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王冠 >

第161部分

大明王冠-第161部分

小说: 大明王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千也有八百,如今你礼佛几十年,无人深夜之时,望着青灯古佛,内心深处真无波澜,又真的能忘记那段刀光剑影的血腥岁月?”

    张定边黯然无语。

    虽礼佛几十年,但多少次梦回沙场,又有多少次于噩梦之中醒来,梦中皆是断头残肢的士卒,于黄沙滚滚之中爬向自己索魂……

    当年放下屠刀,立地成和尚,却终究成不了佛。

    黄昏又看向姚广孝,“老和尚你呢,没上过沙场,但靖难多少有你的影子,所以你比张老将军好不到哪里去,可曾心安?”

    姚广孝哈哈一笑,“我有何不能心安?!”

    黄昏没和他争执,继续道:“但你成佛了?”

    姚广孝也不语。

    黄昏叹道:“说偏了,回到正题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本意是好,目的是让为恶之人幡然醒悟,形成一个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抉择,从而让人少做孽事,无形之中以文化的力量行善举,又或者说回到儒家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的争辩上,这且不提,为何要说这句话有失公允?因为我觉得,多行恶举之人,不论你放不放下屠刀,恶业已经存在,永远成不了佛,只能悬崖勒马为以前的罪恶救赎,若恶人因此一念成佛,那对好人而言,是何其的不公允?”

    张定边和姚广孝对视一眼。

    两人有些意外。

    这番见解,没有多年岁月积攒的世故和人生见解,领悟不出来。

    黄昏轻叹一口气,“举个例子,三国时期的蜀国雄主刘备,一生之举,当得起一位厚道君子,我们姑且不论他是不是装的,我想问一句,假若白帝城托孤是一场局,诸葛亮若是答应了刘备那句‘君可取而代之’,于是帐下涌出刀斧手将这位卧龙砍了,两位觉得刘备的一生是厚道君子,还是伪君子?”

    张定边迟疑了下,“当是后者。”

    黄昏哈哈一笑,“这就是了,你看刘备装了一生,就因为最后一件事,于是结局截然不同,这岂非是对他的不公平,做了那么多仁厚之事,还抵不过杀诸葛亮的一件事,当然,这是假设,实际上不管刘备这个人如何,哪怕他是装的,能够装一辈子的君子,那么他就是君子!”

    问君子,当问事不问心。

    一个人装一辈子的好人,那么他就是个好人。

    一个人做了一辈子的恶人,哪怕他最后做了件好事,他也还是个恶人,绝对不会因为他放下屠刀就立地成佛。

    张定边如醍醐灌顶。

    那张无比苍老的脸上,涌起复杂情绪,竟有些心境崩溃的迹象,最终一声喟叹,“老衲输了。”

    难怪这许多年,我依然噩梦缠身。

    姚广孝则笑而不语。

    他礼佛,并不见得是为了净心,因为他靖难之前本就是和尚,学的就是佛理,但是对黄昏这番见解,还是颇为赞赏。

    黄昏一脸谦恭,“晚生冒言,多有僭越,还请两位大师勿怪。”

    张定边摇头,“黄指挥之言甚是在理,何怪之有。”

    姚广孝笑着看向黄昏,“你今夜来此,就是为了教诲我们两个放下屠刀却又注定不能成佛之人,没其他事了?”

    这是不想让黄昏说了。

    怕张定边心境崩溃,八十多岁的人了,心境若是崩溃,怕是会一命呜呼。

    黄昏也懂,急声道:“我是来问问,老将军是回灵源山,还是继续呆在京畿,若是回灵源山,我会着人安全护送,陛下那边,我去解释,若是呆在京畿,还请姚少师你行个方便。”

    张定边看向姚广孝,“老衲尚有诸多困惑,欲求佛于道衍。”

    姚广孝道了个不敢当,才对黄昏道:“无妨,建初寺住得下,想必陛下也想见见老将军,待陛下从顺天归来,再由老将军自行定夺去留罢。”

    黄昏起身,“如此,告辞。”

    张定边却忽然道:“陈理曾有一私生子,确实名叫陈余,陈理降明后,陈余改名张余,居福州城郊红桥西侧,张余又确实有一女,名为张秀芬。”

    黄昏倏然转身,满身冷汗,“张红桥?”

    这么巧?

    张红桥说过她本名张秀芬。

    张定边点头。

    如此说来确实是陈理后人。

    黄昏抹了一把额头冷汗,看向姚广孝,姚广孝也是一脸讶然,“我真不知道此事,陛下也不知道,实际上我们都很奇怪,你是从哪里得知张老将军在灵源山一事的。”

    姚广孝说完起身从禅房一侧的桌子上,拿起一个黄布卷轴丢给黄昏,“陛下给的,本意是三司会审你黔驴技穷时,我再送过去给你救命用,不过你成功自救,陛下多此一举了。”

    一封圣旨。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天下人才尽入吾罄

    圣旨中提及张定边在灵源山,并让黄昏着人带此圣旨去请他来京畿作证,这个根本不需要威胁的理由了——陈理还活着。

    张定边再恨陈理的投降,也不愿意看见故主断了血脉传承。

    必然会来。

    黄昏看完圣旨,心头有些暖和,还以为朱棣不管自己,没想到他早给自己留了后路,这样的君王难道不值得辅佐吗?

