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冤死我了,我啥时候说他黑了。”
“天下最黑的莫过于什么?”
“墨色黑又亮,应该是天下最黑的吧?”
米芾顺着高俅的话说下去,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个墨字,得罪了李逵。
不过,米芾不是外人,李逵最多生气生气,还真不会对米芾落井下石。
另一边,李逵询问着米赟:“老将军,朝廷派遣元章叔来到底是何用意?他不是在蔡河做拨运使好好的吗?怎么突然跟着你来前线了?”
朝堂上的事情,米赟也不清楚。当初米赟是鄜延路张舆的部下,后来擢升之后也没有离开鄜延路。不过平夏战谋划之初,因为米赟年纪大了,这才离开了鄜延路,去京城听调。他倒是清楚自己来北方的原因,宁化军从根子上都烂了,如今大战一触即发,需要个老将来安抚。
至于米芾?
米赟哪里知道章惇惭愧的以为自己恐怕派不出李逵能认可的武将,拿个米芾送来充数。
“这个末将实在不知。元章少小离家,其实末将和他不太熟。”米赟惭愧道。
这话李逵倒是能接,但是他不想说了,直接越过问公务:“老将军来是要重整宁化军?”
“确实如此,末将说什么也想不明白,好好的一个军,说垮就垮掉了。”米赟对于执掌宁化军也有顾虑。毕竟这支军队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拉上战场,可如今的宁化军,根本就不具备上战场的能力。这就加重了米赟的担忧:“末将还请督帅示下,该如何整顿。”
米赟心知肚明,如果李逵想要整顿宁化军的话,半个月,足矣。
一方面,李逵是文官,各种手段都可以用,而他不行,他是武将,要是高压太猛,必然会引起底层士卒和部将的反抗。
其次就是李逵的名气,勇冠三军这种话不是说说的,而是杀出来的凶神。米赟年老体衰,已经是六十岁的老头子了,他哪里能用这种办法?
李逵沉吟道:“宁化军之前利用边境之利,用大宋的货物和辽国部落进行贸易。量很大,每年都有百万贯以上,你去了,不要问过去,更不要查账。”
“末将明白!”水至清则无鱼,宁化军已经烂成这样子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无辜的。
李逵接着道:“虽是过往不究,但有散漫者,必用重典,以震三军。但凡顾虑家中老幼,应该不会铤而走险。”
“末将必铭记督帅指点。”米赟的姿态放的很低。
李逵笑道:“老将军,我就不留你了,你早日去宁化军中,就能早一刻控制宁化军。”
“末将领命!”米赟躬身退去。
李逵在西军之中的威望很高,不同于章楶的宽和,善于团结部将。李逵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威名,西军将领站在李逵面前,自觉低一头。
再说,李逵在金明寨大战之中,还变相的救了所有鄜延路的禁军。之后还指挥过一段时间鄜延路的禁军,米赟自称末将一点问题都没有。
实际上,连米赟都觉得自家族孙这样的人,来军中除了混饭吃之外,啥事也不成。整天就知道舞文弄墨,这要是能考个进士出来,家族长辈多少会欣慰些,可米芾最擅长的是书法和画画,考进士这些都不考。以至于,如今已经是不惑之年,还稀里糊涂的做着不入流的小官。
拨运使听起来好听,实际上就是码头仓廪的小吏,之前米芾还在嵩山看守祭天台,再往前做县尉,常年考评下下……整日游手好闲,不是去采风了,就是去访友。
干啥啥不行的米芾,在长辈眼里,当然是个混日子的无用之人。
但愿李逵看在苏轼的面子上,不要过于难为米芾。
行营之中,米芾谨小慎微的用眼睛的余光偷偷打量李逵和高俅。
就算是夜晚,也是灯火通明。往来的斥候和情报络绎不绝,这种大战之前的气氛,压得米芾有点喘不过气来。
几次想要开口,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个工具人,司录参军原先是处理军情文书的官员。可是因为米芾不懂,只能做抄录的工作。更气人的是,李逵的行营原本就是繁峙县衙,衙门太小,他的书案竟然被挤出了二堂,放在了回廊下。真有点寄人篱下的悲凉。
“李云!”米芾看到个行营外进来的武将,看着面相似乎有点熟悉,就试着叫了一声。
“咦,这不是元章叔?”要不是米芾叫了李云,李云还不知道回廊下的人是故人。苏轼在扬州做官的时候,米芾也正好在淮南路做官。俸禄少的可怜,他干脆不上衙门做事,整天泡在扬州城里。所以,李云和米芾很熟。
米芾迟疑的问李云:“李云,你怎么也来了。难道要打仗了吗?”
