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好运公子白-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就要分给匠人二成。
大王就端坐在长案之后,对每一个上前的人微笑点头。
一千两黄金就在案上放着,被阳光照得金光灿灿,特别吸人眼球,但每个人上前,激动的眼神都只会放在大王身上,对那些金子,只是扫几眼便不多看。
太子蹇挤到前排,亲眼见到了这些,心中复杂,实在难言。
他的父王喜欢学,总是在高台之上吟诗作赋,才华绝对是诸国大王中排第一的,可他并不能得到国人的爱戴,哪怕他生活朴素,从不奢靡。
这个年方十二的楚王,礼仪不能做到完美,学识也很一般,之前不过短短见了一面,太子蹇就发现了这些,可他只是俯下身,用平等的态度,真心的关怀他的子民,就能被所有国人当做最可敬可亲的大王。
原来,国人并不会因为大王行粗鄙之事,就看不起他。
只要他做的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第248章 路不拾遗
排队的人越来越少,大王那里收到的农具足有十车。
日头已经西斜,太子蹇站得脚都麻了,大半天没吃没喝,也早已腹鸣如鼓,可他依旧固执的站在路边桑树下,呆呆的望着那边。
耳边好似听到了沉重的大门打开。
“吱呀”一声。
就像他小时候,有一次贪玩,偷偷躲进废弃的宫殿里,想要一个人静一静,结果不小心睡着了,一夜醒来,星星漫天。
他不敢离开这座宫殿,又惧怕殿中如墨夜色,鼻尖充斥着霉味,他蹲在墙角害怕的哭,连哭声都不敢太大。
也不知多久,他听到了开门的声音。
有人来寻他了。
那种感动,时隔多年,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这一天,不过是看一场热闹,年幼的楚王,就为他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当大王,还可以当成这样!
“诸位!今日已晚,明日继续!大王有令,排号接连登记三天!没有排到的,莫要着急!明后日都可以来!大王又令,鉴于参与者众多,且优秀作品不少,特提高奖金数额,增设其他奖项,等下会有告示贴出!还请诸位莫要忘记观看!”
兵丁声如洪钟,传下王令。
大王带着仆从进了宫门,看热闹的国人也纷纷归家造饭。
让太子蹇惊讶的是,那长案,还有长案上的黄金,竟都没有收起!就那么摆在原地!
一直等到日暮西垂,仆从低声提醒,他才意识到,所有人都走完了,只剩下他这一行人了。
“凤凰台的治安,竟有这般好吗?”
太子蹇喃喃自语。
一千两黄金,好大一堆,就这样放在那里,除了守宫门的侍卫远远看几眼,再无别的守卫。
竟无人动心吗?
若是在曲池,说不定国人会一拥而上,将它抢光。
法不责众,没人会害怕的,哪怕事后查出来,国人都会嘴硬不承认吧?
这不是看不起故国之人,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他太了解他们了。
他自小就长在那里,又常出宫玩耍,各种事情见得太多了
“殿下,回去吧!”
见他愣愣出神,心腹仆从叹口气,又道:“这金,已是国人的金,放在那里,有千万双眼睛盯着,谁又能偷得走呢?楚王这般做,不过是早就算到了这些,特意放在那里树立威信罢了!”
又有家臣赞道:“若有朝一日楚王遇到困难,需要国人毫不犹豫的站在他那一边,殿下以为,楚人会怎么做呢?”
这一夜,晚饭照旧丰盛。
考虑到曲池离海近,太子蹇打小就是吃着海鲜长大,哪怕凤凰台并不临海,芈氏依然为他提供了丰盛的海鲜。
往日里吃着很顺口的东西,今日却食不下咽。
很多事其实很简单,只不过一直没人去做,也没人愿意去做罢了!
见他神色郁郁,仆从只当他心念故国,忧思不断,也不好多劝,只得叹息着退下,给他留足个人空间。
说起来,为了太子殿下在外的安全,这些从曲池跟来的仆从,全都是有家有口的人,太子殿下想家,他们又何尝不想呢?
为了让他们忠心为主,他们的家人全都被接进了王宫,也不知能否习惯?
第二日第三日,太子蹇都起了个大早,去大王征集农具之处,抢占不起眼的前排。
到了第四日,征集农具结束了,原以为这事就这么完了,太子蹇打算多睡一会儿,好把这几天的劳累补回来,结果仆从又来禀告,说大王带着那些农具出城了。
太子蹇只得匆匆收拾好,坐着他那辆特意准备的低调辎车,跟着涌涌人群追了上去!
