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骑军?”
你怕不是在逗我,大明正轨骑军本来就不多,现在你们神机营还要骑军,我哪去给你们找几千匹战马来。
郑亨答道:“微臣以为,神机营初建,火铳军三千人,一千人骑军,一千人火炮军,大概是可以形成初步战斗力了。”
朱棣摇头,“火炮军只有一千人的话,能操作几尊火炮?”
须知一尊火炮从搬运到发射,需要几十人,尤其是搬运是个巨大的问题,因为当下的火炮实在是太重了。
这么一算下来,一千人的火炮军,能有三十尊火炮就不错了。
这在战场上肯定不够。
郑亨弱弱的道:“那就再扩充点人,从京营里挑选?”
朱棣沉吟半晌,“先说骑军的事情,神机营那点人,就算组建出一支千人骑军,能有什么效果,根本无法抗衡漠北的大批骑军冲锋。”
郑亨灵犀突来,“我认为黄指挥的意思,这一千骑军不是用来正面厮杀的,而是用来收拾战局或者驰援其他兵力,采用的战法应该是骚扰、游击。”
火铳有射程,再配合上战马的机动性,如果选择骚扰和游击,敌军会无比痛苦。
朱棣眼睛又亮了,“这倒是可行。”
不论是出击影响敌军布阵,还是在撤退掩护大军后退,这一千骑军都能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嗯,不对,一千人少了,应该两千甚至三千。
那么问题来了,军器监那边能生产出这么多火铳?
需要问一下军器监那边。
不过朱棣心中有数。
问题不大。
火铳的问题不在于生产,而是在于平日的养护,明初太祖开国时的火器,到如今已经用不得了,炸膛率实在太高,导致杀敌八百自伤一千。
于是继续道:“如此,朕先给你写一道口谕,你且先去军器监取十支三眼铳,至于骑军一事朕考虑后,再给你答复。”
郑亨立即告退。
待郑亨退下,朱棣雷厉风行,立即对狗儿道:“去通知五军都督府的朱能,以及兵部尚书金忠,着令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各自挑选两千人精锐,充入神机营,并调四千匹战马到神机营那边,此旨意同知户部。”
这事还得户部出钱。
户部没钱?
挤也得给朕挤出来!
如此一来,神机营就有火铳军、火炮军和骑军,将初具规模,若是按照三段射训练,前途可期。
黄昏这小子真有一套!
第四百八十八章 家事即国事
大朝会上,随着礼部和太常寺的官员启奏,娑秋娜的事情不可避免的上了奉天殿,关键礼部和太常寺的官员很狡黠,并没有说娑秋娜清白的事,只说娑秋娜作为西域王族,如今久居大明,可赐婚给皇族,太子和两位王爷殿下皆可。
朱棣当场脸就黑了。
但他还没来得及呵斥礼部和太常寺的这几位官员,就见朱高煦出列,说此事玩玩不可,之前本王欲将之纳为侧妃,不料此女西域出身,极为开放,在暂住黄府期间,便已偷吃了禁果,若为皇室妃子,岂会说我大明皇室拾人破鞋。
话没有这么直白,但意思是这么个意思。
朱棣就知道此事没这么简单。
索性沉默不语。
朱棣不说话,其他臣子可不会让陛下这么安静,于是成国公朱能出列,说娑秋娜西域王族出身,被陛下救回大明,注定是皇室妃子,何人如此大胆敢于天家皇室相争,请陛下着令锦衣卫彻查。
纪纲立马出列,说据锦衣卫掌控的线报,娑秋娜和某位重臣偷吃禁果之事,应该是娑秋娜跟着使团去安南期间。
于是答案不言而喻。
满堂臣子都不说话了,看着咱们的永乐大帝。
朱棣心中喟叹一声。
这真是救不了黄昏,活该他倒霉。
你抢了徐妙锦,老子不好说话,也便罢了,你竟然连娑秋娜也睡,这一次不贬谪一下你,你还真不把天家威严当回事。
正欲降旨,趁机把黄昏贬到大同去。
大同距离顺天近一点。
而朱棣也打算去顺天,所以这个贬谪也就是名义上的,实际上算不得贬谪——但对于仕途官员而言,贬谪就是贬谪,名声损害极伤前途。
但就在这个时候,后军都督府事都督佥事徐辉祖出列,朗声道:“敢问一下诸位,此乃奉天殿,议论国政之处,何以论男女私情?合适吗?”
这话很有道理。
一些中立的或者支持朱高炽的臣子纷纷点头。
太子朱高炽也出列,“此言有理。”
朱高燧不甘示弱的出列,针锋相对,“敢问一下太子殿下,此事乃事关我皇室天家的颜面,皇室天家事,不是国政?”
