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京说的马上,还真是马上。
就在不远处的朱雀桥附近,瓦子里来了一个杂耍,技艺高超
不是李逵喜欢看,是孩子喜欢。
李逵来到兵统局的时候,章惇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整个人周身都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寒意。
“下官李逵拜见相爷。”
“人杰,别搞这些。”章惇看了一按左右,李逵会意道:“你们都下去。”
章惇这才开始问话:“辽国使臣萧常哥前日试探老夫,要以三州之地租赁给大宋,每年费用百万白银,你觉得是何道理?”
“辽人没有自信从我军手中拿下来这几个城池,还能有什么道理?”李逵随即想到了一份军报,说王进在从燕州撤退的时候,一把火把燕州个烧了个精光。这样的燕州,辽国拿在手里,也是没有了用处:“另外可能怕即便我军不敌,撤退的时候焚毁城池,辽国就算是拿回去,也没用。”
“是这个道理。禁卫军一直在大名府休整,什么时候派遣去前线?”要是有禁卫军出战,别说三州,十个州也能顺利拿下来。可惜,禁卫军休整的日子比较长,让他有点等不及了。
这个问题李逵也为难:“之前火药需求不大,府库完全能够生产。如今硫磺产量跟不上了,大理、夷洲虽传闻有产出,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恐怕短期内无法应付。”
“难道之前的火药不行吗?”
“威力太差,火药这种物资做出来了,没法用,只能丢了。按照如今的产量,想要维持两万大军大战的弹药以及补给,需要存半年。”
火药对大宋来说不陌生,火药局一直在生产。
可是用量不大,库存数量很多。尤其是火药有个特性,潮了,火药没法用。但是烘干了一样好使。所以,大宋其实不缺库存火药,而是缺少威力强大的火药。
但是这批火药,被李逵拒绝,不仅李逵拒绝使用,连铁监都认为之前的火药完全没有作战价值。就连西军也不愿意用火药局库存的火药,嫌弃威力不大,性能不稳定。
用自然能用,但关键是威力。
大宋在战场上使用火药很早。可是以前火药的真正用途是放火,还有就是喷发烧伤敌军。这就对火药的威力要求很低,而且还加入了很多完全没用的杂质。
这玩意放在炮筒子里,用量不便的话,射程可能会近一半。
但用量足够,这不能让李逵放心。
章惇不甘心的回到了谈判上,他是个强硬派。强硬的原因是,大宋的骨气一直没有丢。哪怕是宣仁太后时期,对西夏软弱,好在这段时间不长。主要是司马光死的太早了,当宰相执政一年多就累死了。后来上台的范纯仁,吕大防等人都是强硬派。
要不然也不会有章楶在西北受重用的事了。
就大宋之前的表现,王安石,范仲淹,韩琦哪个是怕过异族的人?
而且只要中原不被侵占,大宋的韧性要比任何周围的国家都要强。打输了不要紧,大不了养好伤继续打。
其实,如今靠拢在章惇周围的不少变法派官员,有些人其实骨头不硬,可是被逼着只能喊打喊杀。
毕竟章惇对外族从来没有心慈手软过,王安石也是这样的人。
哪有人要变法了,变法之前先杀个周边的国家祭旗的道理?
可是大老王干了,不幸的是,赢了一半,栽了个大跟头。
赢的是,大宋自从唐以后,近一百五十年,再一次收复了河湟之地。栽了个大跟头,就是永乐城大败,损失物资无数,军民二十多万。
王安石骨子里是个硬汉,被王安石欣赏的章惇也是这样的人就不足为奇了。
章惇想了想,还是觉得不能接受辽国的条件,哪怕之前他动心过,也不能接受。指着李逵道:“明日你来都事堂,参加谈判。”
“这不好吧?”
李逵有点嫌弃,都事堂五更就上班了,这岂不是耽误他练功?
有心拒绝,却发现章惇的表情寒霜似的,似乎猜到了一些。
最近西北的军报似乎来的有点少啊!
章楶是一个优秀的统帅,但是面对灭国之战,西夏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灭。
万一大宋的精锐一直被拖在了西北,对于大宋来说,绝对是一个噩耗。
一连几天的谈判都陷入了僵持阶段,萧常哥有点焦虑。
耶律延禧给他的任务是开榷市,从宋国敲诈一笔钱出来,好让耶律延禧度过难关。可是,执掌大宋朝堂的是章惇,本来就不是个软弱可欺的人,面对一次次强硬的反击,他忍不住怀疑,回去之后,带给辽国国内的不会是好消息。
朝会上,章惇并没有任何商量,就上书道:“陛下,臣认为河北如今乃宋辽关键所在,安惇已经无力支撑如今局面。朝堂需要派遣得力统帅赶赴河北,统筹边境近十万大军的指挥。”
皇帝赵煦问:“章相心属何人?”
