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掌中小世界-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小兄弟的功夫很有火候了。”
昨夜下了雨,地上湿漉漉的,周扬正要回房间换下脚上因为打拳而沾湿的老布鞋,就听到一声喝彩。
抬头看去,正是孙禄堂站在门口,双目有神的看着自己。
“孙师傅。”
周扬朝着孙禄堂拱手。
这位武圣,如今应该有四十岁了,但外貌只有三十岁出头的样子,看上去神采奕奕,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格外明亮。
渊渟岳峙,只是站在那里,便有一种“势”,这是练武练到深处,练到骨子里,自然而然形成的气势。
看着周扬,孙禄堂脑海里也有了印象。
这个小兄弟,正是昨天送葬队伍里的一员,席间程有龙还介绍过,是程师的忘年小友,有着极为过人的枪术,杀害程师的那六七十个洋鬼子,便是被这个叫周扬的小兄弟杀掉的!
怪不得,
怪不得有这等的凌厉煞气!
着实非常人也!
想到这里,武圣孙禄堂也不敢拿大,朝着周扬拱手还礼:“我观周兄弟拳法刚猛无俦,有下山猛虎之势,煞气极深。
只是在这其中,却还有几分程式八卦掌的影子?”
周扬闻言,走到窗边将染血的拳谱拿了出来:“我那日,在东单牌楼与程前辈相见,谈论武功,一见如故,并相约晚些时候在河伯厂胡同相见,再和前辈请教武艺。
谁知再见之时,便已是天人两隔。前辈只来得及将这本拳谱传给我,并着我可以拿着拳谱去找孙师傅您学习功夫,其后叹息一声,便驾鹤西去了。
我本打算此间事了,便赴保定寻您,却没想到在这里就与您相遇了。”
孙禄堂伸手接过了周扬手中的拳谱,摩挲着因为染血而有些发黑发硬的封面,脸色平静,眼神却有些恍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我曾追随程师学过八卦掌。”
孙禄堂抬头看着周扬说道:“既然是程师的吩咐,周兄弟又愿意跟我学习,那便随我返回保定,由我代程师传授你程式八卦掌吧。”
孙禄堂又在这里呆了两日,到了第三日的时候才与周扬一道,和程有龙等人告别。
周扬也将拳谱重新抄录了一份,将原本给了程有龙保存。
“咩~”
孙禄堂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着十几个徒弟一起来的。
现在回去,也是一个车队七八辆马车一起,只是车队之中常传出几声“咩咩~”的羊叫声。
这是见孙禄堂的车队里都是些大老爷们,程有龙面粗心细,担心婴儿没有吃食,便在村里找了一只下奶的羊来送给了周扬,路上也不至于饿着她。
“可惜,京汉铁路还没有修好,不然坐火车去保定,最多也不过半日而已。”
北京到保定的路是晚晴时期最主要的官道之一,随行之人又都是一群赳赳武夫,所以一路都很顺畅。
但即便如此,周扬一行人,也花了近两日的时间,才走完这一百多公里的路。
当车队到了保定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半。
不过盛夏时节,昼长夜短,这时候太阳还在西边的天空上挂着。
远远望去,保定城远没有京城的城墙那样高大厚重。
“孙师傅,您回来啦。”
守门的兵丁认识孙禄堂,笑嘻嘻的朝着他打招呼。
虽然战争的阴云也已经压了在了保定城的头顶,但城门前,进出城的人络绎不绝,相比已经陷入战乱的京城,人气要高得多。
城里的店铺大都开着,街上货郎叫卖的声音,也不绝如缕。
车队又行了一阵子,最终在一个大院门前停了下来。
院门大开,
数十个年轻汉子拱卫着一位,怀抱着周岁左右孩子的红裙女人迎了出来。
孙禄堂跃下马车,看着红裙女人和她怀里的孩子,笑道:“佚音,我回来了。”
看到周扬也跳下了马车,抱着孩子走了过来,孙禄堂又介绍道:“这是周扬兄弟,他是程师的忘年小友,会在咱们家住一段时间,交流武学。”
“这是内人佚音。”
第四十五章 豆豆
孙夫人先是看了周扬一眼,继而目光就被周扬怀里,襁褓中的婴孩吸引了去。
在知道周扬独自带娃后,再看向婴儿的眼神,不觉就多了一些怜爱。
“先进去吧。”
孙禄堂引着周扬,一起进入了大院之中。
这是一个三进的宅子。
最前面是一个大院子,有着一个很大的演武场,两侧摆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能容纳三十多人同时练武。
这是孙禄堂开馆授徒的场所。
跨过垂花门,则是孙禄堂和家中女眷生活的地方。相较于普通的三进房子,第二进平常生活的院子占地反而要比前院小上很多,长宽分别也就十二乘十五左右。
小院虽然不大,但格外的雅致,院子的花坛里,种满了花草,此时节院中桂花正开得艳丽,一点点鹅黄色的花朵在花枝上随着风儿招摇,弥漫在整个小院中都透着花香。
正房屋檐下,挂着几只鸟笼,里面的画眉鸟,婉转几句好音,啾啾的鸣叫着。
孙禄堂在前头领着,几人进了正房的大厅。
落座以后,有婢女奉茶。
茶是苏州碧螺春,当年的新茶,吮一口满口生津,回甘正甜。
“孩子叫什么名字?”
