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童贯也觉得不解,他近十年来没有离开过皇宫一步,应该在外头没人认识他啊!好奇之下,盯着李奎问道:“你认识老夫?”
“不认识!”李逵回的太爽利,差点把童贯的老腰都给闪了。
第088章 宫中来人
不认识,你胡乱接个什么茬?
童贯气地又是冷哼一声,有种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愤恨和无奈。没办法宫里的后台倒了,十年了愣是没有缓和过来的希望。但并不意味着童贯是个没脾气的人,他也有自己的尊严,尤其是对待小人物的时候。
太监。
长胡子的太监。
长胡子的祸害大太监。
没错,他就是童贯,历史上那个童贯,还在走霉运的童贯。
童贯的倒霉要从十多年前说起,他是总管李宪的门徒出身,在李宪最宠幸的时期,这位已经脱离了一个太监该有的权势,影响力直接到达了朝堂之上。他在李宪门下的才能是最突出的,也是最被看重的人才。那时候的童贯眼高于顶,什么茶监、盐监、铁监油水丰厚的都监都不在他的眼里。他想要继承李宪在西军的地位,收复西夏,成就一番伟业。
童贯的理想很高大,一个太监,竟然想要当一方战区的统帅。还整天想着灭西夏,扩疆千里。
但有李宪在前,他有这种想法一点问题都没有。
很不幸的是,李宪倒了。
靠山一倒,他就傻眼。有道是墙倒众人推,李宪这根柱子倒下之后,连累的不仅仅是他周围的人,还有被归为李宪党徒的众多人。尤其是李宪是宦官,他的党徒要么是军中的将门,要么是宫中的宦官,在文官眼里都是死不足惜的货色。
为了活命,童贯果断回到了皇宫,从最底层的小黄门做起,那时候他已经三十岁了,蛰伏近十年,才免于横死。
可这一耽搁,就是十年。
人到中年百事哀,童贯一想到自己都不惑之年了,还是个内黄门,就夜不能寐,什么时候能够一展心中的抱负?直到刘氏在宫中被官家宠幸之后,他才看到了机会。但当时的情况下,这还不算是机会,他需要等,等一个能破局的人出现。当时的刘氏,在宫中不过是个孤家寡人,她连自保都很难。要不是官家护着她,恐怕在宫中一天也活不下去。
宫廷,永远是最凶险的地方,任何闪失都会让人平白丢掉性命。
刘氏的身份和所有同她一起进宫的女官都一样,都是太皇太后给孙子选儿媳妇中的备选,家世也差不多,四五品官员家的嫡女,基本上都是将门出身。
等到孟氏被太皇太后确定为皇后人选之后,刘氏一点机会都没有了。按理说,他应该去巴结孟氏。但童贯并没有这么做,一方面孟氏在女官之中崛起之后,不缺巴结的人;另外,他不看好孟氏,因为官家对孟氏不满意。他还需要继续等,因为他知道宫中能够笑到最后的只能是一个人,官家。不过如今的官家可没有什么权势,他还在太后和太皇太后的管制之下。可是当他亲政之后呢?
机会总是能等到。
最多……再蹉跎几年吧!
但是最近宫中的冯大总管的一些举动让他对刘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向不问宫中琐事的冯世才,将身边经常使唤的一个小黄门拨到了刘氏身边使唤,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冯世才要保刘氏。不管是真是假,只要冯大总管不出面解释,那么就是真的。宫廷就是这样,真真假假,可能永远听不到一句真话,都需要自己去揣摩。对冯世才来说,两万贯,只值给一个身边的小黄门在刘氏跟前跑腿。这点钱,还不足以让他亲自出面。
对童贯来说,这是机会,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毅然决然的投入了刘氏门下。同时充当刘氏和宫外之间的联系人。童贯不缺手段,也不缺阅历,他缺少的是机会。投靠刘氏之后,立刻就成了刘氏身边的智囊。要知道,刘氏身边连个出主意的人都没有,童贯的出现,宛如她的救星。
这趟他来沂州,更多的是想结识一下刘葆晟,毕竟官家很可能会在几年之后抬举刘氏,最少也是一个宠妃的位子,刘葆晟这个国丈虽无法名副其实,但也差不了多少了。再说了,大宋的官家废后又不是没做过,谁都不知道未来如何。
紧赶慢赶,好不容易来到了沂州。
却遇上了李逵。
童贯对李逵的印象很坏,有种突然跳出来给他添堵的熊孩子,在他面前打死都不地眨眼帮忙说句话的那种。
可他又很矛盾的认为,李逵不算是坏人。在宫中待久了,一个人能好成什么样,童贯不知道,但能坏成什么样,童贯多少有点底的。
很快,轮到盘查李逵,军马,战刀,半大小子,一看就是练家子,种种迹象表明,李逵不好惹,很可能是哪家的公子哥过年,回来抖威风来了。
“小郎君,入城吧!”
