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第2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泽,对于刘渊等胡人来说,那是避之不及的泅笼,因为北方胡族自小生活在草原,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多为旱鸭子,根本不习水战。
而对于汉军将士来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来往纵横的交通要道,文武和罗尚的水师对于黄河这一条水道来回了多次,已经熟得不能再熟。
地形地貌决定战斗力,在江河水泽地带,拥有舰船的汉军成了水上的骑兵,而只会骑马的匈奴胡骑却成了不会作战的软脚蟹。
除了不习水战外,瘟疫和寄生虫也让匈奴人苦不堪言,他们的马匹喝了不干净的水,要腹泄虚脱而死,他们的士兵因食用了有寄生物的鱼贝、因蚊虫的叮咬,而早早的丧了性命。
总而言之,兖州这个地方不是匈奴人的久居之地。
——
雍丘。
兖州郡治所在。
夏日的暴雨连绵不绝,让黄河上游的水量猛增,其支流洛水,渭水、汾水同时涨水,使得下游河道来不及泄洪,只能任其撕开口子,将河水灌入兖州腹地。
水龙所经之处,农田变泽国,沼泽成湖泊,雍丘也被滔滔水势围困,成为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城。
屋漏偏遭连夜雨。
正被暴雨淋得焦头烂额的刘渊,得悉赵广竟然从水路奔袭自己的急报,紫膛色的脸庞上再也掩饰不住怒气。
“赵阎王,真真气杀我也!”
刘渊一把推开身畔的护从,冲入大雨之中仰天大叫。
这赵阎王怎么只盯着自己打,在雍丘的西面,南岸有晋国的军队,北岸有石勒的军队,赵广他凭什么,敢直接穿越两军的防线,进攻位于后方的雍丘。
“赵广他想干什么?他到底想要我刘渊怎么样?杀人不过头点地,我刘元海惹得他什么了,我父刘豹被他杀了,我左部的驻地离石被他占了,我的部众被他打败了一次又一次,现在,他还不放过我,他是要我死呀!”
刘渊手指天上,眼眸中尽是怒气,一双牙齿咬得格格作响。
“大单于且休怒,我军士气不振,东平一带又是水泽地带,这最好的办法就是守城,当年秦末群雄并起,秦国将领李由就带着一支人马守在雍丘,楚军大将武信侯项梁久攻不下,最后还丧了性命,我们不如坚守城池,伺机待援。”
崔游年老体弱,在弟子朱纪的携扶下,站在廊前不停的劝说这个匈奴胡族弟子要冷静再冷静,切切不能中了赵广的圈套。
对赵广这种得了便宜还要穷追猛打的作风,崔游也是很不习惯,汉人以儒治国,讲究得饶人处且饶人,怎么到了赵广这里,变成了能欺负人就欺负人。
“老师,坚守,孤城一座,无有粮草,军心动荡,如何守来,我大匈奴的勇士只擅冲杀野战,这守城的本领学之不来。”
刘渊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转头冲着崔游大声说道。
“大单于,我们没有粮草,赵广他也没多少呀,要是石勒将军能截断汉军的退路,我等有城池在手,现在已是九月,再过一个月就是冬季了,那时河泽结冰,大湖封冻,我们大匈奴骑兵就能出城野战了。。。。。。”
崔游苦口婆心的劝说着,试图坚定刘渊的信心和斗志。
雍丘已经是匈奴人最后的城池了,再往后撤退就是徐州、扬州,那里距离北方越来越远,匈奴人将更不习惯南方的气候。
“石勒?”刘渊一听到这个名字,心中恨意更浓。
这个该死的羯胡,竟然借着独立领军的机会,伺机扩充军队,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原本应该归附刘渊的杂胡,被石勒收编了大半。
投奔石勒的胡人中,也有刘渊的一些部下,他们实在不耐巨野泽的环境,干脆的投奔到了河内温县石勒那里。
诸胡南附,其人数毕竟有限,石勒扩充了力量,刘渊就没了后备的兵员。此消彼长,石勒踩着刘渊上位,队伍倒是象吹气球一样的膨胀了起来,这和历史发展惊人的相似。
相比更为年轻,更为朝气的石世龙,刘渊这个屡败于赵广之手的匈奴酋帅,在众多的杂胡和投机的士子眼中,已经退化为了不值得投资的垃圾股。
刘渊因此而元气大伤,麾下除了刘灵等败将外,再无可战之勇士。
“大单于,忍一时之气海阔天空,唇亡齿寒,石勒不是不知轻重的人,他应该看得出来,要是赵阎王打败了我们,接下来就要轮到他了。”
崔游一边说着,一边闭上眼睛养了养神,他这段日子实在太累了。
不仅是身体,更多的心理上的。
清河崔家已经传来消息,崔家已经将他除名了,也就是逐出崔家,连族谱也不能列进去了,这个惩处让崔游对赵广的恨意更加炽烈。
杀人不过头点地。
他崔游做错了什么?
