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作品。
距今也才两百多年。
在明初,它的价值和艺术性,还没有被完全发掘出来,这时候的读书人知道这幅画的精妙之处,但还没跻身十大名画,因为当下就没这个排行榜。
其艺术价值,不过是读书人之间的口口相传,而读书人又是相轻的,所以哪怕袁忠彻收藏了《清明上河图》,也并非是一件惊动文坛的事情。
这个时候的读书人,谁没有几件珍贵无比的藏品?
饶是如此,《清明上河图》也是无比珍贵的藏品,如果走正常渠道,估计黄昏出再多的钱,袁忠彻也不会转让。
所以要想让袁忠彻让出《清明上河图》,黄昏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哪怕自己再能忽悠,也会大出血一次,而且还得剑走偏锋。
不过值得。
在徐膺绪这里说完之后,黄昏又去找朱棣,这事还得请朱棣也帮忙,不过没有直接说明要怎么操作,而是询问朱棣,能否请朱棣出面,让袁忠彻转让《清明上河图》。
朱棣闻言很是不解,“你很喜欢《清明上河图》?要不你给个几十万两,朕把内务库的《富春山居图》卖给你,你拿《富春山居图》去换《清明上河图》?”
黄昏:“……”
什么意思,《富春山居图》竟然在朱棣手上?
传世名画之中,富春山居图高居前三!
丝毫不弱于清明上河图,甚至还要高出一截,不过艺术这个东西,见仁见智,有的人认为富春山居图更好,但也有更喜欢清明上河图的。
话说回来,传世十大名画中,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洛神赋图……不论是哪一幅,都是艺术瑰宝。
但再艺术瑰宝,在当下,你一幅富春山居图也卖不了几十万两。
咳嗽一声,“陛下,十万两卖不卖?”
十万两买下富春山居图,绝对血赚。
朱棣眼睛一亮,“这么阔气?”
黄昏一喜,“陛下同意了?”
朱棣叹气,“可惜,真想赚你这个钱,可惜的是内务库的那本《富春山居图》是摹本,如果是真迹,朕倒是卖给你了。”
黄昏:“……”
那你说个锤子。
忽然想起一事,貌似可以问问朱棣啊,万一他内务库里很有些十大名画中的呢,万一有洛神赋图呢,于是问道:“陛下内务库中还有些什么可以卖的名画啊。”
朱棣摇头,“没了没了,赐给你家黄豆芽的晓雪山行图,已经让朕肉疼且后悔了,你就别想了,说吧,要朕如何帮你去给袁忠彻说。”
果然是懂黄昏的人。
黄昏干笑道:“倒也不需要陛下出面,只是近来一些时日,微臣和二舅哥徐膺绪,会多和袁忠彻袁少卿亲近,怕有人弹劾我们营党结私,所以提前给陛下报备一下,免得牵连了袁少卿和二舅哥。”
朱棣笑道:“朕知晓了。”
又叮嘱道:“你喜欢清明上河图,用正当手段去袁忠彻手中购买,朕不反对,但你要记住一点,若是敢巧取豪夺,朕饶不了你!”
黄昏耸肩,“微臣也得有这胆量才行啊。”
第五百五十七章 英国公张辅
巧取豪夺历来不鲜见,尤其是涉及到这种无价的传世名画,诱惑之大很难有人抵挡,黄昏认为《富春山居图》现在卖不了几十万两,是他个人以为而已。
毕竟来到大明,他还没涉猎到收藏界。
至于品画——他更没这个能力和眼光。
再者一点,传世名画在后期的价值,是浮高了的,是附加了很多虚拟价值在上面,在明朝时期,真卖不了几十万两。
因为都是宋朝的,两三百年前而已。
但如果是《兰亭序》的真迹,几十万两还是卖得出的,而且有价无市,当然,《兰亭集序》的真迹据说还躺在唐太宗的昭陵里面。
昭陵之大,一般的盗墓团队根本没力量对它动手。
需要国家力量。
但任何一个统一的强权国家,都不可能去挖唐太宗的昭陵,所以这《兰亭集序》很可能会一直沉睡在昭陵之中不见天日。
扯远了。
黄昏对朱棣轻声道:“还有个事,微臣会在英国公张辅去往交趾之前,拜会他,主要还是关于华为房产的宅邸出售的事情,还请陛下恩准。”
这事比去频繁拜访袁忠彻更重要,也更敏感。
毕竟高贤宁是交趾布政使,如果自己再去拜访主管交趾军政的张辅,在被人眼里,很有可能认为自己想要拉拢张辅。
朱棣若有所思,“张辅又不是去了就不回。”
黄昏知道朱棣在忌惮这事。
只好耐心解释,“有些事宜早不宜迟,趁着英国公大功在前,如果能说服他在顺天购买房产,这是一个很大的信号,可以告诉满堂臣子,连张辅都支持陛下的迁都,到时候其他臣子也就慢慢接受了迁都的圣意,华为房产的房子更好卖,陛下的迁都也更顺畅。”
朱棣动心了。
黄昏说的没错,尽管自己已经在让顺天行部修建皇城,但整个大明朝野反对迁都的声音还是很多,而且很大。
按照黄昏这个计划,如果朝堂重臣都在顺天买了府邸,以后迁都的时候压力会减少不少,别说,被黄昏这么一说,忽然觉得这个华为房产是个了不得的盘外招。
脑子里灵犀闪过,“如果这样的话,你要不要想办法让朝中所有重臣都在顺天买一套府邸?”
