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实在太难了-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屠义胸膛一挺,道:“我没意见。”
杨弘下巴一抬,道:“我也没意见。”
然后众人同时看向赵岩。
赵岩微微一笑,道:“朕也没意见!”
邱彤尤为兴奋,迅速地拽了拽邱牧的胳膊,小邱牧立即会意,当即跪在地上高声道:“邱牧参见两位义父!”
赵岩望着这高兴的父子四人,心中喃喃道:“在后世的史书上,这小子要成了冲天雷之父,那这三人不就是冲天雷的爷爷了吗,早知道朕应该抢这个义父了!”
第九十八章 小舅子气姐夫
翌日,赵岩建立起一个名为“烽火堂”的秘密组织。
烽火堂,归属赵岩直管,副堂主由杨弘与申屠义担任。内部一切花销,皆由国库直供。
但凡能够进入烽火堂的人,至少享受五品官以上的待遇。
目前,12岁小邱牧的官职已经和他爹一样了。
以战止战,方是良策。
赵岩铁了心要打造出一支无敌于天下的队伍,若有入侵者来攻,赵岩就用行动告诉他们,什么叫做碾压,什么叫做恐惧,什么叫做深深的无力感。
转眼间,距离赵岩大婚之日只剩下三天。
皇帝首次大婚,那自然是与民同庆,多国来贺的大事件。
热闹程度堪比每年元月的大朝会和元宵节。
由于大周打败了北蒙,并且令黑汗损失巨大,周边诸国都向大周表现出强烈的善意,特别是高丽,新任的特使竟然给赵岩送来了八位高丽女郎。
若是普通人结婚,别人送过来女人,那明显是来砸场子。但赵岩乃是皇帝,意义便不一样了。
而赵岩还不得不收,不然别人还以为他不行呢!
而各地州府也都纷纷出钱出力,给赵岩进贡了诸多特产。
至于北蒙,在善普入狱后,他们又派遣一位和亲外使,并带来了诸多彩礼。
他们倒不是因为惧怕大周,而是若陆念薇嫁的不够隆重,那丢的将是北蒙的脸。
而此刻,在三司衙门内,孔墨山则是一脸郁闷。
因为国库又没钱了。
自赵岩上任以来,大周还算是风调雨顺,这近一年来,地税、商税,以及加上盐铁酒茶获取的利润,大约有六千万贯,而大周往年的全年的国库收入,基本就在八千万贯左右浮动。
这样看来,大周的经济是上行的,也是越来越富裕的。
但是,因为有了一场战争,虽然大周人员伤亡不大,但粮草消耗却是很多。
并且赵岩对军队极为看重,大大提高了士兵们的福利待遇,对待百姓更是舍得花钱,这就导致大周国库的钱有些入不敷出了。
如今赵岩大婚,众臣都提着劲要给赵岩办一场盛大的典礼,要花钱的地方极多,这眼看着三日后赵岩就大婚了,物料准备的也都七七八八了,但国库却是空了。
大周百官,向来是年底发俸禄,一发便是一年,而依照此种情况,孔墨山到年底根本就发不出俸禄。
就在这时,门外有士兵来报,外贸使柳庆来见。
外贸使一职乃是一个虚职,因为柳庆不愿成为孔墨山的属下,故而赵岩将外贸使归到了户部,归中书省管辖。
不过中书省也管不了,毕竟柳庆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大周。
一听到是自己的小舅子来了,孔墨山不由得大喜,他听说柳庆在这一年的外贸生意赚了一些钱,并且还没有上缴国库呢。此次陛下成亲,后者定然是来送钱的。
孔墨山心中大喜,但面色却是平淡如水,毕竟,二人关系不是太好。
柳庆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求过孔墨山一次,而孔墨山更是不可能向柳庆低头。
“让他他进来吧!“孔墨山找到一把椅子,很庄严地坐了起来,作为姐夫,他还是要摆摆谱的。
稍顷,柳庆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看了一眼孔墨山,然后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一言不发,并顺便翘起了二郎腿,比孔墨山还拽。
柳庆作为一个对金钱研究的极为透彻的商人,一直很留意大周国库的支出,他非常笃定,大周国库现在没有什么钱了,故而来送钱来了。
不过,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让这个一直高高在上的姐夫能求他一下,说句软话。
换句话说,今日孔墨山若是不服软,不说几句恭维的软话,柳庆是不可能将钱立即拿出来的。
毕竟,赵岩并没有下命令,让他将该分给朝廷的钱立即上缴国库。
二人就这样静坐着,一个比一个还倔,谁都不开口。
片刻后,柳庆有些忍不住了,干咳了两声道:“三司使都没有个倒茶的吗?”
