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551部分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551部分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李逵一问。张商英就哑巴了。

    他慌乱地开口道:“我去的时间短,还不及……”

    “废物,朝廷给你俸禄,是让你去游山玩水,陷害同僚的?你在延安府的时候,我也在延安府,我去青塘将唃厮啰国灭了,你还在延安府。你可知道延安府有绥德军驻军一万八千,军帅两员,营将六人。厢军六千人马。这其中只有五成士卒只有在二十岁至三十五岁之间。而延安府对面的西夏宥州方向,有嘉宁军司三万步卒。而在榆林方向的是祥佑军司,骑兵五万。”

    “如此脆弱的边塞,你竟然不思进取,为国效力,却做些蝇营狗苟之事,朝廷养你何用?百姓奉养你何用?你吃着延安府廪仓的小米饭,难道就没有羞愧过一次?”

    “算了。”李逵懊恼的耍手,仿佛像是要甩掉一只苍蝇般让他嫌弃:“你这等蠹虫,庸官,是自然明白不了家国天下的重要。这才是我辈读书人心中的浩然正气。至于被辽人利诱,只能怪自己没脑子。章相,难道你还想维护这等卑劣小人吗?”

    没想到李逵不仅逼张商英,连带着将章惇也带上了。

    可是章惇非但不生气,反而有心助李逵一臂之力。他也想知道,张商英这货到底投靠了谁?

    章惇知道自己必须要给出态度了,要是再不开口,李逵这家伙有可能要讲他放在和张商英这蠢货同等的货色了。咳嗽了一声,章惇沉声道:“先觉,你也是入官场的老人了,难道就没有一点谨慎之心?”

    “章相,下官不知此话是何意?”张商英彻底慌了,面见章惇的时候,他还有些许期待。毕竟是自己人,往日的情谊应该还在。

    可是章惇一开口,却让他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

    但相比出卖同僚,张商英还是有点廉耻的,他拒不承认道:“章相,下官所作所为都是下官的本意,没有人在后挑唆。章相你也别多问了,问也问不出来。”

    章惇的脸色顿时不好看了起来。

    张商英此举,等于是将他也排除在了自己人的阵营之中。

    可没等章惇发作,李逵却上前一步,对章惇建议道:“章相,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此贼可以隐瞒身后之人,显然是大有地位之人。下官建议,将张商英看押起来,仔细询问。”

    张商英不怕,看押朝廷命官,问也问出不什么话来。

    章惇也是心有迟疑,问李逵:“人杰,你看哪里合适?”

    李逵最想说的是兵统局就挺合适。可惜,兵统局连大牢都没有,看押拷问官员根本就不合法。而且李逵坚信,张商英这种软骨头,打一顿,什么都消停了。之前在兵统局,他命令人打了二十板子,要不是当时不适合询问,根本就没有如今的这等麻烦,张商英早就让李逵折磨地只恨不能速死,签字画押了。

    要是真心拷问,李逵坚信,只要再打一顿,张商英这货肚子里的那点龌蹉事,他都能打探出来。他也想老虎凳,辣椒水伺候着。当然,辣椒水太奢侈了,这玩意如今的大宋还配不出来。但没有辣椒水,难道其他的就不行吗?

    人只要敢想,任何神奇的新玩意都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地冒出来。

    可惜,兵统局没有问案的权力。更别想对官员动刑,李逵转悠着眼珠子,想着是否向章惇要这份权力?

    要不然,兵统局空有名头,却没有惩罚力,威慑力不足啊!

    大宋是有那种像文天祥、陆秀夫这样的肝胆之士,但更多的是膝盖特别软的怂包。张商英肯定不属于对生死淡漠的人。

    这等小人,只要敢往死里折腾,说不定没动刑,就已经招了。

    想到这里,李逵向章惇讨要:“章相,要不让兵统局设个刑房……”

    章惇急忙制止:“想都不要想,兵统局能审问官员,你李逵是不是要上天啊!”

    “没有,下官只是想为朝廷出一份绵薄之力而已。”李逵有点可惜地看向了张商英,后者一阵后怕。兵统局的二十板子,刚打不久。谁知道李逵这厮憋着什么坏招?

    自己报仇不成了,李逵只能一脚将张商英踹火坑里算了。当即改口道:“章相,张商英曾是御史台的御史,或许去乌台反思,能在昔日同僚感化之下,说出幕后之人。”

    “这个……”章惇动心了,捋着胡子刚想要答应。

    可是张商英却急了,他当初在御史台,那是章惇把他当成钉子强行安插在御史台的手段。什么同僚之情谊,根本就没有,只有咬牙切齿的恨意。

    御史台上下,都知道张商英这货是来砸刘安世,还有其他御史饭碗的奸佞,这货能在御史台有什么朋友?

