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三叔公说高兴了,赵煦却陷入了沉思之中。
两日后,高俅在朱雀门早早的等着李逵,远远看到李逵骑着马,就迎了上来。见面第一件事,就是对李逵哭诉:“人杰,你去管管你家三爷爷吧?他老人家太能吹了,陛下都有拜师的打算了。”
李逵傻眼道:“我家三爷爷?做帝师?”随后坐在马鞍上,瞥了一眼高俅道:“你没烧糊涂吧?”
第402章 官迷
“陛下呢?”
“今日小朝会,估计被相公们耽搁了吧?”高俅随口说道,不过随即古怪起来,低声对李逵道:“人杰,还是快回家里去吧!陛下今日估计还得去找老爷子。太邪门了,我要是能有三叔公的一半功力,说不定我是殿帅了!”
李逵鄙夷道:“那你要是有老爷子的一半年纪,爷们都得喊你叫叔!”
高俅也不在意,调侃而已,他也经常调侃李逵,想起了要紧的事,急忙嘱咐李逵:“对了,人杰。陛下出宫用的是化名,黄佣,公爵,节度使。可别弄错了。他是你的朋友,因为窜门才认识你家三叔公的,别让陛下失了兴致。”
殿帅是什么官?
太尉。
李逵笑笑,高俅也真敢想。不立功,那有机会在军中突破中级军官的桎梏?
不过,李逵也好奇,三叔公在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到底对皇帝蛊惑啥了,引地皇帝都快魔怔了。
可不是快魔怔了吗?
都准备拜乡下老头子当老师。皇帝真要是正儿八经的认下的老师,就只有一个身份,太傅。三公之一,了不得的正一品。可李逵总觉得这里面有点不对劲,三叔公的本事他清楚。能把皇帝唬的一愣一愣的可能是有,但绝对做不到天天如此。按他对老头的估量,这会儿,老头肚子里的干活,差不多快捣腾不出什么干货了。
可看架势,皇帝恨不得都快住到他家了。
想想都觉得不对劲,还是赶快回家一趟吧!
三叔公就一个快八十的老头子,他一没有美色可以诱惑;二,才气似乎连个县学生都不如。别似乎了,肯定不如。就连上了三年蒙学的熊孩子,在学识上也不会比他差多少。
唯一能够称道的,似乎就是这位爷能忽悠。
但一两次或许没问题,时间长了,肯定得露相。
刚回到家里,三叔公一脸紧张的盯着影壁,看到李逵的那一刻,有点老泪纵横的意思。站起身朝着李逵走来,一边走一边数落:“人杰,你都交的什么朋友啊!就哪个姓黄的小子,天天来,天天来还不算,还问那么多古怪的问题,老头子我最近头发一把把的掉,都被他难缠的妖精给磨的,你瞅瞅,你瞅瞅,是不是快秃了?”
看来,老头子最近怨气不小。
李逵咧嘴笑道:“三爷爷,既然你不喜欢黄佣,干脆去李全家里住呗。又不会赶你走。”
“借他俩贼胆!”三爷是什么人?李氏族长,要是在族人的家里住,还被赶出来,还有什么脸面可言?
可问题是,他一个糟老头子,来到京城,住在李逵家里,李逵的老娘张氏因为家男人太多不方便,这才搬去了李全家里。
他要是还腆着脸去,岂不是没脸没皮?
更何况,黄佣这小子虽然古怪,但送的东西做事让三叔公稀罕不已。毕竟,皇弟家的东西,稍微品相次点的玩意,都不会往宫里头送。
只是三叔公宛如被掏空了一般,手里婆娑着价值连城的玉佩,精神却颇为萎靡。
看到这一幕。
李逵的脑子飘过一句话:
一个老头,被一个少年,淘空了!
这太诡异了。
李逵也觉得这样下去总不是个事,三叔公年纪大了,皇帝又是精力过剩的年纪,忧国忧民的事还是不要打扰他老人家的为好:“三爷爷,要不等下了聘礼之后,让五叔照看着你回家吧?”
“出门万事难,还是家乡好。”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念旧,对乡土有着一种年轻人无法理解的执念,三叔公也是如此,感慨了一句。却又有点舍不得道:“可是你那个朋友吧?送的东西都真不错,老头子有点舍不得。”
贪财。
恐怕这也是老年人的一个通病。
三叔公也难以免俗,想着‘黄佣’的各种好处,就他哪些小缺点,也就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爷俩正说话呢,院子外高俅的声音就越过围墙传了进来:“人杰,人杰!弟兄来看你来啦!”
三叔公这些天,就怕高俅这厮的嗓门,他一来,后头准跟着那个‘黄佣’,这厮还是个公爵,进了家门,还不能往外赶。他老人家没来由的打了个哆嗦,脸色古怪的犯嘀咕:“这丧气的玩意又要来祸害你家三爷。”
李逵急忙起身,没等迈步,扭头对三叔公道:“要不,我让他们走,就说你窜门去了?”