连续的早起对他这个喜欢读书的人来讲,不算什么难事,他最累的,是连着在外头站了好几天,以至于双腿如同灌铅。
现在他坐在车里,实在不想走冤枉路,就让仆从先去打听,大王到底意欲何为?
仆从里有会讲楚言的,不一会儿就打听清楚回来禀报:“回太子殿下的话,楚王原准备在宫中试用新农具,考虑到这样做不够公开,怕有人觉得不公平,特意在城外圈出一亩王田,打算亲自试用那些农具!”
“什么?”太子蹇不敢置信!
在宫里开垦土地,说是大王亲自耕种,其实私底下大可让奴仆来种,只得个好名声就好,可若在城外圈块地,全城的人都在盯着,难不成他真要自己种地不成?
小小年纪,又身份高贵,怎么就想不开,非要去种地?
太子蹇顾不得双腿酸痛,让仆从扶自己下车,硬是挤到前面!
若不亲眼看到楚王耕种,他今天怕是睡不着吃不香!
这么大一活人,每天干了啥,自是有人盯梢,白景源早就知道这位远道而来的太子盯了自己好几天了,不过他并不在意这些小事。
现在,对他来讲,最大的事,就是从这些看起来还不错的农具里,选出最实用的那些,然后再亲自给他们评奖!
经过调整,除原先的一千金特等奖以外,还设置了两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以及五个优秀奖,分别奖励五百金,三百金,以及一百金。
总共三千四百两黄金,全由大王私库拨出,因为不够,还用珠宝首饰从太后娘娘私库里换了一千多两,太后娘娘对此持支持态度,这个农具大赛才得以顺利举行。
很多人觉得他这是闲的,也有贵族阴谋论,说他心机深沉,不知道在筹划啥呢!
只有那些普通的国人,会单纯觉得,他做这些事,只是因为他善良,见不得人民受苦!
事实上,他最开始只是为了挣够声望以求自保,后来嘛,感情到了位,就成了真心想为这里的人做点什么了。
见识短浅的人绝对不会意识到科技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会有多大改变,平日里绝大部分人都是按部就班的生活,哪怕改变发生,他们也不会立刻发现!
他们只会觉得生活方便了许多,却不会去想为什么!
白景源之所以做这件事,就是要让人们学会动脑子。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啊!
比如这次,专业的匠人耒他们耗费大半年都没造出来的单人犁,就被一个老农造出来了。
第249章 大孙子当牛使
“这可真是、可真是”
凤凰台郊外人潮涌涌,通过初步筛选的农具制作人极其家人,在大王的安排下,得以来到前排,因而视野最是开阔。
见大王干脆的拿起犁上崭新的布带挂到肩上,握着木把手,果真开始弯腰犁地,陈老汉激动得满脸通红,一双粗糙的手都快被他搓掉皮了!
要不是周围都是人,他怕是要来回跑两圈才能稍微冷静一点!
大王在用他造出来的犁翻地呐!
对他这样的老农来讲,这简直就是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大孙子今年十三,正是天不怕地不怕,感觉极其良好,又极度没眼色,不懂丁点人情世故的年纪,见阿翁一大把年纪了,还像小伙子成亲时那般,激动得连句囫囵话都说不出来,不由叉着腰大声取笑:“阿翁是不是想说咱家祖坟冒青烟了啊?哈哈哈!”
那讨打的得意模样,看在旁人眼里实在可气!
“哎哟我的大孙子哎”
陈老汉见状,忙去捂大孙子的嘴,可这周围都是人,这孩子又是个大嗓门儿,哪能捂得住?
“可不就是祖坟冒青烟了吗!”
“早知道这么容易,咱也把家里用的家伙事儿交上去,说不定运气好,也能被大王看中呢!”
这不?立刻就有人躲在后面人群里说酸话了。
也不怪人说酸话,其实这犁,陈老汉早就造出来了,这次不过是简单改进了一下交上去,在其他人眼里,这就是偷奸耍滑,使了小聪明!
得到的太轻易,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一件惹人嫉妒的事情。
这就跟现代人考语,有人因为以前做过一模一样的作题,然后考了高分一样。
旁人才不会去想他私底下多么用功,也不会想那高分作也是他之前亲手写出来的,他们只会觉得不公平!
怀揣着不公平,嫉妒起来自是格外炽烈!
这年头的人大多真性情,普通百姓更是玩儿不来贵族那套弯弯绕,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自是直杠杠的戳人心口!
偏陈老汉也这样认为,觉得自己只是恰逢其会,幸运的捡了个大漏,配不上大王这样的对待!
