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611部分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11部分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隆隆

    轰隆隆。

    一开始如同暴雨的雨点声嘈杂,随着大军越来越近,那种滚雷一般轰隆声要将人的耳朵都震聋。哪怕在城内,天不怕地不怕的刘法看到辽军援兵抵达的那一刻,也是瞪着眼珠子艰难的吞了一口口水。

    他一开始还以为自家大帅李逵来了,想着跑出去迎接来着。

    可没想到啊,没想到!

    竟然是辽国的援兵。而且援军的装备好到让他咋舌,之前被他欺负的广顺拿来和这支辽军相比,简直就是玩笑似的。

    全军都是鲜明的甲胄,这在辽军之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装备。

    而军队之中,那面绣着金龙的龙旗,彻底打碎了刘法的所有幻想。是皮室军,而且还是辽国皇帝御驾亲征。

    别闹啊!

    他不过是个小小的西军统制官,算起来在宋军之中也就只有指挥几千人的权限。人再多,他这样的官职就低了。

    辽国为了对付他,连皇帝都派出来了,能不让刘法震惊吗?

    不仅如此,还有让刘法更纳闷的是,李逵去哪儿了?

    刘法虽说性格耿直了一些,但是眼力并不差,他能看出来皮室军应该没有经历过战斗的痕迹。可是,这样一来,大帅去哪儿了呢?

    难不成让辽人给……?

    脑袋里混乱的像是开大戏,刘法很神奇的将还在易水河面上打着转的呼延灼给忘记了,他不是不想救,可问题是只要刘法敢出城,城内着四千多人都跟着呼延灼一起陪葬。尤其是辽国精锐中的精锐铁林军,在阳光下,散发着金属幽暗的光芒。这可是重甲骑兵,皮室军中数量也不多。

    刘法甚至怀疑,他的大刀砍上去,能破甲吗?

    “将军,呼延将军还在水面上,咱们怎么办?”

    总有没眼力见的傻子看不清形势,多嘴让刘法下不来台。刘法气地冷哼道:“你觉得咱们城内的人马就能把呼延兄弟救回来吗?”

    “呆子,你也不瞅瞅,对方来的是什么人?”

    “什么人?”

    “辽国皇帝来了,看看这金龙旗,要不是皇帝,谁敢这么挂?”

    “什么辽国皇帝?那不是说,大帅……”

    刘法顿时差点心跳到嗓子眼,怒斥道:“你要是敢妖言惑众,胡说八道,老子砍了你!”

    很快,辽军来帮忙了,倒不是辽人性格耿直,而是辽军也没有发现宋军的主力去哪儿了。笃定李逵一定在易县,等着和辽军决战。

    辽国的地域面积比大宋都要大一倍还要多,但是人口只有一千多万人。

    虽说辽国的东京道拥有将近四百万人口,是辽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

    可对于广袤的行政区域来说,这四百万人散落在城池都差不多了。辽国的农夫,根本就不会选择距离城池太远的地方耕种。哪怕是这个时期的大宋,李逵要是想要打老虎的话,还是经常能碰上的。更何况辽国,出了城池二十里,在辽国连个村庄都没有,都是荒郊野岭。李逵只要想,很容易就能躲过辽军。

    萧常哥因为痛失侄子,还在悲痛之中,抵达战场的第一时间,就派人出来搦战。

    长相粗鲁的辽国猛将跑到易县城池下,耀武扬威的大喊起来:“宋人李逵,敢来应战吗?”

    刘法趴在城头,偷偷将腰间的硬弓拿出来,搭上羽箭,嘴角冷笑着放了一箭。可惜,距离有点远,准头差了些,让辽将躲了过去。刘法在城头的女墙背后暗道可惜,没有挫败辽人的锐气。当然也可能是勾起辽人的火气。就看辽人怎么反应了。

    差点被暗箭带走小命,气地城下的辽军猛将破口大骂:“宋人没有武德!”

    辽军搦战,对于刘法来说,算是得到了个好消息。

    李逵并没有和辽军的皮室军遇上,那么就不存在被击败的可能。那么宋军肯定是打下了涿州,让辽国皇帝坐不住了。

    只要辽国皇帝身后还有李逵这头猛虎,刘法想不出来大宋会有输掉战争的可能。

    但也有不好的消息,他手下如今只有四千多兵马,折损了一些之后,还有不少身上带着伤。好在有城墙的保护,不至于立刻和皮室军这等精锐碰上。但是很可能,他这四千兵马要面临几万,甚至十万辽军的围困之中。

    这时候,刘法是绝对不敢出城迎战的。

    出城就是死!

