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世栋梁 >

第269部分

乱世栋梁-第269部分

小说: 乱世栋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遇刺身亡,皇太子去世,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如今皇太孙登基,重臣辅政,先前的乌云密布,如今已风消云散。

    远在徐州的王冲,人脉深厚、消息灵通,知道如今建康城里暗流涌动,狂风暴雨随时可能再临。

    但对于琅琊王氏子弟而言,这狂风暴雨,和他们没有太大关系,只要自己不主动去趟浑水,就不会有事。

    朝代变迁,变的是皇帝和皇族,不变的是琅琊王氏的地位。

    王冲知道,无论建康城里谁当皇帝,都需要高门甲族来充门面,所以,只要他们不牵扯进权力的争斗,就不用担心。

    “依你看,新平公,接下来何去何从?”王冲发问,王知道这是父亲在考校自己,认真思索后,回答:

    “大概是随波逐流吧。”

    “哦?何以见得?”

    “因为他朝中无人,又不可能北逃,除了随波逐流,又能如何?”

    “仔细说说。”

    “是。”

    王年轻,但很有想法,在他看来,徐州刺史、新平公李笠,因为根基浅,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处境会有些尴尬。

    首先,李笠出身微寒,没有宗亲,姻亲也粗鄙不堪,在官场上根本就没有根基。

    其次,李笠是靠着战功以及皇帝的赏识,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在朝中没有任何人脉,出了事,基本上没人会帮说好话。

    所以李笠就是皇帝的一条狗。

    现在皇帝驾崩,幼帝临朝,朝中没有任何人脉、根基的李笠,坐镇边疆,就是一条心神不宁的守户之犬。

    守在大院的北门,听着外面的虎啸,惶惶然听着身后院子里的动静。

    期盼新主人不要赶他走,期盼新主人对他好一些,至少能有一口饭吃。

    这种情况下,李笠还能如何?幼帝不可能用他,皇子们和他没有任何交情、信任可言,至于宗室

    鄱阳王父子或许会拉拢李笠,可这又有什么用?李笠敢轻易倒向鄱阳王么?

    一条守户之犬,只能靠讨好主人才能活下去。

    主人年幼,家里由管家做主,可管家有好几个,这条守户之犬,敢得罪哪个?

    简而言之,朝中无人的新平公李笠,在幼帝登基后,除了随波逐流,不可能有别的办法。

    若是妄图投靠某个权贵、给其做马前卒来博取富贵,面临的风险是很大的。

    因为他原本是皇帝的走狗,没给别人做过佐官,别人不了解他,凭什么相信他?

    无非是把他当做工具,有需要就用,用完了就扔到角落。

    王作出总结:“孩儿认为,新平公不傻,知道自己只能做一条守户之犬,所以他除了随波逐流,又能如何?”

    王冲说:“可他骁勇善战,如同猛虎,而不是守户之犬。”

    “他在徐州刺史任上,就是守户之犬。”王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许新平公真的很能打,可兵马能有多少?”

    “他要是南下,徐州怎么办?这里可有许多产业,他要是丢了徐州,就真的是丧家之犬了。”

    “若要守住徐州,哪来多余的兵力去掺和建康城里的风风雨雨?”

    “所以孩儿觉得,朝堂诸公不需要折腾,只要让他继续留任徐州,他自然就老老实实看着淮北门户,轻易不敢动弹。”

    “像他这种朝中没有根基的武将,镇守边疆就是最佳去处,至于久镇边疆会不会尾大不掉,那是另一个问题。”

    王说得很有道理,王冲很满意,虽然他的结论,与儿子的结论有不同,但儿子能想到这么多,已经不错了。

    “既如此,你认为,为父留在寒山任职,是凶是吉?”

    “吉,大吉!”王很有信心的说,“新平公苦心经营寒山,哪里是那么轻易舍弃的?父亲在此为官,这几年内,安稳得很,至少比在建康好。”

    “新平公只能守着寒山,等候朝廷下一步安排,既不可能北附,也不能南下,有他在此镇守,寒山好得很。”

    王冲点点头,不再多说。

    他有很多儿子,不可能每个都循循教导,既然王在身边,就看看王眼光如何,如今看来,儿子眼光尚可。

    日后,只要不掺和权力争斗,那就不会倒霉。

    父子俩说了一会,王冲不忘吩咐:“溧阳为先帝守丧,心力憔悴,你要多陪陪她,说说话。”

    溧阳公主为先帝守丧,要守一年,王点点头:“孩儿知道。”

