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洪荒之青蛇成道 >

第269部分

洪荒之青蛇成道-第269部分

小说: 洪荒之青蛇成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者,皆是天定之人,或者说是大势所定。

    天蓬元帅乃玄门首徒玄都大法师弟子,真身已至太乙巅峰境界,只待经受此劫功德圆满得证大罗,为道门所表。

    卷帘大将金仙修为,乃玉帝亲侍,为天庭所表,若能行过此劫,前途无量。

    万圣龙王之女艳罗顶替了敖润,替其西行,为龙族所表。

    他们三者,有自愿入劫以破大道瓶颈,亦有为身后大势力所行,不得不入。

    唯一变数的,就是五行山下的孙悟空。

    观世音菩萨带着惠岸行到了五行山下。

    五行山中,赤红绿蓝黑,五座极山耸立五方,高越万丈攀岩,如五面囚牢之墙,围住五方,天地之大亦只可坐井观天。

    山下,听到动静的孙悟空从满地尘土中醒来,伸手推开了堆积百年的尘土,灰砾随着猴头甩动,从茂密的猴毛上落下。

    五百年时间,可以朝代更替,可以历代传承,可以山河移变,然而在猴儿这里不过是枯寂枯寂再枯寂,沉睡沉睡再沉睡。

    孙悟空仰起头看来人,五百年尘土堆积,山前平地抬高了许多,他只有仰头才能看清来人。

    来人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

    身后一身武者衣袍的惠岸持混铁棍,恭敬的跟在前者身后。

    许久未开眼的孙悟空愣了许久,五百年时间里眼中永远只有天空日月云,山石草木,只记得曾有个牧童拿了个桃子与自己吃,说过几句话后,五百年未曾再见第二人。

    观世音看着猴儿,心中叹息,面上慈怀一笑。

    孙悟空也对她呲牙咧嘴笑了一下,虽然猢狲笑的比较狰狞,但是善意的笑。

    他感受到观世音的气息令人很舒服,没有曾经见过的那些神仙高傲,或者说是高高在上,俯视众生,观世音笑的如暖阳,令猴儿心中暖暖的,没有歧视,没有问罪,没有上位者的垂怜,虽周身气象如神明般高不可攀,但心却同蝼蚁相合。

    或许,这也是观世音菩萨香火遍地世间的原因。

    观世音收了法相,弯腰,蹲下,伸出洁白圣素手轻轻抚摸猴儿头顶为他梳理毛发,挥去尘土。

    圣洁神佛与低微尘土相遇,天上仙佛不食人间烟火,不染凡间俗尘,在这里并不适用。

    猴儿被顺猴毛,毛发轻抚,感觉很是舒服。

    观世音笑问:“可愿出山?”

    “愿,俺老孙愿意!”

    猴儿激动的回道。

    “可出去了就要承受数不尽的苦难折磨,艰难险阻。”

    孙悟空抬头看着她道:“俺老孙不怕吃苦。”

    观世音点点头,半侧过身子,指着西方落日的方向道:“出去后,你要保护一个凡人去往极西,才能功德圆满。”

    猴儿看向她所指的方向,火红落日遍染天穹云海,夕阳无限都映在了他的眼中。

    他犹豫了许久,在思索。她也不言语,只静静的等着。

    一佛一猴一尊者,静于漫天红霞下。

    许久,猴儿眼神变得认真,他字字铿锵道:“我孙悟空,愿西行!”

 第551章玄奘西行

    观世音起身,笑对他说:“既如此,你便稍等些时日,待日后有东方高僧向西而行,你可护他一路,自当解脱。”

    孙悟空体呲牙一笑,:“俺老孙记下了!多谢菩萨指点。”

    观世音菩萨笑笑,并未多言,转身带着惠岸走了。

    观世音菩萨一路东行,迈过巍峨高山,跨过浩瀚江河,行过兵荒马乱蛮夷之地,走过繁华盛势大唐。

    一路之上,无论是山河水神,皆恭敬相迎之。观音走进了盛世之都长安。

    长安城中,车马如流,坊市如织,有锦帽貂裘者,有富贵华丽者,有衣衫褴褛者,有青衫儒服者,有长发道袍者。。。

    市中有耍杂戏猴之民,有卖瓜果蔬菜、鸡鸭鱼肉的商贩,有拉唱二胡琵笆者,有金发碧瞳异邦者,有走街串巷糖葫芦,有多彩糖人面具,叫唤吆喝,讨价还价,人群拥挤不堪。。。

    过往行人,多为兴态,多为衣有可穿,食有可吃者,虽繁杂红尘,却是欣欣向荣万民安康之世。

    一座城,尽养盛世民。

    一座城,尽展盛世众生相。

    观世音与惠岸二位化为一老一少二僧,走入城隍庙中,城隍神自然恭敬相迎,因为来者不仅是西方菩萨,更是道门五老之一。

    二僧自在城隍庙中小住下来。时机未至,自当隐之。

    话说长安城内,二十数年前有一读书人,名陈光蕊,多年苦读,为人贤厚,远赴长安入试,考毕,中选。及廷试三策,唐王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

