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王冠 >

第22部分

大明王冠-第22部分

小说: 大明王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瓜蔓抄越来越近了!

    必须阻止。

    希望许吟不会让自己失望,除了他,真找不到其他人可以胜任这件事了。

    屋顶上传来瓦片破碎的声音。

    以为是鸟,没太在意。

    片刻后,院子里传来推门声,旋即一阵急促脚步声,又响起吴与弼的轻脆中带着怯弱的声音:“你们找谁?”

    一个略有尖锐的声音回道:“黄昏。”

    吱呀。

    房门推开,两道身影抢先进来,其中一人身着宦官官服,面白无须,却多多少少有一些英武之气,目光柔和,腰间佩了一把剑意思意思。

    进门之后打量了一圈,脸上挂着笑意微微对黄昏点头。

    另一个……老熟人。

    纪纲。

    依然身穿大红蟒衣飞鱼服,腰配绣春刀,矮身在房间内搜查,不敢漏过任何小细节。

    极其警惕。

 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访

    连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都像个小喽啰,黄昏知道谁来了。

    朱棣。

    匪夷所思。

    作为日理万机的大明集团董事长,一个底层小员工的受伤,竟然会亲自前来慰问?

    果然。

    下一刻,朱棣龙骧虎步走入。

    黄昏急忙起身行礼。

    朱棣挥手示意,也别假吧意思的折腾了,躺好就是。

    黄昏才不会客气。

    果断躺下休息。

    朱棣示意马三保和纪纲出去,两人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不敢违拗圣意,出门后一左一右,安心当起了门神。

    朱棣打量了一下黄昏的伤势,随口道:“你觉得是谁?”

    黄昏不假思索,“刺客用的绣春刀。”

    门外的纪纲心头一颤。

    朱棣没好气的道:“纪纲要杀你,哪需要绣春刀!”

    门外的纪纲长出了口气。

    另一边的马三保满脸笑意,指了指额头。

    纪纲慌忙擦去冷汗。

    黄昏眼咕噜一转,“也许是庞瑛呢,毕竟黄金失窃案从各方面的迹象来看,都直指庞瑛,他担心事情败露,所以杀人灭口。”

    必须把这件事往锦衣卫身上拉。

    要不然瓜蔓抄无可阻挡。

    老子也是日了狗了。

    被人刺杀不说,还要帮刺杀老子的主谋打掩护,天下有这么搞笑的事情嘛。

    朱棣不语。

    黄昏带着四斤黄金回家,这件事别人不知道,锦衣卫知道再正常不过——毕竟监视全城是自己给锦衣卫的旨意。

    倒没想到庞瑛是上门勒索时看见这堆黄金的。

    朱棣的沉默不语,将门外的纪纲又吓了一跳,心里已经把庞瑛的祖宗十八代都慰问了一遍,可却没想过,庞瑛来吴溥家是他自己的授意。

    黄昏叹气。

    得,锦衣卫在朱棣心中的分量之重,已经无需多言了。

    道:“草民困了。”

    这是逐客令。

    朱棣闻言眉头蹙起,极为不爽。

    门外的马三保和纪纲心里同时暗道了一句:做得一手好死!

    哪料朱棣又松开了眉头。

    笑道:“在来此之前,朕先去了徐府,你也别奢望妙锦会帮你转达这些事给皇后了,朕不想让她忧心这些琐碎,你要是敢让她知晓,朕会让你好看的。”

    黄昏顿时苦瓜脸。

    你妹的朱棣!

    黄昏确实有想法,利用徐皇后给朱棣施压,现在计划泡汤。

    姜果然是老的辣。

    看见黄昏吃瘪的苦瓜脸,朱棣大乐,“朕走了。”

    来去匆匆。

    黄昏也不意外,朱棣今日带着纪纲来看自己,用意很简单,通过这个举动,告诉三位皇子、纪纲,乃至于其他别有心思的人。

    锦衣卫是我朱棣的利器,黄昏,是我朱棣看重的人,谁也别想挑拔他们。

    朕在,打不起来!

    朱棣出门后,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在书房里找到正在教导吴与弼读书的高贤宁,大而化之的坐在两人身前,问高贤宁,“朕很想知道,黄昏用什么话说服你的。”

    高贤宁对朱棣还是有成见,但对黄昏是真心服气。

    闻言笑道:“可说?”

    朱棣亦笑:“免罪。”

    高贤宁眼睛一亮,对朱棣有了一丝新看法,道:“黄昏说了很多,但真正让我感触深刻的只有两句话。”

    朱棣:“哦?”

    高贤宁深呼吸一口气,“若天子无明臣,则朝无善政。”

    说完之后,他紧紧盯着朱棣。

    朱棣眼睛一亮,有些惊艳又有些好气,感情黄昏这货的眼里,老子一个人就治理不了大明天下,非得有一群贤臣?

