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要是输了,也就没有必要留在京城了,跟你爹一起回老家,给你说门媳妇。张家铁匠铺的大女比你小一岁,看着就是能生养的好孩子。比李全那婆娘壮实,是个有福份的女人。”
李利德一副嫌弃的表情,似乎李云这个孙子对家族来说,既然无法为家族门第显赫做贡献,干脆就为家族开枝散叶出力。
而且李利德的理由还很足:“你别的地方比不过李逵,但在生娃这件事上一定要强过他!”
李云胆颤道:“爷爷,张家铁匠铺是不是我们以前在县城里的邻居?”
“你个薄情没良心的,人家没忘了你,老夫来之前还特地询问你的近况,你竟然把从小青梅竹马的相好给忘了?”
“爷爷,她叫铁男。而且我们也不是青梅竹马的相好,是小时候的玩伴而已。”
“老张是开铁匠铺的营生,需要出大力气,盼儿子多点怎么了?名字都是叫的,嫁给你之后,就是李张氏,谁还会叫她铁男?再说了,嫁你的是女娃,又不是他家男娃。而且铁男那孩子知根知底,骨架大,盆骨宽,是个能生养的好孩子,比李全他婆娘看着强子,将来肯定不简单。你爷不盼着你比过李逵,至少要比个傻子强吧?”
“爷爷,我不是这个意思,她叫铁男,人也比普通青壮男人健壮,力气大,脾气还暴躁,从小在铁匠铺里帮忙抡大锤,这样的女人进了家门会家宅不宁的啊!”
“放屁。老夫还不是为了你好?你爹贪图美色,娶了你娘,性格柔弱,生出的你把我老李家的种都长歪了。要知道,我们家和百丈村的李氏同宗同源,百年前还在百丈村一起住着,只是搬出山林已有些年月。可这不该是你不如李逵的理由。老李家的李全和李逵,看那身板,那气势,你要是再娶个娇滴滴的小娘,老李家的崽岂不是越长越抽抽,还有啥盼头?”
老头脾气很大,在车上挥拳道:“此事就这么定了,你准备准备吧!”
李云偷偷瞄了一眼父亲,李清给了儿子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李云这才真的急了,他可不想回老家,担负为家族开枝散叶的重任。这重任交给老爹就好,自己真不想揽功。
“爷爷,还请给孙儿机会,孙儿当然不让爷爷、父亲失望。”
“乖孙啊!听话,这武状元也不是那么好夺的,不要小觑了天下英雄。”
“孙儿一定不让爷爷失望!”
李利德张开嘴,拿乔道:“且看吧!”
李利德和李清之所以认为李云废了,主要是这家伙小时候读书就是这副德行。得过且过的性格,让他从来没有什么争胜的心思。
这次武举,前两日,他都是说自己过了兵法试,过了弓马试,这让李清也好,李利德也罢,都觉得自家崽子要完。要是头名的话,就李云关扑撞大运的猖狂劲,早就嚷嚷地满大街都知道了。加上李利德受了三叔公的刺激,更是气不过对方耀武扬威的嘴脸。决心不破不立,李云不成,就让后辈成长起来,至少也要混个人多势众的架势出来。
可他哪知道,武举就是这么个过程。前两日不出排名,只分优劣。
翌日,北大营校场。
李云面容狰狞,脸色很难看。
解千和解万赶来的时候,看李云的背影仿佛对着校场在运气。凑近了才发现,李云的眼珠子都是血红的,杀气腾腾地对着校场。
“李云,这是怎么了?”
解千不解问。
就见李云喃喃道:“不成功,便成仁。”
疯了?
解万没来由的打了寒战,面面相觑地看向了哥哥。
这时候,李云对解氏兄弟道:“不成功,便成仁。今日爷们不藏着掖着了,三通鼓之后,我等主攻!”
“这”
都走到这一步了,解氏兄弟对武进士还是有企图的,但按照李云的筹谋,很可能他们到头来会一场空。
李云怒道:“我等武人,虽千万人吾亦往矣,此乃大勇。尔等迟疑不堪造就,云羞于为伍。就此别过。”
解千解万真要是脱离了李云,恐怕武进士就没多少指望了。解千只好干脆道:“听李云的。”
解万紧跟着道:“我也听李云的。”
相比省试和殿试,武举的选拔真的有点让人提不起劲来。考场乱哄哄,考生也是粗枝大叶的乱窜,就连考官也是没精打采不怎么重视。好在今日定状元,皇帝要来,这才让众人规矩了些。
申时刚到,封丘门外打头的一排排明黄旗开道,之后数百铁蹄扣地,纷纷踏来。之后,殿前司金枪班在前,皇城司亲从官在旁,由光禄寺卿统领。太仆寺卿整顿车马旌旗,上百辆车辇一字排开,浩浩荡荡的从封丘门而出。
举子,考官都在校场辕门前排开等候,等了很久,才听到宦官尖锐的嗓音:
“陛下驾到!”
