附地位,乃云;五队为飞龙,潜藏无形;六队为翔鸟,击搏伏藏;七队为蛇蟠,屈伸相因;八队为虎翼,盛其威势。”
东皇太一的话语响起,身为阴阳家的教主,阴阳家众人从没有从他口中听到过兵势。
可此刻,焱妃听来,忽有所悟,语带喜意。
月神转过头,看着喜上眉梢的焱妃,没有在意她的话语,却是感觉到了一丝异样。
“天、地、风、云、飞龙、翔鸟、蛇蟠、虎翼,难道是”
东皇太一话语一下子深沉了起来,也许是内心震惊过大,没有注意到焱妃这喜意之中别样的情绪,缓缓言道。
“我阴阳家一直在找的,风后握奇经!”
东皇太一说完,阴阳家五大长老面面相觑。
只凭灵章剑法、名章真法两部,便悟得了握奇经片鳞只羽。
东皇太一心中,一时间戒心大起。
绝不能让他再得洞章幻法!
战场之上,此刻已经看不见任何的阵型与兵势,一切犹如混沌。
两万秦军,二十个千人队,散布在高地上下,旗帜散乱,与八队赵骑混杂在了一起,难分敌我。
赵爽一身红甲,突入战场中央。
长枪染血,面甲带霜,杀败一轮秦军的进攻,赵爽方圆数丈之内,无人敢犯。
赵爽手中长枪橫起,眼睛闭了起来。
一众握着长戈的秦兵本是围困着赵爽,因其威势,一时间不敢上前。
可此刻看着他这个样子,互相看了看,不明白这赵将怎么打仗还开小差?
可他们没有犹豫,拿着兵器就冲了上去,想要取其首级。
从日中到此时,残阳斜照,便在万物都将进入沉寂的前夕。
大地之上,异变徒起。
赵爽麾下坐骑,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健壮的前蹄扬起,嘶鸣一声,犹如虎啸。
“阵成,破敌!”
赵爽的眼眸睁开,一股气浪排山倒海一般铺开,周围的秦军尽数倒落。
混沌的海面之上,扬起了八股巨浪,掀起了无边的威势。
第九十二章 我等势取那厮性命
咸阳宫中,嘤嘤哭泣之声不绝。
大秦的王太后带着手下宫女,拦阻在秦王的面前,拦住了他的去路。
秦王的面色一如往常,大拇指压着佩剑。
盖聂跟随在秦王的身边,始终不曾言语。
军报传来,两万秦军,在野战之中,被赵国大将赵爽打得大败。
如今,赵军已经逼至咸阳城外。
“你不能去!相邦都没有挡住那赵爽,前线实在是太危险了。”
王翦收拢了败军,据守关隘。咸阳城中的物资丰沛,武库之中的军械更是充足。
只是,咸阳人心惶惶,军中更是军心不稳。
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需要一根主心骨。
而吕不韦,显然无法做到。
赵姬的脸上犹有泪痕,只是年轻的秦王脸上,却没有一点变化,带着坚毅之色。
“寡人是秦国的王!”
短短的一句话,仿佛带着无比的威势。赵姬看在眼里,头一次觉得这个孩子长大了,脸上的表情一时停滞。
“好!”
一声短喝,华阳太后在昌平君的搀扶下,走入了宫殿之中。
看着身材挺拔的秦王,华阳太后的眼眸之中流露出赞许之色。
华阳太后本为楚国宗室之女,嫁入秦国之后,历任四主。
除了雄才大略的秦昭襄王,她的夫君和养子都不成器,一个庸弱,一个偏听。可现在,她看着年轻的秦王,仿佛看到了秦国的希望。
华阳太后年老,可是声音却是铿锵,似男子一般,带着一股豪气。
“这才是我大秦的王上!”
华阳太后的眼眸之中带着光泽,从楚至秦,她见过了无数身居高位却庸弱无能的男子。
怒其不幸,恨其不争。华阳太后有时候都觉得,为何自己不是男子。
她看向了赵姬,目光之中那股威势让她哭泣的语调一止。
“赵爽亡不了大秦。山东六国,也没人能亡得了!”
华阳太后看向了一旁的昌平君。
“熊启,你与王上同去!王上安危,若有所失,你提头来见。”
昌平君被华阳太后的气势所慑,微一错愕,低下了头,拱手言道。
“诺!”
