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笑眼睛倏然发红。
“你上来,我带你回家。”
那少年并未再回应他,那只手也逐渐冰冷。
“你上来啊!我带你回家找你弟弟妹妹”
“侯爷,他死了,快退些吧,边上危险。”白老虎道,提着刀提防着水面。
“快!来钉船了!”兵士们喊道。
秦玄策拉着王笑便往船里退。
王笑被他一拉,手一滑,那少年的身影浸入洪水,消失不见。
“大名府,蒲城县。”王笑低声念了一句。
秦玄策深深叹了口气:“你知道的,米缸这种地方藏人”
“我知道。”
王笑深吸一口气,将心中复杂的情绪压下去,吩咐道:“钉好船,向南划,去龙鼎山与耿正白汇合。”
“是”
如果随着太子河往上游看去,辽阳城东面便是广袤的辽东山区。
战国时,燕太子丹逃亡于此,故此河名太子河,发源于红石砾子山,自东向西汇入渤海。
因南北冷暖气团在此交绥,常发生暴雨,加之地形较陡,山洪发作时常来势汹涌
一直到后世,太子河上游相继修建了葠窝水库、观音山水库用于防洪、供水,太子河的洪涝灾害才减少下来。而仅在葠窝水库建成前的百年间,特大洪水便发生过八次,灾害程度和次数为辽河流域之冠。
如今清王朝盘踞辽东,虽没能力修筑大规模的水库,但兴修水利以安民生还是能做到的。
清朝便在太子河上游修筑了大堤,防不了七八月间的大暴雨,一场春汛还是防得了的除非,有人将堤坝掘开。
决堤淹敌,自古皆要背负骂名。
秦朝大将王贲掘黄河水淹大梁城,致使魏民死伤数十万,为暴秦之名添了一笔;
宋时奸臣杜充开决黄河大堤,企图阻挡金兵。致使百姓被淹死数十万,因流离失所和瘟疫而造成的死亡更是数倍,北宋时最为富饶繁华的两淮地区毁于一旦;
及至楚朝,唐中元手下大将吴开茂掘开黄河大堤,水淹开封城,又是数十万百姓身死,近千万人无家可归,沦为难民。吴开茂从此落得个吴阎王的称号
王笑不惧骂名。
一场春汛下来,既不能依原计划火烧辽阳,他便打算将火换成水。
正所谓,水火交融嘛。
出城加筑堤坝、再决堤放水,愿意接这差事的很多,王笑觉得耿正白行事稳当,于是就点了他。
耿正白在拿下辽阳的当夜便出了城,领着两千人往东七十里,加筑提坝。
因担心走露了风声,他们也不敢带劳力,全凭这两千将士亲手劳作。
开头几天都很顺利,他们带足了干粮,躲在山间筑堤,偶尔遇到建奴斥候便杀了。
但今日,辽阳战事一起,济尔哈朗扩大了斥候的探查范围。愈来愈多的斥候失踪,终于引来一支一千人的镶白旗兵马。
当时耿正白正领着一千人泡在水里准备决提,既未披甲也没带兵器,一阵箭雨下来,河面上一片血染,近千名兵士浮尸水上。
岸上留守的一千兵卒数日泡在水里,缺眠受冻,战力本就是最低时,在清军的突杀下登时死伤惨重
“决堤!快!”
回应耿正白的,只有一声声惨叫。
眼看着兵士们一个一个倒下去,他想起自己掷地有声那一句“末将绝不辜负侯爷信任”,想到要是清军攻下京城、铁驼村一片鸡犬不留,几乎要晕过去。
“不!”
耿正白知道,两万同袍还在苦苦等自己
“回山洞里取炸药!”
“是,绝不辜负侯爷信任!”
“快!弟兄们都在等我们!”
大雨滂沱,耿正白领着兵卒奔回山洞,拿油布包着炸药向堤坝上抬。
楚军兵士向他们护过来,近千人在清军的砍杀下一个一个倒下去。
外围提刀护卫的楚军死完,里层的楚军便以身体护住更里层的同袍
这一战至此,已成了清军单方面的屠杀。
耿正白拼的便是在建奴杀光自己这些人之前炸开堤坝。
好不容易跋涉到堤上,两千楚军已只剩寥寥五十人。
箭雨还在袭落。
没有人逃。
既因为他们知道跑不掉,也因为他们是精挑细选的敢死之士。
此刻在同袍的激励下,他们愿以自己的死,换更多更多建奴的命,也换同袍的生
“今日之奋不顾身,不是为自己,是为后来者!”
这些日子以来,王笑叨叨过的那些话、那些他们原本听不懂的话,这一刻却有人喊了出来。
一个一个楚兵倒下去,耿正白的手微微发抖。
他头上,有人拿衣服挡着雨,但潮湿的环境中,火折子始终点不起来
“耿将军,快!”