“不检查了吗?”
“小郎君说笑了,你可没货物,不用检查。”
税丁讨好的笑着,李逵呵呵一乐,丢下一颗银豆子,道:“给兄弟们打两斤酒,御寒。”
李逵的这一举动坐实了税丁对他的猜测,点头哈腰的讨好道:“谢小郎君赏赐。”
就在靠近的一瞬间,李逵偷偷对税丁道:“看着后面那一男一女没有,外乡人,一看就是肥羊,车上的货物不说价值连城,也是这个数。”
李逵随意比划了一个手势,大摇大摆的入城。童贯不待见他,他还不待见童贯呢?就凭童贯对他不假辞色的样子,假惺惺的不生气,暗地里怀恨在心,他能轻饶了这死太监?
再说了,他可不认为童贯和他有联系,这辈子都不会有可能。
李逵入城之后立刻被大宋的城市给吸引住了,临沂可不是沂水县,城市规模大了好多倍。街道干净不说,往来行人川流不息,长街上华灯璀璨,浓厚的节日气氛扑面而来。
随意买了一套看着还算素的新衣,李逵在街上找了一家客栈。
丢下钱,就吩咐店小二准备热水。
今晚是不太合适去刘府了,只能明日赶早。
让他没想到的是,童贯在城门口被折腾了很久,才进入城内,投店之后跟他一起来的少女桑红叶立刻指着马棚里悠哉悠哉吃着草料的老马道:“阿翁,你看这像不像那黑小子的马?”
童贯定睛一瞧,可不就是那匹看着贱兮兮的杂色马。
桑红叶兴奋道:“非要给那黑小子一点颜色看看,让他胡乱得罪人。”他们在城门口被盘查了很久,最后童贯忍痛给了两贯酒钱的贿赂,才得以脱身。
不过,李逵骑来的这匹马却没有将童贯等人当成对头,反而大眼珠子瞅着一匹从车上卸下来套绳的枣红小母马,偌大的马眼里泛着桃花。只见它哈着热气,热情的打着招呼。希律律——,啼啼。似乎在喊:“来啦,老妹,瞅瞅哥哥的伙食,麦麸拌炒豆子,老香了,一起吃点?”
吃喝是次要的,关键是它热情的有点不怀好意。
童贯也生气,他多半猜到了李逵之前凑在税丁的耳朵跟前说了什么。可他是办大事的人,怎么可能会被一时的不快蒙蔽双眼?
他沉声道:“别多事,办事正事要紧。我出去一趟,你在客栈别乱走,记住不要找那小子的麻烦,免得暴露了身份。”
他嘱咐了两句桑红叶不要在客栈里闹事,这里不是汴梁,不会有人对宦官有多少敬畏。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地方官一个个胆子大了去了,尤其是文官听说宦官去武将的宅邸,掘地三尺也不会放过。
临沂城,刘府。
淮阳军都虞候就是临沂人,自从在军中被两个上司排挤之后,就常驻临沂城。反正大宋的武将不在军营的多了去了。有些指挥使甚至经常住在京城,也没人管。
再说,淮阳又不是真定府,更不是西陲,没有战事,大宋的文官也睁一只眼闭一眼,对武将擅离职守并不上心。只要武将不想着建功立业,骑到文官脖子上作威作福。对文官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反正朝廷把将门当猪养,养一只是养,养一群也是养。
刘府门前,两个硕大的红灯笼高高的挂上,点上了蜡烛,将门楼子衬托的更加高大了起来。
而门房里,一个老军和胖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他们面前是一些酒菜,胖子就是韩大虎,说是专门在门房等李逵也没错。也有可能是在老丈人家里不受待见,找清净来了。
“两位,饶有兴致啊!”
韩大虎已经微醺,眯起眼睛看着到访的不速之客,张嘴问:“你谁啊!”
“在下从京城延福阁来,麻烦通报一声主人。”童贯也不多说话,找个地方坐下来。
韩大虎听着地方有点熟,丢下一句话道:“等着。”
很快,刘葆晟带着全家人匆匆赶来,根本就没有延福阁这个地方,但是宫掖之中有一座延福宫,正是他女儿所住的地方。这地方按理说是给皇帝和皇后平日消遣的地方,可今上登基才九岁,自然没有皇后。加上太皇太后高滔滔给孙子准备了一百个儿媳妇备选,于是一股脑的送入了延福宫中养着。
韩大虎不知道延福阁,但刘葆晟却是知道的,应该就是延福宫。于是乎刘宅内一阵鸡飞狗跳的闹腾起来,全家有身份没身份的都被他拉扯到了一起,齐刷刷的出现在前院。
刘葆晟怒视女婿韩大虎,这才拱手道:“怠慢了天使,开中门,摆香案。”
童贯尴尬了,他站在门房口,算是进门了吧?
