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逆天好运公子白 >

第146部分

逆天好运公子白-第146部分

小说: 逆天好运公子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楚军驰援郑国,气势汹汹号称三十万,与其与之硬碰硬,不如固守现有的地盘,等楚军退了再说。”

    有人提议暂避锋芒,有人却不同意:

    “此时郑国群龙无首,正是一鼓作气的好时机!待到灭掉郑国,有大量金铁支撑,我们就可以多造兵器!从而抢占先机!若再顺利攻下荆山,我金国领土将大幅度扩充!到时就是诸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了!不管日后情况如何,我等皆可立于不败之地!”

    “你可真敢想?!”

    有人斥骂道:“只有拿到手的才是你的,没有到手那些,想太多反而容易打翻自家的碗,落得个人财两空!”

    若是战败呢?到时候别说这十六城要赔出去,说不定如今的领地都会缩减!

    听得“人财两空”四个字,金王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立刻开口喝道:

    “够了!若凡事畏首畏尾,又哪能有如今的局面?郑国有楚来援,我金赵两国的盟约难道是假的吗?!”

    事实胜于雄辩,顿时,再无人敢反驳。

    朝臣们开始吃着小菜喝着酒,商讨继续攻郑事宜。

    与此同时,赵都垶塬。

    赵王正带着家人在稍显狭小的花园里吃螃蟹喝菊花酒赏月。

    比起金王的志得意满,他有点不高兴。

    攻下郑国十六城,赵国出了大力气,金国却一点表示都没有。

    虽说郑国与赵国并不接壤,赵国也不可能从那十六城中分一杯羹,可金王好歹要表示表示吧?

    然而他偏偏摆老丈人的谱,愣是啥也不说!

    赵王之所以出兵协助金国攻郑,也是有所图,如今啥也没图到,金国还只补贴了赵军在此次行动中所损耗的粮草,实在可气!

    菊花酒很香很醇,用热水烫过后,最是绵软馥郁,赵王一口接一口,眼神总忍不住往王后身上飘。

    十来岁的女孩子就像小花苞一样,虽然长得像父亲多一些,可她有个绝色母亲,长相也是很不错的。

    年幼的王后分辨不清赵王的眼神到底是男人看待女人那种,还是商人看待货物那种。

    她努力克制住心底的惊慌,不去看太子茕。

    太子茕却泰然自若,笑着将面前的碟子捧起,将他亲手剃好的螃蟹肉送到了王后面前。

    “母亲不是赵人,大概不会剥这除了甲壳没多少肉的东西。”

    赵国没有什么美食,山间的湖里面却有这种螃蟹,肉极其鲜美,就是很难剥。

    其他国家的人不喜欢这个,多半是因为不会吃,赵人却将之奉为珍馐。

    太子茕执礼甚恭,王后也放下心来,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行礼,谢过他的孝顺,然后拿起碟子里的螃蟹盖,熟练的往里滴了几滴醋,再用小勺子拌了吃。

    两人的互动就像真正的母亲与儿子。

    赵王并未怀疑。

    现在他满脑子都是和金国的事情。

    除非要和金国撕破脸,否则这个小小年纪的王后不管做出什么错事,他都不会太过严苛。

    正当他盘算着种种,就见心腹凑过来,悄悄禀报道:

    “大王,奴奴刚收到消息,燕王已薨,公主野继位为王,之前燕国之所以远遁草原深处,并不是因为灭了荆山国,害怕遭到诸国围剿!而是燕王病重,先下手为强啊!”

    如今公主野已经五岁,等到荆山国之事尘埃落定,她也成年,待她成婚生子,燕国也就度过了这段虚弱期,彻底稳定下来。

    有颍叔茥在,燕国积蓄多年,到时国力一定雄厚。

    说不得,等到诸国大战打伤元气,燕国反而能趁乱拔得头筹

    想到这些,赵王不禁忧虑起来。

    又过了许久,他终于做好了心理建设,眼睛一亮,问心腹:

    “公主野继位,颍叔茥难道没有意见吗?燕国可自古就是男人为王,全无女王的先例。”

    燕王病逝,只留下一个嫡女,并没有嫡子,若是其他国家可能还不敢玩儿兄终弟及和以庶代嫡那一套,可燕国刚刚灭了荆山国,完全不把大纪放在眼里,做这种事情又怎么会惧怕呢?

    心腹叹道:“初时,奴奴见到传讯的使者,也曾问过这个问题。但他拍着胸脯保证,他曾亲眼见到公主野继位时,是颍叔茥将她抱在膝头完成的仪式。两人之间并无隔阂。显然,公主继位是颍叔茥支持的结果。

    如果他想要自己继位,或者是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那他就不会扶自己的侄女上位!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兄终弟及还可以说得过去,从侄女那里继承王位怕是要被人骂得一辈子抬不起头!