    当然,当他将死之时,自己和他的斗争,也是不可避免,谁叫他是永乐大帝,而我黄某人也想做隐帝呢。

    这无关正义善恶。

    仅仅是政治。

    若是能解决这个问题,自是最好,若是不能解决,那就勇敢面对,打败朱棣,活下去,并且让大明走得更远。

    想到这黄昏由衷的叹了口气,“大明有永乐,甚好。”

    姚广孝抖了抖三角眼。

    果然。

    黄昏下一句就是“大明有我黄大官人,也甚好”。

    端的是不要碧莲。

    回家。

    在刑部天牢里呆了一个多月,天天都在听赛哈智说荤段子,别说自家这位大明第一美人儿,就是看见头母猪,也觉得眉清目秀。

    黄昏很是勤快的耕耘,不过多了个心思,不敢太浪。

    怕猝死。

    只是多多少少有点遗憾,徐妙锦还是有那么点放不开,很多想象中的美好暂时无法享受,这也不急,还需要调教嘛。

    一夜无眠。

    第二日秋日高照,才慵懒起床,吃饭,换衣,挂刀,去刑部报道,然后到南镇抚司衙门当值。

    赛哈智不在,黄昏得主事。

    本以为事务积压很多,哪知根本没有,找人一问,才知道是被南镇抚司指挥刘明风处理了,暗道了声是个处理政事的人才。

    应该重用。

    于是把刘明风找来,简单洽谈几句,发现这位还是为勋贵的公子哥儿,其父亲是广恩伯刘才,因为是次子,世袭爵位给了他大哥,刘明风只能靠父亲的关系,混了个南镇抚司指挥。

    也不算辱没家门了。

    黄昏事情很多,于是对刘明风道:“三司会审已经结束,但最终决断还要等顺天的陛下批示,老赛还得在刑部天牢里呆一段日子,而我近来很是忙碌,没办法驻扎在衙门中,所以打算将诸多事务交给你处置,如何?”

    刘明风哈哈一笑,“黄指挥但去潇洒就是。”

    黄昏一脸愁苦,“潇洒个毛啊。”

    起身,“我要去一趟咱们的诏狱去见一个人,你处理完了公事,去一趟刑部天牢,疏通下关系,别让老赛和于彦良在里面吃苦。”

    于彦良因为把赵曦踹入河中,也还没放。

    刘明风点头,“早办了。”

    黄昏大爽,“南镇抚司交给你,我放心,不过你得有心理准备,从今以后,你就被烙印上了我和老赛的痕迹,纪纲他们肯定会针对你。”

    刘明风翻了个白眼,“不巧,家父还有那么一面可以免一死的靖难丹书。”

    黄昏一副看白痴的表情。

    刘明风讪讪的笑,压低了声音,“陛下还是比太祖仁慈的,靖难丹书不是催命符,至少当下不是,只要不是谋逆,皆可救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黄昏心头一动,我擦,忘了这事,大家都有靖难丹书,就我没有,似乎连纪纲都有?这不公平,凭什么敌人有两条命,我只有一条。

    得找朱棣要一个,以备不时之需。

    出了衙门,先去资料房取了一份资料,这才走入昏暗潮湿的诏狱,闻之欲呕的腐臭味让享受惯了的黄大官人很有点难受,在诏狱兄弟的引领下来到一座牢房。

    看着里面无所事事的中年男人,笑道:“习惯了?”

    周胜然抬起头,面色惨白。

    以为要跪了。

    他认识黄昏。

    因为张扬的事情,纪纲放弃了他,他一直待在南镇抚司诏狱,一旦查出他在职权上出现问题,等待他的就是严厉处罚。

    而以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之间的关系,一旦坐实,这辈子都别想翻身。

    可让他奇怪的是,从他被关入诏狱后,南镇抚司根本没审问他,也没派人去福建彻查,好像彻底遗忘了他这一号人物。

    周胜然喜忧参半。

    喜的是也许时间久了,没准什么时候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忧的是也许时间久了,所有人都忘了自己,自己则会在南镇抚司的诏狱里发霉到死那一天。

    是以黄昏出现,周胜然就觉得自己大概率要跪了。

    闻言苦笑,“不习惯又能怎样?”