    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句话很有道理。

    若是没有文渊阁那一群人帮忙,自己哪有时间和精神出来溜达,所以贤臣必不可缺。

    点点头,“在理。”

    高贤宁眼睛越发明亮,对朱棣的感观更上层楼。

    这就是永乐大帝的人格魅力!

    又道:“第二句话,尤其震撼,黄昏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朱棣抚须大笑。

    好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大明有此子,幸甚。

    已经不需要再问高贤宁过多,朱棣起身,兴致极高,笑眯眯的说道:“且先委屈些时日,待合适之日,卿当舞于朝堂,辅我大明向之煌煌!”

    大笑而去。

    高贤宁目送朱棣远去,内心波澜起伏。

    先前和朱棣一唔,并无过多戏份,朱棣只是单纯的邀请自己出仕,又被自己拒绝。

    但这一次……

    高贤宁看到了另外一个朱棣:心胸开阔,且亦体贴臣心。

    为何要等一些时日再起用自己?

    很简单。

    因为自己刚拒绝了朱棣,现在他就下旨起用的话,自己会像景清、胡广、李贯一样,落个不好的名声,而读书人又最看重名声。

    朱棣会等一个绝佳的机会让自己出仕。

    如此天子,当为贤君。

    可惜……

    如果杀性能小一些就好了。

    黄昏说的有道理:朱棣这样杀性的人,若是没有明臣辅佐,只怕真的会有更多的方孝孺案,大明也将走向黑暗岁月。

    高贤宁心中,终于放下了一些隔阂。

    至少心甘情愿出仕了。

    吴与弼脆生生的问道:“高先生,他是朱棣吗?”

    高贤宁点头。

    吴与弼又疑惑的道:“不像是个杀人如麻的恶魔啊。”

    高贤宁笑了,“与弼啊,你还小,有些事情不能看表面,仕途之凶险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也许前一刻还在对你笑意盈盈的君王,下一刻就会灭你满族,所以才有伴君如伴虎的说辞。”

    经历过太祖时期的大明官员,对此感悟不要太深。

    保命的丹书铁券成了催命符。

    历朝未有之。

    其实追究根本,还是太子朱标死得太早,太祖是在给太孙朱允炆铺平道路。

    吴与弼哦了一声,“那我还是好好读书吧。”

    高贤宁甚为欣慰。

    吴与弼是个读书苗子,可别被功名利禄耽误了,将来的成就只怕不在方孝孺之下。

    ……

    ……

    出了吴溥家,朱棣又去了一趟某座寺庙。

    见了个黑衣和尚。

    密谈一番后出门。

    对跟在身后的纪纲沉声说道:“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黄金失窃案尽快结案,庞瑛那边,你给朕好好敲打一番!”

    纪纲领命,又一次在心里慰问了庞瑛的十八代祖宗。

    不用猜。

    肯定是那黑衣和尚给了陛下建议。

    这个黑衣和尚……

    道衍。

    一个哪怕是呆在寺庙之中,说话也比一百个纪纲管用的人。

 第四十六章 追查

    腊月二十四,放假,普天同庆,要一直放到正月二十,正儿八经的大长假。

    清晨。

    高贤宁离开了吴溥家,在国子监外租了房子暂住。

    终究是读书人,脸皮波,不好意思长久寄人篱下。

    吴溥送走高贤宁后,将儿子吴与弼吆喝起来……这些日子黄昏有伤,一个人睡吴与弼的房间,吴与弼则和吴溥打挤。

    吴溥去买了豆浆油条回来,让吴与弼送给黄昏,他准备去书房看会儿书。

    一日之计在于晨。

    走进书房就看见整整齐齐放在书桌上的一大堆黄金。

    大概二十斤。

    吴溥一脸懵逼,怎么自己跑回来了?

    沉吟了一阵,来到吴与弼房间,对坐在床上吃着油条喝着豆浆的黄昏道:“黄金回来了,不知道被谁放在书房里。”

    黄昏的伤势不轻。

    内伤。

    躲过了赵三娃的绣春刀,没躲过戳心窝的一脚,休养了几日,已经痊愈不少,目前可以下床小范围内活动。

    闻言笑了,一针见血,“庞瑛送来的。”

    一旁的吴与弼啊了一声,说还真是他偷的啊。

    吴溥摇头,“不是庞瑛。”

    黄昏也点头,“这件事不是庞瑛做的,也许他们有这个想法,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动手,被别人抢先了——当然,若是庞瑛知道这笔黄金的来路,也不敢觊觎。”

    庞瑛是无辜的。

    然而迫于朱棣的压力,庞瑛还是自掏腰包拿出了二十斤黄金。

    他如今对自己肯定恨之入骨,这个仇怨是结下了。

    黄昏也无畏惧。

    在永乐治下创业,若是不愿和纪纲沆瀣一气,就无法避免和锦衣卫之间的恶斗。

    吴溥迟疑了一下,“销案?”