    他是莽撞了些,可并不傻。

    回头看向在易水上傻眼的呼延灼,还有那二十条小船,刘法心中为呼延灼偷偷哀悼了一句:“不是哥哥不仁义,是辽人太阴险。哪有动不动就御驾亲征的皇帝,还有没有点大国的风度啦!咱们大宋从来不这么来。”

    刘法有点被玩坏的无辜和无力,他有种感觉,要是没有援兵赶来的话,他恐怕也要完蛋了。

    运气似乎并没有眷顾辽军广顺军多久,半天之后,仁多保忠的大军赶到。而背靠河滩的广顺军士气低落,根本就没有一战的资本。

    哪怕是抵抗,也被仁多保忠的大军杀的节节败退。

    眼瞅着背后就是易水,韩君义一发狠,看到易水的水位又下降了不少,干脆对全军下令到涉水渡河。

    两万多人马,浩浩荡荡的冲向了易水之中。

    虽说是冬季,河水寒冷的让人牙颤。可只要渡过了易水,广顺军根本就不担心会受到偷袭。甚至只要进入水中,就能躲过宋军的兵锋。

    毕竟韩君义敢下水,可是仁多保忠不敢。

    易水对岸的辽国大军,可是严阵以待,他要是傻乎乎的跟着泅渡,恐怕刚上岸,就要被辽人吞了。

    呼延灼命令手下,划着船多东西藏的躲过了泅渡的辽人。

    别看他似乎占据了先机,毕竟人少,辽人如果发狠,他这手下的三百人马,很容易被吞了。

    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这才战战兢兢的上了南岸,带着不足百人,来到了仁多保忠面前,躬身道:“飞廉军步兵统制呼延灼,见过将军。”

    “李大帅人呢?”

    仁多保忠是节度使,这和折家的待遇差不多。拥有自己带兵的权力,给予节度使的官职。从官职上来说,他要比李逵大很多。甚至比安惇都要高很多。

    可是面对李逵,他可不敢托大。

    呼延灼惊魂未定地偷偷瞄了一眼仁多保忠,古怪道:“卑职不知!”

    仁多保忠傻眼了,立刻派遣人渡河去易县联络。得到的结果是,似乎辽人也没有碰上李逵,飞廉军和禁卫军近两万人马,竟然消失了。

 第756章 神一样的男人

    仁多保忠抵达战场,确实救了刘法和呼延灼。

    尤其是呼延灼,他面对泅渡过河的辽兵都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了,船舷上一个个恶狠狠想要夺船的落水辽兵,就足够他忙活了。

    能够活下来,不得不说是祖宗显灵了。

    要不是呼延家族的祖宗保佑,落水之后的双鞭将,战斗力还不如普通辽兵来的厉害。他身上的祖传宝甲,就能拖着他去见阎王。

    萧常哥面对来势汹汹的仁多保忠,还有惊魂未定的韩君义,不得已选择了暂时避其锋芒。但皮室军的军威不容亵渎,他不仅没有带兵退走,而是在在距离易县不远处扎下营盘。不久之后,陆陆续续的抵达的皮室军,浩浩荡荡的开进了正在修建的大营。

    耶律洪基听说韩君义在营中,还很丢人的又输了一场,顿时气地将人下了大牢。

    杀没有杀,但韩君义接下来的日子恐怕真不好过了。

    韩君义是皇太孙的人,也是耶律洪基的孙子延禧的亲信,可没想到竟然是扶不起的烂泥,尽给耶律洪基丢脸。他这把年纪,能活多久,真的不好说。皇太孙需要顺利继承大统,必须要拥有足够的兵权。可是一个韩君义,差不多就让耶律延禧掌握的三成兵力成了泡影,这不是饭桶,还有谁是饭桶。

    “萧常哥,你说李逵摆出这个阵仗,是要和朕决战?”

    耶律洪基这么想也正常,毕竟辽军的情况如今很不妙,士兵的士气并不高。眼瞅着大好局势,陡转之下,耶律洪基也没辙,他嘀咕着:“大辽是遇上坎了!”

    萧常哥不敢胡乱猜测,表面上看情况确实如此。

    宋军占据了易县,然后还在打造渡桥。

    赶跑了辽人之后,河北路宣抚副使王进,带着先锋两万人马于次日赶到。相比辽军那种让人着急的工程进度,宋军的渡桥打造起来的速度让人咋舌。桥面放在营地里打造,木桩下去之后,扎好的木排在绳索的牵引下,顺水飘到木桩附近,不到两个时辰,就将渡桥拼接好了。

    加上桥头堡易县县城,给人一种要长期和辽军对峙的架势。

    可即便如此,萧常哥也不敢笃定宋军的战略意图。从开战一来,宋军的表现,简直让人看不懂。都打下了涿州,为何不带着大军去析津府,直捣黄龙?

    就韩君义这个废物,萧常哥不认为宋军拖不住他。

    可是宋军还是让皮室军赶到了易县。表面上看,易县的防御似乎对宋军有利。但实际上,易县更容易让双方进入僵持的阶段。只要易水被冻上,辽军过河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到时候,宋军就要进退两难了。

    看不懂,不敢说,这是萧常哥此时的心态,他扭头看向了耶律陈家奴之后,对耶律洪基对奏道:“陛下,宋军的情况还是让南院大王来说说吧?”