黄昏也有此意。
不过这事他不急,朱棣提了,不妨薅点朱老板的羊毛,笑道:“这个操作是可以,不过难度很大,华为房产要得到满朝臣工的认同,恐怕在价格上还要有所优惠,但实际上华为房产赚不了几个钱,这个差价微臣的时代商行承受不起啊。”
朱棣:“……”
你一撅屁股老子就知道你要拉屎了,没好气的道:“你打算怎么着?”
黄昏暗喜:“要不,我可以给张辅啊这些朝堂重臣一点优惠,让他们有心在顺天购买房产,但这个差价陛下来补贴?”
这就是国家迁都补贴嘛。
朱棣沉吟半晌,“大概要多少钱?”
黄昏想了想,“怎么着一座庭院也得优惠个三五千两吧,甚至豪华的庭院得优惠个一万左右,按照京畿这边重臣的数量,以及很多像都察院右都御史顾佐、应天府尹向宝这样一清二白的官员,就算是优惠了他们也买不起,怕是得白送才行。”
朱棣默默在心中算了下,然后脸色大变,“这得几十上百万两啊!”
这可真是一笔巨款。
黄昏很是体贴,“陛下不用担心钱的事情,如果您没有这么多现钱,等郑大监归来了,从郑大监的船货中拿东西来抵押,另外,华为房产陛下不是有入资么,也可以从分红中扣,您看如何?”
朱棣:“……”
看起来好像很划算。
实际上朱棣心里明白,黄昏这小子又在打自己的算盘,得了。
为了迁都。
老子认了。
如果黄昏通过华为房产这么一操作,让迁都之事的阻力大减,朱棣认为多花个几十万两也是值得的,何况自己在华为房产的入资,按照这个状况分红下来这么也得有个一二十万两。
亏的不多。
利大于弊。
黄昏大喜过望,没想到无形之中又薅了朱老板的羊毛,关于顺天房子的出售,其实黄昏心知肚明,根本不需要优惠就能卖出去——就借助迁都。
之所以要薅这羊毛,是因为钱。
要用钱。
要用很多的钱。
自己要想大明的工业跳阶发展,就必须将大明的部分财富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仅如此,还需要搜刮安南乃至于整个中南半岛甚至西洋那边的经济。
等大明的工业跳上去了,再反哺周边地区。
所以要赚钱,不断的赚钱。
想到这,黄昏精气神都起了,出了皇宫,急忙马不停蹄的去拜访英国公府,给朱棣报备的是英国公府,实际上这段时间,黄昏可以利用这个借口肆无忌惮的去拜访所有重臣。
英国公府一片喜庆。
张玉死得早,虽然被追封为荣国公,但张辅并没有世袭罔替,靖难之后,张辅只是新城候,这一次安南大功,封为国公,府邸从侯爷府升为国公府,是整个张族的荣耀。
张玉荣国公,而张辅的英国公是实打实的凭他的能力获得的荣耀,这对于一个男儿而言,是何等的成就感!