家即是国。
这话在大明这个封建朝代,确实也是道理。
朱棣默然不语。
他倒要看看,今儿个这大朝会要折腾出什么幺蛾子来,而且朱棣也打定心思,今日大朝会结束,过几日过往中秋节,他就要回顺天去。
嗯,把徐皇后也带回去,顺天的妃嫔也好,但终究没有徐皇后这般能和自己说贴心话。
到了朱棣这个年纪,美色仅仅是美色了。
枕边人,还是要徐皇后这样的,有感情,又互相了解。
朱高炽犹豫了下,退了回去。
徐辉祖没退,他没办法退,他若是不为妹夫说话,妹夫就会被贬,而妹夫被贬,三妹又怀有身孕,不能一直随行,夫妻感情就会淡薄,黄昏身边又不缺女子,日子久了,三妹和妹夫之间还能有感情?
关键是侄儿或者侄女出生就看不着父亲,这很让人不安。
于是大声道:“赵王殿下说的有理,天家事自然也是国事,不过私以为,此事有待商榷,当初出使安南的时候,所谓的证据也只是听和说,谁能确证娑秋娜已非完璧之身,谁敢笃定黄昏玷污了天家颜面。”
朱高煦冷笑一声,“此事已有宫中老婆子验证,徐佥事若是不信,大可以去问皇后娘娘。”
徐辉祖笑道:“老婆子验证的就是真的吗?”
朱高煦哈哈一笑,“难道还有假不成。”
徐辉祖摇头,“不是不相信汉王殿下,我只是想长长见识,不知道能否清楚那位老婆子来说明一下,她如何验证的?”
朱高煦立即对朱棣行礼,“还请陛下宣那苏州来的老婆子。”
朱棣想了想,对狗儿低声道:“你去坤宁宫,把皇后和那老婆子都请到乾清殿去。”
狗儿急忙去了。
朱棣抬起头,对众人道:“太子,成国公朱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礼部尚书李志刚,太常寺卿正,后军都督福都督佥事徐辉祖留下,前往乾清殿议事,另宣召神机营中军指挥黄昏乾清殿觐见。退朝!”
说完起身,自回了乾清殿。
其余臣子纷纷退朝,各回衙门。
被朱棣点名的人出了奉天殿后,绕过奉天殿广场,前往乾清殿。
乾清殿内,朱棣示意徐皇后坐在他旁边。
朱棣问那老婆子,“你确定娑秋娜已非完璧之身,你可想清楚了,先前还好,若是有错,只是你经验不足,但此刻朕问起,你若说谎,便是欺君之罪!”
那老婆子身躯颤了一下,急忙跪下,“老身不敢欺君,确实非完璧之身。”
朱棣嗯了声,“退一边罢。”
看向徐辉祖,“徐佥事,你还有何话可说?”
倒是希望徐辉祖能说点什么。
朱高燧和朱高煦等人见状暗喜,这一次黄昏再怎么着也要被贬到地方去,而且他现在是神机营中军指挥,武将的话大概是贬到边疆戍边,而武将又多支持朱高煦,到时候弄死他黄昏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徐辉祖果然没让朱棣失望,上前一步道:“陛下,仅凭这老婆子的一面之词,而让一位一心为大明社稷的臣子背上黑锅,此事极为不妥,难以让天下臣子心服,臣以为,此事应该重新以确凿方法来验证娑秋娜。”
朱棣愣住,“这还怎么验证?”
徐辉祖看向众多臣子。
除了朱高炽在竭尽脑汁想验证之法,其他人都懒得去想,本来就是要弄黄昏的,傻子才帮着徐辉祖想办法。
朱高炽犹豫了一下,看向徐皇后。
徐皇后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昨日小宝庆找她玩了一会,听说娑秋娜的事情后撇嘴,说那什么守宫砂都当不得真,什么时候老婆子察验了就是金科玉律了?是不是完璧之身新婚之夜男人最清楚么!”
徐皇后当时哭笑不得,也不觉得意外,小宝庆本来就早熟的很。
倒忽然间就灵犀突来。
又有些忧愁。
因为按照她突兀想出来的这个方法,如果娑秋娜是清白的,那自己就把三妹坑了,如果娑秋娜不是清白的,那还是会让三妹心里膈应。
但是——
当徐辉祖也看向徐皇后后,这位素有大明女诸生的皇后心中明白,这件事自己作为皇后需要出面来解决,作为徐家子女,更应该出面。
徐家能有今日,黄昏功莫大焉。
何况……确实不能苦了那还没出生的侄儿侄女。
于是轻声道:“陛下,我有一策,可真正的验证娑秋娜的清白,而不会有任何的差池,只是此策颇为上不得台面。”
朱棣愣了下。
他没想到自己的妻子今日会帮助黄昏。
转念便明白过来。
妻子姓徐。
而且从第一块香皂到坤宁宫后,妻子就很青睐黄昏,所以你不得不承认,黄昏这一步后宫棋,走得真是漂亮。
迄今为止,妻子已经帮过黄昏好几次了。
朱棣本来不想让徐皇后说,毕竟后宫不可干政,但此事涉及男女之事,确实是由后宫出面最为稳妥,关键是此事朱棣也不想闹大了。
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好。
第四百八十九章 好大一个套
徐皇后在朱棣耳畔私欲,听得朱棣是一脸的口瞪目呆,饶他是大明天子见多识广,听得徐皇后这一番话,也有点反应不过来。
还可以这么操作?