    李逵知道自己在官场的敌人不少,但是还是低估了张商英,这货在官场的敌人比他更多。

    张商英闻听要去乌台,也就是台谏的牢房,顿时急了,对章惇道:“章相,当初是您让我去御史台的啊!如今刘安世还是御史中丞,下官去了,岂不是命都要没有了?”

    章惇愤恨不已道:“你还是不想说幕后之人?”

    “下官,不敢说!”张商英还想硬气一下,寄希望于章惇能够想着昔日的情分,至于说对付李逵,他这辈子都不想和李逵碰面了,更不要说对付李逵。

    这次的教训,足够让他警醒此生。

    章惇正在犹豫,李逵却轻飘飘的开口下蛆使坏道:“背后的刀子,什么时候落下来,谁都不知道。万一自顾不暇的时候落下,就要出人命了!”

    这话一出,章惇顿时坚定了心意,冷着脸道:“张商英,你去乌台陈情吧?”

    张商英大惊失色,惊恐万分道:“章相,下官会死在乌台的啊!”

    还真别说,其他人去乌台,御史们只会当成任务来看待。而张商英去了御史台,还是以需要陈情身上嫌疑的嫌疑人的身份前去。乌台的御史们会像是要过年迎接年猪般的高兴。

    在御史们眼中,张商英这货就像是过年的年猪。

    杀是肯定要杀的,但是要杀的漂亮,杀的喜庆,杀出个过节的气氛来。

    试想,要是刘安世知道李逵将张商英以罪犯的身份发落去乌台牢房,这位性格执拗,不通情理的老御史。会在御史台集资筹款,请李逵去京城最好的丰乐楼,吃最贵的菜,叫最好的姑娘,感激李逵给他们手刃仇人的机会。

    张商英惊叫起来:“章相!”

    “章相!”

    ……

    就像是不甘赴死的猪哥,张商英死命的挣扎起来。而李逵却在他面前冷笑道:“不知死活的东西,还敢给辽狗隐匿?”

    这话虽说是故意气张商英的,但张商英却仿佛是看到了救命的稻草,都快被人拉出都事堂了,却突然高喊道:“章相,我说,我说……”

    被再次拉倒章惇面前的张商英,趴在地上,委屈地哭起来,呜呜呜……悔恨的泪水,瞬间湿透了衣袂。

    “是谁在背后支持你?”

    “大理寺卿姜旭。”

    “刑部是谁?”

    “刑部尚书邢恕。”

    “还有呢?”

    “礼部尚书林希。”

    ……

    张商英刚说完,反倒是章惇却情绪激动地冲到了张商英边上,怒起一脚将人踢翻在地,怒道:“不可能!”

 第691章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章惇的愤怒,那是因为林希的身份特殊。

    林希,福建路人,嘉佑二年进士。

    知道这信息的都已经觉察过味来了。林希和章惇的关系是老乡,还是同一科的进士。别看章惇因为侄子中了状元,脸上挂不住,没有参加选官,重新考了一次科举。当然,也考上了。但是和章惇熟悉的人都知道,章惇喜欢把自己当成嘉佑二年的进士。

    主要是嘉佑四年的己亥科,人才凋零,有点让他感觉没脸见人。

    即便如此,嘉佑四年这一科章惇也没有中状元。就像是在太学里,上舍生参加月考的时候没考上魁首。愤而去了中舍生哪里找存在感,然后被啪啪打脸。

    第一竟然还不是他!

    事实上,他的名次并没有上升,还是殿试第五,和嘉佑二年的排名一模一样。

    当时的章惇并没有感觉到羞辱,他还是很高兴的参加了选官,进入仕途。

    真正让章惇大受打击的一年后的制科。制科考试,是针对进士的考试。当然其他身份的文官也能参加,但是没进士出身的文官,根本就没胆参加大宋最高规格的制科考试。因为制科考试不仅仅是考试,还有一个入门门槛,参加考试之前,需要向两制即掌内制、外制的翰林学士、知制诰、中书舍人,呈送平时所作策、论各25篇。

    像老种,种建中这样的荫补文官,如果有人问他要50篇众论古今的策论,老头说不定一怒之下会拔刀杀人。

    没见这么欺负人的事,还将不讲理了?

    这仅仅是参加制科考试的入场券。

    也就是通过了翰林院,中书秘书省高官的认可之后,拿到一张参加制科的准考证。

    而正式考试,远远要比想象的更难。一天之内六篇策论,每篇至少3000字,还不是三百,而是三千字。

    这足以让很多进士看到题目都绝望了。

    这还不算完,考试题目还分明暗之分,从九经,十七史,《国语》、《荀子》、《扬子》、《管子》等典籍之中摘取。甚至还有兵法比如《尉缭子》、《孙子兵法》等等。

    这样的考试,不是饱读诗书之人,连题目都看不懂。

    结果就是,嘉佑六年的制科考试,皇帝成功录取了九个人,其中七个是嘉佑二年丁酉科的进士。至于章惇后来参加的嘉佑四年己亥科,全军覆没。状元刘辉连见皇帝考核的第三场都没有机会参加,就被刷下来了。这才让章惇开始反思起来,自己再混迹在嘉佑四年的进士圈子里,会不会丢人?

