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了朱棣,则一切尘埃落定。
朱棣麾下虽然只有八千左右的神机营骑军,但他丝毫不惧,能不能全歼阿鲁台,就看自己能否守住这道口子,若是被阿鲁台撕开口子,想再全歼对方,基本不可能。
至少今年没有机会了。
所以……
决战!
第七百零七章 听我大炮轰鸣
一直在败的徐辉祖大概没想到,他竟然会因为这一次会战的不断战败而被后世评价为“神之隐忍”,在后世所有的史书中,关于此战都提及到徐辉祖和朱棣之间没有明确的沟通,但徐辉祖完美领会了朱棣的意图,一直隐忍实力,选择挫败后退来吸引阿鲁台的注意力。
其远见和隐忍功夫,以及无惧面临战败会受到军法处置的大无畏气魄,让后世的军事学者忍不住拍案惊奇。
当然,后世拍案惊奇的不止是徐辉祖的以败取胜,还有他在形成合围之后那神奇的“闭花”战术——后世认为,这已经是沙场将军对麾下雄师掌控力的极致体现,古往今来再也不会有了。
因为之前一直溃败,徐辉祖麾下的七万兵力早就被阿鲁台的人打散,零零散散毫无规律的“流亡”在巴尔和斯坦区域。
当朱棣攻破撒儿都鲁的消息传来后,徐辉祖终于露出了獠牙。
短短一天之内,那些散落在巴尔和斯坦区域的五万多兵力,陆续等来了浴血杀过来的斥候传来的消息:按照计划出击!
仅仅是为了传达这个消息,徐辉祖派出去的斥候,死了将近三百人。
然后……
隶属于徐辉祖部的大明“残军”,在憋屈隐忍了一两个月后,在粮草即将消耗殆尽的时候,在李远和火真的率领下展开了背水一战。
巴尔和斯塔区域处处见烽烟。
从大地之上俯视,你会惊奇的发现,徐辉祖麾下零散的兵力,看似都在无意识的溃逃,但最后落脚点连起来,就像一朵巨大残花的花瓣,恰好封住了鞑靼大军向西方草原深处逃窜的路线。
尤其合围之后,这五万多兵力就像害羞草的花,被人触摸一下,立即开始闭拢花瓣,彼此之间迅速打开通道衔接在一起,形成坚不可摧的防线。
阿鲁台若是大举进攻,也可能会摧毁这层防线,但就会给朱棣、丘福、朱高煦他们时间从背后来夹击。
徐辉祖这一着战术,堪称兵神!
而身在战局之中的朱棣大概也没想到,他这一次的大迂回会在史书上留下和“火烧赤壁”一样高度的评价,更是成为了后世迂回作战的典范。
大队兵力牵制,精锐尖刀迂回封堵、斜插,看似简单,但在战场上若是灵活运用,对局势的改变绝非字面上这么简单。
不过,朱棣这一步棋走得很险,因为是用左翼上万大明将士的鲜血来造就最后的合围优势,为全歼打下基础,敢于如此布局,需要对自己麾下雄师的战斗力有绝对自信。
朱棣当然自信。
可被合围的阿鲁台还没发现他已经成了笼中鸟,再也无法高飞,他的骑军被合围之后,失去了战略纵深,就如苍鹰没了翅膀离开天空落地。
但他很快知道了。
巴根和失捏干率领的两万骑军直扑朱棣率领的骑军,信心爆棚,朱棣率领的大明骑军不足万人,又是远奔疲劳之师,且大明骑军战力不如草原铁骑,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两万打八千,分分钟踏碎。
巴根和失捏干分成两线,各一万铁骑,成犄角方向,欲要将大明骑军撞碎,同时不给朱棣撤离的空间和时间。
一切多很正常。
除了朱棣的布阵让人看不懂,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巴根和失捏干认为朱棣会选择用少量兵力牵制,大部队撤向丘福的援军方向,避战等待增援,同时也能继续保持围堵己方后方的大势。
但朱棣没有。
朱棣竟然摆开了阵型,八千人两分如牛角,也便罢了,毕竟以少量兵力迎击优势兵力,牛角型的以点破面阵型确实容易凿穿敌军的进攻线,但是朱棣的骑军极其怪异。
散得很开!
就像一张千疮百孔的网,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完全是在找死。
巴根和失捏干没有时间想那么多,为了身后十数万儿郎,必须冲破朱棣这一面骑军的围堵,才能绝境逢生。
朱棣和郑亨,各在一条牛角前。
朱棣身后,是成队形展开的神机营骑军,人人手执火铳,还背负一支火铳——为了达到更强的战力,在大迂回之前,从步卒中调用了九千支火铳,可惜,因为长途奔袭,非战斗减员了几百人。
身后的队形很奇怪,犬牙交错。
眼看着一群黑压压的铁骑冲了上来,大地声如雷,草皮飞舞,泥屑激射,天地之间一片萧杀,朱棣没来由的感觉到热血沸腾。
久违的感觉涌上心头,如此熟悉。
但是朱棣没有动。
尽管他此刻已经可以看见对面铁骑的骑卒搭上了弓箭,抵达差不多的距离后就会齐射,他还是不急,只是挥起手,示意身后儿郎做好设计姿态。
眼看敌军越来越近,接近八百步左右,朱棣对身边的传令官低吼一句,“开炮!”