    事情和他想象的不一样,赵王拧眉思索片刻,又喝了杯酒,这才问道:

    “消息来源属实吗?”

    心腹笑道:“千真万确!”

    “哦?”

    心腹说话一向喜欢留有余地,像这样肯定的说话可是很少见的。

    赵王不禁感到奇怪。

    心腹却道:“大王不知,前来传信的乃荆山国人。去岁,燕国从荆山国抢走诸多宝物,自有荆山人不服气,想去将东西带回。但东西还没有带回去,让他们撞破了这么一件大事!在逃脱燕国追杀之后,他们决定立刻将这个消息散布开来。”

    “毕竟是灭国之仇啊!”赵王叹息,“荆山国地狭民悍,本就多匪盗,国破之后能有如此义士也是正常。”

    说起来,若不是心腹说得清楚,燕王是得病死的,他怕是要以为他是被人刺杀而亡。

    “谁说不是呢?”

    见大王叹息,心腹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赵王却道:“咦?不对!”

    心腹故作害怕,拍拍胸口:“哎哟!大王你要吓死我!”

    赵王被他一逗,心情终于好了一点。

    “你说那人是荆山国人,与燕人有着刻骨的仇恨,可他为何不将燕王薨逝的消息传得到处都是,反而偷摸来找你呢?”

    心腹叹道:“奴奴也曾问他,可那位缺了只耳朵的老者却告诉奴奴,若这消息传得满世界都是,那燕人也能得到消息。在草原上,想要追杀早有防备的燕人,哪怕兵力翻倍都不行。”

    赵王还是不信。

    他性子凉薄,考虑问题更多考虑利益方面,很少在乎感情问题,突然冒出这么个信使,传的消息还是这么劲爆的,也不怪他怀疑。

    万一这是燕人做的局,想把他骗进草原整死,可咋整?

    他可不是他那老丈人,成天贪得不行。

    “信使早就知道大王不会信,奴奴却不信他的话,非要试试,没想到还是输了。”

    心腹说着掏出一个小匣子打开,就见里面躺着一块玉佩!

    比起一个不知哪儿来的信使,显然心腹更了解他,心腹这样讲,不过是为了哄他高兴。

    赵王却不戳破,只询问心腹:“这是什么?”

    心腹叹道:“说起来这人之所以对燕人恨之入骨,也是因为,他乃荆山王族之后,这块玉佩,就是他家祖传的信物!”

    赵王细看一番,却不接手,只叹:

    “这的确是妘氏之物。看来这还真是妘氏的一支。”

    “信使还道,他愿为赵军引路,不知大王是否愿意见他一面?”

    此时燕国正是最衰弱的时候,若有知道方位的人带路,说不定就能灭了燕国!

    比邻而居无数年,燕赵两国之间的仇恨,可不仅仅只是赵国被燕王抢了一个公主回去!

    赵王越长越激动,立刻吩咐下去:“快!想办法暗探一番,看情况是否属实!”

    见仆从去了,他又吩咐伺候笔墨的侍从:“来呀!铺纸!孤要修书一封!”

 第291章 不至,冬来

    栖霞城,红叶谷。

    漫天的红叶随风飘落,在枯黄的野草上积了厚厚的一层,一脚踩下去,整个儿小腿就都看不见了。

    “呼这枯枝烂叶可真臭!”

    一高一矮俩精瘦汉子背着弓箭扶着树干,一边抱怨一边往回走。

    “嘿!这算啥?你是没见过前几年大泽剿匪!那匪头子可真是个狠角色,平日里排污便溺的臭水池子,愣是眼都不眨就往下跳!要不是王二毫不犹豫跳下去追,怕是就让他给逃脱了!”

    高个子的话低个子也很赞同:

    “王二是个真汉子,我也是佩服的。话说,你说赵国的人啥时候来?咱总不能等他们到了再打吧?”

    “谁知道呢?要就这么打,我们有楚人相助,甭说收复十六城失地了,就是打上金宫,活剐金王,又有何难?”

    两人都是公子肃手下的斥候,有三十万楚军撑腰,他们就像有了主心骨,最近说话都硬气许多。

    他们说着郑国话,一点也没压低声音,在这秋日萧索的山林里,传的特别远。

    大概是被这话气到了,不远处灌木丛后钻出俩挎刀背箭的金人来。

    其中一个面色紫红之人用郑国话骂道:“不要脸的猪猡!好大的口气?!先把栖霞城抢回去再说这种大话吧!等赵军到来,就是你郑国国灭之日!”

    “嘿!还想等赵人到来?若真要来,早就该到了!这可就剩三天了!”

    矮个子郑人跳着脚骂,一句比一句戳人心窝!

    “也不瞅瞅你家大王!人品败坏!死不要脸!我要是赵王,也不会来了!辛辛苦苦帮你们打下十六城,结果得到了什么?白白替你们干活了!要再来,齐氏祖宗的棺材板就要压不住了!”