这……
以朱棣对妻子的了解,这绝对不是她这样传统女人想得出来的方法。
压低声音,“是你想出来的?”
徐皇后想了想,“是小宝庆的一句无心之语,让我想到了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貌似也没有其他办法能服众了。”
查证一个女子的清白,确实没有办法。
朱棣陷入沉思。
但皇后想出来的这个办法确实是最稳妥也最能服众的办法,但娑秋娜会同意?
娑秋娜同意后,谁又来当这个人选?
说句好听的,天底下的男人,除了天家皇室,可能都愿意来当这个人选,所以关键还是得由娑秋娜来指定。
恰好此刻黄昏在殿外求见。
朱棣挥手示意宣见。
黄昏入殿行礼,朱棣还在想问题,没有免礼,示意太子将此事给黄昏说一遍。
黄昏听后,笑了。
事情果然来了。
没关系,老子早就想好了对策。
大声道:“陛下,当初到安南,和微臣有男女之情的是乌尔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怎的又成了娑秋娜?也便罢了,但说验证清白一事,守宫砂的合理性尚且有待商榷,宫中老婆子又通过什么手段来验证一个女子的清白?她的手段合乎道理吗?就算是合乎道理,她有没有可能被微臣的仇家收买的可能?所以如果陛下欲要用此事问罪于臣,臣无话可说,但不会心服。”
朱棣没好气的道:“那你要怎么着。”
黄昏想都不想,“用一个绝对稳妥的方法来验证,如果验证出来娑秋娜非清白之身,微臣便心甘情愿领罪。”
朱棣点头,合情合理,问道:“你可有办法。”
黄昏立即道:“有!”
朱棣嗯了声,“说说看。”
黄昏看向众人,心一狠,事到如今,只有赌了,赌娑秋娜没有骗自己,于是淡淡的说道:“在座诸位都是成家立业之人,自是清楚,女子清白何时最为笃定,当然是新婚之夜的梅红显现之时。”
内心还是有些惴惴,就怕被娑秋娜给坑了。
众皆愕然。
朱棣和徐皇后对视一眼,巧了。
徐皇后先前想出来的不是办法的办法,恰好也是这个办法。
朱棣沉吟半晌,“那你说怎么操作?”
黄昏看向众臣,干笑道:“这事,不适合当着众为臣工的面在乾清殿讨论吧?”
朱棣一想也是,挥手,“众位都退下罢,各自回衙门办事,礼部尚书和太常寺卿正留下即可,你俩要当见证人。”
众人莫名其妙,还是只得退下。
朱棣忽然想起一事,喊道:“成国公,昨日朕的旨意,五军都督府那边办得如何了?”
关于神机营扩编之事。
朱能急忙停步,行礼道:“回陛下的话,已经吩咐下去,将会挑选精锐士卒两千补入神机营,至于战马,已经和兵部、户部那边在商讨之中,大概能拿出三千匹。”
朱棣摇头,“四千匹,一匹不能少。”
朱能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接旨:“臣领旨。”
没办法,把京营骑军里的战马调几百匹出来罢,毕竟神机营若是有了骑军,到时候大战之中,也能驰援京营,不算坏事。
当乾清殿只剩下天子皇后、黄昏以及太常寺卿正和礼部尚书时,朱棣对黄昏说道:“说说看,你这个办法要怎么操作。”
黄昏如此这般一说,朱棣和徐皇后对视一眼。
确实想到一块儿去了。
朱棣问道:“那你以为何人可以担此责?”
黄昏笑道:“这得问娑秋娜。”
貌似娑秋娜也没得选择。
朱棣问礼部尚书和太常寺卿正,“两位以为何?”
礼部尚书李至刚心里不爽的很,这尼玛都什么事,还需要老子这个二品尚书老见证,简直有辱斯文,闻言不软不硬的道:“陛下说了算,礼部那边事务繁忙,陛下若是没有其他交代,微臣这边告退了?”
意思是不愿意掺和进来。
朱棣也知道,这件事有点为难李至刚这个读书人,点头,“去罢。”
太常寺卿则道:“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