    答案是会。

    嘉佑二年的进士,苏轼、苏策、曾巩、曾布、张载、程颐一个个名字,渐渐的出现在了大宋文坛最核心的圈子。

    而嘉佑四年……

    这种感觉让章惇当年很受伤,就像是自己在书院之中,成绩不理想。好不容易找到一帮蒙童,准备去欺负人的,人没有欺负到,自信心不但没有恢复,反而被羞辱了。

    这就是章惇如此心高气傲之人,不得不打肿了自己的脸,腆着脸说自己是嘉佑二年的进士。

    而林希,正是他的同门。从师徒名分上来说,欧阳修主持了嘉佑二年进士科的考试,他是主考官,他们都算是欧阳修的弟子。

    大宋文臣圈内有人生三大铁:同乡,同党,同门。

    章惇和林希是同乡和同门,还是同党。

    按理说,天下没有比他们更为牢固的友谊了。用章惇的想法,他和林希之间的友谊牢不可破。天下已经没有比他们之间更为深厚的友谊了。

    当然,梁山匪徒表示很不服气,明明天下有更深厚,更伟大的友谊,为什么你说没有?

    一起抱着取暖,就问你们敢不敢……

    章惇心目中最不可能叛变的人就是林希。可林希隐隐有叛变的迹象,如何能让他不惊不怒?

    可让他愕然的是,当他怒吼之后,李逵用比他更大的声音,掩盖了他发出的震怒。就见李逵冲到了张商英面前,一把薅住张商英的衣襟,将人从地上拉倒面前,怒吼道:“不可能!”

    张商英又快哭了,他明明讲的每一句都是真话,为何就是没人相信?

    “李逵,你可以羞辱我,但绝对不能用这等卑劣的手段陷害我!”

    张商英说完,表示很光棍。他说的每一句,背叛的每一个名字都是真的。

    可李逵不信,他怒骂道:“这帮生儿子没……的傻叉,我和他们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何要陷害于我?”

    这不是陷害,而是看你不顺眼。

    张商英没敢发牢骚,只好说出他知道的消息:“赵挺之是邢恕的大舅子。”

    李逵刚刚搞的赵挺之丢官,这个理由说得过去。

    邢恕也就罢了,本来就是反复小人。可是林希和姜旭呢?李逵不依不饶道:“邢恕几算了,那么礼部尚书林希和大理寺卿姜旭呢?他们为何和我过不去?”

    “姜旭的事我知道一些,他家去延安府经营煤油生意,投入巨资卖地挖油井,却被骗了数万贯,啥也没挖到。最后还被煤油商会的人给打出了延安府。李逵,你摸着良心敢不敢说自己和煤油商会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逵惊呆了,煤油商会的锅他也要背?

    当然,李逵就是反驳,估计也没办法撇清。毕竟,他赚钱了,还赚了不少。

    随即,他用扭头看向了章惇,眼神颇为无辜,让章惇心底冒出一丝的不忍,仿佛不给李逵正名,就是犯了天大的罪过似的。

    张商英等待着发落。

    他如今的情况很不妙,仿佛生死都在章惇的一念之间。

    良久,章惇终于做出了决定:“去把邢恕、姜旭和林希给老夫叫来!”

    距离都事堂最近的应该是大理寺的衙门,姜旭进入都事堂之后,就看到了如同死狗一般躲在角落的张商英。

    哼——

    冷哼一声,正准备扬长而去。却发现仿佛一堵肉墙挡住了自己的去路。当他抬头看到一张黑脸,露出惨白的牙齿,当时姜旭就是这么认为的,李逵的牙很白,但是同样的白,要是没有他那张黑脸衬托,绝对不会有酥狻

    哼哼——

    冷笑,不屑。

    从眼神中读到了,毕竟是正三品的高官,姜旭涵养还是有的。走到了章惇的面前,躬身道:“章相。”

    哼——

    章惇此刻心气正不顺呢,肯定不会有好脸色给姜旭看。闹了个没趣之后,姜旭也不敢发作,只能找个地方坐下来。

    倒霉就倒霉他来得太早了,李逵这厮眼珠如牛蛋般大,死死的盯着他,让他浑身越来越不自在。这种不自在直接导致他开始心虚起来。

    之前,他并没有这种感觉。打压李逵,甚至驱逐李逵这由不是他一个人的主意。天塌下来,有高个子的人顶着。刑部尚书邢恕还有礼部尚书林希他们的官都比他大,而且和章惇的关系也比他近。姜旭想着再熬一熬,就过去了。

    可是左等右等,邢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