米芾不担心别的,就怕要打仗,李逵拉着他一起上战场。他哪里是能上战场的料啊!可是军中畏缩是大罪,米芾也懂。他就想让人绑着他在李逵面前说两句好话,免了他的性命之忧。
“元章叔,你怎么也来了。”李云不解,米元章在文会之中或许能找到不少存在感,但是在军队之中,这是个废物啊!按照李逵的性格,绝对不会要米芾这样的人听命帐下的,难道米芾该性子了,要建功立业,重新做人。
李云安抚地拉着米芾高兴道:“元章叔,你来就对了,你且放心,等冲杀的时候,我会派人护着你的。”
米芾是要等着这话吗?
他根本就不想要上前线好不好,尴尬的抽回手,低声道:“李云,我不会骑马。”
“不要紧,步兵也会上战场。”李云宽慰道:“打仗的时候什么也别管,军鼓响起来之后,就埋着脑袋往前冲。莫回头,回头死的快。”
“李云,难道就没办法留在后方了吗?”米芾吓得直哆嗦,紧张道。
“押运粮草的功劳不大,这活还累,没啥干头。”
“我不要功劳。”米芾当即表态,他不是那种贪恋权势的人。
这可为难了,李云可想不出来军中不要功劳的差事。毕竟在李逵麾下做事,尤其是作战,没有任何个人都轻松。童贯那个宦官,也被李逵逼着在前线。米芾?估计李逵也不会给他优待。
李云可惜的看了一眼米芾,迟疑道:“要不我去帮你问问?”
“好,一定要好好问!”米芾满心期待的恳求着。
李云是骑兵主将,他的军营不可能放在本来就不大的繁峙县城内,而在县城之外。他来繁峙县城,是因为按照他对李逵的了解,李逵估计要出兵了。
辽军很奇怪的和真定府的禁军你来我往的打了几场小仗,这不符合的辽军的习惯。
当然,真定府的宋军却非常吃力。
大宋最要命的就是城市多,要守的地方太多。就像是个瓷器店,被一头横冲直撞的野冲进店之后,掌柜的心脏都快吓爆了。
加上辽军是骑兵,行动要比宋军快的不是一星半点。真定府周围数十个堡垒,城池,都需要驻守。求援又兵力不足,已经接连被辽军拔掉了两个。继续下去,整个真定府就有可能被辽人蚕食的可能。如此危机时刻,真定府求援的军报恐怕早就落在了皇帝的龙案上。
可朝廷也拿不出足够的兵力来增援。
援军有没有,什么时候来,对于北线的将领来说都是渴望不可及的事。
“李云,你来了!看看这份情报。”李逵抬头看向了李云,后者低头看着斥候带来的情报,涿州给人种兵力空虚的样子。但不仅李逵,连李云也看出来了,这是假的,辽人似乎故意张开了一个口子,让李逵往里头钻。
“二哥,我以为要试探一下,至少需要缓解一下真定府的压力。”
李云分析道:“我们不动,辽人也不会动用大军。可是大宋北线的几个府城即便面对的是辽人的偏师,也难以支撑。”
“来不及了,得碰一碰辽人的虚实。”
李逵也是忧心忡忡,他麾下如今有火枪兵七千,其中一小半燧发枪拿到手才不到一个月。铁监将所有的产量全部发到代州之后,才让李逵组建了这么一支火枪兵。火炮数量倒是足够,足足有三百门。
这是李逵手里的主力,此战骑兵已经是配角了,火器才是主角。
但是训练不足的火枪兵,能行吗?
不过李逵随即就想通了,这些火枪兵在进入禁卫军之前,是大宋最精锐的京营上四军的精锐。换了武器,不习惯是肯定的,但绝对不会是不堪一击。
而且他估计辽人在涿州附近隐藏了军队,但是数量不会太多,太多的话,会被发现。
李逵当即下令:“李云,命令骑兵明日三更造饭,五更出发。”
“得令!”
李云匆匆离开,望眼欲穿的米芾惊愕地看着李云的背影,张嘴想要喊住李云,却说什么也说不出口。
“元章叔,你是留在城内还是随军?”
没想到李云走后,李逵亲自问米芾的意向。
“这个……留在城内不好吧?”
米芾有点尴尬,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李逵大手一挥,不在乎道:“去军中你也帮不上忙,都一样。”
自己废物,自己自嘲说说也就罢了,被晚辈这么说,米芾脸上有点挂不住,强撑着面子道:“我米家忠义传家,勇武之心从来没有缺失过。”
“好吧,我答应了!”
李逵听米芾这么说,还以为米芾要随军,当即喊道:“梁世杰,你和司录参军一起随军,有问题吗?”
“没有。”
梁世杰哪敢有问题,兵统局大佬都要上战场,他一个属官,哪里敢挑三拣四?
