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氏也盯着王珍看了良久。
眼前的男子年近而立,虽还是相貌堂堂,却早已没有年少时那种陌人上如玉的翩翩风姿,他开始发福,开始变得困顿而温吞。此时两夜未眠,他脸上的胡渣有些丑,身上的衣服带着些臭。
陶氏转过脸,擦了一把泪,忽然道:“我们和离吧。”
王珍愣了一下。
“你看你如今,可有半点上进的样子?”陶氏道:“这样的日子我也过够了。怎么说呢?就像你每顿要吃元宝肉,我便陪着你吃成了个胖丑妇人,那到好,结果你却在外面风流快活。是,那些个二八佳人,年华正好,又能与你诗歌相和,知你懂你。而我不过是个钻进钱眼里的蠢妇,我跟我全家人,都是攀附在表舅羽翼下的钻营鼠辈!你既瞧不上我这样的,我亦瞧不上你这温吞性子,以前我当自己嫁的是人中英才,却原只是个窝囊废物。既然两相嫌恶,那干脆从此一别两宽!”
王珍嚅了嚅嘴,没有说话。
“十年夫妻,眅目生怨。从此以后,你过你的诗书风流,我过我的世俗利禄,正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为你王家操持半生,今日只求你予我一张放妻书。那二万两银子的亏空我已经拿嫁妆填了一万五千两,今日这六千两算是我欠你的。再就是一双儿女留给你王家便是。”
王珍摇了摇头。
陶氏道:“我并非是在与你赌气,为了你的科举仕途,我前前后后付出了多少?到头来你说不考就不考了,问过我一句吗?如今我想明白了,你写了放妻书,从此这京城十里花场,你自去逍遥。我陶君亦能重梳婵鬓、另娉高官。”
她淡淡说着,拿了一张纸摊在桌上,又拿了笔递在王珍面前。
“写吧。”
王珍红着眼,默不作声。
陶氏又将笔向前递了一递。
王珍一把打掉眼前的毛笔,重重一脚踹在桌上。
桌腿被他踹断,满桌的帐册银票倒下来,砚里的墨水洒出来,溅了一地模糊。
“我不会写的!”
王珍说着,袖子一甩,气冲冲便摔门而去。
他不愿让家中别人见到自己夫妻吵架,也不出院子,就在院子中的石桌上坐下来,兀自气闷不已。
却忽然有人喊了一声:“大哥。”
王珍抬头看去,却见王笑从院子前面绕过来。
少年风华,踏步而前。
王珍微微有些恍惚当年,自己也是这般年岁,一朝中举,意气纷发。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接着,自己便娶了陶君,红盖头下,娇颜浅笑,态浓意远淑且真
等回过神,王笑已到了眼前。
“笑儿?”纵使心情不算好,王珍还是勉强笑了笑。
王笑颇有些欲言又止,四下看了看。
“没想到大哥这后院里竟还有这样一片菜地,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实在是别致啊。”王笑道。
这句话是他想了一会才说的,语气流畅,思路清晰,自觉颇有些世家公子的礼貌与风度。
王珍点点头,淡淡道:“我不过种着玩的。”
王笑愣了一愣大哥,这不是我要的反应啊,你没注意到我说话的样子聪明伶俐,一点也不痴呆吗?你就没有被我吓一跳吗?
王笑只好打了个“哈哈”接着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大哥实有陶渊明风范。”
王珍转头问道:“笑儿你过来,就是为了夸我?”
王笑深吸一口气。
与王珍对视了一眼,他终于还是开口问道:“大哥,你没看出来我不痴呆了吗?”
“早看出来了。”王珍道。
“什么时候?”王笑讪讪道。
“一开始只是有所怀疑,”王珍道:“芳庭里你针对张恒,我便确定了。”
“为什么?”
王珍道:“你以前待人接物向来是一视同仁,那日你却能感受出张恒那小子让人生厌,想必是开窍了。”
开窍?
这词用的真好,不愧是读书人。
王笑用力点点头,道:“你就不吃惊吗?”
王珍叹了一口气,喟叹道:“我很吃惊啊。”
王笑翻了个白眼,心道:你看起来根本不是吃惊的表情啊。
“那你就没有话要问我吗?”
“有啊。”王珍叹道。
王笑再次深吸一口气,有些紧张。
他在等王珍盘问自己。
王珍却是抬头看向天空,心里却有些怅然“十年伉俪,终究还是要走到和离这一步么?”