    “你!”

    随着会战的日子越来越近,斥候几乎每天都要来回好几趟,探听最新消息。

    双方也不是第一次相遇,眼见着又要一言不合吵起来,郑国这边那位高个子却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里,直接弯弓搭箭,一副就要开战的样子。

    金国这一战具体怎么打还没定下来,两位金人得了上官叮嘱不想多事,冷哼一声,撩开灌木丛,就钻了进去,眨眼就不见了。

    两个郑国斥候也没追,像往常那般继续往回走。

    有鸟儿受惊飞起,扑棱棱,声势惊人。

    如今两军齐聚红叶谷,眼看着会战的日子越来越近,郑国的援军已经到了,金国的援军却不见踪影,郑人的气势一日比一日盛,金人的行事风格却一天赛一天的保守。

    两人说话不压低声音,刺探消息也大大方方,可以说是很奇葩的了,但这里就是这样。

    在这地广人稀的年代,两国想要顺利交战,就得提前约时间约地点,然后兵对兵将对将,光明正大的做一场。

    直接攻城或者偷袭,反倒是很少有的事。

    因为现在流行车战,成百上千的战车开动起来声势浩大,根本没法偷袭,城池又太小,根本招不开。

    这样提前约战,反而更方便。

    若不这样,很可能其中一方迷了路,这场仗就好几年都打不成,还得白白浪费粮草。

    山谷两头各有旌旗招展,南面,火红的楚旗与黑色的郑旗挨在一起,北面,姜黄色镶金边的王旗孤孤单单。

    金王的大帐中,金王正板着脸在那生气。

    回金宫休整一月,几乎天天宴饮,来到前线军中不得饮酒,他感觉很不习惯,一早起来,就在烦躁的抖腿。

    当斥候来报,说还没见到赵军踪影的时候,他就更生气了!

    “赵国那边怎么回事?就算来不了,也该提前告知,难道没有侍者过来传信吗?不可能像现在这个样子,什么消息都没有!”

    眼看着会战的日子就要到了,金王急的都快秃顶了!

    如果赵国的军队不能如约前来。面临楚国的援助,金国没有必胜的把握,很可能就要退守十六城。

    郑人痛失国土,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不乘胜追击?

    他们又不可能屠城,城中全是郑人,这些郑人刚刚落入金国之手,仍以郑人自居,一旦得到郑国来攻的消息,很可能城门不攻自破,根本就没有办法守得住!

    难道高兴了这么久,要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金王气急,又害怕赵王心里不高兴,影响接下来的盟约,几次想要派人去斥责赵王不讲信用,又担心他有什么苦衷,回头因此记恨,所以一直未曾成行。

    如今他只能这样被动着,等着赵王前来解释。

    偏偏都这时候了,赵王那边连个信儿都没有,他怎能不生气呢?

    见大王气鼓鼓的坐在那里,臣子们面面相觑,好半晌不敢说话。

    许久,才有人试探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王,会战之日已经近在眼前,我们得早做准备才是!如果确定赵人不讲信用,在背后插刀使小绊子,这十六城我们根本就守不住!不如搜刮一番赶紧退走。”

    金王怒火更盛:“你想被世人唾沫淹死吗?城中都是一些普通人,搜刮又能搜刮到什么?难道你还能把这座城搬走吗?简直鼠目寸光!毫无大局观!”

    臣子们大多只在乎眼前的利益,根本就不在乎国家的名声!

    金王骂得解气,那臣子红着脸尴尬得恨不得立刻死掉,他也没心情去哄。

    能跟到前线来的臣子,无不是想要建功立业做出一番成绩来的。

    刚有人出了馊主意,得了大王训斥,其他人沉思片刻,不一会儿又有人开口:

    “说起来,最有价值的栖霞城深入郑国太远,我们也没有办法守住这里,好在这段时间已经配了大量奴隶,抓紧时间开采铜矿,所获不菲。其实已经不亏。”

    此人只说收获,并不直接说出他的建议,但话里话外意思都是见好就收!

    “不亏?怎么不亏?知道栖霞山的铜矿储量有多大吗?这段日子开采到的这些,不过九牛一毛!花了这么大力气,好不容易占下这里,你却跟我说不亏?!愚蠢!实在愚不可及!”

    金王若能懂得何为见好就收,那他就不是金王了。

    若还需要去抢,他可能还会犹豫,已经抢到手的,只需要想办法护住,又有什么好难的呢?

    这世间最难的永远都不是动嘴皮子,而是行动!

    这些臣子却成天只知道动嘴皮子,个个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臣子们显然知道他的缺点。

    可惜他们都想帮助大王改掉这个缺点,大王却不领情,一直很固执。

    大王显然想要护住这16座城,尤其是产铜的栖霞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