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667部分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67部分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授畏惧的底下脑袋,他终于听明白了李逵的想法,让柳承志去承载高丽人的怒火,然后等到这货没用的时候,再杀了他。

    这等毫无底线的做法,章授肯定做不来,连想都不敢想。

    就像是少女梦中遇到俊书郎,醒来浑身酥软,脸颊绯红,感觉自己不纯洁了一般。

    章授也是如此,他终于发现上位者的冷血,是如此的让人战栗。

    可李逵真的冷血吗?

    章授他说不上来。

    不到半夜,全身浴血的柳承志孤身一人来到了李逵的面前,拜倒在李逵的面前恭敬道:“大人,小人为大人清理了荆棘,将四千多冥顽不灵之徒斩杀,还请大人降罪。”

    他行的是跪拜之礼,也是一个降臣该有的态度。为了掩饰他复杂且伤感的眼神,柳承志故意将脑袋埋的很低。

    “活着的有多少人?”

    “三千五百人左右。”

    “交由你将帅,去军需领取武器。以后你的兵马,作为先锋军。”

    柳承志愣了愣,随即趴在地上,哽咽道:“愿为大人效死,柳承志发誓,柳家永不背叛大人。”

    “起来吧,回到你的军队之中去。整顿好军队,让士兵们吃饱喝足,并且用最短的时间让他们拥有战斗力,两日后攻城,你的人将是第一批攻入城池的军队。”

    还要攻城?

    攻城的伤亡他能承受吗?

    或许死一万人,两万人,都不见得能填满开京城墙的沟壑。这样的战斗,简直就是去让自己寻思啊!

    可他没法后退了,自从屠杀了自己的同胞之后,他已经没有后路了,甚至连柳家都没有后路了。

    柳承志不明白,为什么之前大好的机会宋人没有抓住,反而要等两天才发动攻城。开京的城墙多半比不上大宋京城汴梁的城墙,可毕竟是都城,比寻常的州府也不见得差多少。

    如此高大的城墙,要是攻打,会伤亡多大?

    可他连建议都没来得及说,就被李逵大发走了。

    李逵本来就没有打算在开京一鼓作气拿下这座城池,他想的更多的是练兵。

    除了他,李云,鲁达等军中将领的一些亲兵,总数也不超过三千人马是军中精锐之外,其他都是由李家的庄丁,梁山匪徒,还有招募的新兵。别说攻城了,就是野战的经验都没有。唯一可以庆幸的是,甭管是梁山匪兵,还是李家庄丁,都有过将近一年的严格训练。可战场作战,光靠训练真的很难做到战场上大杀四方。

    并非人人都是吴起,吴起能用没有上过战场的五万魏军大破五十万秦军,那是神迹,根本就无法复制。

    哪怕李逵拥有更犀利的火器,也不敢笃定一定能将这支军队在第一次上战场上的时候,所向披靡。

    两日后,柳承志还穿着高丽风格的铠甲,身后的士兵也穿着高丽军服。为了区别和城内的高丽军队的不同之处,他们在脑袋上扎了根白布,显得丧气十足,很不吉利的样子。

    旌旗换了,换成了大宋的红底白字旗,预示着他已经叛变了。

    平静了两日的开京城,其实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不打仗,并不表示高丽人有办法对付宋人。

    听说宋人准备攻城,更是如临大敌。

    城头上到处是高丽士兵,面对如此密集的军阵。李逵琢磨着不阴一把,真的有点说不过去。

    “掷弹兵,隐藏在云梯中,以号声为令,准备攻击!”

    “火枪兵等打乱城头部署之后,立足战场压制。”

    手榴弹这种威力小,爆炸杀伤力不足,缺乏远程攻击能力的武器,自发明之日起,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抛弃过。哪怕是高端武器满天飞的时代。

    轰轰轰

    一团团气浪,冲击着城墙上的人往外掉落,高丽人再次在他们不熟悉的战斗领域受挫。不到一个时辰,靠近海边的城墙彻底失守。

    可是当他们发现,进攻的宋军占领了城墙之后,竟然不动弹了,顿时信心大振,叫嚷道:“宋人不会打仗,他们根本就不敢打进城内。”

    而恰巧在这时,李逵拿着他的大喇叭,宛如当年威胁山贼匪首般嚷嚷道:“高丽王出城投降,如若不然,破城后三日不封刀。”

    高丽人认定了宋人不会打仗,怎么可能被吓住,叫骂道:“有本事你们打进城来”

    遇到这么个死不悔改的主,李逵也只能顺了高丽人的心意,命令军队准备推进。当城墙附近的建筑被清理之后,城头落下千斤闸被炸毁。火炮,长枪队都已经上了城头,整个开京城落入了宋人所以覆盖范围之内。

    李逵站在城头下令:“入城,三日不封刀。”

    晁盖迟疑的问吴用:“贤弟,啥叫三日不封刀?”