    待得王离开,王冲看着空空的坐垫,入了神。

    他的结论,和儿子有些不同。

    毫无疑问,李笠不是守户之犬,也不是犬,而是猛虎。

    王冲知道,若表弟萧纲在一日,李笠就只能是守户之犬,萧纲走了,萧大器继位,李笠前途有保障,也会甘当看门狗。

    然而,这对父子同时走了,幼帝登基,李笠的前途没了保障。

    惶惶然的猛虎,能做出的事情,可比惶惶然的守户之犬多得多。

    接下来,谁能保障李笠的前途,并让李笠相信这一点,那么这头猛虎,就要出山了。

    对于王冲而言,李笠投靠谁,对他来说都无所谓,他父子待在寒山,说不上危险。

    反正不管谁执掌大权,甚至更进一步,总是要高门甲族子弟来充场面的。

    。。。。。。

    合肥,刺史府邸,合州刺史、鄱阳王世子萧嗣,与心腹李朗交谈。

    李朗作为合州州府的僚佐,未有正当理由,不得擅离职守,他偷偷前往徐州,又悄无声息回来,自然是要办一些隐秘的事情。

    萧嗣急切想知道结果:“新平公怎么说?”

    “守户之犬,难舍草窝。”

    “是么”萧嗣闻言放下心来,因为他听出了言外之意。

    毫无疑问,李笠是一头猛虎,身强体壮,牙尖齿利,为朝廷镇守淮北徐州,变成了守户之犬。

    如今户主新丧,守户之犬不知自己前途如何,不免多想。

    那么,他就要让对方放心。

    萧嗣让李朗私下接触李笠,是因为李朗即是他心腹,和李笠是鄱阳同乡,又曾经和李笠并肩作战,乘坐热气球飞入台城。

    所以,李朗是最合适的说客,替萧嗣去徐州,给李笠分析利弊,给对方吃一颗定心丸。

    因为不久之后,会有大事发生,萧嗣需要保证淮南稳定。

    只要李笠安心守着徐州,镇住淮北,为淮南遮风挡雨,就等于帮了萧嗣一个大忙。

    若李笠帮了大忙,待得事成之后,他父子二人必有重酬。

    无论是永镇徐州,还是别的安排,都好说。

    但萧嗣还是很关心一件事:“以你所见,新平公的实力如何?”

    萧嗣在寒山有耳目,对李笠的实力有所了解,李朗此去寒山,也用心观察,听得萧嗣发问,他面色有些凝重的回答:

    “属下估计,新平公及其他几位,仅以部曲而言,在徐州,合计能有步兵不下一万五千,一人双马的骑兵不下三千。”

    萧嗣听了只觉后背有些发凉:仅以部曲计,也就是说,还没算上徐州军。

    李笠,还有梁森、武祥、彭均以及黄,五个人的部曲私兵加起来,步骑将近二万人。

    若说兵力,好像平平无奇,毕竟萧嗣自己,就能调动两万兵。

    然而考虑到这二万人必然都是精锐,又有李笠这个骁勇善战的主帅统领,战斗力肯定会很强。

    尤其一人双马的骑兵有不下三千,用得好的话,足以击破数万军队。

    萧嗣当年得李笠献策,聚集各部将领骑兵累计五千,夜袭齐国清河王高岳,一战歼灭数万大军,所以对于骑兵突袭的威力记忆犹新。

    李朗所估计的两万步骑,还是李笠等人在徐州的部曲兵力,鄱阳那边,李笠到底还能调集多少人,已经无法估算。

    毫无疑问,李笠是一头猛虎,皇帝不在了,没人能有把握让这头猛虎乖乖听话。

    不过还好,萧嗣和李笠算是有交情,且对方把徐州寒山当做虎穴经营,便有了后顾之忧,不可能把兵力都调走。

    毕竟徐州随时都可能遭到齐国大军攻打,所以李笠为了应付北边,守住徐州,定然无力掺和南边的事。

    也正是因为如此,萧嗣才有把握说服李笠,使其莫要受人拉拢,坏了他的好事。

    并且通过李朗,把意思传给对方:徐州是你打下的,你想经营,那就给你经营,经营一辈子都可以。

    萧嗣认为这不是养虎为患,徐州四战之地,既是李笠的地盘,也是囚禁李笠的牢笼,齐国的威胁日夜存在,李笠无法“出笼”。

    对于齐国来说,李笠是吃人猛虎,对于朝廷来说,李笠是守户之犬,这样就不错。

    萧嗣虽然对李笠的实力有些震惊,但总归是得了好消息,接下来,他就可以放开手脚行事了。

    李朗知道萧嗣在谋划什么,颇为期待的问:“第下,何时行事?”

