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虎子-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牺牲整个主寨也不是不行,但最起码得确保石原杀掉杨通啊,万一主寨没了,杨通却没死,那他图什么?
好在这个前提条件倒也不难解决,让陈陌与王庆出尽风头就行了。
尤其是王庆。
与相对沉稳的陈陌不同,王庆性子很跳,一旦得意就忘乎所以,连杨通都不放在眼里,考虑到眼下陈陌与王庆二人手中捏着杨通的把柄,杨通也不敢对他们来阴的,因此,只要赵虞想办法让王庆出尽风头,造成类似‘功高盖主’的局面,杨通自然不会无动于衷,肯定会想方设法盖过王庆的风头,到时候赵虞就有机会算计杨通,让杨通死在石原等人的手里。
但这样一来,问题又来了,想要暗助陈陌与王庆,让二人出尽风头,那与之敌对的官兵一方,肯定就损失惨重了,哪还有余力继续征讨黑虎寨呢?
再等一年?
赵虞可等不起啊。
因此按照这个思路,这次昆阳官兵讨伐黑虎寨的规模,一定要大,因为这样赵虞才能放手暗助陈陌与王庆打击官兵,迫使杨通亲自上阵。
但昆阳县就这么点地方,就这么点人,如何刺激昆阳县扩大征讨的规模呢?
赵虞想来想去,决定对鲁叶共济会下手!
现如今,吕匡所执掌的鲁叶共济会,虽然因为内部分裂的关系已远不如当初他赵虞执掌的时候那般鼎盛,但依旧把持着汝南、昆阳、叶县等地一半左右的商事。
只要赵虞说服杨通针对鲁叶共济会,吕匡必然会鼎力相助昆阳,力图一举将黑虎寨扫平。
『这可真是……』
赵虞苦笑着摇了摇头。
鲁叶共济会是他创的,而黑虎寨是他日后的班底,为了铲除杨通,他不得不刺激鲁叶共济会来打击黑虎寨,仔细想想,这也真是讽刺。
可惜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
毕竟昆阳这边,连作为县尉的马盖都已逐渐屈服了,赵虞实在很难对昆阳县报以太大的希望,只能寄希望于鲁叶共济会了。
想到这里,赵虞立刻跑去教唆杨通。
他对杨通说道:“大寨主,我黑虎寨对于咱们山下过往的商队,如今已经足够仁慈了,然而那些商贾表面上唯唯诺诺,与咱们做下约定,但背地里,他们却暗助昆阳县讨伐咱们,似这般两面三刀的做法,咱们必须给予警告!……正好寨里最近正在筹备建分寨的事,正缺钱用,不如将过路财提高一倍,以警告鲁叶共济会。”
一听这话,杨通深以为然。
当时有张奉、褚角劝阻杨通道:“不可。……咱们如今对过往的商队抽两成,已经很重了,若翻倍抽取四成,必然彻底激怒鲁叶共济会,这个商会在汝南、襄城、昆阳、叶县一带都很有势力,若彻底激怒他们,说不定会逼迫他们说动其余诸县帮助昆阳围剿咱们,此乃取祸之道。”
听到这里,杨通又不禁有些犹豫。
见此,赵虞笑着说道:“说得好像抽两成就不算得罪鲁叶共济会似的,要不然干脆连两成也别抽了?咱们山下过往的商队,十有八九都是鲁叶共济会名下的,别说抽两成,以商贾吝啬趋利的做派,抽半成都会重重得罪他们,既然无法化敌为友,那就索性令他们屈服!”
张奉与其余寨主被说得哑口无言,唯独褚角困惑地看了几眼赵虞,但也没说什么。
在这个情况下,杨通最后还是听取了赵虞的建议,决定对鲁叶共济会做出警告,不过他没有翻个倍那么狠,只是加了一成,也就是三成。
但三成也不得了了,更别说杨通还按照赵虞的建议,专门写了封信警告吕匡。
果不其然,就像赵虞所猜测的那样,吕匡在收到杨通的那封警告信后勃然大怒。
想他鲁叶共济会一个跨数县的大商会,连各县县令都不敢轻易得罪,区区一群应山贼,竟然敢如此羞辱他们?
数日后,吕匡召集他商会名下的许多商贾,众商贾一致做出决定:必须铲除黑虎寨!
但如何铲除黑虎寨呢?
单靠昆阳县恐怕实力不足啊。
吕匡想来想去,只有去县衙拜会毛老夫人——在老县令毛公已过世的当下,只有得到毛老夫人的支持,他叶县县衙才敢有所行动。
然而就当他带着厚礼去拜访毛老夫人时,他却意外得知毛老夫人正在后衙的中堂会客。
会客?
谁?