    这属于东方明的强大字解释,像是晁盖这样的,大概就想到可以厮杀三日之类的。但是吴用却在第一时间想明白了李逵的意思,脸色苍白的看向晁盖,不知该如何解释。

    晁盖这个人心软。

    当初聚集梁山泊之后,命令手下去劫掠商贾,还多次下令:“不准害人性命。”

    从这一点来说,他心软,不能成为合格上位者一点也不错。

    吴用担心晁盖听了他的解释,会让晁盖对李逵心生恨意。而在李逵身上,吴用看到他施展所学的机会,这足以让他矛盾不已。

    晁盖心急道:“贤弟,到底是什么意思,你快说啊!”

    吴用被催促,也知躲不过去,因为他不说,对于梁山的人马来说更加不利。相比晁盖对李逵心生不满,不过是猜测,最多也就是晁盖等人受冷落。但是李逵对梁山心生不满,那就是毁灭。

    吴用嘶哑道:“三日不封刀意思就是破城后杀戮三日,对城内所有男人下令屠杀。也就是书上说的屠城。此乃不仁于天地”

    “贤弟,你不是说过:非华夏族人,都是禽兽吗?不是人,杀了也不要紧吧。”晁盖不解道:“可是杀了男人,女人怎么办?”

    吴用古怪的看向晁盖,心说:“你又不喜欢女人,想这么多干什么?”

 第817章 釜底抽薪

    战争中的屠杀,会激发仇恨。

    尤其是两个不同种族之间的厮杀,更是会让仇恨变成活着的人毕生的执念。

    这当然是不好的一面,但同时,也能会让更多的人内心发寒,战栗,害怕,最后丧失反抗的勇气,彻底臣服。

    三天时间内,开京彻底沦为一座死亡之城,每一个入城的男人,都做了在次序建立的正常国度不敢,或是不能做的事,彻底的激发了他们的凶残的一面。

    就像是狂欢,属于匪徒的狂欢。对于宋人来说,他们来报仇来了。甭管是什么高句丽,还是高丽,名字变了,但是真以为人就不一样了吗?难不成宋人会把唐朝的人当成外国人不成?历史毕竟是历史,尤其是延续的历史,是一种传承,同时也是一种延续,没有人能否定得了。

    唯一不一样的是,新罗,这个在隋朝和唐朝时期都和中原王朝交好的小国,已经彻底淹没在了历史之中,成为了过去。

    好在对开京百姓来说,地狱般的日子,随着李逵的入城戛然而止。

    三天后,走在街上泛黑且泥泞的街道上,李逵进城了。

    车轮碾过道路,过了城门之后,柳承志当今高丽国最大的高丽奸,当着众人面高声大喊道:“臣等恭迎大王!”

    “臣等恭迎大王!”

    就连吴用和晁盖等人,在迟疑之后,也跪下大喊。而且这声喊,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宛如,如果没有李逵,他们就失去了最大的依仗似的。

    随着他的车马进入,站在车辕后的李逵,目视前方,眺望在道路京城的皇城。依旧看似完好,在白云蓝天下,告诉着征服者这片土地曾经拥有的繁华。街道两边齐刷刷的跪着人,有宋人士兵,也有高丽士兵,更多的是惊恐的高丽妇人和孩子。

    作为征服者,李逵并没有为这座城池里几天内,因他的命令而死亡的亡灵产生愧疚之情。

    反而心中感慨不已:怪不得人人都想当皇帝,就出巡这条路,道路所有人都行跪拜,这场面,他这辈子都不想走完。

    所有人都跪着,只有他一个人站着,这种感觉,让人可以瞬间成瘾。

    如果这是梦,恐怕大部分人都不愿意醒来。就算是李逵也被这一幕震撼了,总觉得要做点什么应景。

    当车队抵达宫城口,李逵登上工程城楼,开京的高丽宫城比大宋汴梁的皇宫差远了,哪怕大宋皇宫再历史上以小而著称。没有高大如大庆殿,紫宸殿的宫殿,城楼相大宋皇宫的德胜门差远了,但这丝毫没有阻挡李逵的兴致,他拔出腰间的长刀,指向长空,高声道:“长刀所指,必将是尔等荣耀!”

    “大王威武!”

    “大王威武!”

    李逵满意的抖了抖,他的心态有点飘。曾经他从苏颂口中听说,小皇帝赵煦亲政的时候,整个人都在一种亢奋的发抖中度过,他还背地里嘲笑赵煦一点都不矜持。

    可是轮到他,他也没法阻挡这种强烈的反应。甚至,柳承志喊出大王的时候,他也没觉得不妥当。出了大宋,谁还把大宋的规矩当事?