当晨光从地平线上升起,一夜的喧嚣已近,弥散的寒气缓缓消散。
赵爽一人一骑,闭着眼睛。
这一夜间,他单骑独立于城关之外,而城中的秦军,却没有一个敢于出战。
军威之盛,莫当其锋。
便在赵爽在野战之中打败了两万秦军,王翦很快反应了过来。
王翦收拢败军,据关而守,赵爽的战骑不可能突破得了秦军的防线,攻入咸阳城中。
再说,凭他这些人手,一无器械,二无粮草。
攻城等于送死!
而关中的援军也依然不停地向这里开来。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已经是一个僵局。
前路已绝!
只是,当赵爽再度睁开眼睛的时候,城头之上的秦军,气势变了。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但是的的确确发生了。
当赵爽睁开眼睛的时候,城墙之上站着一个年轻人。
他的身边,跟随着一个中年男子,还有赵爽的熟人。
盖聂!
“你就是赵爽!”
威严的声音传遍这寂静城关,秦王的目光十分平静,然而气势却是夺人。
“正是!”
“杀我黔首,犯我国境,你可知后果?”
“秦欲亡六国之心,早已昭然。只是,六国就得引颈就戮,由得秦灭么?”
秦王一笑,看向了赵爽。
“你兵威虽盛,可寡人从你的语气中听到了一股退意!”
“大王明鉴,只是我要走,眼下可还有人能拦得住我?”
秦王脸上的笑容越发具有深意,脸上展露出自信。
“你逃得出咸阳,可关中还有我大秦各路兵马,就算你能逃出关中,他日六国为我大秦所灭,你早晚也是寡人之囚!”
“将军,物资已集齐。”
便在此时,赵爽的耳边响起了声音。
赵爽牵着缰绳的手抬了起来,向着城墙之上微微拱手。
“那就望大王善待我这阶下之囚了!”
“如果,你还能活着到寡人面前的话。”
“多谢大王!”
赵爽转身,收拢一干赵骑,带着人远走。
“盖聂,将此人带到我的面前。”
秦王看向身旁的盖聂,言道。
“遵王上之命。”
盖聂接了命令,纵身一跃,从城墙之上跳了下去。
秦王转身离开,昌平君驻留片刻,看着赵爽的身影,面带深思。
赵爽带着一众骑军,飞速离开了咸阳,看着远处渐渐消失的城郭,他忽然停了下来。
这一路之上,杀意始终未绝。
也不止有一拨人马,跟在他的后面。
“将军,怎么了?”
“一干鼠辈,潜身缩首,不敢以真面目见人么?”
赵爽的笑声回荡着,旁若无人。
这林道之间,忽然出现了数道强横的气息,似乎在回应着赵爽刚才的话语。
可最先出现的是一名罗网的杀手。
他头戴斗笠,面带面纱,手里握着长剑,并非凡品。
杀意只是一瞬,他的身影出现的那一刻,便在空中流下了一道直线。
下一刻,长剑已然挥向了赵爽的头颅。
鲜血滴落,那刺客的面目一愣,一瞬间,他仿佛失去了浑身的力气,愕然看着自己悬在空中的躯体。
赵爽手中长枪收起,枪锋上还沾染着一丝鲜血,从血槽中流下。
“花里胡哨!”
一枪击毙了罗网一名杀字二等的刺客,赵爽看向了四周,大吼了一声。
“还有谁!”
刚才在林中出现的那些强大气息,一时间又隐伏了下去。
赵爽大笑,带着身后骑军,向着北方而去。
掩日握紧了双拳,他本想要用一个棋子来试探赵爽的深浅,可对方的表现却远超他的预料。
“追!”
“与秦军激战数日,他的气力还没有消耗得干净么?”
阴阳家的长老缓缓而言,月神和焱妃则愣在那里,脑海之中回忆着刚才赵爽击毙罗网刺客的场景,心中生出了一种异样之感。
这个小胖子明明那么面目可憎,可他刚才的动作怎么这么不同寻常呢?
