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敌后争锋-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救国军提出用军粮补偿他们,哪怕一亩地只补偿他们五十斤粮食,这些老百姓也会对救国军感恩戴德,更不用说救国军一次性补偿他们一百斤粮食,肯定更加开心。
唐宇峰第一个反应过来:“团长,我的想法错了,只想到给庄稼被烧毁的老百姓谋福利,忽略了防区内大部分老百姓的利益。”
“我同意每一亩良田补偿老百姓一百斤小米,其他土地全部按这个标准进行折算,保证乡亲们不饿肚子就行了,绝不能多给,让大家产生贪婪的想法。”
陈政宇跟着点头:“我也同意!”
周成不再犹豫,脸色慢慢恢复严肃:“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老唐你赶紧联系两个副县长,让他们以县政府的名义发布通告:救国军愿意拿出一部分军粮补偿庄稼被烧毁的老百姓,稳定防区得军心和民心。”
“给二营,一营一连,一营,特务连,骑兵连再下一道命令。”
“日伪军行动队烧毁我们庄稼的决心非常大,要求他们加强搜索,发现敌人直接歼灭,不给他们烧毁庄稼的机会!”
“县政府也要发布通告,防区混进大量身穿救国军军装的日伪军,让各村组建联防队,不分白天和黑夜在地里巡逻,发现陌生人后第一时间上报附近驻军。”
“如果有庄稼被鬼子点燃,马上组织老百姓灭火,尽一切全力减轻损失。”
昔阳县南坡村,一个人口不超过五十人的小山村,因为隔封锁线很近,小鬼子进入昔阳的一支行动队直接把这里当做临时落脚点。
他们昨天晚上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南坡村太穷,整个村子只有一百多亩坡地,根本不值得行动队出手。
要是贸然行动引起救国军怀疑,把自己暴露了就亏大了。
行动队小队长决定在这里休息几个小时,白天以救国军的身份继续深入昔阳二十公里。
那里有一个大村子,光良田都有七八百亩,还有两千多亩的山地。
如果能把这些土地里的庄稼烧了,哪怕行动队暴露了也不亏。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收藏!求推荐票!求订阅!求月票!
第342章 败在一颗扣子上(第一更!)
天刚亮,鬼子行动队就从南坡村出发了。
十五个小鬼子,两个伪军,全部身穿救国军军装,沿着山路向目标前进。
不明所以的人一看还以为他们是救国军进山的巡逻队,完全想不到他们都是身披羊皮的饿狼。
沿途不少路过的山民这样想,有些山民看到行动队后甚至还站在路边叫长官好
走了五六公里后,行动队又碰到两个山民,和其他山民一样背着背篓,外表看起来没有任何差别。
看到他们马上站到路边,一副很恭敬的样子等自己先过去,鬼子带队小队长没有意识到任何危机感,跟之前一样,昂着脑袋往前走。
“长官好”行动队走到自己面前时,两个“山民”赶紧弯着腰问好。
鬼子小队长听得非常受用,对自己一身的装扮更加满意,自认为行动队的伪装已经达到天衣无缝的地步,接下来的行动肯定不会有任何风险。
他没有发现的是,两个“山民”喊长官好的时候,目光一直盯着他们的军帽看,确认军帽上没有团部刚刚加上去的纽扣后,内心简直比吃了蜜糖还要高兴。
但为了不让鬼子察觉到什么,他们都忍了下来,继续装出一副恭敬表情等着他们离开。
他们两个人在这条山路上来回侦查好几天,一直在寻找军帽上没有扣子的“救国军”,今天总算是碰到了。
等行动队从他们视野完全消失,两个人再也忍不下去,脸上同时露出笑容,马上分头行动。
一个人朝最近的救国军驻地飞奔过去求援,一个人尾随在行动队身后,远远得跟着,顺便在路上给增援部队留记号,免得他们跟丢了
原来这两个“山民”并不是真正的老百姓,而是救国军伪装的侦察兵。
昔阳境内所有山路,小路,大路,全都活动了这样的侦察兵,他们往往两人一组,寻找那些伪装潜入防区的小鬼子。
鬼子行动队又往前走了五公里后,一个山沟出现在他们面前。
这是个天然的伏击战场,山路从沟底通过,如果有人埋伏在山沟两侧的高地上,保证进去多少部队就会被消灭多少,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是平时,鬼子小队长遇到这样的地形肯定会命令部队暂时停下来,马上派人侦查山沟两侧的高地,确认上面没有伏兵以后再继续前进。
但今天不一样,鬼子小队长不仅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甚至连加强戒备的命令都没有下达。
跟在旁边的曹长总感觉有一些不对劲:“队长,听说救国军非常狡猾? 平定守备队在他们手里吃足了亏? 就连旅团长也被他们打败过? 这是我们守备队第一次和他们交手,一点儿都不熟悉他们,您看咱们是不是慎重一点儿再前进!”