“恭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赵煦在簇拥之下登上了点将台,俯瞰演武场,举子才一百多人,有点提不起劲来,根本就法和省试的人山人海相比。就连殿试,六百人参加,一人一张席子,一个书案,摆开了,也能将整个集贤殿,连带大殿外的广场都坐满了。
可武举不一样,武举举子都站着,等会儿还得扎堆厮杀。
作为皇帝的跟班,李逵了无生趣地看在皇帝身后,路过李云的时候,还对他一脸坏笑。显然,这家伙也知道李云要是没办法夺取武状元的话,要回老家给六爷这一房开枝散叶做贡献了。
李云这个气啊!
李逵显然都知道,可就是没出手帮忙。
不讲义气的家伙。
李云胸口的怒气继续积攒着临近爆发。
皇帝赵煦顺着人群也看到了李云,扭头对韩德勤道:“韩爱卿,开始吧!”
“擂鼓!”
“对战!”
咚咚咚
咚咚咚
鼓声一次比一次急促,鼓点如同打在了人心脏上一样,三通鼓之后,演武场内的武举举子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血已热,就看谁先按捺不住,第一个冲出来。
点将台上,韩德勤还饶有兴致地问李逵:“人杰,李云这场瞅准时机,先抑后扬,机会很大。”
他说这话的意思,多半是给李逵通气,爷们和你家是一挂的,放心吧,早有安排。
只要李云一开始隐忍一些,等到时机成熟,突然跳出来,将为首的举子击败,这武状元就稳了。李逵并不在意,武进士对普通人很重要。但是对李云重要性就一般了。李家人如今也开始可以走关系了,走后门了,当官没戏,但是做武将真不难。只是想做到高级将领难。可把李云丢到西北去摸爬滚打一番,只要立下功勋,这官职也就上来了。就李云如今的局面,让他去西北立功,这是救他好不好?李云这家伙根本就没得选。面对韩德勤的好意,感谢还是要的,李逵拱手道:“谢韩大人提点,不过李云今日有点特别。”
“特别?”
李逵的话让韩德勤有点摸不着头脑,不一样,能不一样到哪儿去?
而小皇帝赵煦也是坐在中间,目光盯着演武场,期待李云的表现。说起来,皇帝赵煦的性格念旧,同时也内向,喜欢宅在后宫。虽说如今改变了许多,但他还是对李云抱有很大的期待。毕竟,李云和李逵一样,也算是他亲自网罗的人才。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赵煦很容易被旁人左右。就是他的情绪化,让他没有了帝王该有的心机。
帝王心,深似海。让人看不穿的皇帝,才会有威严。
容易被看穿的皇帝,会被大臣们玩弄在股掌之间。
这时候的赵煦,对人才还是非常渴望的,尤其是亲近的人,李云算起来也是见过,赵煦渴望有一个能够陪同他成长的大将军,对李云的期待不免多了些。同时也赞同韩德勤的说法,李云只要不败地太难看,他可以帮忙给个好名次,就是武状元,也不是不可以。
可没等他反应过来,李云举起手中的长刀,暴喝道:“有我无敌,杀!”
解氏兄弟被逼到这个份上,只能跟着李云发疯,大喊:“有我无敌,杀!”
三个人组成的最小战场锋矢阵,就这么在枢密院、兵部、殿前司、还有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冲向了一百多武举举子。
别说皇帝傻眼,参加武举的举子也傻眼了。
这是要开局就送人头的节奏吗?
第385章 李氏凶猛
呼
小皇帝赵煦盯着演武场上的李云,还有他两个跟班。赵煦甚至感觉到如同狂风暴雨的大海上一叶白帆,冲向了滔天巨浪的绝望。
扭头看向了告诉他李云是将才的韩德勤,作为皇帝的近臣,韩德勤也是毫无办法。他给皇帝推荐个人有那么难吗?
李云这傻小子也不收着点,怎么就像是愣头青般往人多的地方扎进去。
扎进去容易。
想要冲出来就难了。
锋矢阵,也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有用的战阵。
更多的时候,是作为战场最后手段,是赌博一样的赌运。
反倒是李逵看着李云的表现,颔首道:“这小子选的对手还行。”
韩德勤诧异地地看李逵一眼,他怎么就没看出来?
皇帝赵煦问李逵:“爱卿,你是说李云这么做有深意?”