孙夫人将怀里睡着的孩子交给了奶妈,由奶妈抱去了卧房。
听到孙夫人询问,周扬一愣。
这婴儿也捡到有些时日了,却一直没有想过给她起名字。
名字临时想不出来,但总得有个代号吧,周扬忽然想到了小时候养的一条金毛,那金毛既英俊帅气,又乖巧可爱,和小区里的狗子们一起玩耍时,还很有带头大哥的领袖范儿,周扬觉得它很符合主人的气质。
因此,也格外讨得周主子的欢心。
周扬介绍道:“豆豆,她的乳名叫豆豆。”
“咯咯~”
豆豆还不知道自己光荣的继承了一条金毛的名字,笑嘻嘻的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抓周扬下巴上的胡茬。
“真可爱。”
孙夫人笑赞道。
或许是因为对豆豆的怜爱,也或许是真的和豆豆很投眼缘,孙夫人对于豆豆格外关心。
到了晚饭的时候,孙夫人专门叫来奶妈,让她帮忙带着豆豆。
喝了两天羊奶的豆豆,终于有幸,再次喝上了人奶。
晚饭过后,周扬和豆豆被安排在了西厢房休息。
洗过脚之后,周扬又给豆豆脱光光,拿毛巾用温水擦洗了一下,豆豆顿时变得香喷喷的。
然后用孙夫人送来的红色毛毯一裹,放到了一边的婴儿床上。
这段时间,能吃饱穿暖的婴儿,已经不复之前皱巴巴的瘦小样子,变得煞是可爱。
“给你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周扬趴在婴儿床的护栏上,看着正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朝着自己伸出两条小胳膊的豆豆自言自语道。
豆豆还以为周扬是在和她说话,顿时兴奋的不行,“咿咿呀呀”的回应着周扬。
“我也不知道你姓什么,你身上也没有关于你出身的信物,既然跟了我,我也不能白养你,你就跟着我姓周吧。”
起名的第一步,周扬给豆豆定下了今后姓什么。
第一步搞定,接下来是名。
“我见到你时,大雪连天,万里素白,天地之间,银装素裹,雪幕重重,以此看来,不若就叫你——周蝶。”
周扬摸索着下巴,伸出手推了豆豆一把,豆豆那小身板顿时就被翻了个身,露出了肩膀上的那一只栩栩如生的蓝色蝴蝶。
似乎下一刻,就要振翅飞走一样!
“那一方世界,仿若一场梦幻,你是我在那如梦似幻般的世界之中,带出来的孩子,可以在你的名字中间再加上一个‘梦’字。
如此,你便叫——周梦蝶吧。”
随手拿起旁边桌上的一把纸扇,手指抓住扇骨,“啪”的一下打开,扇面上面行云流水四个大字“才高八斗”,轻轻摇动折扇,周扬望着豆豆,淡淡一笑:“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决定了,豆豆你以后,便叫做周梦蝶!”
解决了豆豆起名大事,周扬心中颇为得意,一边轻轻摇动着“才高八斗”,一边从随身空间里拿出了一块五十克的金条,打算寻空去金店找手艺人,给豆豆打一个带有“周梦蝶”三字的长命锁,以此给豆豆宣誓主权,从此以后,此女就是自己的人了。
“叽叽~叽叽~”
万籁俱静,只偶尔传来几声画眉鸟的婉转好音。
不会给周扬捧哏的豆豆很快呼哈呼哈呼哈的睡了,周扬也剥了个橘子,一瓣一瓣仔细的吃了,才躺在了床上。
一夜好眠。
第二天一早,在孙禄堂家里蹭了一顿早饭后,周扬打了一声招呼便出了门。
先是去金店找了店里最好的手艺人,给豆豆打了一件长命锁。
顺便,又卖掉一块50克的金条,换成了银子,去孙禄堂家隔壁,租下了一个两进的小院——虽说跟着孙禄堂练武,但总不好意思总是蹭在人家家里住。
不过,这个时候战争阴云之下,租金已经很低了,这个院子和孙家只有一墙之隔,无论是每日去孙宅请教武学,还是去给豆豆蹭奶喝,都很方便。
周扬本身就有着深厚的功底,又有着孙禄堂的悉心指导,周扬对程式八卦拳的架子学的很快,一周的时间就已经悉数掌握,并且打的有模有样。
半个月的时候,已经是随心所欲,一招一式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八卦拳配合的呼吸心法,比你之前所练的黑虎拳更加复杂和高深。同时,还要辅之静功,以打坐站桩,捶打修炼心境,动静结合,刚柔并济,阴阳相合,如此才能练到上乘。”
孙禄堂是一代宗师,也是一代名师,他的徒弟遍及全国各地各个阶层,很多都闯出了一片天地。
在他认真指导之下,周扬进境极快!