在大迂回的同时,朱棣就把大炮往这边调,尽可能的在己方步卒掩护下远离敌军的斥候,是以也绕了不少的路,非战斗减员达到了恐怖的两成。
毕竟运送大炮太过艰辛。
也正因为火炮已经落位,所以朱棣才敢肆无忌惮的率领八千铁骑堵住阿鲁台的后方退路。
传令官立即转身挥动手中的红黄旗子打出旗语。
十几个呼吸之后,在神机营骑军的后面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声音,烟雾腾起,火药的味道随风飘起,旋即便见鞑靼骑军冲锋的阵容里冒出阵阵火光,爆炸声惊破耳膜。
人仰马翻!
一瞬之间,冲向朱棣一万鞑靼铁骑,折损数百人。
而此刻鞑靼距离冲锋到可以一轮骑射的位置,还有五六百步,无法还击,只能迎着的大明雄师的火炮不要命的继续冲锋。
火炮依然在轰鸣。
鞑靼骑军的阵容中不断绽开一朵朵红色的花,也不断的有人落马,要么当场被炸死,要么被后面得铁骑踩成肉泥。
绝对不可能有人受伤落马后还活着。
骑军阵容前面的人,要想活命,只有一条路,撞穿敌军阵容,同时还要祈祷自己在撞阵之中不会被敌人杀死。
战争的残酷在这一瞬间显现无遗。
第七百零八章 看我万枪齐射
一般来说,当战损达到了十分之一,基本上就要溃败了,近现代战争所谓的全歼,是把敌军的编制打没,不是说全歼所有人。
不过古代的全歼,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古代都是密集冲锋,若是形成包围圈,全歼就大有可能,不过那是针对于步卒而已。
骑军一旦冲锋,根本无法停下——前面的停不下,也不敢停下。
但是后面的可以跑。
大明的火炮轰鸣中,鞑靼骑卒不断落马,不过只有一百多门火炮,无法达到火力的饱和覆盖,鞑靼骑军还没丧失战意,阵容稀疏散开之后,数百铁骑冲到了两百步左右的位置。
再有一百步,就可以齐射,然后撞阵,以绝对的兵力优势撞阵,而此刻大明铁骑依然在原地,这几乎是等死的行径!
熬过大明的大炮,胜利就在眼前!
巴根隐隐有点担心,不懂大明骑军今日为何会一反常态,毕竟有事出反常必有妖的说法,但这个时候大明怎么都不可能扳回局势,一旦冲进去,大炮就失去了作用,而朱棣又没有率骑军冲锋,或者说留给朱棣冲锋的空间已经不够他们起势,怎么看都大局已定。
巴根甚至已经看见了站在防线最前面的朱棣,于是长吁了口气,将心中的担心压了下去,旋即有些热血沸腾,内心深处无比的兴奋。
要赢了!
朱棣也必死无疑,自己将会成为俘虏或者击毙大明君王的英雄,当然,一般来说击毙朱棣没什么好处,最好是俘虏,这样才能换来钱粮,以及让大明年年朝贡的地位。
然后巴根就看见了诡异的一幕。
朱棣依然不动。
但他身后犬牙交错的骑军却缓缓上前几步,然后端起了火铳——火铳么,巴根又不是没见过,大明之前也没少用。
正如大炮一样,草原儿郎又不是没和它打过交道。
甚至元帝国也用过。
无妨。
火铳的射程虽然比弓箭远一丢丢,但是杀伤力有限,它还有一个巨大的致命的缺陷:装填需要时间,而且点燃火绳也需要时间,而这点时间足够麾下儿郎冲到朱棣面前了。
冲!
杀!
鞑靼骑军大多是经历过沙场的,此刻和巴根的想法一样。
荣华富贵就在眼前。
砰砰!
大明骑军开始射击。
鞑靼骑军一线如潮,潮头之上不断的人仰马翻,但无人退缩,朱棣的骑军已是强弩之末,这一轮射击之后,没有展开冲锋的防线,就只有让己方骑军蹂躏的份。
鞑靼骑军嗷嗷叫着,因为大明的一轮齐射已经完了。
接下来就是大家的表演时间,只需要再冲一百步,就可以万箭齐射——而一百步对于奔驰的骏马来说,很短。
但是!
