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实在太难了-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官不悦早就知晓赵岩改革的决心,但当看到《新政二百条》的时候,他觉得赵岩不是要改革变法,而是在冒险。
但这种失败的后果,大周根本无法承受,故而他站了出来。
“陛下,若我大周按照此条例变法,不出五年,大周必亡!陛下必成亡国之君,我等必成千古佞臣!”
赵岩白了上官不悦的一眼,此人哪都好,就是说话时总喜欢夸张。
一句话就将自己定义为亡国之君了。
赵岩耐着性子,道:“讲讲你的理由,若理由不充足,朕先让你亡!”
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佳辩手赵岩
大庆殿上。
上官不悦又朝前迈了两步,然后朗声道:“圣人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话,百姓可以相信,但我们这些朝堂的官员却不能信!”
此话一出,不远处的文官们都向其投以鄙夷的眼神。
圣人言都敢乱评,真是个大炮仗。
“自我大周建国以来,士大夫阶层一直都是朝堂的中坚力量,没有朝堂的这些官员们,我大周不可能如此繁华昌盛。但在绝大多数百姓心中,不管谁做皇帝,和他们并无太大关系,只要能够安居乐业即可。
“而士大夫们从小学得便是爱国忠君之道,他们才是真正和朝廷站在一条船上的人。换言之,与陛下共治天下的,不是天下百姓,而是我们这些士大夫官员们!”
“陛下可以对那些重罪的士大夫官员处以极刑,但却不可一棍子打翻所有士大夫官员的荣耀。如果按照《新政二百条》执行,陛下无异于自断筋骨,我大周距灭亡之日不远矣!”
“臣认为,新政变法,大可为之,但牺牲的不应该是士大夫们的权利和地位。”
上官不悦所言,话糙理不糙。
百姓永远都是被剥削者,这在哪个朝代都是一样的。
因为他们是被管理者。
听完这席话,六大尚书都有些激动,他们似乎是第一次和上官不悦想法一致。
吏部尚书魏运德率先拱手道:“陛下,虽然上官大人有些话语冒犯了圣人,臣并不赞同,但他所讲的核心要义,臣附议。若按《新政二百条》执行,恐怕会凉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啊!”
若《新政二百条》彻底施行,那广大读书人的成官之路将会更加狭窄,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除了读书外还能去干什么。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其他五位尚书同时拱手说道。
而一旁那些站出来的官员们也纷纷附议。
现在,他们与赵岩的矛盾已经转化为,新政变法是可行的,但朝廷到底应该是与百姓争利还是与百官争利?
若要施行变法,总有一方是要做出牺牲。
萧敬业等没有发声的官员们也都统统看向赵岩,他们也在等一个能让他们彻底吃下定心丸的答案。
赵岩环视下方,缓缓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然后走到了大殿的中央。
“我大周穷吗?不穷,大家都知晓朱雀街的繁华,我大周富吗?似乎也不富,因为朝廷连发俸禄的钱都有些捉襟见肘了!”
“朕为什么提出与士子巨商争利,而与民让利。不是朕不知诸位才是撑起我大周脊骨的栋梁,而是知道即使朕削减了你们的俸禄,降低了你们的官职,甚至将你们贬为庶民,你们依然不会造反,你们依然可以很好的活下去。”
“但……百姓可以吗?你们真正了解下面百姓的生活境况吗?”
“以蜀州为例,百姓们除了夏税纳钱,秋税缴米外,还有农器税、牛革筋角税、义仓税、蚕盐税等几十种赋税。而交这些税都是为了让你们过得更好!”
“你们心中考虑的是士大夫的尊严与荣耀,但百姓考虑的只有两个字:活着!”
“你们不容易,但百姓更不容易!我大周的百姓已经被养兵养官的包袱压得直不起腰来了,他们最终的选择,只能是造反。历朝历代的教训,你们不知道吗?”
“十年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你们追求的荣耀。致君尧舜上,但使风俗淳,这是你们的抱负。但你们要知道,你们是踩在无数百姓的肩膀上完成的!”