    不期游到丞相殷开山门首,有丞相所生一女,名唤温娇,又名满堂娇,未曾婚配,正高结彩楼,抛打绣球卜婿。适值陈光蕊走过,绣球抛起落入状元怀中,一桩姻缘就此而成。

    一个是高中状元郎,一个是宰相嫡女,二人婚配合满。婚后陈光蕊携带老母与妻子入江州赴职,路上老母染病只得留在馆中看病,赴职期限不得有误。

    行至江边,却被渡船的盗匪所劫,陈光蕊被杀抛尸入江。温氏身怀有孕不得已屈服盗匪,十月怀胎生下一子,怕被盗匪所害,只能放入木盆抛入江中,生死随天意。

    幼子被一老僧所捡,起名为江流儿,法号玄奘,跟随老僧修行,这老僧乃是燃灯古佛一念所化,自幼传江流儿真佛心法,领悟真圣禅意。

    月前,唐太宗刚经历魏征斩龙王一事,魂魄往返地府,虽有人皇气运护持但不免心中悸动,故而请了各路高僧前来讲法。

    玄奘随老和尚入水陆法会,登高讲法,以其二十载苦修古佛禅法之能,宣讲佛法令众人沉情其中。

    观音与惠岸所化一老一少僧人手持锡杖袈裟走入法会,高宣卖宝。

    众人正听如神时,忽被扰之,侍卫纷纷上前拦下二僧。

    太宗到底是人皇之身,见出二僧不凡,上前问道:“不知二位所卖何宝?”

    老僧道:“贫僧所卖之宝乃是这袈裟锡杖二宝。

    着了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

    持我锡杖,神佛护持,不入轮回,不遭妖魔肆虐。”

    太宗闻言惊之,打量了二僧一眼,说:“那不知大师这二宝价值几何?”

    老僧笑说:“若是贤德高僧,便是直接赠于,结个善缘。

    若是平心僧人,虔诚所求需要五千两黄金。

    若贪淫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

    太宗又问:“那不知何人与大师二宝有缘?”

    老僧笑指高台上的玄奘道:“这位禅师深得佛法,可得此二宝。”

    太宗便令玄奘前来见过。

    老僧遂将锡杖袈裟赠予玄奘。

    又对其道:“你方才所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老僧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太宗又道:“大师可记得么?”

    老僧道:“贫僧记得。”

    太宗大喜道:“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

    老僧带了惠岸,飞上高台,遂踏祥云,直至九霄,现出救苦原身,托了净瓶杨柳。左边是木叉惠岸,执着棍,抖擞精神。

    唐王大喜,得见神佛真迹象,朝天礼拜。

    众文武跪地朝菩萨拜下,焚香,满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贾,无一人不拜祷道:“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立于中天,瑞霭散缤纷,祥光护法身,手内托着琉璃玉净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扫开残雾垂杨柳。玉环穿绣扣,金莲足下深。

    观音道:“我佛西方大雷音寺有大乘佛法真经三藏,可由大毅力者西行取经,带回东土大唐教化众生。

    玄奘可有此心求取真经?”

    玄奘惊喜,忙道:“弟子有此诚心求取真经,在此立言,愿舍吾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此言立下,天地间有无上煌煌天威降临,更有无穷宏愿法纹加持玄奘肉身,天穹无量劫气与之牵连,西方庞然气运承载其身。

    这一刻,玄奘感应到了身上多了许多沉重的感觉,有了冥冥中不可回悔的感应。

    天穹之上,观世音离去,天地异像归无。

    ————

    众人许久才回过神来,太宗请玄奘入金銮宝殿,以极礼代之。

    玄奘为大唐天下教化而行,太宗心中感激之。遂与其结为兄弟,玄奘改称法号三藏,意与大乘佛法三藏同意。

    这一结拜,人道气运再临玄奘之身,天道、人道气运、佛教气运、量劫之力,加注于一凡人肉身,十世修行,其肉身已是天地间无上至宝。

    也牵扯了庞大的因果气运!

    玄奘在太宗亲自送行下,前往西行了。

    千位将士护行,一匹绝世千里宝马,一个僧人,踏上了西行之路,开启了积攒许久的初劫,引发了天地量劫的第一劫起!

    从此,这位玄奘高僧便真正走入了无数大能眼中,从此他所到之处皆为天地舞台的中心!

 第552章五行山下

    玄奘这一走,可以说风轻云淡。不是身上的担子不重,而是世间记挂之人都无,孑然一身。

    江流儿的母亲最终死于盗贼,其父死于江中,祖母病死馆舍。并未有西游中的龙王救父,一家欢聚。就连教导二十余年的师傅也在不久前圆寂登临极乐。

    此去西行,他无外乎一死而已,若真可求得三藏真经,那自然是极好。若是败于途中,只不过一具荒野遗尸骨而已,不过他会记得自己是唐王的僧弟,是唐僧!