“没有,总共就一百来人,把个头大的先摁死了,接下来就轻松了许多。至少对于其他举子来说,也是个威慑。”大家都有机会获得武状元,给他人做嫁衣,肯定不现实。即便发现李云很不好对付,李逵估计在场的举子也聚不齐心来。按照他的想法,要是他拿着鬼王斧,能够站在风暴中心,一个人怼全场所有的举子。
正在李逵分析的时候,李云的长刀已经快靠近外围的战团了。
首当其冲的是十来个扎堆的举子。武举不允许用自己的武器,但是可以选择自己携带的铠甲。这伙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铠甲鲜明或古朴,装饰繁多。穿戴铠甲的人也是个个气宇轩昂,就算是普通百姓都能看出来,这些人的身份不简单。
而李云盯上他们,肯定是不理智的行为。
但着已经无法阻止李云了。
快接近对方,对方为首的年轻人才明白,李云的目标就是自己。
但他并不认为李云有机会,不紧不慢地大喝道:“结阵!”
这时候才想起来要结阵,已经来不及了。
李云加快了速度,整个人如同一柄出手的标枪,刺向了对方散乱阵型的肋部。
“杀”
不紧不慢用长刀顺开了扎向他的铁枪,给自己创造出一条仅供他能够出入的通道。下一刻,李云已经出现在了守卫的年轻人面前。
选定目标,对李云来说很简单。只要盯着为首的那人,穿着最华丽的铠甲,周围如同众星捧月般的人,多半是这些将门子弟的头脑。
面对李云如同弯月般袭来的长刀,对方在晕过去之前,就说了一句话:“我爹是节度使!”
李云压根就不在乎得罪的是否是节度使。
只要在演武场内,有心思争夺武状元的举子,总会最后面对这位年轻公子。在巴结高官和武状元之间,很容易获得取舍。
必须是武状元。
大宋的节度使,只有少数真的有兵权,比如说折家,就是永镇西北的节度使。
但折家的子弟,需要来参加武举,获得武状元的称号吗?
根本就不用,人家一生出来就是官,成年之后就能领兵作战。武状元的身份,对他们来说根本就如同鸡肋般,食之无味。
至于留在京城的节度使,都是养老的官,或者是皇亲国戚。
李云不在乎,可是解氏兄弟真的手抖了一下。他们在沂州或许有些人脉,但是在京城,他们俩兄弟敢得罪谁?
李云可不管,长刀在对方的脖子上砍下,虽然已经收力了,且对方的盔甲还有防护,手中只是演武用的武器,是没有刀刃的木刀,仅仅是中间夹了铁,才感觉有点分量。但即便是脖子被人用棍子猛抽了一下,对方也只有翻着白眼倒地的份。
李云猛冲,化解面前的危机,回头倒转刀把,将俩个和解氏兄弟缠斗的对手给解决。
仅仅是后背被刺了一下,就痛地嚎叫倒地。
边上殿前司的教头作为裁判,举着个小旗,在占据周围晃悠。
“淘汰!”
“淘汰!”
“你,被淘汰了!”
李云扭头继续冲向其他人,仿佛即便是千军万马,也不是对方的对手。
演武场内,顿时乱了起来。
有想着脱离战局,却被裹挟着不能退的倒霉蛋。
有想要学李云,却没有合适帮手的独行客。
还有外头不对付,进了演武场之后,准备公报私仇的仇家,都开始作对厮杀起来。
可即便打得热闹,但也比不上李云几个,一路佛挡杀佛神挡杀神,手底下根本就没有能支撑起三五招的对手。
“我爹”
有遇到个多嘴的家伙,李云手上根本就没闲着,还有心情和他对方掰扯:“你爹也是节度使?”
“不是。”
对方暗暗叫苦,大宋才几个节度使。大部分还都是拥有节度使贴职的官。说起来,武将有节度使官阶的基本上连带兵打仗的机会都没有。
“五千贯!”
李云手中的刀慢了些,对方顿时觉得压力大减,这才开口道:“只要你们保护我支撑到最后二十人,我给五千贯。”
别说李云了,就连解氏兄弟都有点傻眼。武进士最终会至少有二十个名额,能够坚持道到最后二十人,可以说对方的要求是一个武进士的名额。
开价可不低,李云都有点深舍不得杀对方了,武举考试还能挣钱,作弊更是光明正大的开价。
“一万贯。”可随行就市,李云心说,自己要不给自己争取一下,都不好意思。
李云试探的问对方,能给五千贯,就不会在乎再多出五千贯。而且对方功夫不错,要不是落单了,李云也要费上些功夫,可当他面对李云和解氏兄弟的时候,就连一点机会都没有了。三招之内,必然授首就擒。一旦让解氏兄弟腾出手来,他就是想要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