他不过是收了一个胡族弟子,不过是效力了一个胡人皇帝而已。
这算得了什么?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赵广能当皇帝,刘渊怎么就不能当皇帝,还一次次的追杀上来,要赶尽杀绝,真是不可理喻。
石勒和崔游在为如何守住雍丘忧心冲冲,他们既盼望石勒能救自己一把,又期待晋军在洛阳方向取得突破,逼使赵广撤围而走。
时过境迁。
命运造化就是这样,让人无法猜透。
一直以来都是包围别人的匈奴人,这一回在水灾的影响下,不得不困守于雍丘,能不能守住城池,刘渊没有一丁点把握。
——
天时助汉。
刘渊刘元海这条匈奴的恶狼,这个一手将晋国覆灭的胡族大单于,被滔滔黄河水泽给困住了,这个结果让赵广大喜过望。
汉军舰队从黄河上穿行于巨野泽中,一队队的汉卒被运输到已经孤岛的雍丘城外,这一场攻城之战,也是汉军东征以来主动出击的第一战。
“元海,元海,原来是要困于海呀!”赵广面露恍然,心中对刘渊的表字调侃起来。
刘元海,这表字起的妙啊!
“张瑛,你的无当飞军保护好陛下就行了,先登入城的事情,交给我的河东将士,还有,刘渊的首级谁也别跟我抢,这小子在平阳城跑得快,这回在雍丘,我看他逃得哪里去?”汉军大将魏容哈哈大笑,冲着雍丘城的方向,对汉军诸将大发感慨。
“猛火弹,多运点上来?”
“发石车,架到船首,等接近城垣,将猛火弹抛射入城。”
“机弩,瞄准城上的胡虏,别放跑一个。”
汉军各级将校斗志昂扬,特别是魏容,又一次归属赵广的麾下指挥,这让他有一种再回阴平道、再战汉中的痛快淋漓。
九月十九日。
准备停当的汉军诸部,开始对雍丘城发动进攻,这座城在后世的名字叫杞县,没错就是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的出处,这一回杞人忧不忧天别人不知道,匈奴人忧惧这老天不给他们逃生之路是肯定的。
刘渊、刘灵分守东西两座城门,在西门外,汉军魏容部奉命先登,汉军将士冒着匈奴人的弓箭精准射杀,支盾向前靠近。
云梯、橦木还有盾车,这些攻城器械沉重异常,要是依靠人力运输的话,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这一次,黄河倒灌水路通畅,汉军的辎重补给一下子全运上来了。
刘渊在城楼上瞧得真切,眼前直冒金星。
汉贼怎么运来了这么多的攻城器械,他们是生孩子吗?一窝一窝的,自己这边也有崔游、朱纪等汉人谋士,怎么他们就没这个本事。
崔游在旁,感觉到刘渊目光不善,再瞧城下汉军的阵势,心里也是一阵发悚。
这器械打造,是低下的匠人才做的事情,他们这些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名士,平素最擅长的是动嘴皮子,动手的能力几近于无。
。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匈奴的勇士全死光了
汉人手巧,善于制作和使用器械;胡族力猛,依靠强壮的力量野战取胜。
传言中,诸胡不擅守城,其实并不是他们真不能守御,而是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比不上汉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诸胡酋帅对中原军队层出不穷的攻城器械感到头痛。
魏容等汉将靠着器械,要打一场城池攻坚城,崔游探头看去,只见密密麻麻的汉军器械正向城墙处运来,大吃了一惊。
“大单于,快叫勇士们冲一冲,绝不能让汉贼将那些大家伙运上来。”崔游急急道。
不知不觉间,崔游这个汉人的叛徒,也开始把汉贼两个字挂在嘴边了,虽然真正的汉奸、汉贼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这真是世间最莫大的讽刺。
“谁,谁敢出战毁了这些器械?”刘渊大叫一声,周围却是鸦雀无声,身边的几员将领,包括儿子刘和在内,都不约而同的低下了头。
“勇士,呵呵,我大匈奴的勇士,都在哪里?”刘渊一一环扫众人,盯着一张张惊惧的面孔怒火中烧。
匈奴人的元气已经被一次次的失败耗尽,刘渊麾下曾经勇士无数,战将如云,但如今那些追随他的勇士又在哪里?