“耿将军”
耿正白只觉得这一声声将军如此遥远。
他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将军,他以前不过是个村夫,后来得张都司赏识,成了巡捕营的把总。
再后来领着耿当第一次去王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当时王家那个痴呆少爷说了一句“笑儿还知道下一句是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尽其道而死者,正白也。
下一刻,火折子忽然点亮
“轰!”
“上回书说到庞令明抬榇决战、关云长水淹七军,这回说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却说曹仁见关公落马”
京城,茶馆中,说书先生字正腔圆地说着。
二楼雅间,王珍转过头,见进门的是小柴禾。
“来了?”
小柴禾在桌边坐下,先是四下一瞥,方才问道:“大爷今日怎有闲情听书?”
“有个故人喜欢听书。”
小柴禾方才想起以前常跟在王珍身边那个叫米曲的小厮
王珍放下手中的笔,郑重问道:“信送出柴荆关了?”
“我办事,大爷只管放心。”
“此事重大,不可不谨慎。”王珍缓缓道,“能不能逼走皇太极,便在此一举了”
第531章 清大臣
遵化城。
遵化之名始于后唐,意为遵从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
此处头枕燕山、身偎滦水,北倚长城、西眺京师、南临津唐、东通辽沈,为战略要地。
城外军帐连绵,一杆杆大清龙旗矗立。
城内,范程与佟盛年正站在城关上谈话。
范程时年四十九岁,他自称是宋代名臣范仲淹之后人,其人祖籍沈阳,曾祖父曾任楚朝兵部尚书,其祖父官任楚朝沈阳卫指挥同知。说是累世深受楚朝恩泽倒不为过。
范程少时便显聪慧,十八岁在沈阳县学考中了秀才,努尔哈赤打下抚顺后,他与其兄长便去求见,投降后金,得到了努尔哈赤的赏识。
当时努尔哈赤便告知诸贝勒:“此名臣后也,善遇之。”
范程也不负信任,在后金任事忠诚练达,不避艰辛。
自皇太极建馆起,他便慢慢成为深受皇太极倚重的重臣,为皇太极问鼎中原的野心出力定策,埂砘⑿燎诰
如今官任大清内院大学士,为汉臣之首
佟盛年时年四十岁,如今世职固山额真,授大清兵部右参政,他隶属汉军镶黄旗,与范程一样,算是皇太极的嫡系。
佟盛年的父亲叫佟养真。佟养真有个堂弟叫佟养性。佟养性和范程一样,都是在努尔哈赤拿下抚顺后领族人投奔。
但不一样的是,佟家祖上就是女真人,为佟佳氏的一支。其祖在楚开国之初便投靠楚朝,改姓佟,从事马市贸易,富甲一方。
佟氏家族几辈子人上下疏通,手眼通天,慢慢成为了辽东大族,雄踞开原、抚顺一带。与辽东蔡家、秦家、祖家等大族相比也不遑多让。
但哪怕在楚朝大发横财,佟家依然想叛楚降金,佟养性与努尔哈赤暗通书信,没想到被楚朝查获,锒铛入狱。
佟养性极有几分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蒙蔽楚朝官员,称愿意为楚朝刺探后金情报,于是辽东巡抚一封奏报称“遣羁酋佟养性为间谍”,从此佟家如鱼入海、如鸟归林,一飞冲天。
佟养性深得努尔哈赤青睐,娶了努尔哈赤三子阿拜的女儿,成了后金额驸。又为皇太极组建乌真哈超炮兵营,为汉军都统,总管汉人军民诸政。佟家在大清甚至有佟半朝之称
如今佟养性已死,佟家下一代最出色的子弟便是佟盛年。
佟盛年是女真人,通晓汉学,家族势力又庞大。正常来说,他前程不会差。
但如今,又到了风云变换的时候。
他打算从范程这里再打听些消息
注:佟盛年即佟图赖,为了区分前面死掉的那个图赖,就用了他的本名。历史上,他的女儿入宫作了顺治的妃子,是康熙的生母,成了皇太后。他的两个孙女又嫁给了康熙,一个皇后一个贵妃。
此时从城关往下看去,遵化城内并不见百姓,只有一队队清军巡弋,空气中带着血和烧焦的气味。
“章京大人此行,劝降了五座城池,还有楚参将、游击无算,实乃成果斐然。”佟盛年道,“难怪陛下赞誉大人范公一策,可敌百万雄兵。”
“今日回来,老夫并未见到陛下。”范程抚着长须,眼神中带着忧虑,“被睿亲王挡了。”
提到多尔衮,佟盛年眯了眯眼。
他知道,多尔衮与范程关系并不算好。
几年前,皇太极把多尔衮和豪格一起打压了一次,给他们议罪的就是范程。多尔衮去议政衙门解释时,皇太极又命范程将其逐赶出去。
再后来,多铎便把范程的老婆霸占了整整三个月。
多铎这么做,一是为胞兄多尔衮出气;二是因为皇太极让他们的生母阿巴亥殉葬,他便要时不时恶心一下皇太极。
另外,多铎的做法,也符合大清的规据。
多铎是正白旗旗主,而范程就算是一品大员,也依然是正白旗的旗籍。在大清,旗主夺取旗人的妻子,很合理。
哪怕事后皇太极大怒,罚了多铎一万两银子,夺了他十五个牛录。但,事情终究是发生了
想到这里,佟盛年转头悄悄瞥了范程一眼。心道这位大学士受了这样的羞辱还能为大清鞠躬尽瘁,实在是忠心耿耿。
他嘴上却是道:“睿亲王这三兄弟,未免太霸道了些。”
要是多尔衮继位,你可不好过,接下来打算怎么押宝?