一时间,焱妃和月神的眼里似乎闪现着小星星。
东皇太一的声音则让她们清醒了过来。
“时机已至,你们将赵爽的性命取来。”
焱妃与月神拱手,半跪了下来,面露忠诚的神色。
“东皇阁下放心,我等势取那厮性命。”
第九十三章 弦外之音
相邦府。
吕不韦坐在首位,案前聚集着一众秦将与幕僚。
刚刚的一场大战,在场不少人都是见证者。
相邦府的侍女端来了宁神的药茶,吕不韦喝了一口,闭上了眼睛。
赵军过后,混乱的秩序重新恢复,吕不韦处理好了政务之后,才得到片刻的休息。
只是,他心中的惊悸之感却未退去。
兵家四势,若论派别,更是复杂。
可如果真的要做简单的区分,那可以分为统帅型与勇武型。
前者调兵遣将,坐镇中军;后者亲临战阵,奋勇搏杀。
吕不韦是前者,可他并不是兵家。
秦军之中,猛将如云,精兵如雨。吕不韦在后指挥,运筹得当,便可无往不利。
可是第一次,他感觉到了兵家的威势。
在场的秦将也是!
赵爽不可不除,若是让他顺利回到了赵国,那么将来必是秦国大患。
“赵爽如何了?”
吕不韦睁开了眼眸,问道。
“奉相邦之令,我等在渭北各条道路之上布满了重兵,可并未见赵爽的踪迹。”
吕不韦听着这话,眉头皱了起来。
“关中各条道路,都已经布满了大秦的兵马,赵爽带着千骑,这么明显,怎么会没有他的踪迹?”
巨大的地图在吕不韦面前展开,上面标记着关中详细的军事信息。
吕不韦走到地图之前,一一查寻着。
“赵爽退军之后,渡河北上。如果他不是想要与庞煖军会和的话,只有北上塞外。”
说这话的时候,便是吕不韦自己,也泛着疑惑。
“相邦,塞外不似关中,补给短缺。我大秦又有重兵,驻守各镇。赵爽想要辗转数千里,回到赵境,几无可能。”
匈奴与赵军的关系,甚至比秦与赵更加险恶。塞外地广人稀,城池稀少。便是野战不胜,依然可以持弓据守关隘,引弓射杀。
这是一条绝路。
便在此时,门外响起了脚步声,吕府的侍卫将一份紧急的军情送了过来。
吕不韦打开一看,面目上的愁容重新凝聚。
“重泉附近的守军来报,发现了赵爽军的踪迹。斥候查探,他们走的是槐谷道。”
槐谷道?
在场所有的人都面带疑惑,这槐谷道是怎么回事,地图上并没有描绘,他们所学的典籍中也没有记载。
“去查!”
咸阳王宫。
已经入夜,王宫之中燃起了灯火。
一池碧水前,老者躬身跪着。王座之上,秦王拿着手中的竹简,放了下来。
“麃公劳苦功高,又要整顿咸阳军务。寡人夤夜召你前来,你一定很奇怪吧?”
“王上但有所命,老将万死不辞。”
秦王摊开了桌案之上的竹简,这是一份旧有的典籍。
“相邦在高陵各道布置了重兵,想要拦住赵爽,将之围杀至死。”
“可是赵爽却从槐谷道退兵,越过了高陵的重军,甚至刚刚越过了重泉。”
麃公抬起了头,面露疑惑。
“这”
“寡人翻阅宫中典籍,发现这条槐谷道乃是更元十年,讨伐义渠之后,修得一条旧道,早已废弃。”
“我大秦之中,尚没有人知道此道,一个赵将是如何知道的?”
秦王的疑惑并不止于此。
“还有,这赵爽之前伪造调兵的命令,骗过了一路之上所有的关隘的守将,行至咸阳附近三十里,又是如何做到的?”
“这”
麃公的脸上流满了汗水,却面临秦王的一声质问。
作为四朝老臣,麃公自秦昭襄王就在秦国受到重用,以前在吕不韦、昌平君、华阳太后这些势力中,一直不曾站过队。
可这一次,不同了。
“麃公认为寡人不该问你这两个问题?”
“老臣不敢!”
麃公低下了头颅,躬身而道。
“那麃公可否为寡人解惑?”
“我大秦之中,一直有着一股势力,不满吕相把持朝政。这股势力隐藏在暗处,难觅踪迹。”
“你是说昌平君?”
以前的秦王不露锋芒,可此刻殿中,他的话语犹如锋刃,他的目光更是让麃公不敢直视。
“不,昌平君为首的出身楚国的一派势力,首鼠两端。而这股势力,隐藏得更深。”
“所以他们勾连外敌,与联军勾结,为赵爽提供方便,便是为了等他攻破咸阳之后,除去吕不韦。”
“恐怕不止是如此!”
麃公的话语就此止住,身为人臣,接下去的话,他便不可以开口了。
“如此说来,如今事败,他们是不会容得赵爽再活下去了。”
久经战阵,可咸阳城外那一战,却是震惊了大秦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