孔墨山白眼道:“茶壶就在旁白,想喝了自己倒。”
柳庆看了看不远处的茶壶,并未起身,而是阴阳怪调地说道:“我柳庆托圣上的福气,今年外贸赚了一大笔钱,有一部分是陛下的分成,应该上缴国库的,既然三司衙门的人都比较忙,连个倒茶的都没有来,那我就先回去了!”
说罢,柳庆起身就要离开。
孔墨山顿时有些急了,高声朝着门外喊道:“来人啊,沏茶!”
很快,一个仆人快步走了进来,为柳庆换上了冒着热气的茶水。
柳庆得意一笑,屁股又坐在了椅子上。
孔墨山面无表情地问道:“你赚的钱应该上缴国库多少啊?”
柳庆故作含蓄地说道:“不多不多,也就是这个数。”
柳庆伸出两个手指。
“两万贯?”孔墨山一向看不上柳庆的生意,认为大周以外都是蛮荒之所,赚不了什么钱。而柳庆刚刚铺开摊子,赢利有个十万贯就不错了。
当时,赵岩的手谕是除了商税,并不要柳家外贸所赚的银钱,只需要提供部分外邦信息即可。
但柳庆是个聪明人,深知细水长流,绝对不能丢了这个大靠山,允诺要将赢利的三成交给国库。
“两万贯?你太小看我了,大胆猜!”柳庆摇着三个手指,非常骄傲地说道。
“难道还能是二十万贯?”孔墨山诧异地说道。
柳庆以一种地主看向乡巴佬的目光,看向孔墨山,说道:“是二百万贯。”
若按照往常年景,柳庆肯定是赚不了这么多钱的,但柳庆却是发了北蒙和黑汗的财。
这两国因为战败,导致人心惶惶,柳庆倒买倒卖,赚了大量的银钱。
其实,若按照他赚的钱,分三成给国库,也就一百万贯出头,但他觉得这次赚钱多亏了大周的军队,故而直接拿出二百万贯。
孔墨山一听到二百万贯,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有这二百万贯,他今年紧紧裤腰就能过去了。
而柳庆突然站起身来,道:“这二百万贯,我年底再来结算吧!”
说罢,柳庆大摇大摆地朝着门外走去,他已经达到炫耀的目的,就等着孔墨山拦下他说软话了。
而孔墨山则是彻底急了。
第九十九章 灵魂诗人萧子杰
对孔墨山来讲,这二百万贯乃是他现在的救命稻草。
自从当了三司使,钱就是他的性命,为了钱,尊严根本不值一提。
孔墨山的语气变得和蔼起来。
“内弟,莫急着走,咱们可以坐下来聊聊,并顺便吃顿午饭!”
这是孔墨山第一次称呼他为内弟。
这是孔墨山第一次以这种柔和的方式称呼他。
柳庆的脸上都乐开花了,他可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
“聊什么啊?”柳庆心中甚爽,继续一本正经地说道。
孔墨山长叹一口气,说道:“咱们本是姻亲,但因各种原因,彼此一直有芥蒂,是我这个做姐夫的不对啊!咱们一会儿喝点儿,好好聊一聊如何?”
柳庆也是个顺毛驴,一听到孔墨山都道歉了,当即就又坐下了。
然后到了中午,孔墨山令人做了一桌子硬菜,拿出珍藏的两坛好酒,便和柳庆在三司衙门喝了起来。
男人之间的大多数矛盾,一场酒都可以解决。
不多时,半坛酒下肚,二人的话语便多了起来。
“姐夫,说句你可能不爱听的实话,当年你娶我姐的时候,我看不上你,后来你一路往上爬,成为三司使,我还是看不上你!我一直觉得你将咱大周的财政弄得一塌糊涂,但听你今天一说,我知道你的难处了!”
孔墨山揽着柳庆的肩膀,晕晕乎乎地说道:“小舅子,你还看不上我,我还就看不上你家呢,当年姐夫我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虽然还没有高中进士,但十里八乡来我家提亲的都排成了长队,而你爹,我的那个老丈人却嫌我没钱,若不是因为你柳家不同意,我们能私奔吗?”
“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当年咱们都太倔,现在都老了,亲戚朋友也不多了,应该互相珍惜了!”
“来来来再喝一杯,我还有更好的陈酿没有拿呢,等会儿我给你再拿一坛好酒!”
“姐夫,你不地道啊,作为三司使,你可不能算计到我身上,我陪你喝酒,你必须请我喝最好的,这是那两百万贯的银票,你收好!”
孔墨山接过那两百万贯银票,将其随手扔在一边,道:“金钱,徒浮云耳,酒肉,才是真理!”