    唐王命千人随从唐僧护行西去,可西行之路乃是大道之路,又岂是凡俗将士可走的?

    西游一路有九九八十一难,这八十一难不是从唐僧遇到孙悟空开始的,而是自唐僧出生那一刻便开始的。

    至于劫难,只有真正濒临生死之间才算得上劫难。但如今天地间没人知道唐僧已经经历了几次劫难,青落算不出,他相信如来也是算不出的,这西游的劫难是天道说的算,天道不要完,哪怕经历百劫也不算结束。天道要结束,那么只需数劫便就算了。

    只能听天意!

    无论是天庭,还是佛门,又或是道门,亦有其他诸多大能,都是一样的全看天意。

    显然,大道之途不是一般人可踏上的。故而,唐僧一人刚走进山林,还未出大唐国界,就遇到了一群妖魔。

    两界山为大唐国界分岭,人烟绝迹却山脉连绵,山中千百年自然生出了许多妖怪。

    千余军队被山中百余妖族冲散,唐僧被将士保护先行,走进了两界山却迷失方向,跟随而来的将士又一个个走散或是被遇到的妖怪抓走,到了最后竟然只有了唐僧一人。

    唐僧见此,哀叹道:“贫僧只想求取真经,不曾料未出国界便害了千位将士身陨于此,大好男儿葬送荒山,善哉善哉,是贫僧罪过。”

    话音未落,便见旁边灌木中窜出一个魁梧大汉,哈哈大笑道:“你这僧人倒是有趣,妖怪杀人怎都怪得自己身上去了?”

    唐僧忽见一个凶人出来,不由面色微变,但随即平缓下来,悲道:“因贫僧一人,而葬送千余将士实在是贫僧。。。”

    “说来说去就这几句话,啰嗦没完了,你再不走,等会那些妖怪就来了。”魁梧大汉当先提起手中黑色巨斧,跨步向前走去。

    唐僧只得忙牵上白马与行礼跟在那魁梧大汉身后急行。只是唐僧一路走上山来,身体孱弱的他腿脚早已磨的出血长泡,山路又越行越陡,他也越行越慢,渐渐跟不上魁梧大汉的步伐了。

    他虽然只是一个凡僧,但他可以看出来那个汉子是个正常人,并非妖魔,这点他修佛参禅二十年还是有点信心的。

    但,唐僧走着走着,脸色越来越白,腿越走越陡,因为陡峭山路两旁不知何时出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虫兽。

    方才因为妖怪杀人一事心慌再加上自责还未发现,现下山路两旁的石壁上,爬满了各种怪虫,足有上万之多!

    不仅唐僧心慌,他牵着的白马与在不停的嘶鸣,浑身颤抖不安。

    正当他忍不住开口时,前方那汉子转身回来,看了眼石壁上蛇虫混杂的虫兽也是诧异。

    汉子也不惊慌,从腰间取出一张花虎毛皮,往身上一披一股无形的猛兽气息四散开来,攀爬在石壁上的众虫兽纷纷退散开来。

    唐僧见到这一幕,心中松下口气,擦了擦额上虚汗,道:“多谢施主相救。”

    汉子撇了他一眼,道:“这般孱弱的身子还来山中岂不是找死不成?

    快走吧,我这身上的可是老虎皮,等会引了老虎过来可比那些虫蛇更难对付。”

    唐僧一听有虎,吓得腿又是一哆嗦,忙声应好,牵着马忍住脚踏跟上汉子的步伐。

    一路行去,待到傍晚日落终于在一处山谷中见到了一户人家。

    路上唐僧已知,魁梧大汉是这山中的猎户,名叫刘伯钦,独自一人住在山中,虽偶有妖魔野兽凶险,却也自在简单。

    唐僧在刘伯钦家住宿了一晚,更加确信自己看人的本领,这刘伯钦面上看似冷淡实在是个外冷内热的心善之人,不但为唐僧备好斋饭还送了治脚伤的药酒。

    一夜平安无事,第二日唐僧便同刘伯钦出山,继续西行。二人走在两界山边缘,唐僧头看向北方,那里五座山峰连接顶立,犹如一个人的手掌那般五指竖起。

    他一时好奇就问道:“刘施主,那似人手掌的山峰是何山?”唐僧看到那山心中便莫名多出一丝牵挂,不由得多问一句。

    刘伯钦哼了一声,才说道:“那座山被传说叫五指山,山下乃是压着一只凶魔妖猴。待会前面过了那个道就是了,你若想看就等会就算了。”其言语中带着一丝莫名的不屑之意。

    唐僧听到妖猴时,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