小队长不置可否:“平定救国军确实很厉害,但你别忘了,咱们现在就是救国军,救国军在自己的防区内行军,你认为会有危险吗?”
“如果我们停下来派人侦查山沟两侧的高地,反而会引起附近山民的怀疑,哪儿有人连自己天天走的防区都不放心的!”
“我再次提醒大家? 我们现在的身份是救国军,不是皇军。我们现在的行军必须要像大家在皇军占领区行军那样,趾高气昂得走,太谨慎了反而不好”
“部队继续前进? 正常通过前面的山沟。”
山沟南边的高地上? 一连长向峰正瞪大了眼睛盯着山路上的行动队,既兴奋而又紧张。
自己带了一个加强排过来伏击这支日伪军? 兵力优势,地形优势,火力优势,全在自己手里,真要打起来肯定能速战速决干掉他们。
唯一让他紧张的是对方身份:到底是不是团部说得日伪军行动队。
“连长,我保证我都看清楚了,十七个日伪军头上的军帽全都没有扣子!”看到连长还是一副担忧表情盯着山路,第一个发现行动队的侦察兵非常肯定报告。
“我们的军帽三天前都加了扣子,附近的二营也都加了扣子,没有扣子的肯定不是自己人。”
“而且咱们救国军派人进山巡逻一般都出动一个加强排,根本不会像这样派一个加强班进山。”
话刚说完,不远处的灌木丛中突然冒出来一个人影,急匆匆朝向峰跑过来。
他是向峰刚刚派出去的警卫班长。
接下来的伏击战关系到十好几条人命,必须百分之百确认对方是小鬼子后向峰才敢行动,要是误伤自己人就遭了。
警卫班长非常着急,爬过来就喘着粗气报告,说话语气非常坚定。
“连长,我刚才又盯山路上的十几个人看了一遍,他们确实是小鬼子,身高普遍比我们矮不说,还清一色的罗圈腿,咱们得队伍可没有哪一支部队的战士全是罗圈腿。”
“连长,山路上的队伍进山沟了”旁边的二排排长提醒。
向峰终于放下心里的顾虑,很果断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鬼子一进口袋阵就开火,争取一分钟内结束战斗”
日军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暴露,而且正在走向一条死亡之路。
两个担任向导的伪军有前面,小队长带着部队跟在后面,排着不到二十米长的队形快速钻进山沟,进入口袋阵。
“咚咚咚”
重机枪沉闷的扫射声突然在山沟旁边的高地上响起,隔小队长不超过五十米,枪响子弹就飞到他身后。
小队长来不及做任何反应就中弹倒地,但并没有马上断气。
眼睛瞪得远远得,脸上全是不甘和不解。
他搞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遭到攻击,大家明明都穿着救国军军装,沿途碰到的山民也都把自己当成了救国军,救国军怎么高福利自己,难道他们就不怕误伤自己人吗
队长想不明白,而且也没时间让他想明白。
一颗重机枪子弹正中他的后心,带着巨大动能钻进身体,后心进去,前胸出来,胸口留下一个拳头大小的血窟窿,心脏都被打碎了。
意识仅仅持续几秒钟就模糊了,头一歪变成尸体。
一连是救国军四个主力营中装备最好的一个连。
向峰虽然只带来一个加强排,但却装备一挺重机枪,三挺轻机枪。
总共四挺轻机枪一开火,没步枪手什么事儿战斗就结束了,然后就看到二排长一马当先冲向山路,指挥部队打扫战场
张庄镇龚家庄,歼灭日伪军行动队的战斗中,村子里有超过九百亩地的庄稼被烧,好多人家里的庄稼全被烧成灰烬,意味着他们在接下来的秋收中将会颗粒无收。
这些老百姓都在为这件事发愁,不知道明年该怎么活下去。
龚老三算是村子里的富户,因为儿子多,家里整整种了二十多亩地,其中十五亩地是家里的自有地,剩下十多亩是租种村中地主的土地。
一年辛苦下来,不仅可以让家人不饿肚子,还能存下不少粮食置办家业。
救国军控制平定时,龚老三也不支持也不反对,毕竟他家人口多,有粮食吃,昔阳换谁当老大对他的影响都非常找。
然而,这种好日子昨天晚上一下子就没了。
十多亩自有田的庄稼全被日本人假扮的救国军烧毁,这些土地都将会颗粒无收。
租种地主的十几亩地虽然完好无损,但要交的租子太高。
减掉粮税和租子,一亩地能有五十斤小米的剩余就不错了。
这就意味着家里租种地主的十多亩地全部加起来也只能收七八百斤粮食。
家里有七口人,七百多斤小米加上存粮只够大家吃半年,半年以后大家就要饿肚子。