    皇权,哪怕是个弹丸小国的王权,都让他内心产生了种说不出来的迷恋。

    随着欢呼声起,城内丝毫看不到悲伤的情绪,而是亢奋,全城都陷入了亢奋之中,李逵明白这是参与屠城的士兵带来的暴虐,这种情绪,如果不加以制止,会朝着可怕的方向发展。进入城池的那一刻,李逵就有所决断。

    他不是农民首领,更不是匪徒。

    在大宋,他做官数年,并且有一半多的时间,都是统领一方的主帅。

    还是读书人出身,深知这种情绪需要及时的制止,这一刻,他看向了城下,靠近宫城城门的人都是他的左右臂膀。想要建立次序,就必须果断的任命合适的人管理这个国家。

    “吴用!”

    “……臣在!”

    吴用还不太习惯将李逵当成君看待,主要时间太短,才几天,他还没有转不过弯来。

    “本王任命你为左丞相,处理朝政。”

    吴用愣住了,他抬头看向李逵,有种难言的情愫在心头萦绕,他没想到功劳颇大的公孙胜都没有超过他,反而他以降臣的身份进入李逵的集团之后,被委以重任。左丞相,这个官职岂不是说他成为了朝堂上文臣之首?

    至于是否是大宋?

    管他呐,他当官了,这比什么都重要。

    “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大王恩情。”

    “起来吧!”

    “公孙胜!”

    “臣在!”

    有了吴用,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李逵要封官了,至于是陪着李逵玩,还是瞎胡闹,不在乎。主要是公孙胜胸中升起了滔天的豪情,他在为华夏开天辟地的感觉。

    “本王封你为右丞相,协助吴用处理朝政。”

    “李全,左翊卫大将军!”

    “花荣,右翊卫大将军!”

    “李云,骠骑大将军!”

    “李林,征东大将军!”

    “鲁达,征北大将军!”

    ……

    连刘唐都得到了个将军的封赏,一时间激动的想要杀两个人高兴一下,撇了一眼周围,鲁达和武松站在他身边,老脸顿时苦了起来,他一个都打不过,只好懊恼的攥紧拳头感慨人比人得死。

    而投诚的柳承志,也没有落空,得到了个开京府尹的官职。似乎李逵压根就没把高丽当回事,仅仅打下了高丽的国都开京之后,就开始大肆封赏,有种霸业刚开始,就要享受的昏君迹象。

    吴用迟疑了一下,还是觉得自己应该担负起丞相的职责,在恭贺李逵之后,建议道:“大王,如今我军刚打下开京,诸事未明,还请大王勤政为民……”

    说着说着,他说不下去了。

    勤政为民,为的是那个民?

    李逵抬手阻止了吴用的建议,随着他头口封赏之后,李逵摒退的其他人,留下了李云、吴用等人入宫商量对策。

    对于宋人来说,虽说李逵已经命令船队派遣人去登州传递消息,至少一个月之后,增援的人马才会源源不断地抵达高丽。

    可在这之前,他们这些外人,怎么可能去顾忌高丽人的死活?

    他们是征服者,同时对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他们都是敌人。

    李逵笑了,笑得非常放纵,这种心情在大宋,他从来不曾有过。在心里一再的告诫自己要低调,可是轻松打下了高丽的王城,他低调的起来吗?

    “吴用,你知道当下我军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这个……”

    吴用觉得应该是种地,可他怕说出来被李逵打。

    吴用吃过李逵的鞭子,当初晁盖带领他们十里坡劫掠汇通钱庄的运银车队,东溪村好汉全军覆没,他就连同晁盖被李逵的手下绑在了木桩子上,一顿鞭子下来,想死都死不了。

    面对李逵,吴用有着说不出口的心理阴影。

    恐怕这辈子都别想摆脱。

    尤其是,李逵这么暴躁的人,竟然还是苏门学子,殿试及第的学霸,他想不通,难道天赋真的那么重要,自己的寒窗苦读已经没有意义了吗?

    “还请大王示下!”

    李逵稀里糊涂称王之后,吴用对李逵的语气几乎恭敬到了极点。可惜,李逵并没有领情,反而有点怒其不争道:“咱是征服者,从踏上这片土地之后,就必然会受到敌视。任何怀柔政策,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适用。可镇压,也不能一直用,人死光了,向谁收税?所以,让更多的人得到好处,才是如今最好的办法。”

    “这个……”

    吴用细细琢磨,还真的是这副样子。

    反倒是公孙胜并没有考虑什么民生,而是低声道:“如今我军兵少,粮草军械倒是足够,可是面对高丽足足有十万大军,甚至更多的敌军,如何破局才是关键。如果能引出这些主力,并一战而克之,我们才算是在高丽真正的站稳了脚跟。”

    “此事说难是难,我军兵少,一个个城池去攻克,必然会受到分兵的困扰。说简单也简单,将对方引过来就成。高丽如今的制度不同于大宋,反倒是和西夏有点像,不过西夏的是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