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周扬在自家院里,合欢树下用手机放着天空之城,逗弄着摇篮里的豆豆时,忽然找到了刚柔并济的感觉,当即一套拳法打下来,如行云流水一般,悟了!
终于不再一味刚猛。
再打斗的时候,周扬已经不拘泥于单纯的八卦拳和黑虎拳,而是渐渐融和起来,一招一式之间,只在最合适的时候使出,丝毫不显于刻意。
而见到周扬有这般天分,孙禄堂对周扬也是极为认可,竭力指教,将自己最精通的形意拳也传授给了周扬。
可惜这个时候,孙禄堂还没有遇到太极名家郝为真,更没有以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家冶与一炉,融会贯通,革故鼎新,创立自己的孙式太极拳。
自身拳法,尚未达到后来自成一家的地位和程度。
第四十六章 采购
就在周扬跟随孙禄堂安心学武的时候,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这个来自德国的阴谋政客,率三万士兵自天津港登陆,朝着保定城方向逼近而来。
城里渐渐乱了。
和很多有钱的人家一样,孙宅也开始收拾东西,除了大件的家具带不走,其余能带走的东西,收拾了三辆马车。
到了十月十五日,孙禄堂暂时遣散了跟着他习武的弟子,只留下几个关系最为亲密的弟子,当天就打算往位于顺平县山里的老家去躲避战火。
有着名师指导,周扬正是功夫境界提升的时候。
这种提升是在孙禄堂详细讲解演练下,高屋建瓴,由上而下的,比之靠积分硬提起来的,要更具有发散性的思维。
周扬也收拾了一下东西,准备跟着一起去山里。
不过在此之前,周扬先在县城里进行了一场大采购。
橘子树苗、苹果树苗、西瓜种、丝瓜种、土豆、地瓜、豆角种、辣椒种、韭菜种、大葱种子、小麦种子······周扬买的最多的,就是这些树苗和种子。
这个季节,这些东西已经不大好淘换。
不过,谁让周扬有钱呢!
废土之中的金店,黄金白银都是随便拿,随便划拉一些黄金来,在这边就能换到大量银钱,绝对是硬通货!
而周扬,要穿梭世界,早就在随身空间之中存了一些金条。
因为随身空间已经有八个立方,周扬也不拘于上一次在抗日世界是否买过,凡是能够买到的的树苗粮种,都买了一些。
尤其是上一次没有买到,而引以为憾的橘子树苗,这次周扬直接买下了一百株,放在木箱里,垫土洒水后,放入了随身空间。
除了主要买的这些树苗子,周扬还购置了米面粮油酱醋茶,及香料辣椒等。
又在信誉好的百年老店里,购置了一些上了年份的野人参、野灵芝、西洋参、太子参、冬虫夏草、燕窝、鹿茸、血精之类补血益气的名贵药材。
有着整个废土世界的供养,周扬别的不多,就是有钱,能够买到的,花钱绝不心疼。
有了这些药材,就是练武练得狠一点,也不至于血气亏空,坏了身体。
等都准备好了,周扬便跟随孙禄堂一家,离开了保定城。
保定城距离孙禄堂在顺平县的老家不远,一行十余人还赶着三驾马车,也不过走了一个半时辰。
这还是在上山的时候,山路崎岖,不便行走,耽搁了些时间。
“汪汪汪汪······”
车队刚刚进村,便引起一阵鸡飞狗跳的声音。
一只大黄紧紧的夹着尾巴,远远的朝着车队狂吠。
“大哥,你回来啦!”
孙禄堂:“回来了!”
“禄堂回来了呐。”
孙禄堂:“回来了!”
“叔,您这次回来是打算常住吗?”
孙禄堂:“是啊,要住一段时间。”
“大哥,上一次借您的钱,今晚给您送过去。”
孙禄堂:“不急不急,不凑手的话,过阵子再还就行。”
“禄堂,那个俊后生是谁?婚配了没有?”
孙禄堂:“那是周兄弟,尚未婚配,相貌佳,人品好,有本事,谁家有闺女,速来。”
“二叔,您这次在家呆多久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