三叔公摆摆手道:“都多少天了,也不差这一两次,你去瞅瞅,他今天送我什么宝贝。”
虽说,三叔公将‘黄佣’当成了凯子,但还是有点干货给这个‘黄佣’说道的,要不然‘黄佣’也不会天天打着探望长辈的旗号,来李逵家里打搅三叔公。李逵见此,还是嘱咐了一句:“三爷爷,待会儿您老和那个‘黄佣’说话的时候,别太呛,人……毕竟也是个公爵,从小在府邸里骄横惯了的主。”
听人劝,吃饱饭。
真要是好话,三叔公肯定得听劝。
可一个年轻小子,就算是有国公的身份,在大宋又不是皇帝,凭什么惯着他?三叔公鄙夷道:“他这个年纪惯着他,那是害他,除非他是皇帝,天底下他最大,要不然哪天遇到个不惯着他的,还比他厉害的,岂不是要完蛋?”
三叔公不耐烦的摆摆手:“人杰,你去把人迎进来,其他的事你就别管了。”
李逵心说,三叔公您老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么就认定‘黄佣’不是皇帝?万一,哪天把戏拆穿了,您老人家岂不是要被吓死?
天天对皇帝不冷不热的冷嘲热讽,还忒不待见人,得亏赵煦如今刚亲政,皇帝的威仪还欠缺了一些,又遇到一群气性比牛都大的朝臣,才让您老逍遥至今。
想要改变三叔公的想法,很难,比登天还难。但李逵有办法,他对三叔公低声道:“三叔公,您老也别小看人家‘黄佣’,他家里的身份显赫的很。你只要把他哄开心了,他求求长辈,说不定能给你一个散官当当。”
三叔公愣住了,拉着佯装要走的李逵,痴痴的问道:“真哒!”
黄佣是谁啊!
皇帝赵煦在外的化名,他真要是有心给三叔公当官,低了拿不出手,而且大宋的官够多了,也不差三叔公一个。
李逵认真的点头道:“这还能假?”
三叔公认真的整理了一下衣襟,然后正色道:“我把他当祖宗供起来!”临了,还不放心的对李逵道:“人杰,你可莫要骗我?”
第403章 你这个叛徒
三叔公想要当官难吗?
真不难。
李逵当年忽悠了个县令周元,他做了学生。
三叔公老来得运糊弄了个皇帝,他眼瞅着要当官了。随随便便就能当个六七品的散官。
这就是差距啊!要是当年李逵能忽悠上皇帝,他早就成朝堂上的大红人了。
李逵想到这些,长吁短叹道:“这人啊!一命二运三风水,说的还真准。”至于说积德行善之类的高尚情操,百丈村人恐怕都不怎么具备。
李逵这才摆脱了三叔公,站起身走出院子。在影壁前的台阶上见到高俅、郝随、韩德勤几个簇拥着小皇帝赵煦,心说:这几位也太守规矩了吧?皇帝都站在门外等着?他一下子将三叔公的官职上调到了五品以上,三品以下。李逵躬身对皇帝行礼后,愕然道:“陛下,为何不进臣的家门?”
赵煦显然是入戏了,对李逵摆出一个小声的手势,压着喉咙道:“李卿,且莫要声张,免得惊扰了老前辈。”随后小皇帝还小心不胆大地询问李逵:“卿,不会把朕的身份给说了去吧?”
李逵摇头道:“没有陛下的允许,臣不敢!”
“善!”赵煦表示很满意,他可不想因为自己是皇帝的身份,让三叔公说话畏首畏尾。说起来,他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三叔公这样对他说话不客气。可问题是,三叔公不客气归不客气,但说的话却很有道理,还很有趣。
赵煦知道自己皇帝的身份一旦泄露,那么这种友好的谈话关系就会破裂。
之前,李逵真不信,皇帝能被三叔公迷的五迷三道的,可这会儿,一句话的功夫,他明白了,皇帝已经中毒很深。他原以为,高俅说皇帝想要拜三叔公为师,这不过是故意吓唬他的话,没想到,原来真有可能。
当然,拜师过程肯定是一波三折。帝师的官职算是个荣誉性质的官职——太傅。太傅这个官在大宋是贴职,不算差遣,光拿俸禄不管事。但地位超然,是正一品,担任这个官职的人不管哪朝哪代都是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且只能是老臣。
别看皇帝九五之尊,也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赐封太傅这种大事,如果让一个既没有功名,又没有爵位的乡下老头子当上,这满朝文武岂不是要闹翻天?