米芾傻眼了,按照文人的套路,先吹捧,然后反转。李逵给了他吹捧家族的机会,却没有给他反转的时间反应,难道他真的要上战场不成了吗?这也太绝情了,一点让他临阵脱逃的机会都不给啊!
“人杰,人杰,我突然发现后方也很重要……”
第744章 鱼儿上钩了
咕咚——
高俅艰难的吞咽着口水,他赫然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悬崖边上。
原因嘛?
主要是他面前的那个长相依稀能看到年轻时候英俊脸庞的中年老男人,用深情款款的语气对他开口“进贤,我知道你离不开我!”
“元章,你会不会搞错了?”
“不会的,我相信那种感觉,他来了!”米芾认真的眼神和苏轼有的一比。不同于苏轼的头铁,米芾性格更胆小些。认错贼快,还懂得抱大腿,按理说他的成就不应该是如今这副惨样子,可谁让他和苏轼一样,认不清形势,总是站错阵营呢?
被米芾盯上的这一刻,高俅内心的恐惧,几乎要将他彻底击垮。
高俅想跳起来,将腰间的长刀拔出来,一刀砍死这货。
他虽然长相普通,还有个酒糟鼻,年纪也不小了,可还没有成婚,他寻找灵魂伴侣的对象绝对不会是个男人,而且还是个老男人。这不是坏他名声,让他在将门婚介圈里被屏蔽吗?
真要是这样下去,他高俅如何获得一门好姻缘?
难道最后不得已,去求郝随帮忙?
可谁愿意找媳妇求个宦官帮忙,这要是传出去,他高俅在开封府的蹴鞠界,哦不对,是将门之中,岂不是要变成笑柄?
高俅想到后果如此严重,果断拒绝道“元章,我不需要你。不对,是我对你没感觉,也不对……”
高俅都快疯了,他发现在米芾懵懂的眼神下,他快连话都不会说了。
米芾臊眉耷眼地哀求道“进贤,我要是有办法,也不会让你为难。可这不是没办法了吗?人杰让我随军,可你看我现在……”
说话间撩起袍子诉苦道“你瞅瞅,为了赶上行军速度,我大腿根都磨破了,刚刚结痂。要是这时候随军,只能是成累赘。”
这不是大腿根磨破的问题,而是米芾有点担心,小伤会变成小命不保,这可如何是好?
这大好的人生,他还没有享受够呢,怎么可以轻言放弃?
高俅这才松了一口气,虽说一个大男人给他看大腿根有点辣眼睛,可好在误会解除了,米芾只不过是很不靠谱的展示了他的创伤。可是为了米芾,去向李逵要人,万一李逵对米芾别有用意呢?岂不是自己打破了李逵的部署?
也怪不得高俅担心。
米芾把李逵当成大腿,难道李逵就不是高俅的大腿了吗?
跟着李逵,惊险的战斗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峡谷阻击战,金明寨野战,都是惊险到了心提到嗓子眼的战斗。可最后还是有惊无险,高俅虽说为此受过伤,可是他从一个小小的指挥,在短短两三年之间,成为大宋最精锐的飞廉军主帅。
简直是躺着,就赢得了人生。
高俅有什么?
要身份没身份,要背景没背景。没有李逵的提携,他可能连皇帝跟前踢球的机会都没有。
想到这里,高俅也不敢把话说满,沉吟道“元章,你也别担心。跟着大军行动,也不是没有好处,只要打下了涿州,这破天的功劳,足够让你做知州了。”
米芾动动嘴皮子,心说“命要是不在了,要功劳干什么?”
这方面,米芾想地很透彻。
只要命在,比什么都重要。
再说了,要是其他的事搀和就搀和,可是打仗,他除了去添乱,还能做什么?
能够看穿自己的实力,米芾其实也不缺乏智慧。可惜高俅有点闪烁其词的不愿意帮忙,米芾琢磨了一阵,随即想到了一个可能。顿时蛊惑道“进贤,只要你帮了我这次,我必有厚报。”
高俅波然不惊,心说“你有什么厚报?真把自己当成个人物了不成?”尤其是米芾不靠谱的性格,和苏轼极为想象,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成为至交。
米芾察言观色后,认为高俅小看了他的能力。他虽然给高俅谋官辅佐不成,但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当即拍着胸口表示“进贤,只要你帮了我。我给你介绍一门婚事。”
高俅之前还淡然的表情顿时不淡定了,凑近后,瞪着眼珠子道“当真?”
“这还能有假?”
高俅随即想到了米芾的风评,太散漫了,万一随便给他找门亲事,岂不是让他丢脸?高俅不是没机会说上媳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