另外他只是暗中而来,并非是带着圣旨来,开中门倒是无所谓,刘家也不是显赫世家,他当得起。但是摆香案就过分了,急忙拦住了刘葆晟要摆出接圣旨的架势出来:“刘将军,咱家来是受刘婕妤所托,带一封家信。”
刘葆晟大失所望,他还以为要接圣旨,去京城当国丈了呢!
顿时愣在当场,尴尬不已。
第089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
宾主落座,童贯是宫中的内黄门。虽说是宦官,但对于刘家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身份。并不是说刘家面对童贯会低人一等,一个内黄门,不值当刘家兴师动众。可刘家如今最着急的是传递宫中的消息不通畅。
女儿入宫多年,往来信件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刘家对皇宫内的情况是两眼一抹黑,一无所知。
童贯的出现给刘葆晟带来了他迫切想要知道的所有消息。
童贯年近四十,宫廷之中蹉跎十年,如果这段经历还无法让他成熟起来,活该童贯命运不济。而他可不是这样的人,察言观色,心领神会,这些给人办事的手段都非常娴熟。童贯落座之后,先是拿出了一件刘氏从家里带走的随身首饰,一个白玉玉坠,刘葆晟一眼就认出了是女儿之物。他哆嗦着拿在手里,感触良多的叹了口气。这才确认了童贯的身份,确实是接受小女儿的委托,从宫中而来。
听着童贯从宫中带来的消息,大总管冯世才的关系是搭上了,但是大总管的态度模棱两可,仅仅拨给刘氏一个身边使唤的内黄门。
“什么,两万贯,就给了个小厮?”
韩大虎喝了点酒,有点上头,听到那么多钱只给小姨子换来了一个身边的使唤人,忒不值当,感觉亏到姥姥家了。他有这等想法没错,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两万贯是想都不敢想的一笔财富,就算是富商,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能拿出这么一笔钱财出来。可他千不该万不该,把一个内黄门贬的如此不堪,干脆用‘小厮’这个词形容。
坐在他岳父对面的童贯也是一个不入流的内黄门,此刻正面色不善的盯着他。
刘葆晟虎着脸道:“瞎说什么!”说完对童贯拱手道:“家中女婿,山野村夫,不知宫中深浅,还请童内官海涵。”
“刘公严重了,如今童某在贵人身边的当差,刘公又是贵人的生父,哪里有让主人道歉的道理?”童贯的视线只是在刘葆晟和韩大虎的脸上划过,就已经看出了刘葆晟的心思。
话虽是女婿说的,何尝不是刘葆晟自己的心思?
要不然为何刘葆晟仅仅是不轻不重的呵斥,为何不将韩大虎直接赶出去?
童贯觉得有必要给刘葆晟科普一下宫中的规矩,一个完全不懂宫廷游戏规则的将门,就算是在官场春风得意,恐怕也不会理解那一道宫墙之后的凶险。
至于……韩大虎,浑人而已,并不入他的眼。
童贯莞尔一笑:“刘公,恐怕您不清楚宫中些个,在下恐有讨嫌之疑,但有有些肺腑之言,还请刘公不要嫌弃。”
“愿闻其详!”
刘葆晟接茬道:“刘某在宫外,对于宫廷忌讳,道听途说的多,真正见闻几乎全无,还请童内官解惑。”
“宫中险恶,不比宫外。很多时候,总管,贵人们都是一个眼神,一句不轻不重的话,就已经表明了态度,生死也在一瞬间。冯总管派遣身边之人来刘贵人身边,已经算是表明了态度。两万贯,看似很多,但冯总管恐怕还真看不上。他看重的更多的是刘贵人在官家心中的地位。”童贯解释道。
刘葆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之前还在为花钱没给女儿找到一个好靠山而懊恼的刘葆晟,此时此刻,眉宇间的忧愁下去了不少。
童贯继续道:“如今贵人在宫中有冯总管照应,安危已不用担心。按理说在宫外有奥援是如虎添翼之势。童某失言,还请恕罪。刘公两位贤婿在汴梁不仅无法帮到贵人,反而做事天马行空,让在下看不到目的,着实费解。”
“他们在京城做什么了?”刘葆晟哪里听不出来童贯对大女婿和二女婿的不满,可要说挑拨离间,恐怕也不算,只是表明了童贯的态度。秦文广和程知节似乎在京城给女儿帮倒忙,引起女儿身边的人不满。
童贯笑道:“大公子钟情于风月,终日往来于文士之间,当然学问之道,咱家是个门外汉,不置评价;二公子往来将门,呼朋唤友之间,好不威风。不过刘公也知,太皇太后出自将门,太后出自士林。恐怕两位公子有受人蒙骗的危险。”
话点到这里,童贯觉得差不多了。
起身准备告辞,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