吕匡也不在意,恳请县卒通报道:“请务必转告老夫人,实乃十万火急之事,请老夫人务必见吕某一面。”
在他的恳求他,那名县卒替他通报了,片刻后将吕匡领到了后衙中堂。
当时吕匡便看到,毛老夫人正在屋内与一名三十左右的年轻人交谈,且那名年轻人正笑着对老夫人说道:“老夫人且放心,毛公与我义父多年至交,虽我义父如今驱兵塞外,不在朝中,但毛公临终托付,我父子几人又岂敢怠慢。……这件事就包在小侄身上,我章靖定会将鲁阳乡侯一家的事查个水落石出!”
『章……章靖?!』
吕匡骇然地盯着那名年轻人瞧,正巧那名年轻人也转头看了过来,略带困惑的凌厉眼神,看得吕匡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
『当朝陈仲、陈太师之义子,陈门五虎,章靖?!』
吕匡这才意识到,眼前这名年轻人,骇然是与宛城将军王尚德平起平坐的当朝将军。
第191章 章靖
原本吕匡希望能得到毛老夫人的支持,使他叶县能派兵援助昆阳,可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在县衙见到了‘陈门五虎’之一的章靖。
陈门五虎啊,那可是当今朝中的五位少壮将军,倘若能得到此人的相助,区区应山贼何足挂齿?退一步说,哪怕不是为了应山贼,这等人物也要予以结交啊。
想到这里,回到家中的吕匡立刻置办了一份礼单,携带着它前往城中驿馆,拜见章靖。
而与此同时,章靖与他随行的若干侍卫已在驿馆内用罢的晚饭,正坐在桌旁思忖着什么。
半晌,他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书信,正是毛公当年临终前所写的那封。
章靖再次观览了一遍,然后提笔在另一张纸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童谚、顾繇、梁城。
自前一阵子他受到义父陈仲的委托,命他南下叶县、鲁阳追查毛公临终前托付的这桩事,他便从河北直奔叶县,想尽快从毛公的遗孀毛老夫人口中得知事情经过,因此并未在似乎较为关键的梁城耽搁。
因为他觉得,这个顾繇不太可能是加害鲁阳乡侯府一家的凶手。
顾繇这个人他知道,南都尹、梁郡守,说实话这官职确实很了不得,但此人身居此位,并不意味着他有多么出色的政绩,而是在于他在官场上的圆滑与人脉,用他义父当朝太师陈仲的评价来说,这顾繇就是个和稀泥的,摆在庙里也不过是一尊泥塑。
因此,章靖认为凶手应该是另外一人,即那个童谚。
『梁都尉童谚……』
章靖琢磨了片刻,忽然问心腹侍卫道:“李负,我记得梁城的都尉,不是一个叫许廉的么?”
被问话的侍卫李负正在屋内擦着剑,闻言有些迟疑地回答道:“好像是……”
“那这个童谚哪冒出来的?”章靖皱皱眉问道。
李负耸耸肩表示自己也无从得知。
“不可能莫名其妙就换个人当梁都尉吧?这梁都尉可不是什么小官。”章靖皱着眉头说道。
听到这话,李负压低声音说道:“此人姓童,会不会是太子的人?近几年太子不是频繁在地方安插心腹么,说不定是太子的人。”
“……”
章靖闻言眉头皱着更深了。
在他看来,倘若那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童谚当真是太子的人,那么这件事就麻烦了。
但反过来说,倘若那童谚果真是太子的人,那么他陷害鲁阳赵氏就是出自太子的意思咯?可太子为何要针对鲁阳赵氏?
完全说不通啊。
倒不是看不起鲁阳赵氏,就章靖来看,太子恐怕连鲁阳乡侯叫什么都不清楚,怎么可能去陷害后者呢?
再说了,鲁阳乡侯府的灭门惨案手段过于狠辣,倘若果真是太子所为,一旦其余几位皇子抓到证据,太子多半要落得一个失德的罪过——太子哪有那么蠢的?
相比之下,章靖更加怀疑是王氏一族所为。
没别的原因,他纯粹就是厌恶王氏一族而已。
想到这里,章靖正色对李负说道:“明日你随我去宛城,咱们先找王尚德探探口风,据我今日从毛老夫人口中得知,王尚德吞占了鲁阳赵氏二十万石粮草,这家伙嫌疑也不小。”
李负闻言笑道:“我猜少将军纯粹就是看那王尚德不快吧?……我想王尚德还不至于为了区区二十万石粮草杀人。”
章靖也不否认,笑了笑说道:“总之,这王尚德与鲁阳赵氏肯定是有一定关系的,否则赵家为何替他弄来二十万石粮草?据说这家伙近两年将宛城打理地不错,王婴那老不死的,屡次在朝中提及,我猜这家伙,尾巴都要翘上天了。……咱们来这边一趟,怎么能不去见见那位王将军呢?”
“我就知道。”
李负与屋内的其余两名侍卫忍不住都笑。
这也难怪,毕竟陈、王两家是政敌,章靖会给王尚德好脸色看就怪了。
正在这时,忽然有侍卫入内禀告道:“少将军,有叶县的商贾吕匡求见。”
“吕匡?”