王笑实实在在等了好一会。
终于,他有些恼起来大哥,你倒是问啊!你不问,我这两天心里一直很不安!
“大哥,你不问我是如何开窍的吗?”
“那笑儿是如何开窍的?”
王笑松了一口气,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几天前,我在西府被人打了一棍子,晕倒了。然后醒来之后,我就发现自己开窍了。”王笑准备了很久,此时便将准备好的说辞拿了出来:“你知道吗?十五年来,大家看我是痴呆,其实,我不是痴呆呢。只是我看到的天地和大家不一样。”
“哦?如何不一样?”王珍终于提起了一点兴趣。
“就是比如说,你能看到我人站在你面前。但我其实脑中看到的世界却不是这样,我脑中的自己在另一个地方就是说:我身体在这里,但是我的心智却在别的天地里。只有一点点意识能和你们说话,所以你们才觉得我是痴呆。但是那一棍子,把我打回了这片天地。这真的很难解释呢,大哥你能相信我吗?”
王珍点点头:“相信。”
说着,他心中暗道:“或许我与你嫂子相处时,也是这般吧,貌合神离”
“大哥真的相信?”王笑小心翼翼道。
“真的相信。”王珍应道。
“真的?”
王珍无奈,只好看着王笑的眼睛,郑重道:“千真万确。你是我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我还能不信你吗?”
一句话入耳,王笑一颗心总算是落了下来。
“大哥你信我就好。”
王珍皱了皱眉,又问道:“是哪个打的你?王宝?王琮?王铛?”
王笑摇了摇头,道:“我不记得了但”
他有些犹豫,但还是小心翼翼开口道:“但,应该不是你打我的吧?”
有些话,还是说清楚的好。
“我?我为何打你?”
“因为我若是娶了公主,你就不能再当官了?”王笑小心翼翼问道。
他微微踮起脚,随时准备跑。
王珍想了想,一时不知怎么说,便道:“没这回事,我本就是考不中的,早就不想再考,但碍于面子不好说出来。你尚了公主,我其实是松了一口大气。”
“真的?”
“真的。”
“哈,”王笑又松了一口气。
“那我能不娶公主吗?我都没见过她。”
王珍郑重道:“不能。这件事我们决定之前确实没问过你。但,你不许质疑。”
好吧,先不提。
过了一会,王笑斟酌着又问道:“那或许是因为娘亲当年因我难产而逝?大哥你心里有没有恨我?”
王珍听了这句话,默然良久。
终于,他叹了一口气,道:“你不该这么想的,太轻看你大哥了不管你是不是痴呆,我总会护你一世周全。”
护我一世周全?
能先把那一百两还我,我就感激不尽了。
王笑这般想着,却还是忽然觉得有些安全感。
但总之,要打死自己的果然不是大哥。
唐芊芊那个女人果然是瞎猜的,害自己担心了好久。
至此时,到这个时代之后一直横亘在心头的危机感消了大半,王笑只觉松快不少。
“大哥,那笑儿要做什么你都会支持我吗?”王笑又试探道。
“那是自然。”
王笑道:“哪怕我骗了母亲二百两银子?”
王珍:“”
他开口想批评王笑这件事做得不对,但复而又想到陶氏也在这件事上推波助澜。
唉。
她一向是最要强的性子,但斗来斗去,斗倒了母亲,又有什么意思呢?到头来斗了个劳燕分飞。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王珍又是沉默不语。
王笑则是有些无语。
你看吧,这个大哥,前一刻还在说要护自己一世周全。结果一听二百两银子的事,就没声音了。
这是不想还钱啊。
“大哥,我如今开窍的事,是不是暂时不让府中人知道为好?”王笑道。
王珍没好气道:“你前日闹了这一出,自己说呢?”
王笑道:“我知错了。但大家还以为我是一个痴呆儿,做许多事我就很不方便。”
王珍奇道:“做许多事?你要去做什么事?”
王笑道:“你与二哥想去哪就去哪,多自在啊,夜不归宿也没人管。我却被看得死死的,和坐牢一般”
他说着,忽然觉得王珍的目光不太对。
嗯?
王珍听到夜不归宿这个词便有些皱眉。
崔氏说王笑在外面打架逛青楼养外室搞大了谁的肚子,甚至于要杀王宝这些,王珍大部分是不信的。
但有极少部分他还是信的,比如说逛青楼。
第36章 兄与弟
王珍本还没想过这个问题,经王笑一提,便皱眉道:“你一朝开窍,又年少轻狂,我能理解,但这种事你确实做的不对。”
“大哥,你是说?”王笑颇有些疑惑。
“但大哥我也没资格说你。总之,你不要太过。”王珍道:“有些事成亲前做做我还能替你遮掩下来,但是你成亲后如果还做,那便是要命的事,知道吗?””