李逵探头朝着门外的街头看了一眼,韩德勤在边上嘟哝道:“别看了,殿前司,亲从官,金枪银枪殿前武士,这条街走的人,九成九是咱们的人。另外,你家左右两边的房子,也被皇城司的人占了。李直秘,你运气真好,天天有皇城司的人保护。”
李逵只是觉得街上的行人似乎不太对劲,为什么平日里的街坊都不见了,而街头上走来走去的人变成了高大威猛的壮汉,透着一股子诡异。韩德勤一解释,他就释然了。毕竟皇帝在他家要是出事了,他恐怕只有带着家人远走高飞了。
原来都已经安排妥当了,怪不得连韩德勤都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
但问题是,这是好事吗?尤其是皇城司的人竟然将他家左右的院子都买下来了,而皇城司就是大宋的密探机构,任何人都不会愿意和这帮专职打小报告的家伙做邻居。李逵心中怒骂:“爷们请你们来了吗?可缺了大德了,谁愿意和皇城司的探子当邻居。还左右两边都是,以后李逵在京城岂不是稍微有点想法,就被皇帝知道去了?”
就说话的功夫,赵煦整了整衣衫,正好金冠,阔步走进了院子:“老前辈,我又来了。”
三叔公急忙从席子上爬起来,对赵煦客气道:“爵爷还请上座。”
赵煦觉得有点不太对劲,怎么平日里挥洒自如的三叔公,今日拘谨了很多。难不成李逵已经把朕的底细给告诉了他家三叔公,然后老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完全不一样了?
他哪里知道,李逵并没有将皇帝的秘密揭开。他只是担心三叔公坚持不下去,就给三叔公画了个饼。毕竟天天被人烦,肯定很不开心。可皇帝要见个人,谁敢拦着不让见?三叔公没有积极性,自然会发脾气。对谁发,也不能对皇帝发不是?
于是,李逵灵机一动,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让三叔公知道,巴结赵煦,他当官的梦想就能实现。
结果就是,三叔公热情大涨,要不是因为身份问题,他都恨不得亲自去门口迎接赵煦。他老人家如今地位涨高了,但有些坎对他来说还过不去。比如说见官矮一头。真要是巴结个人能让他当官,就三叔公的秉性,他能由衷的迸发出‘爱死他’的热情,让对方有种被奴仆无微不至服侍的错觉。
三爷对你好,还以为是真对你好?
丧气玩意,这是三爷看上了你家的东西了。
可三叔公哪里知道,官位,可能是皇帝手里最不缺的东西了。想要多少有多少的那种,即便没有的官职,皇帝也能一瞬间创造出一个来。
可三叔公他老人家不知道啊!他觉得这个事很难,甚至犹豫着,是否要拿出棺材本来运作一番。
他陪着小心,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眼前这位爷。这让小皇帝心中满是失落,三叔公不撇嘴了,不露出大板牙嘲笑他了,甚至不再称呼他‘小子’了。
说起来,这俩人地位没有变化,但心情都不舒坦。一个是年纪轻轻,要啥有啥的贱骨头,一个是年老成精,坑蒙拐骗的老阴人。
他们凑到一起,总觉得让人格格不入。
好在赵煦今天是带着问题来的,今日小朝会,皇帝在殿上被相公们纠缠了好些个时候。以至于,匆忙间忘了挑选礼物。赵煦有点赫然,张嘴道:“老前辈,今日来得匆忙,没有挑选合适的礼物,还请老前辈不要见怪。”
三叔公一门心思都在做官上头,哪里会在乎这些,脸上堆砌起一团的笑容,对赵煦道:“能来就是看得起老头子,带礼物来,岂不是见外了?”
“其实今日小子来是来向老前辈请教来的。”
赵煦有点为难。他以前请教的问题,多半都是大方向的问题。比如说如何处理臣子之间的不和睦,臣子脾气太大怎么办?
但今天他真的遇上了困境了。
所以,小朝之后,就匆匆赶来。希望在三叔公面前找到解决的办法。
至于李逵几个,他们却被安排在影壁附近,能远远的看到赵煦和三叔公面对面的交谈,却被限制凑近,防着偷听他们的对话。
原本,李逵没有被这种限制。毕竟这是他家里,而且赵煦也不会对李逵有太多的防备,他俩连襟的身份已经板上钉钉了。可韩德勤等人不乐意了,凭什么我们都不能听,你就能凑到跟前去听?拉着李逵就坐一起。
李逵无辜地听着韩德勤抱怨:“李直秘,你家三爷什么时候走,真要是在京城不走了,说不定我都得在这条巷子里买座宅子。”
老韩是有祖宅的,京城的高门大户,就在皇城附近。压根就看不上出了内城的保康门高尚豪宅区的宅院。
这货摆明了心里不舒坦,想和李逵斗嘴。
李逵能让他如意了?
故意岔开话题,问高俅道:“你们怎么不跟在陛下身边?”
虽说他们都看得见皇帝,但距离比较远,只要赵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