作为一家之主,龚老三肯定不想看到自己家人没饭吃,在饥寒交迫中被饿死。
从被烧毁的庄稼地回来到现在,大半天时间过去了,龚老三一直坐在门口发愁,为全家缺少得半年口粮发愁。
“当家的,要不等粮食吃完了咱们去村东头龚地主家借点口粮撑一撑?”妻子皱着眉头提议。
虽然她的真实年龄还不到五十岁,但因为常年伺候庄稼,风吹日晒,外表看起来至少有六十岁。
借贷这条路龚老三也想过,但很快就被他给否决了。
只要有一线生机,他绝不走借贷这条路。
作为村里的老人,他亲眼看到过好几个村里的邻居因为借贷而家破人亡。
在他眼里,借贷就好像一个无底洞。
今年借五百斤小米,利滚利,几个月后就要还一千斤。
哪怕明年秋收地里获得大丰收,收获的粮食减掉口粮后也剩不了一千斤粮食。
要是拿出口粮还贷,明年还要继续靠借贷度日。
要是还不完借贷的粮食,剩下的粮食很可能利滚利直接变成两千斤,甚至更多,到时家里除了卖地,没有其他任何办法可以还掉家里借贷的粮食。
今年卖两亩地,明天卖几亩,用不了几年,家里这点土地就会因为借贷而败光,没有土地支撑,距离家破人亡也就不远了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龚老三绝不会走上这条路不归路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343章 民心所向(第二更!)
“翁嗡嗡”
一串沉闷的钟声突然在村口响起,这是村长召集大家到村口开会的信号。
龚老三的心情虽然很不好,仍然从地上站起来往村口走。
新上任的村长是救国军在村子里召开村民大会推举出来的。
以前都是村子里的两个地主轮流当,他们有钱,而且在镇子里还有关系,尽管当村长期间经常做一些欺善怕恶的坏事,但乡亲们全都敢怒不敢言,只能忍着。
一个月前形势变了,镇上来了一个新镇长,还有救国军的部队给他们撑腰,上任的第一天就把镇子里的几个恶霸给处理了,并且要求各村重新推举村长人选。
村里开会的时候,一个班的救国军士兵在周围盯着,防止村里的地主捣乱,然后让乡亲们每家出一个代表,用黄豆给候选人投票。
信心满满的两个地主因为跟乡亲们结怨太深,再加上乡亲们是无记名投票,没有顾虑,最后全被选了下来。
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被选了上来。
他当过私塾先生,再加上辈分高,平时村里有什么纠纷基本都找他来帮忙,时间长了,老人在村子里虽然不是村长但胜似村长!
这次被选上村长,可谓是众望所归。
村长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不到一个月就把村子里几百口人管得井井有条。
龚老三对救国军虽然不怎么感冒,但对老村长非常信服,心情再不好也不敢耽误村长要开的会。
赶到村口时,已经有不少人提前好赶到了。
还有好多人跟自己一样,正在为地里被烧的庄稼发愁,紧锁着眉头,蹲在一旁想解决办法。
“老三,地里的庄稼被烧了,你家打算怎么办?”二哥突然走到龚老三身边问。
他家也有七八亩地的庄稼被烧了,情况比龚老三稍微好一点,但想要靠地里剩下那点儿粮食撑到明年秋收,够呛!
龚老三摇摇头:“没办法”
“暂时先撑着,秋收后去镇里问一下,看还有没有牲畜可以领养,拿一部分小米换成粗粮喂牲畜,争取能从政府那里赚一些粮食当报酬。”
老二摇摇头:“那也才能赚一百多斤粮食,肯定不够你家撑到秋收!”
龚老三很无奈:“我知道不够,但现在不是没办法吗?一百多斤粮食虽然很少,但总比没有强,就着野菜省点吃,撑半个月肯定没问题。”
“等秋收完了我还要去开荒,按救国军的政策,我们家还能开荒二十亩地? 救国军说开荒一亩地可以补偿十斤粮食? 开荒二十亩地就是两百斤,到时候又能多撑半个月!”
“至于剩下的粮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老二想了一下回答:“我家也被烧了七亩地的庄稼,刚才我算了一下,想要撑到明年秋收,还差至少三百斤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