须知张辅刚过而立之年,正是人生鼎盛之期。
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只要在战场上继续立下显赫功劳,封王也是迟早的事情——这绝对有可能,谁都看得出来,咱们的永乐陛下还会对漠北动兵的。
武将在永乐这一朝定然重于文臣。
国公府很忙。
张辅还行,作为老爷自然有下人和丫鬟帮忙准备收拾东西,他在庭院里陪着儿子张忠一起玩耍,儿子年幼,还不知离别苦。
听下人来报,说神机营中军指挥黄昏来求见。
张辅蹙眉,“不见。”
张辅知道黄昏其人,也不反感,甚至极为欣赏,府邸之中安装的这套光明神器,黄昏给了自己一个极其优惠的价格,一万七千两,要知道太子东宫的价格,是三万多两。
当然,牵的线路更多而已。
饶是如此,张辅也觉得黄昏这优惠是个人情。
有时候人情不是那一点钱的问题,而是一个态度,黄昏对张辅的尊重态度确实让张辅很是欣赏。
但此刻不愿见他。
张辅倒是不怕陛下责罚,他是为黄昏着想,毕竟自己和高贤宁就是交趾的一文一武,而高贤宁是黄昏的势力,如果连自己也和黄昏频繁走近,那黄昏就离死不远了。
张辅还担心一个事。
现在黄昏在立储事件中掺和得太深,容易陷入漩涡之中,而张辅虽然是靖难武将,但对于立储一事从来没表达过态度。
在张辅眼里,陛下愿意立谁,他就拥护谁。
朱高炽也好,朱高煦也行。
反正只要张家不掺和进去,无论谁坐江山,张辅及其后人,都会是大明军界的权柄人物,既然如此,何必去掺和到争储的浑水之中去。
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拍即合
张辅以为黄昏会明白自己的一片良苦用心,哪里没过多久,下人又回来,一脸为难,说老爷,黄指挥说了,他是奉旨来拜访您。
奉旨拜访?
张辅心里暗暗好奇,就自己如今这身份,陛下还会支持黄昏和自己多走动么,不合理啊。
不过这种事黄昏也不敢乱说。
奉旨,那就是圣意。
如果以后传出去,陛下知道了这件事——而且陛下铁定会知道这件事,因为神机营训练的事情,北镇抚司虽然大部分缇骑去了北方,但随着陛下回应天,纪纲留下李春等人在北方,纪纲本人也已返回。
如今京畿臣子做了什么事,哪有陛下不知道的。
陛下要是知道你黄昏说过奉旨,而陛下又没有这个意思的话,你黄昏就是假传圣旨,这可不是什么宠信不宠信的问题了,必须得死。
皇权不可冒犯。
所以这事黄昏应该不敢作假。
张辅只得满身心疑惑的让下人将黄昏请到会客厅。
当然不会开中门迎客。
黄昏还不到让一位国公开中门迎客的档次。
当下人捧茶后,黄昏慢条斯理的喝了口茶,道了声好茶。
张辅笑说,“是陛下前几日赏赐的。”
黄昏眼睛一亮,“那等几日我去陛下的御书房打打秋风,有如此好茶,反正陛下一个人也喝不完,我帮他处理了些。”
张辅无语,这家伙已经如此嚣张了么。
黄昏又道:“国公此去交趾,最好在那边多呆一些时日,安抚好当地官吏,另外,一定要和陛下通气,处理好监军内臣和驻军将领之间的权柄分置问题。”
这是个大问题。
交趾之所以暴乱不断,到明宣宗时期不得不战略放弃,最大的原因就是统战工作,而监军内臣马琪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当然,今日的马琪还年轻,而且资历不够,这一次去监军,很大概率不敢作妖,只会老实的夹着尾巴做人——在张辅面前,就算是狗儿,也得收敛。
所以估计马琪这一次去监军也就短期的事情。
后面会换人。
等到明宣宗时期,马琪受到朱瞻基重要,会再去交趾,那时候马琪位高权重,驻军交趾的将军压不住他,才会让马琪惹下诸多祸事。
所以现在张辅过去,不管是哪个内臣监军,黄昏都不担心。
但还是要个制约章程。
毕竟张辅可不会一直守在交趾,漠北、亦力把里、西域、西洋,以后对这些地方的用兵,张辅和大舅哥徐辉祖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将才。
张辅闻言眼睛一亮。
黄昏懂我!
确实,陛下登基之后重用内侍,大家可以理解,毕竟像狗儿、亦失哈和郑和他们,在靖难战场上都立下过战功,但让内侍监军,而且看状况大明大概会一直这样下去,这就隐患无穷。
不是所有内侍都是狗儿、郑和、亦失哈之流。
大部分内侍懂个屁的行军布阵。
笑道:“我后日出发,明日会去求见陛下,将我关于交趾驻军的各项构思汇禀陛下,其中就有驻军将领和监军内侍之间的相互制约问题。”
黄昏暗暗颔首,张辅能预见到这一步已经难为可贵。
毕竟谁也没料到宦官会一步步坐大。
道:“如此甚好,今日来求见国公,其实是为私事而来,在来国公府之前,卑职先去见过陛下,按照陛下的意思,国公在交趾功劳巨大,之前的奖赏略表赞溢,其实他是想给你赐一座府邸的,不过国公您也知道,这几年陛下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张辅笑而不语。
这几年在官场摸爬滚打,他还分辨不出好坏?
黄昏这明显说的场面话。
果然,黄昏继续说道:“不过这个事给了我一个灵犀,不知道国公爷可知卑职在顺天的华为房产?”
张辅笑道:“听说过。”
很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