“朕不怕得罪你们,因为朕知道你们活得再差也不会被饿死。但朕怕得罪百姓,因为他们真的会造反。”
赵岩越说越动情,越说越激动。
满朝的臣子也都低头沉思了起来。
目前,大周的士大夫阶层与百姓阶层,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这种巨大的阶层差距,定然会造成对立。而赵岩新政的目的,就是想要消除士大夫阶层的优越性,让每个百姓都能过上自由的日子,都能不再受到压迫。
赵岩心中的太平盛世,是让大周境内再也没有被压迫的百姓,每个人都能够自由而幸福的生活。
这种观念,显然在这个时代是无比超前的。
顿时,大庆殿内再次鸦雀无声。
百官们都不知说什么了,似乎上官不悦讲得没有错,但皇帝陛下讲得更有一番道理。
这时,萧敬业缓步走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若举全国之力实行新政变法,一旦效果不佳,将会为我大周带来巨大灾难。臣认为可选取一州之地,作为试点。若政策利国利民,方可大范围推广。”
听到文相萧敬业不言新政改革是否可以执行,直接说可选一州试之,一些官员已然猜出,文相早已经看过《新政二百条》,并且心里面是完全支持的。
此刻,大部分官员的心都在滴血,因为此新政损害最深的就是他们的利益。
就在很多官员思索着还要不要继续反抗的时候,刘朝同也当即站了出来,说道:“臣以为,蜀州可作为变法之地。”
“臣愿意前往蜀州担任知州!”潘文岳紧跟着说道。
见到两个副相接连表态,并且潘文岳还要自降品阶,那些反对的官员们都知大势已去,再反对也是行不通了。
这时,孔墨山突然站了出来,道:“臣建议,在蜀州革新期间,可免除一年赋税,以观蜀州改革效果。”
赵岩笑着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几个朝廷大佬都是同意变法改革的。
而现在,谁若是再反对,就变成了贪图官位与名利之徒。
那三十多个站到大殿中央的反对者,又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上官不悦也有些迷惘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他听完赵岩的论述,觉得自己的想法确实狭隘了,但他还是没有想明白此变法到底能够为大周带来什么。
赵岩看向众朝臣,不由得长呼一口气,心中喃喃道:“朕要为大周带来的,不仅是一个盛世,还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新时代!”
第一百三十二章 萧子杰要吟诗
蜀州作为新政改革试点的消息,在朝会后并没有散播出去。
因为赵岩下了禁口令。
他不想民间的士子书生因听到一些残缺的信息而造成恐慌。
而此刻,在文相府。
一个身穿锦袍的青年,坐在一处凉亭中,正一脸傻笑地望着天空。
而他的手中拿着一份就职文书,官职是:蜀州山台府知府萧子杰。
明日,他就要前往蜀州上任了!
萧子杰在拿到文书后,已经傻笑了快一个时辰了。
“哈哈,没想到我萧子杰也有今天,真是上天眷顾啊,我又想赋诗一首了!”
萧子杰自小的梦想,就是以其父亲为榜样,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但他的才学实在太过于平庸,至今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上,一度已经放弃了这个梦想。
哪曾想,突然就变成知府了。
要知道,知府乃是从五品官职,即使那些考取进士功名的预备官员们,没有五年以上的历练,也很难成为知府。
萧子杰学着他爹的模样,开始迈着八步,一脸得瑟,晃晃悠悠地走了起来。
就在这时,文相萧敬业回来了。
萧子杰连忙拿着文书朝着萧敬业奔去,在走到萧敬业面前后,他突然行了一个官员彼此之间的拱手礼,然后笑着说道:“下官萧子杰参见萧相爷!”
萧敬业听到萧子杰这样称呼他,当即就恼怒了。
虎目一瞪,然后拿起一旁的一根棍子就朝着萧子杰打去。
“你这个逆子,还没上任就打起官腔了,看老子不揍死你!”
说罢,这对父子便在庭院中追逐了起来。
一旁的下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了,每月至少有三日,都是那位萧大公子的挨打日。
小半个时辰后,萧敬业揍了萧子杰几棒子,然后将其拉到了萧家祠堂。
“孽子,跪下!”萧敬业厉声说道。
萧子杰一脸委屈,只得跪在了萧家祖先的牌位前,嘴里则是低声低估道:“我现在好歹也是个知府,你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打儿子一样打我了!”
此话,正好被萧敬业听到了。
嘭!
萧敬业伸腿就是一脚,踹在了萧子杰的屁股上。
“莫说你当了知府,你当了丞相,老子也能打你!”萧敬业瞪着眼睛说道。
萧子杰揉了揉被打得几乎结茧的屁股,不敢再说话了。
紧接着,萧敬业在萧家牌位前点燃三炷香,然后插了上去。
随后,也跪在了牌位前面。
“萧家列祖列宗在上,蒙陛下隆恩,我儿子杰有幸担任蜀州山台府知府一职,愿保佑我儿为官顺利,逢凶化吉……”
萧敬业一脸严肃,对着牌位说了足足有一刻钟。
萧子杰越听越不对劲,总感觉自己不是去当官,而是要去战场前线一般。
上次,他去攻打北蒙,萧敬业都没有这么多祈福保佑的话语。
“爹,我又不是去打仗,用得着如此庄重吗?”萧子杰撇嘴说道。
萧敬业回头瞪了萧子杰一眼,冷声道:“此次蜀州新政改革对我大周的意义,不亚于打败了北蒙。你在知府的任上,一定要拿出为父的精气神来,将山台府变成蜀州最好的府,若新政失败,你丢的不仅仅是你的脸,还有你爹,与咱们萧家列祖列宗的脸,明白吗?”