就在二人聊得正欢时,孔泽为参加赵岩的婚庆也从军营来到了三司衙门。
当他看到他爹和他舅舅这对大对头,竟然搂着肩在一块喝酒,并且相聊甚欢,不由得有些不敢置信。
他揉了揉眼睛,才确信二人确实是勾肩搭背,宛如多年的老友一般。
“爹,舅舅,你们这是怎么了?”孔泽一脸疑惑地问道。
孔墨山晃晃悠悠地站起身来,指着孔泽说道:“看到没有,这是你外甥,在与北蒙之战中,他可立了大功,他根据陛下引导而创造的伪装术,已经在军营传开了,我们孔家子弟,没有一个孬种。”
紧接着,孔墨山又说道:“儿子,快给你舅舅表演一个伪装术!”
听到此话,孔泽欲哭无泪,自从他从边境凯旋后,街头勾栏瓦舍的说书人,将其传得神乎其神,仿佛他不是会伪装,而是会隐身。
而孔墨山经常让孔泽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伪装术。
让孔泽每一次都甚是难堪,只得迅速逃走。
孔泽望着这两个已经大醉的长辈,笑着说道:“爹,舅舅,你们先闭眼十息,我准备一下。”
当即,二人很是乖巧地闭上了眼睛。
孔泽撒腿就跑,他不是要去伪装,而是直接逃离了三司衙门。
翌日,孔墨山再次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在了三司衙门的大门口。
有钱,就是那么硬气。
更让他惊喜的是,此日上午,竟然又来了两拨送钱的。
一个是清薇阁的管家,赵岩在账面上的分红达到了50万贯,那管家将其全送来了。
孔墨山猜测,这估计是陆念薇授意的,这个女孩看似大大咧咧,其实粗中有细,想问题甚是严谨。
另一个来的就更厉害了。
刘大钟从南方赶了回来,他做生意和赵岩乃是三七分,赵岩占大头。
当他拿着八百万贯银票递到孔墨山手里的时候,孔墨山差点儿没有抱着刘大钟亲一口。
三司终于有钱了,国库终于有钱了。
有了这些钱,只要今年不打仗,一切都不用发愁了。
而在赵岩大婚的前一日,一件搞笑且轰动全城的事情发生了。
相之子萧子杰又题诗了。
并且还是在万宝楼一处昂贵的屏风上。
萧子杰的诗乃是长郸城一绝,不是因为写得太好,而是写得太烂太搞笑。
即使一个粗读百家姓,千字的孩子,随便一吟,有时都要比他要好。
萧子杰的这首诗乃是祝福赵岩大婚并多子多福的。
在写成之后,不到半日,街边的孩子都会传唱了,然后很快传遍了长郸城。
他引起无数斗大的字都不识一箩筐的青年,中年,老年都觉得,自己也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
萧子杰的诗乃是一首七绝,名字为:吉日。
正的内容是:红花红烛红灯笼,喜气喜庆喜洋洋,陛下大婚必多子,一二三四五六七。
当时,万宝楼听到这首诗的是食客们,各个都笑得抬不起头来,并且纷纷称赞。
这种诗,但凡是个读书人都写不出来。
萧子杰,再次沦为整个长郸城的笑柄。
但萧子杰却完全不在意,他觉得自己写得极好,尤其是最后那句“一二三四五六七”,祝福皇帝多生龙种,意境极佳。
并且他认为,整个长郸城,除了赵岩的诗,其他人的诗都没有他的诗传播范围大,更不会引起无数人的议论。
而当他回到萧府后,萧敬业拿着一根长棍正在府内等他。
“逆子,为父不是告诉过你了吗,你干什么都行,但绝对不能写诗,你竟然还敢写!”
萧子杰一脸委屈,解释道:“诗意来了,我怎么都忍不住啊!”
“老子想打你了,现在已经忍不住了!”萧敬业气得脸色发紫,拿着长棍便朝着萧子杰追去。
他的脸面,已经被这个儿子败完了。
萧子杰则是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说道:“爹,你有可能是要将一位能够开辟一个派系的大诗人扼杀在萌芽期,陛下还夸我的诗特别接地气呢!”
第一百章 朕要度蜜月
重阳节,九月九日。
长郸城全城的各个街道都挂起了红灯笼,扎起了彩楼。
按照大周习俗,北蒙的和亲使团需要带着陆念薇在城门外等候,然后由大周的銮仪迎亲队伍将其迎入,并让陆念薇坐入一座由五匹马拉着的鸾凤马车上。
接下来,銮仪迎亲队伍需要绕全城转一圈,待到正午,才能从皇宫正门入大庆殿。
而赵岩则是在大庆殿等候,然后由礼部念诵婚书契约,告知下面的百官。
这些仪式完成后,陆念薇便需要独身前往张太后居住的慈元殿问安了,后宫的礼节相当繁琐,陆念薇一套流程走下来,几乎都已经接近黄昏了。
而赵岩的任务也很多,先要去皇庙拜祭,然后接见各国使结与各州代表,接受他们献礼的礼单,并逐个回礼。
若不是礼部将许多事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