没有人了。
一个失败了多次的大单于,已经不值得匈奴酋帅们追随,他们现在有了更好的效忠对象:石勒。
这是一个比刘渊更加凶残,更加狡诈的胡人。
许多被赵广打败过的杂胡都相信,石勒是命中注定来对付赵广的那个人,而刘渊则不是。
“来人,狼旗给我树起来,我要出城,杀汉贼!”刘渊在等不到人请令的情况下,骑虎难下瞪着血红的眼珠子,大声的呼喝起来。
大单于要亲自出城,去冲乱汉军的进攻阵形。
刘渊的这个冒失的决定让崔游吓了一大跳,将军难免阵前亡,要是刘渊死于城下,那这城也就不用守了,更可怕的是,要是没了这个得意弟子的保护,他崔游立马就会被忿怒的匈奴人撕成碎片。
想到这里,崔游一把拉住刘渊的征袍,迭声道:“大单于何致于斯,刘灵将军不是在东门吗?可让刘和接替守东门,刘灵率军冲杀一阵,只要能一挫汉贼的锐气即可,相信刘灵将军定能办到这件事情。”
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好不容易靠着部下遮护,从漳水上侥幸逃脱的刘灵,没有想到崔游又在给自己下圈套。
刘渊稍一沉吟,假作个样子挣扎了下,遂吩咐侍从道:“给刘灵将军下令,率一部人马出城,不惜一切代价劫杀烧毁汉人的器械。”
刘渊其实根本不想这么快出城,他只是做个样子。
守在城中,至少还有翻盘的希望,若是出城,以匈奴人现在的士气,估计结果够呛。
但是眼睁睁的瞧着汉人逼近,他这个大单于却没有什么反应,那匈奴人的士气会更加的低落,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合适的背锅者来出城冲一冲。
刘灵的身份和地位,正好合适当一名舍身为公的替死鬼。
论身份,刘灵是匈奴北部校尉,一度地位与刘渊并列,特别是在右贤王刘宣远遁河西走廊之后,刘灵凭着资格老,渐渐成了刘渊手底下的一员宿将。
宿将这个词,换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老将,还是不怎么听从命令的将领。
论能力,匈奴诸酋帅中,其他人和赵广打过一、二仗就或死或降,唯有刘灵虽然屡屡吃到败仗,但让人惊奇的是,这家伙居然每一回都能死里逃生。
逃生也是一种能力。
在这方面,刘灵和寇林,还有投靠了汉国的晋将杨欣有得一拼,寇林在谷城大败之后,终于又在奇袭铜雀台一役中找回了自信,杨欣现在已经是杜预手底下的一员战将,改换了门庭之后混得风生水起,专门负责刺探齐万年、李痒等胡将的情报。
其实,像刘灵、寇林、杨欣这样有一技之长,但又无能力独挡一面的将领,只要用对了地方,他们也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名将。
刘灵正在东门布防,听到刘渊的这个命令,气得脸色铁青。
漳水大败,最惨的不是别人,就是刘灵的北部校尉,打仗在最前面,撤退在最后面,相比之下,由刘和指挥的王帐军损失微小几可不计。
好不容易从漳水逃得一条性命,可部下却尽数战死,没了亲信,就是没有翅膀的飞鸟,只能无奈的叫唤几声,刘渊的命令,他不想执行也得执行。
就算被吭大败,刘灵也没有脱离刘渊,自找出路,但他这一份忠心,在刘渊那里,却得不到半点的回报。
人心之凉薄,于汉人、胡人都是一样。
刘渊的心里,始终是倾向刘和多一点,也是刘和是刘渊的长子,是匈奴人中的后起之秀。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在东城往西城的一路上,刘灵一字一句的唱起了这一首令匈奴人哀婉不已的歌谣。
他的声音悲怆嘶哑,带着无限的哀痛。
周围的匈奴将卒听到这歌声,也跟着轻声的哼唱起来,渐渐的,这一股歌声就仿佛有魔力一般,让出城求战的匈奴胡骑斗志复涨起来。
绝地孤城。
匈奴人已经兵临绝境,没有什么再可以失去的了。
哀兵出战,就算与汉人拼到最后一口气,刘灵也绝不放弃。
“出城,随我屠汉狗?”刘灵仰天大喝一声,打马杀将而出,在他身后,五百匈奴胡骑呼啸而出,他们紧紧的跟在刘灵的身后,朝着汉军辎重、器械阵地猛扑了过来。
刘渊定定的站在城楼上,目光一直追随着刘灵的身影,这个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伴,曾经见风使舵,只能打顺风仗的同族竞争者,终于被自己逼出了城。
按理说,刘渊心里会有些得意,但不知怎得,听着刘灵嘶哑难听的匈奴战歌,刘渊的眼睛不知不觉也湿润了。
“赵广,赵阎王,此生要是不将你碎尸万段,我刘渊死不瞑目。”刘渊手扶在雍丘城头,对着城外的汉营中军所在大声叫喊。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四百二十九章 鹰扬将军魏容
胡骑突袭!
汉军阵中,早就不耐的魏容哇呀呀兴奋的叫喝起来。
其父魏延当年守汉中,有二个绝技,一是箭术精湛,虽然比不上老黄忠百步穿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