萧子杰认真地点了点头,这次新政的方向和重要性,他还是比较清楚的。
紧接着,萧敬业又补充道:“为父再嘱咐你两点,其一,你和孔泽皆为知府,一定要互相扶持,而在扶持之余,你一定要做出比孔泽还要优秀的政绩,因为你老子就比他老子强!”
“其二,在蜀州,能不写诗就不要写诗,即使写了,也不要拿给别人看,免得贻笑大方!”
“知道了,爹!”萧子杰郁闷地点了点头,他总觉得自己没有成为大周特别有名的诗人,是他爹扼杀了他的进步。
与此同时,在孔府之中。
孔墨山和他儿子孔泽互相搂着肩膀,几乎喝得烂醉如泥。
孔墨山提着一个酒壶,晕晕乎乎地说道:“儿啊,你爹和萧敬业乃是同届进士,我二人在朝堂上比了一辈子,虽然他是文相,但你爹并不算输,你去做知府了,绝不能让他儿子骑在你头上,知道不?”
“不过,你俩也要相互扶持,就像我和萧敬业一样。”
孔泽在孔墨山的耳边说道:“爹,你放心,儿子我哪都比萧子杰要强,此去蜀州,一定能够完成陛下交待的任务。”
“好儿子,好……儿子,正如陛下所言,我儿也有拜相之姿啊!”
翌日一大早,长郸城外。
潘文岳、邱彤、萧子杰、孔泽四人各自携家带口,行礼装了满满几马车,准备前往蜀州上任。
就在萧敬业、孔墨山正在送别的时候,赵岩带着黑娃也来了。
众人正要下跪,赵岩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免礼,然后说道:“四位,我大周的未来能变成什么样子,就全仰仗你们了!”
“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潘文岳代表四人拱手说道。
“潘爱卿,朕可不要你死而后已,朕希望你们都能够名垂青史!”赵岩笑着说道。
“臣一定做到青史留名!”潘文岳心情激动地说道。
赵岩转身看向邱彤,说道:“邱爱卿,你儿子邱牧便由朕来看护,你放心就是。”
邱彤朝着赵岩微微躬身,道:“多谢陛下了!”
随后,赵岩看向和他关系最近的孔泽和萧子杰,他拍了拍二人的肩膀,笑着说道:“孔泽,出门在外,切忌不要吃太多了啊,你这个体重可是影响政务的。”
孔泽朝着肚子揉了揉,说道:“陛下放心,待我归来之日,指定是一个翩翩帅公子。”
而一旁的萧子杰张了张嘴巴,又迅速闭住,一副想要出恭的急切表情。
赵岩疑惑地问道:“萧子杰,你是要急着出恭吗,表情如此焦躁。”
萧子杰想了想,心中一横,说道:“回禀陛下,臣马上就要去蜀州了,想要吟诗一首送给我爹,但……又怕我爹打我!”
一旁的萧敬业听到此话,有些哭笑不得,自己这个儿子对诗词乃是真爱,但就是没有半分天赋。
赵岩顿时也乐了,说道:“朕准你在临走之前可赋诗一首,而你爹不得动手打你。”
第一百三十三章 火器
萧子杰听到赵岩允许他在其父亲面前吟诗,不由得大喜。
其胸膛一挺,面向萧敬业,然后高声吟道:“我是儿子你是爹,父子同为朝堂列,二十年后我为相,光宗耀祖美名传!”
吟完之后,萧子杰颇为自信地问向赵岩:“陛下,你觉得此诗如何?”
赵岩干咳一声,看了看远方说道:“天不早了,出发吧!”
而一旁的萧敬业脸色铁青,若不是赵岩不让动手,绝对还会暴揍萧子杰一顿。
萧子杰挠了挠头,一脸开心地朝前走去。
诗意已得,又没有挨打,他已经非常满足了!
而当萧子杰远走后,萧敬业又将此诗默默念了数遍,忍不住笑骂道:这个兔崽子!刚走就有点儿想他了。
……
蜀州改革,没有一年半载的时间根本不足以见成效,而赵岩只需要宏观调控即可。
有潘文岳坐阵蜀州,赵岩十分放心。
接下来,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