王笑一脸愕然。
这说的是什么跟什么嘛
“大哥,我什么也没做。”王笑只好道。
王珍摆了摆手,长叹道:“你别说了,我懂的。”
王珍说着,将手放在石桌上,轻轻敲了两下,竟还轻唱起来:“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是宋代柳永科考落第之后填的词。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不能为官入仕,他还是有些失望吧?
雨后的空气有些凉。
王笑听着这有些萧索、有些风流的唱词,摸了摸脑袋。
烟花巷陌?偎红倚翠?
王笑只觉得,眼前这个大哥,看起来真的是有些不正常
算了,跟他聊不到一起去。
王笑只好道:“大哥能不能和门房说一声,平常让我想出去就出去,想进来就进来?”
王珍有些犹豫这个三弟,这是野马刚脱缰啊。
看起来要严加管教起来。
但,一想到自己和王珠问也没问就把他送到皇家入赘。往后余生漫漫,大多数夜里他只怕是孤枕难眠。如今他又开了窍,怕是更难熬这种寂寞。
于是王珍便有些心软,道:“好吧。”
“真的?谢谢大哥!”王笑颇有些高兴。
他是得寸进尺的性子,顺着竿子就打算往上爬,又小心问道:“那一百两银子,大哥若是方便,能不能”
“我已让你嫂子给你备了。”王珍说着,提到陶君,他又有些失神。
“谢谢大哥。”王笑高兴坏了。
却听王珍忽然又道:“但现在我决定不能给你这么多银子。”
王笑:“为什么!?”
王珍叹道:“你刚才一提,我才知你居然年轻气盛,不好把持。如今你虽开了窍,但心性未定,若是因此尝了甜头,以后难免走歪路,大哥这是为了你好。”
王笑嚅了嚅嘴,极有些不可置信。
“那你借银子的时候不是这么说的。”
“借银子之时,我又不知你是从母亲那骗来的。”王珍理所当然道,“我虽不信母亲说你的那些事,但也要防患于未燃。”
王笑欲哭无泪,道:“大哥你信我,我不是乱花的。”
王珍自嘲道:“我也不想管你这些事,但”
但我自己就是前车之鉴,你现在就逛花场,以后搞得妻离子散怎么办?这句话到了嘴边,他还是没有说出来。
王笑又气又急。
辛辛苦苦骗来的银子,几句话就给搜刮了。
没想到,大哥是真的不打算还银子。
下一刻,却见王珍将手在自己前面摊开,道:“拿来吧。”
“什么?”
王珍道:“那一百两银子,你留二十两花销,剩下的大哥替你管着。往后只要是正当理由,你只管跟我要,要多少我给多少,千两万两,只要我有。”
王笑以手抚额。
正当理由?
从巡捕营捞死囚、和干仙人跳的合伙做生意,我还打算给丫环买个院子这些理由,你都能给我银子吗?
还是揣自己怀里安心。
王笑摇了摇头,道:“我不给。”
王珍的目光便有些不悦起来:“是花完了?用在哪里?你若真是在外面行径恶迹,休怪我不让你出门!”
王笑深深叹了口气。
唉,好吧。
“大哥,笑儿怎么会乱花银子呢。就是今天没带来,下次带给你吧?”
王珍见他态度不错,便点点头。道:“你莫怪大哥严厉。兄长如父,我也是怕你行差踏错”
“哦。”王笑叹了口气。
王珍见他不高兴,便笑了一笑,摸了摸他的脑袋,又问道:“三弟以前看到的那方天地,是怎么样的?”
“那里和这里是个平行世界”
“平行世界?”王珍有些疑惑。
王笑便捡了两枝树枝,大概解释了一番。
王珍领悟力颇高,很快便明白过来。
“那乌台诗案又是什么?”毕竟是读书人,王珍还是对这些事感兴趣。
王笑只好道:“那便要从王安石变法说起了,宋神宗想要改革,可惜政策到了地方就变了质,苏东坡就写诗嘲讽了几句,被人给举报了”
王珍听了,喟叹不已:“人生迹遇无常,如风云忽变。”
他便大概将这个历史上的功轼与王笑讲了,总而言之就是苏东坡一生仕途顺遂。
“回头你将那些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