    还是庆幸,至少没受刑罚——南北镇抚司的酷刑,周胜然作为地方卫所的百户,比一般老百姓更清楚它的恐怖。

    黄昏拿起手上的资料,挑重要的内容缓慢读到:“周胜然,泉州人,独子,有妻周崔氏,有子周明仁,妾杨氏一人,有女周汝楠。”

    合上资料,“可有出入。”

    周胜然眼睛红了,狠狠的盯着黄昏,“我就算犯事,也是权职内的事情,黄千户你为何要牵连我家人?”

    黄昏摇头,“错了。”

    周胜然:“什么意思?”

    黄昏纠正道:“我升官了,现在是指挥,协助赛哈智负责南镇抚司所有事务,简而言之,现在南镇抚司的话,我说了能作数。”

    周胜然不懂,“所以黄指挥今日究竟何意,如果要我交代,我交代便是,但黄指挥想靠此事扳倒纪指挥使,怕是想多了,而据诏狱兄弟闲谈,黄指挥已经复仇庞瑛,没必要针对我了罢。”

    黄昏嗯了一声,“我不针对你,我只是告诉你一个事实,如果你出了事,你那妻子和小妾,真能养活那一大家子人,你周家的血脉就要断了。”

    周胜然默然。

    黄昏继续道:“我也不来一套试探人心的繁冗事情了,直接说我今日来意罢,给你两条路,第一条,你继续选择纪纲,当然你的下场就是要么继续被我们关在诏狱直到你死,要么我着人审查你的案件,虽然无法治你死罪,但有的是办法让你悄无声息的死,况且就算我们不公报私仇,一旦你被免职,你拿什么来养活你的儿女。”

    周胜然依然默然,他知道黄昏还会说第一条选择。

    黄昏乐了,“是个聪明人。”

    周胜然喟叹一声,“第二条,是我从此跟随南镇抚司,如此才能离开这座囚笼?”

    黄昏笑着说,“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舒心。”

    周胜然想都不想,“我选第二条。”

    黄昏有些讶然,“不考虑考虑?”

    好歹你也有点节操啊。

    周胜然惨然一笑,“我知道我如此轻易的投入你的阵营,会让黄指挥感觉不舒服,觉得我是墙头草,没有节操,但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当然,这是读书人的酸理,在我周胜然看来,酸理也好,节操也罢,都不能当饭吃,我要活命,我要养活妻儿,就这么简单。”

    黄昏转身就走。

    周胜然欲言又止,最终讷讷无言,陷入无边黑暗。

    黄昏果然不敢相信自己。

    哪知在周胜然浑身冰凉看不见光明的时候,黄昏的一句话让他从地狱里爬回了人间:“恭喜你,我相信了你的话。你的案件南镇抚司明日开审,你尽管配合就是,陛下还在顺天,所以你定罪之后,还需要在诏狱里呆上一段时日,等陛下从顺天归来,我会把你调入南镇抚司。”

    周胜然热泪盈眶。

    有感激。

    但更多看见了明天和未来希望的炽热。

 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明没我真不行啊

    格局。

    一个人的格局有大多,决定了这个人的行事风格,决定了他的布局和落子。

    黄昏自认格局很大。

    不输朱棣。

    所以他从踏入仕途开始,从救黄观开始,就一直在布局落子,要做到人尽其用。

    黄观是人才,高贤宁、王振、许吟、赛哈智、徐辉祖、于彦良、于谦、刘明风、周胜然、沈熙礼、老李、吴溥都是人才,甚至于连去了雷州半岛制作磁铁的燕小六,也算人才。

    黄昏需要人才。

    大量的人才。

    只有足够的人才,将来才能够管理他理想中的帝国,才有保证他的时代商行成为大明王朝的“东印度公司”。

    所以他要不断的落子布局。

    但还不够。

    远远不够。

    目前最迫切的人才是翻译,要吸收大明疆域之外的先进知识,翻译必不可少,要管理大明疆域之外的区域,懂外语的人才亦是必不可少。

    所以……需要建立外语学习机构。

    又是花钱而暂时看不到收益的营生。

    万幸的是,大明资本主义萌芽,而自己有这个能力当一个资本家,接下来需要利用郑和下西洋布一些局。

    出了诏狱,黄昏想了想,觉得有件事必须得做。

    而且要做好。

    回到公事房去找到刘明风,还没开口,刘明风竟然说出了黄昏想要知道的事情:“王大岭家在安居坊,左老大家在流风坊……”

    又道:“南镇抚司已经抚恤过了,且黄指挥夫人又着沈熙礼额外送了一笔钱,以你的名义送到了这几位兄弟的家室或者双亲手中。”

    王大岭是三司会审时受刑被打死的南镇抚司缇骑,左老大等人则是两次斗殴中牺牲的兄弟,都是这次事件的受害者。

    黄昏闻言也便作罢。

    叫许吟回了一趟黄府,着人送磁铁到大内去,又去通知老李,将安装型人力发电机的设备、架设线路需要的铜线、电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