    “快了,快了。”萧嗣轻轻笑起来,一脸自信。

    本以为,日子就这么平平安安过下去,结果谁曾想,皇帝遇刺身亡,皇太子伤重不治。

    登基的皇太孙,不过是个懵懂幼童,这就意味着,他父子二人处境往后会越来越不妙。

    辅政大权,迟早要集于一人之手,届时,他父子二人恐怕就会成为权臣的物。

    一如齐明帝萧鸾所言,做事不可在人后,萧嗣觉得,与其等着别人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不如他们先动手。

 第一百一十二章 灯会

    元月十五日,上午,官邸,李笠和妻妾、子女们一起做花灯,为今晚的元宵节赏灯做准备。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个时代已经流行赏灯,而建康城每年元宵的灯会十分出名。

    寒山这里,也会举办元宵灯会,今晚李笠会如前两年那样,先在家与家人赏灯,然后作为刺史,参加城内公共场合的灯会。

    与家人一起做花灯,办自家小灯会,就是他每年元宵节必定要做的事情。

    五颜六色的纸张,一把把细竹篾、一捆捆细绳,以及一罐罐江湖,加上大大小小十来号人,把房间占了大半。

    中间位置的案上,摆着一个花灯模型,李笠和家人们,要按照这个微缩模型,扎出真实大小的花灯“鲤鱼灯”。

    到了晚上,庭院里点起花灯,这鲤鱼灯就会放在中间位置,为群灯环绕,宛若众星拱月那样。

    其构型,为“鲤鱼出水”,大致模样,为波涛之中,前后高低两尾大鲤鱼跃出水面,周围又有一些小鲤鱼环绕。

    大小鲤鱼,本身就是灯笼,而层层波涛,同样是一盏盏灯笼。

    大鲤鱼之中,位置较高那尾口吐明珠,即小灯笼,其下那尾头顶莲花,即一盏莲花灯。

    整个尺寸大概是长一丈、宽七尺、高一丈四尺,细节不复杂,只是小部件多,需要独立制作,然后拼装起来。

    按着这几年来全家一起制灯的经验,李笠作为“工头”,把员工分组,再将工作分包下去。

    成年组:李笠负责制作最复杂的波涛底座,以及各灯笼支架,段玉英打下手。

    黄姈和赵孟娘负责制作两尾大鲤鱼,大鲤鱼颜色为红,薛月嫦、薛月娥分别打下手。

    少年组:最年长的李平安、李安宁姊妹,带着弟弟妹妹做那几尾小鲤鱼,颜色随意,一人选一种颜色。

    婴幼儿组:在奶娘带领下旁观,由李笠的妻母杜氏,以及赵孟娘的母亲负责安抚。

    旁边又有乐伎弹奏钢琴,房间里大人小孩说着话,欢声笑语烘托出阖家团圆的喜庆气氛。

    唯一不足,就是李笠的母亲吴氏远在鄱阳,不过有李昕母子陪伴,倒也不至于形单影只。

    按道理,李笠作为吴氏唯一在世的儿子,得把母亲接来奉养,亦或是留正室黄姈在家乡,孝顺姑婆婆婆。

    但他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将母亲接来身边,只能让侄儿代劳,顺便让李昕管着李家在家乡的产业、庄园。

    好歹留个根在鄱阳。

    当然,李昕作为成年长孙,奉养祖母也是应有之意。

    但李笠终究是亏欠侄儿,李昕已经过了二十岁,却得留在鄱阳孝顺祖母,无法为朝廷效力,仕途等同于暂停。

    所以当初李笠把长子的封爵让给李昕,也算是弥补。

    不知不觉间,波涛底座初具雏形,段玉英见李笠如此手巧,颇为佩服。

    虽然她这两年来就见识了李笠的手工,但还是难以想象,李笠这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壮汉,做起手工活来,如此细致。

    李笠扎着竹篾,说道:“建康每年的元宵节灯会都很热闹,有机会,我带你们去见识见识。”

    “若是正好碰到鱼龙曼衍表演,可得好好看看,那场面十分壮观。”

    段玉英点点头:“嗯,真想看看。”

    鱼龙曼衍,指的是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场面十分壮观,且杂乱。

    段玉英在邺城时,作为皇帝妃子,当然观赏过鱼龙曼衍,李笠提到鱼龙曼衍,她不觉得是什么暗讽。

    因为她知道李笠纯粹就是聊天提起来而已。

    李笠说着说着,问:“你们北方过元宵节,据说还有打簇戏,如同灯会一般,十分热闹,这是怎么个玩法?”

    “妾一下子也说不清。”段玉英笑着摇摇头,因为光靠说,确实说不清楚。

    李笠拿起剪刀剪纸,说:“无妨,若有机会,我到了邺城,定要见识一下。”

    段玉英闻言一愣,点点头。

    李笠所说,别无深意,纯粹是对这个时代的节日习俗感兴趣。

    元宵灯会,无论南北都很流行,而他知道北方流行的元宵节活动打簇戏,是因为听人提起一件谋反未遂事件。

    大概是十二年前,当时还是东西魏对峙,正月十五日夜,东魏国都邺城,一如往年那样,举办盛大的元宵灯会,以及打簇戏。

    无论贵贱,都来到大街上,夜赏花灯、打簇戏,结果有人意图趁机谋反,刺杀权臣高欢,并且夺权。

    即发动政变。

    这场阴谋因为有人告密,走漏了风声,没能实行就胎死腹中,主谋及党羽被一网打尽,最后“伏诛”。

    之所以会选择元宵节发动刺杀、政变,是因为这一晚,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会离开自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