    耶律陈家奴微微蹙眉,他有种萧常哥要害他的感觉。可是面对皇帝耶律洪基,耶律陈家奴也是头大。

    他也猜出耶律洪基对宋军有点无计可施。

    毕竟皮室军兵力足够,即便面对更多的宋军,也不用担心溃败。这可是大辽压箱底的铁军,宋军真要是能轻松击败皮室军,这燕云十六州早就该是宋国的,还有辽国什么事?

    想到这里,耶律陈家奴似乎有了盘算,躬身对耶律洪基对道:“陛下,如今该急的是宋军,而不是我大辽。”

    “唉”

    耶律洪基吃惊的张了张嘴,他发现他连臣子的话都听不懂了,心头不免悲哀,难道朕真的老到如此糊涂?

    明明是宋军已经打到了大辽的腹地,可身为东京道的首脑南院大王耶律陈家奴竟然还敢大言不惭的说局势对宋军不利,他们该着急?

    他真想揪住耶律陈家奴的衣襟,拉着去易水边上质问他,你哪只眼睛看到宋军慌了?

    这话不过是心里说说,表面上,耶律洪基还得表现出自信满满的沉稳,颔首道:“爱卿说的不错,朕也看出宋军不过是强弩之末。继续说”

    耶律陈家奴用了拖延计,先把皇帝耶律洪基给镇住,然后他想对策,至少要把话给圆回去。很快,他就想到了对策:“陛下,萧总管看到的是表象,而陛下看到的是结果。宋军别看如今声势不弱,可有一个隐患。再过一个多月,这易水该封冻了。到时候,宋军手中的易县,不过是个烫手的累赘。尤其是对岸的宋军,更是在我大军迂回威胁之内,随时随地都有被我大军断后路的危险。”

    “试问,陛下,此时此刻宋军最想要做的是什么?”

    “速战速决吧?”耶律洪基自信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说话也不敢肯定。

    耶律陈家奴却吹捧道:“陛下英明,看到了宋军的外强中干。对大辽来说,易县在不在宋军手里,易水防线是否被宋军控制,都是小事。我大辽只要耐心等待,宋军不战自溃。如今宋人虽胜了两次,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大军作战机动,根本就无法和我大辽相比。一旦步卒失去了地势的庇护,必然会成为我王师的猎物。”

    说到这里,耶律陈家奴语激昂起来:“陛下,一月之后,就是我大军围猎宋军之日。”

    耶律洪基眼前一亮,似乎觉得困难并没有他担心的那么严重。自顾自的点头道:“朕也是这么看的。”

    “可是我大辽损失如此之大,而且此战之后,明年宋国给大辽的岁币,恐怕也要落空。这等局面之下,该如何维持?”耶律洪基脑子并没有糊涂,还是很清醒的。当他发现宋军也不过如此的时候,他开始心疼起来钱。

    打仗用钱,涿州被焚,更是损失惨重。要是辽国吃了这么大的亏,最后啥也没得到,岂不是白忙活了一场?都已经刀兵相见了,那么明年宋国还会送钱给辽国吗?恐怕连耶律洪基都觉得悬。

    辽国不是宋国,拥有强大的赋税能力。

    幅员辽阔的辽国,大部分地方都是不征税的。各地的部落采取朝贡制度,也就是说每个部落规定一年给大辽皇室多少牛羊,战马,用来换取辽国从大宋购买的茶叶,丝绸,还有精美的玉器等等。

    确切的说辽国皇室,需要大宋每年给辽国的五十万岁币。这笔钱,是用来采购大宋的物资,可以让皇室保持明面上的强大和体面。同时双方的榷场贸易,皇室赚取差价,这能够让辽国在财政上获得足够的宽裕。一旦失去了这笔钱,对于辽国的财政的打击是巨大的,无法挽回的损失。

    宋辽开战,再指望宋国会恪守神宗皇帝的承诺,每年给辽国五十万两白银的岁币,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个原因恐怕也是耶律洪基当初选择讹诈宋神宗,而没有选择开战的原因之一。

    毕竟,都已经兵戎相见了,还给岁币,难不成宋人都是傻的吗?

    耶律陈家奴轻声叹气道:“陛下,您多虑了。宋人且没有和我大辽决战的实力。即便是有,如今宋国主要针对的是西夏,而不是我大辽。只要我们给西夏一定的支持,西夏不被灭国,宋国只能被西夏一直拖着。既然被拖着,宋人就不可能和我大辽决战。”

    “话倒是这么说。可要是此战最终不了了之,恐怕会让宋人看出我大辽的虚实。”耶律洪基不无担心道。

    萧常哥咧嘴,心说:“难道如今宋人就看不出我大辽的虚实了吗?”

    经过此战,辽国的强大恐怕已经成了过去。大辽都需要西夏帮衬了,这大辽的虚实还会不被看穿?

    身为天子近臣,萧常哥有话要说:“陛下,臣以为在宋国没有彻底覆灭西夏之前,宋国最终还是会给岁币的。”

    “没错,萧总管擅长纵横之术,不如让萧总管与宋人谈判”

    “南院大王,听说你儿子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