“范纯粹。”
章惇这次谁也没商量,当即在朝堂上说了一个人。这下子蔡卞急了,站出来道:“章相,范纯粹乃有罪之身,诽谤先帝变法,其心可诛。怎能重用?臣反对。”
“安惇接连丢失燕州,涿州,易州的一半控制权也丢了,仅仅靠着易水固防,已然陷入颓势,这样下去,河北河东防线岌岌可危。河北虽有重兵,却不能固防。一旦大军过境,雄州如何固守?丢了雄州,河北就是一马平川之地,到大名府都没有防备?如今大宋艰难之际,还纠结一些小节,心中还有朝廷,还有大宋吗?”
蔡卞知道章惇对他不满,不满的原因是为他无差别攻讦所有保守派,绑架了章惇一起给王安石雪恨。
除了皇帝保下来的官员,都让他和安惇安上了各种各样的罪名,贬谪出去了。
范纯粹显然是其中一个颇有影响力的官员,一旦范纯粹起复,蔡卞筹谋了这么久的计划,将全盘落空。
不过,他随即想到了另外一个人,当即开口道:“可以让李逵出任河北招讨使,镇守河北。”
蔡卞也知道安惇废物,可没办法,他手上也没有能征战的好手。
可是这个提议被章惇拒绝了,拒绝的理由很简单:“李逵需要主政河东路,如今朔州和蔚州拿下,将西线连城一片,才能保证打下来的同州等确保回归大宋。要不然,这几个州,也难以守卫。攻打州府人选只能是李逵。”
章惇为了堵死蔡卞的退路,朗声道:“如果你能镇守河东,我不会考虑其他人。”
蔡卞的统帅才能比李清臣都差。
李清臣哪怕再不济,如今也是个伪名帅。
虽说没什么指挥作战的才能,但是枢密院在他手里,物资转运是非常顺畅的。这也是章惇最近没有想要搞李清臣的原因。
蔡卞哀怨地看向章惇,他没想到在功成名就面前,友谊的小船翻了。
没错,他和安惇确实不是统帅大军的料。但即便这样,也不能不管不顾用敌人啊。在他看来,范纯粹无疑是敌人,政敌。
蔡卞病急乱投医般的想到一个人:“同知枢密安焘有过收服河湟之地的统帅经验,统兵作战雷厉风行,他肯定要比范纯粹强吧?“
安焘心里这个气啊!他都不吭声了,却飞来横祸,被蔡卞这厮给咬了不撒口。不是他不想为大宋效力,可是安焘自己也明白个道理,他和安惇的统帅才能之间的差异,唯一的差别就是他不怕死,安惇是个没种的窝囊废。一旦辽兵南下,他可能战死,而安惇逃回来
这是要害死他呀。
安焘急忙声嘶力竭的咳嗽起来,脸红脖子粗地赵煦告假:“陛下,臣病了,拖了一个冬天不见好,不是臣不想为大宋效力,而是实在怕耽误了陛下的伟业。”
安焘都装病了,要是蔡卞在不依不饶,这家伙回去就能起不来,躺榻上装死。
好不容易将范纯粹定下来,李逵被章惇拉着去了都事堂。
等辽国使臣来了之后,看到昨日陪在李逵边上的那个白脸官换成了个黑脸的大汉,正满肚子疑惑。
可是李逵却毫无征兆地咧嘴笑道:“萧总管,我们又见面了。”
“你我认识?”
萧常哥迟疑的回忆了一会儿,他的记忆没问题,可怎么就想不起眼前是谁呢?
李逵凑近道:“我们在清河原交过手,那次侥幸让我赢了。不过萧总管别气馁,以后还有机会。”
萧常哥脑袋轰轰作响,冷汗从额头冒了出来。原来是李逵,这个杀神。
他想起战场上,李逵的帅旗,一个劲地前移,前移,还是前移
这种疯了一般的指挥,压垮了皮室军最后的勇气。那天惨败的画面,他这辈子都忘不了。
随即,萧常哥看向了章惇,眼神中有委屈,还有不甘,似乎想要质问章惇:“你派这杀神来威胁本使臣,合适吗?”