范程依然在抚着长须,眼中透着些思量。
“老夫在路上便听说陛下屠了永平府?”
“不止永平府。”佟盛年道:“盛京消息传回来后,又下旨屠了五座县城。”
范程脸色一变,喃喃道:“陛下要入主中原,必须恩养于民。如今人心未及安辑,引起中原百姓仇视,如何是好?!”
佟盛年笑了笑。
“章京大人平日说说也就是了,与我还说这些?民心之道,恩威并施。楚军掘我朝太祖陵寝、焚盛京宫阙。若不施雷霆手段,这天下万民还当我大清是好欺负的。至于仇视?他们还不够仇视吗?又能如何?那些掳回去的包衣,还不是俯首贴耳?”
见范程面露不豫,佟盛年指了指西边楚京的方向,道:“当年蒙元攻金国中都,屠戮了整整月余,将整座城毁于一旦;攻西夏,屠尽肃州,全城仅一百人幸存;攻兴庆,屠尽了整个党项族;攻四川,屠得蜀地人口百不存一,是百不存一,仅成都一地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灭宋之后,杭州、常州、平江多少城池被夷为平地,屠得天地变色;再灭绝天下张、王、刘、李、赵五姓的汉人,又是何等程度的屠戮?”
“这些,影响蒙元定鼎天下了吗?我大清如今不过屠了几座小城,章京大人真觉得有什么大不了?楚朝有反抗我大家的实力吗?”
范程苦笑着摇了摇头,叹道:“但陛下一世的英名可就毁了。”
佟盛年道:“若是陛下受此等大辱还没有反应,那才叫一世英名毁了。我们不屠,那些自以为铁骨铮铮的楚人依旧不肯降。我们屠了,那些愿意活下去的人依旧愿意降。甚至他们还有更好的借口,我是为了保全百姓才降的,这多好。”
范程再次苦笑了一下。
事实上,他在意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这大清朝随着皇太极这一病,已经开始偏离了自己的规划
这是权力丧失的征兆。
第532章 东与西
佟盛年只当范程还没想通,道:“放心吧,天下人迟早会把这一切归咎到引起大清怒火的王笑头上。这是人性”
“我家中与倭人做生意,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那边有个村子,人人过的贫困。每年冬天,为了节省粮食,村里人便会把家中老人背上山,让他们在雪地里死掉。这样做,他们心中自然也难受,于是当地便有一个传说,道是山上有雪山神,被背上山的老人死后能得到雪山神的庇护,而没上山的老人将成为孤魂野鬼。要尽孝,就得把老去的父母送到雪地里。”
“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人性便是如此。人啊,是会为自己的所做所为找借口的。只要我大清足够强,这天下万民会为自己的投降找无数个借口,跪倒在我们的马蹄下面。这六座城池、数十万人的死,也会被栽给楚朝无道。”
佟盛年说完笑了笑,又道:“当年,我叔父、章京大人你,投效先帝,不也是如此吗?我叔父说是为了家族,你说为了心中志向。其实,大家都是想活得更好,不是吗?”
范程也不生气,反而会心一笑。
那就一起更好得活吧。
“老夫想问你的是,派豪格去屠城,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多尔衮的意思?”
“豪格肯听多尔衮的吗?”
范程微微一叹。
佟盛年道:“陛下的心思看不明白啊。”
“豪格难当大任,陛下派他去屠城,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被排除了。”
“那多尔衮?”
“看不清,但陛下暂时是不会立储的,依八旗的形势,旗主荣,则满旗皆荣,徜若皇储确立,必将马上打破各旗之间的利益平衡。”范程道,“一旦八旗的平衡瓦解,怕将使大清两代人之心血付之东流,这绝不是老夫危言耸听。”
“不立旗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