事情往往有个担心,巴根终于知道他的担心来自于何处了:朱棣这样的人,作为大明天子,没有绝对的把握怎么可能站着等死。
巴根和麾下儿郎没有看见大明骑军装填弹药,也没有看见他们引燃火绳,他们只是看见了火花,迎来了不可思议的又一轮射击。
最前面的人都懵逼了。
什么状况。
大明的火铳不需要装填弹药了吗,他们也不需要引燃火线了?
心神大溃!
可惜,随着大明的第二轮集中射击,看见了真相的浪潮一线的鞑靼骑军大多人仰马翻,而后面的人又看不见这一幕,于是莽着头冲锋。
然后大明骑军开始了第三次集射:三眼铳,本就可以三连射。
三轮集射之后,冲在最前面的巴根依然还活着,命运总是会特别照顾那些勇敢的人,巴根显然就是命运的幸运儿。
但是他已经完全不兴奋了,甚至感动手脚发凉。
大炮轰炸,火铳集射,仅仅是这两波攻击,麾下儿郎损伤了接近两千人,这恐怖的战损让巴根感到无比的绝望。
但是还能怎么办?
朱棣近在眼前,只要冲到他前面,就是待宰羔羊——再牛逼的战神,面对骑军的冲锋站着不动的防守,也是死路一条。
巴根没得选择,他只能继续率领儿郎继续冲锋。
只有一百步了……
一百步后,儿郎万箭齐射,就能压制住大明的火铳,到时候就是虎入羊群,肆意收割大明将士的头颅,成就丰功伟业。
然后……
巴根看见了一个让他绝望的画面:
犬牙交错的大明骑军阵型中,最前面的几排有序的后撤,后面又涌出几排,端起了手中的火铳,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己方的进攻浪潮。
又是万枪齐鸣的三连射。
又是人仰马翻。
而此刻巴根已经到了一百步,跟在他身后的不过寥寥数十骑,他甚至看见了朱棣嘴角的微笑,然后他又看见了黑洞洞的火铳枪口——
再次三连射。
巴根死了。
他做梦都没想到,大明的火铳竟然可以无穷无尽。
他当然想不到。
燧发火铳,三眼三连射,再采用三段射的方法,几乎可以形成不间断的火力输出,火铳的密集射击配合上大炮的不断轰炸,他麾下的儿郎明明知道抵达一百步的范围就可以万箭齐射压制对方,可是那一百步就像一个天堑,根本做不到,即使有人做到了,也就像巴根一样只有寥寥数十骑,射出的弓弩不过是给朱棣挠痒,然后就都死在大明的火铳之下。
一百步——望而不得的天堑。
如此绝望。
鞑靼的骑军在承受了六轮三连射后,终于崩溃,他们发现永远也无法接近朱棣一百步,哪怕战场上已经留下了四五千具尸首,也依然做不到——留下的尸首,也阻碍了他们的冲锋。
加上巴根战死,群龙无首,于是脆败。
先是最前面冲锋的儿郎压住速度,向两边逃窜,然后后面的跟上,如河水遇到中流砥柱的巨石而两分,旋即疯狂的洄流。
朱棣看着鞑靼骑军溃败后,并没有立即追击,直到让溃败的鞑靼骑军再次承受了一轮大明火炮的洗礼后,朱棣才挥手示意旗兵传令,停止火炮轰炸。
朱棣看了一眼郑亨那边,发现是一样得局面,面无表情的下令。
追击!
这一战,要将鞑靼的军心击溃!
两万铁骑就敢来战我?
朕身后的,可是朕耗尽无数钱财,花了数年时间打造出来的大明国之利器:神机营!
第七百零九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兵败如山倒,倒塌之后如水流。
巴根冲到朱棣阵前百步左右,看着大明天子负手而立时,那一刻巴根的内心无比苍凉,因为他发现哪怕是他到了一百步左右,手中弓箭已经威胁到朱棣,这位大明天子还是看都没看他一眼。
那一刻,他的内心是如此的绝望。
可望不可及的敌人……
身为蝼蚁般的仰视……
地狱魔鬼般的火铳……
但他终究是死了,一死百了,不用承担战败之后的身心受到的双重痛苦、恐惧、和茫然,此刻失捏干就是如此。
失捏干运气好,没有冲到郑亨面前一百步,就跟随大部队溃散了。
和巴根一样,他也想不明白大明的火炮为什么射程会提高了那么多,有效杀伤也更疯狂,让人如此绝望,也便罢了,火炮而已,捱过去就是胜利,但是很快他发现捱过火炮之后是更大的绝望在等——大明军队的火铳无休无尽。
麾下儿郎迎着火铳的弹丸,如淋瓢泼大雨。
人一片一片的倒下。
军心崩塌极快,嗷嗷叫着冲锋的儿郎们又嗷嗷叫着爹娘妻儿,溃散如流水,撒向身后的草原,失捏干也只能逃。
战场之上,负伤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