第801章 没人要的辽东
按理说,能够以使臣的身份,面对面的坐在曾经战场上无法仰视的对手面前的那一刻,萧常哥应该说是幸运的。
如果不幸一点的话,他可能就要成为阶下囚了。
好在当时李逵麾下的骑兵数量不多,无法追击数万溃逃的皮室军。
可即便如此,萧常哥也是心有余悸,面对这个杀神,哪怕明知道在谈判桌上,没有任何危险,心里也总是发毛,有种要奔溃的心悸。
不过,没多久,萧常哥后悔了。
后悔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他认为是自己嘴贱,去问李逵那场战斗的部署。
李逵这家伙,嘴比萧常哥贱多了,关键这家伙气人呐:
“辽军战斗力不强,对了,你们的铁林军战斗力还不错。不过数量少了一点,要是有两万,当时战场上谁胜谁败就不好说了。”
可问题是,辽国倾尽国力,也只有打造了一万铁林军。
这是辽国皇室控制的唯一一支重装骑兵。
“说起来,你当初让骑兵下马推大车的战术,差点吓住本帅了。要是你们技术不行,腿脚太不利索,说不定你当时还能反败为胜。这得多练练,兴许下次战场上遇上,就能直接手把手的用上。有道是艺多不压身,这种使用的技术,再多也不累赘。”
萧常哥不信,坚决不信,笃信李逵这是给他挖坑。
“对了,萧使臣,我很好奇。为什么清河原打得势均力敌的时候,你们却突然溃败了,要是再死两万人,我大宋军军阵也要立不住。”
萧常哥气地不想说话,李逵说他快顶不住了,而萧常哥已经顶不住了。参与进攻的军队,死伤已经超过一半了。要是其他战场,早就崩溃了。,主要是火器杀伤太快,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就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这种心态上的崩溃,根本就无法挽回。要是萧常哥熟悉的战争,伤亡三成而不退的军队,已经是精锐中的精锐。
就算是没有投入战场的军队,吓破胆了。
总共才七万人马,已经死了快三四万了,再死两万人,就全军覆没了。
还有什么骑兵下马推车之类的浑话,他怎么聪明,像是会上当受骗的样子吗?
主要是宋军对付铁林军的手段让萧常哥彻底吓住了,继续用骑兵填进去,明知道是个死,难道还要继续冲锋?
面对这么一个李逵,萧常哥很无奈。
小眼神一直在章惇示意,似乎再说:“您老也不管管?”
可惜,章惇根本就没看见,老头脑袋耷拉着,仿佛是睡着了。
李逵倒是很看好萧常哥,勉励道:“下次你可以试着多坚持坚持,我看好你。”
萧常哥别扭地歪着头,不想说话,突然心头一动,李逵说下次?
难道真的有下一次?
一开始萧常哥还有点幸灾乐祸,也不知道那个倒霉蛋会遇上李逵,他当初和李逵这一杖打下来,连自己是不是男人都快没自信了!
可是他又抖了个机灵,发现很有可能这场面对宋军的大战,还有可能自己指挥。不为别的,因为萧常哥是所有和李逵交手的辽军将领之中,表现最好的将领。宋军至少在他手里伤亡了六千人马。而其他辽国将领,只有几百人,甚至更少的斩获,简直没脸见人。
想到下次还是自己面对李逵,萧常哥脸色惨白,哀叹道:
“完蛋了。”
第一次打李逵,半个辽国的精锐都扑上去了,都没有打赢。难道再给他一次机会,就能战胜李逵不成?
到时候甭管自己多么倔强,还得跪。
强撑着脸上的自信,心里却虚的冒冷汗。
“李逵,既然宋军这么强,为何要退兵?你也从前线回到了开封,难道是因为别的原因?要知道安惇贪生怕死之辈,王进更是无能之将,你一离开燕州没多久,一个隐秘行踪逃跑,另一个更是不战而跑。丢尽了宋国的脸面。”
萧常哥最想要听的是李逵受到宋国朝廷的排挤,担心他尾大不掉,故意被打压。辽国和大宋做了一百多年的邻居,对宋国这个骨子里害怕武夫谋反的王朝非常了解。李逵这样的动不动有灭国实力的武将,肯定会被大宋忌惮。
有道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大宋根本就等不到鸟尽这一步,就会对功臣下手。
可他还是估错了形势。
李逵撇嘴道:“我可是天章阁直学士,都不想带兵打仗,我也不想去和你们辽人作战。只是当下没有合适的人,才勉为其难的临时去了河东路。不过不要紧,以后这样的机会可能不多了。我主要的工作还是督造武器,比如说你在战场上看到的火炮,火枪,都是我的发明,好用吧?”
萧常哥翻着白眼心说:“原来是你这缺德玩意!”可转而想到李逵的身份,官,心里i顿时凉了半截。
大宋官斗武将,根本就不需要煽风点火,官自己就去了。
可是官斗官,就压根不会听外人的搀和。李逵如今受重,以后还得受重用。
火枪和火炮这玩意,以前辽人根本就没有见识过,连宋人都没见识过。
原来是李逵发明的。
李逵兴冲冲道:“这次北上作战,用你们辽军检验了武器的性能。总体上还比较满意,准备加大产能再打造一批,多组建个四万人马。”
李逵当初两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