    黄昏略一思索,“麻烦吴叔叔您去一趟府衙,找向宝销案。”

    这本是个折腾纪纲和庞瑛的大好机会,可惜无法利用,黄金失窃案的发酵是朱棣不愿意看见的,也是自己不愿意看见的。

    后果越严重,幕后之人越难以脱身。

    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幕后之人就是自己怀疑的那个人,只等许吟传来确证消息。

    笑意温暖的对吴溥道:“吴叔叔,快要春节了,那就麻烦您多走动,去给咱们三人买几身新衣服,置办各种年货。”

    尽管花钱。

    吴溥愣了下,“这个钱可以随便花?”

    不是徐皇后给你专款专用的么……

    黄昏大袖一挥,“随便花。”

    吴溥乐了,“花不出去。”

    黄昏不解。

    吴与弼嘴快,“爹已经买好了年货和新衣服,黄昏哥哥,咱们都有两套哟,别担心呢,爹拿了一大笔俸禄。”

    黄昏恍然。

    估计发了年终奖,朱棣还是很爽快的。

    新皇登基笼络臣心,很务实,直接发钱。

    吴溥让两小孩在家里,他去了一趟府衙,沿途发现身后有锦衣卫一直跟着,也没在意,知道是庞瑛的眼线。

    销案之后从府衙出来,锦衣卫果然撤了。

    庞瑛也怕黄昏心黑,拿了钱不去销案,他就白白损失二十斤黄金,所以一直盯着吴家,等销案之后他也长出了口气。

    对黄昏却是恨之入骨。

    莫名其妙的损失一笔黄金,还被纪纲打了一巴掌骂了几顿,关键是在朱棣那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没准什么时候赛哈智的南镇抚司就要调查自己。

    这口恶气难消。

    黄昏起床后来到书房,吴与弼看书,他则开始练字。

    练了一会儿鬼火起。

    这尼玛毛笔字也太难练了,想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没有个三五载的苦练想都别想,索性将毛笔一丢,抱着后脑勺思索如何制造鹅毛笔。

    钢笔也不是不能生产的……

    我连电都想发,还生产不了一只鹅毛笔,老子好歹工科出身,混过无数年的知乎和各种技术论坛,要不然能生产香皂?

    让吴与弼去找几根鹅毛。

    吴与弼一脸茫然,“咱家没喂鸡鸭鹅啊。”

    黄昏没好气的道:“去隔壁胡广家要——算了,去你未来后妈那里要几根。”

    胡广太抠。

    吴与弼出门要跑,黄昏喊住,说一定要从活鹅身上拔下来,最好是左边翅膀,要羽毛最漂亮,毛管直长大而且无暇的鹅毛。

    吴与弼哦了一声,一溜烟不见了人影。

    他是真喜欢隔壁婶儿。

    吴与弼刚出去片刻,书房门推开,黄昏一直在思索制作鹅毛笔的工艺,头也不抬,“这么快就回来了,你怕不是在圈里随便捡的?”

    “我,许吟。”

    黄昏讶然,看着大包小包的许吟,“你怎么来了?”

    许吟把东西往地上一丢,“有人让我来看看你的伤势怎么样了,顺便给你说下密查的结果。”

    黄昏大喜,“快坐快坐。”

    又沾沾自喜的道:“妙锦姐姐果然还是牵挂我的。”

    许吟对黄昏感观不坏。

    因为一件事:黄昏去救了黄观。

    闻言一副捉狭神态,“就怕你下不起聘礼。”

    黄昏一副天王老子我也娶定了的自信,“绝无可能,回去告诉你家小姐,这大明天下除了朱棣的皇位,徐皇后的后位,她要什么我都能给她。”

    许吟,“哦?”

    他当真了。

    黄昏底气十足,“待我修好豪华别墅,灯火通明无黑夜之时,就是大婚之日!”

    发电、造别墅,小菜一碟。

    许吟只当是黄昏的少年不识天高,咳嗽一声,正色道:“去查了御史大夫景清的府邸,几乎翻了个遍,没看见那批黄金。”

    黄昏:“……”

    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件事如果是景清做的,他会傻到把黄金放在府上?

    许吟却又道:“不过你遇刺后,我去查了赵三娃,你知道他是锦衣卫的人,而且历来是庞瑛的心腹,不好查,不过倒是巧了,我一义兄恰好知道赵三娃的背景。”

    当过兵的人,总有一些常人不可及的人脉网络。

    黄昏大喜,“说说看。”

    许吟道:“赵三娃,贺州人,父母早亡,长期流浪各地,后来不知道什么缘故,竟然拿到了某位官员的推荐信,应征入伍边军,立下了一次战功,更是机缘巧合加入锦衣卫,成为庞瑛麾下一名校尉,逐渐成长为心腹。”

    黄昏敏锐的抓住了其中的关键点:“是哪个官员推荐他入伍的?”

    许吟摇头,“不知道。”

    黄昏:“能否查到?”

    许吟点头,“可以查,赵三娃入伍的边军中应该保存有那封推荐信,不过可能要花费些时间,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