章靖微微皱眉,旋即便想起了他今日在县衙拜见毛老夫人时碰到的那名叶县商贾,心中顿时恍然:“是他啊……他有什么事么?”
“呃……”
侍卫停顿了一下,旋即说道:“他没说,他只说有要事求见少将军。”
章靖想了想,点头道:“好,你带他进来。”
“是!”
片刻后,那名侍卫便领着吕匡来到了屋内。
待瞧见坐在屋内当中的章靖后,吕匡连忙躬身大拜:“草民吕匡,拜见章将军。”
章靖上下打量了几眼吕匡,淡淡说道:“坐。”
“多谢将军。”吕匡赶紧道了声谢。
此时章靖便问道:“听说你有要事见我?”
“是。”
“说吧。”
“是。”
吕匡拱了拱手,小心翼翼地说道:“近期昆阳境内有一伙应山贼为祸,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昆阳县几度派兵围剿皆不能根除,恰逢章将军经过叶县,我恳请章将军帮助昆阳、叶县,铲除这伙山贼。”
说罢,他偷偷看了一眼章靖的面色,却见对方一脸似笑非笑。
他心中咯噔一下,从怀中取出那份礼单,恭敬地摆在桌上,推向章靖,口中正色说道:“倘若章将军能仗义相助,两县感激不尽。”
“……呵。”
章靖笑了笑,毫不避嫌地抄起那份礼单瞄了两眼。
不得不说,这份礼单上的赠物还是蛮可观的,纵使章靖都不由得挑了一下眉。
他笑着问道:“足下还真是出手阔绰。……足下就这么想铲除昆阳境内的那伙应山贼么?”
吕匡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如实相告:“这伙应山贼,对我鲁叶共济会名下的商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只要能将其铲除,多大的代价我等也愿意承受……”
“鲁叶共济会?”章靖不解问道:“那是什么?”
“是一个联合商会。”吕匡解释道:“就是我鲁阳、叶县两地的商贾联手,互通消息、互通有无……”
章靖听得有点意思,随口问道:“是你创办的?”
吕匡犹豫一下,老实说道:“是赵氏二公子创办的。”
“赵氏二公子?”章靖微微一愣:“哪个赵氏?鲁阳赵氏?”
“是。”吕匡点点头,将赵虞当初创办鲁叶共济会的初衷简单说了一遍。
见其中竟然涉及到王尚德,章靖脸上闪过几丝惊讶,不过更让他惊讶的是,鲁阳赵氏的二公子,似乎与王尚德关系不错的样子?
“赵氏二公子叫什么?”他问道。
“呃……”吕匡迟疑了片刻,回答道:“好像是叫……赵虞,对,驺虞的虞。”
从旁,李负亦忍不住问道:“此人很聪明么?”
“唔。”吕匡点点头说道:“赵家二公子虽然年纪不大,但确实异常聪慧。”
“年纪不大?”章靖惊讶问道:“他多大?”
吕匡想了想回答道:“赵家遇难时,大概十岁、十一岁左右。”
“十岁、十一岁?”
章靖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与李负面面相觑。
一个十来岁的小孩,收拢了鲁阳、叶县两地的商贾,建立了鲁叶共济会?
想到这里,章靖又问吕匡道:“那位二公子死后,你就接管了鲁叶共济会?”
吕匡也不傻,闻言连忙解释道:“章将军,赵家的祸事,与在下可万万无关啊。”
“我没说有关,凭你怎么调动地了梁城军?我只是想问你,赵家可曾得罪过什么人?……你既然能接管鲁叶共济会,那就说明那位二公子在世的时候,你与他的关系也是亲近。”
“呃……”吕匡想了想,回答道:“二公子得罪过汝阳郑家,就是汝南侯郑氏的那个郑家。”
『汝阳侯?汝阳侯郑钟么?』
章靖暗自将这个名字记在心中,准备日后去查查汝阳郑家的底细,看看他们是否有什么后台。
一边他想着,他一边又问吕匡道:“赵家怎么得罪郑家的,你详细说说。”
“呃……是。”
见章靖不断地询问有关于赵氏的事,吕匡心中苦恼不已,他心说自己是来寻求帮助的,怎么变成了来提供消息的了?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打断道:“章将军,剿贼的事,您看?”
被吕匡打断思绪,章靖抬头瞥了一眼吕匡,心中有些不快。
他笑着问道:“听你方才所言,你鲁阳共济会似乎与王尚德关系不浅呀,那为何不找王尚德帮忙剿贼呢?是他要价太高?”
“不是不是。”
吕匡连忙解释道:“王将军忙着征讨叛军,我等哪敢以区区山贼打搅他。”
听到这话,章靖面无表情地说道:“可你却敢拿这事来打搅我?……你是看不起我么?”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