可想到那些奖金,还有家中困境,陈老汉还是硬气不起来,只得闷着头哑口无言,任由人奚落。
大孙子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听到这些话,就要去把那些说怪话的人揪出来,陈老汉立刻死死的拦住,不许他乱来。
说起来他之所以造出这玩意,也和大王有关系。
陈家贫穷,人吃的粮食都紧巴巴的,自是没法养牲畜,这些年家中人口增加很多,土地却还是那么些,平日里想要糊口,都得一家子经常出去打零工。
去年大王开始抓生产,发现改变以往的耕种模式,就能多收粮食,陈老汉就动了心思。
以往种地都是把地里的杂草薅一薅,石头捡一捡,稍微翻翻就往里撒播种子,自是费不了多少功夫,大王推广的法子,却是点播、条播,要挖坑埋种子,要起垄保证通风还有阳光,比起以往精细了无数倍,人手自然就不够用了!
别说抽出空来去打零工了,能把自家的地侍弄好,别让大王以懒惰的名义抓去惩罚,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于是,陈老汉就动了心思,打算把大孙子也利用起来。
大孙子那时候不过十二,最是怕苦怕累的时候,想着大孙子还在长身体,为了让他干活的时候轻松一些,陈老汉就仗着年轻时候在匠作司帮工,学到的一些木匠手艺,开始模仿贵族家牛拉的犁,想要造出大孙子也能用的,可以省力的翻地工具。
古代人的脑容量与现代人比起来,其实并没有多大差别,心疼起大孙子来,陈老汉的创造力比起往日,起码上了三个台阶,没多久,还真让他造出了能用的犁!
大孙子见阿翁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又遭了父亲的物理教育,最后还是从了。
见大孙子小小年纪,扛着这玩意翻地,竟能赶上成年人,陈老汉立刻给自家儿子们也做了这东西。
陈家把儿孙当牛使,自然不是个光彩事,所以陈家耕地的时候,都是起早贪黑,生怕人看见。
可这世上又哪有不透风的墙?
犁再小它也是个农具,家里头那么多个,放起来就是一堆,作为王都坐地户,陈家还是有很多亲朋好友的,平日里大家来陈家串门儿,见了这东西,好奇问起,也被陈家人支支吾吾的错开话题,现在这活动一举办,得,全漏了。
陈老汉叹口气,脸上已经没了之前的喜悦。
虽然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可,大王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哪怕一家子被人戳脊梁骨,他也要试一试!
在试的时候,他又哪知道真的能入围呢?
白景源扶着犁翻了一截地,实在累得冒汗,就让人牵了头牛过来。
那牛套上犁就老老实实的往前走,白景源只需在后面扶着犁把控方向就好。
泥土翻飞,很快就从地头走到了地尾,比起用耒耜,或者用手翻地,可太轻松了!
这东西必须好评!
白景源擦着汗,让人叫来这犁的制作者,却见陈老汉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明明不想笑,却非要咧着嘴,不由好奇:
“这犁实乃耕地神器!孤已决定,立刻就要让人复制一批,送到全国各地去!老丈造福万民,是一件好事啊!心情郁郁,却是为何耶?”
就在白景源翻地的时候,陈老汉脑子里的贪婪还有良知已经打出了狗脑子,见大王一脸关心的看着自己,他突然就想坦白了。
他不想让大王觉得受了骗!
比起大王的鄙夷和愤怒,他宁愿什么都不要!
“大王!其实这个东西,老朽已经造出来快一年了!家里丰收,全赖我们一家子偷偷用这个翻地!只是、只是老朽好面皮,生怕别人骂我们家把人当牛使,一直藏着掖着!这次也是老朽贪心,才想着用这个来充数!本、本来只是试一试的,哪、哪成想”
陈老汉心里很慌,哭得直抹眼泪。
白景源作为现代人,并不能体会到这时代人对品德的要求有多么严苛,见陈老汉哭得鼻涕眼泪一大把,不由笑道:“这东西的确是你造出来的吧?不是你去谁那里偷学来的吧?”
“当、当然!老朽、老朽也是为了让孙子”
说到这,陈老汉涨红了脸,感觉自家老底今儿个倒了个干净!
他们一定会嘲笑我吧?
可家里穷,大的小的都要吃饭,动点脑子省点力,又怎么了?
陈老汉一边觉得自己没错,一边又被街坊邻居的鄙视压得抬不起头,一时慌得直哭!
“既然是你发明的,那你又有什么当不起的呢?老丈还请快快请起,若只因这东西不是告示贴出来之后才造出来,就心怀愧疚不敢要赏金,若还有你这样的人,手里攥着好东西,却惧怕流言不敢拿出来,孤怕是要气死了!”
陈老汉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