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建确实偏僻,在官员被贬的记录中出镜率极高。
比海南差不了多少。
第一百一十三章 代天巡狩
要出差了,而且是去见集团前任总裁,朱棣这个新总裁有很多事要交待。
对黄昏说道:“有什么需要尽管提。”
黄昏眼珠子一转,“好歹也是钦差,代陛下巡狩地方,就微臣目前这官身有点人微言轻啊,是不是应该斟酌着”
升个官呗。
朱棣摇头,“此次钦差,你得低调行事,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擅自亮出钦差身份,所以擢升一事待你大功归来再议。”
再议再议再议,再议你妹!
黄昏退而求其次,“那钱呢,这个总不能少吧。”
朱棣笑了,“这个自然。”
“人呢?”
“人不可太多,你此次前去,主要是证实是否真的是我那侄儿朱允炆,不会大动干戈,沿途有两三人护卫你周全即可,况且朕会给你委派任命,到了兴化府,你便再无性命之虞。”
黄昏:“???”
这尼玛说得好听,朱允炆既然在兴化府,那基本意味着兴化府就是建文旧臣的势力,你还光明正大的派我过去任职,还不准亮出钦差身份,这尼玛纯粹找死啊。
朱棣笑道:“兴化府也有锦衣卫卫所,你作为百户,被谪贬去辖领兴化府一所,再是恰当不过,也不会有人怀疑你的动机,毕竟你和纪纲不和,应天城已经无人不知了。”
黄昏无语,朱棣你这是空手套白狼啊。
啥好处都不给就让我去卖命。
无奈得很。
拗不过皇权啊。
道:“那么问题来了,陛下你知道,我可没见过建文帝长什么样子,到时候到了兴化府,就算他站在我面前唱月亮之上,我也认不出啊。”
朱棣一头雾水,什么月亮之上,莫名其妙的。
沉吟道:“这倒是个问题。”
得找个认识朱允炆的人跟随着黄昏一起去,可如今朝中认识朱允炆的人,都是些臣子,他们认识朱允炆,朱允炆也认识他们。
而紫禁城中那些太监宫女早被朱棣肃清了。
目睹君臣勾心斗角一直看好戏的道衍老和尚忽然开口说了一句,“陛下,徐府二女徐妙锦是个合适人选,可以去。”
徐妙锦当然是见过朱允炆的。
但朱允炆可不一定记得徐妙锦长什么样子,就算记得也无妨,毕竟只是一介女流,很难怀疑到徐妙锦身上。
朱棣略有犹豫,内心非常不愿意。
黄昏大喜,老和尚做事要得啊,出差的时候什么情况下最美?
肯定是男女搭配。
彼此身在异乡,总会有孤单寂寞冷的时候,到时候孤男寡女在驿站之中,望月而倍感冷清,需要彼此寻找依偎,一个不小心就干柴烈火了。
道衍的一句话立即让朱棣同意了,道衍说:“妙锦姑娘一直是支持建文帝的,让她和黄昏同去,她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见到建文帝,真假便不辨而知。”
朱棣大袖一挥,“就这么定了。”
善良的小姨子啊
这一次出去,可千万别被黄昏这货给吃得渣都不剩,黄昏你敢对我这小姨子有什么不轨之行,等你回来老子弄死你。
黄昏看朱棣的神态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哪会怕。
有徐皇后呢,朱棣最多也就给自己穿穿小鞋子,况且朱棣也是要脸的人,只要断了他对徐妙锦的想法,这个情敌就算彻底没了。
不过兹事体大,黄昏多了个心思,道:“陛下,在微臣钦差的同时,难道不需要派几个功勋武将,悄然调动一下福建那边的兵马?”
万一事情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老子也能有雄师可以依靠撒。
朱棣看向道衍。
道衍点头,“确应如此,若是朱允炆振臂高呼,福建那边多半要失去掌控,所以要未雨绸缪,一旦有迹象,便要重兵弹压!”
朱棣若有所思,“让谁去总责此事?”
道衍沉吟半晌,“信安伯张辅可担此责。”
朱棣一想确实非他莫属。
张辅是河间王张玉的儿子,在靖难之战中屡立大功,被封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信安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
他还有个身份。
朱棣的大舅子。
所以说,当皇帝什么都多,连舅子妹夫都多如牛毛。
张辅的名声和能力,都不如丘福、朱能、火真、王忠等人,让他去总责此事,一则自己亲戚比较靠谱,二则不会轻易惊动福建的建文旧臣势力。
一切商定妥当。
朱棣看向黄昏,“即日出发。”
黄昏弱弱的问了一句,“可以后日么,皇后娘娘交待我的事情还没办完,我得叮嘱一下手下员工,免得耽误了娘娘的大事。”
朱棣无语。
都这个时候了这货还不忘赚钱。
没好气的道:“不行!”
建文现身,这件事拖不得,稍微应对失策,这大明刚安稳的万里山河,又要骤起烽烟,到时候就不是你黄昏赚不赚钱的问题。
是尸横遍野路有冻死骨的惨状。
黄昏只能领命。
在即将出门时,被朱棣喊住,“给你一个时辰,安排好所有事情后,去徐府请妙锦,朕给你安排的护卫亦会在徐府等你汇合。”
黄昏打了个寒噤。
立即转身,躬身为礼道:“陛下不可。”
朱棣:“???”
黄昏解释道:“陛下身边的大内侍卫,微臣信不过,鬼知道里面有没有表面忠心于陛下,内心却是一颗建文魂的人,别到时刚出应天,我和锦姐姐就做了同命鸳鸯。关于护卫,微臣另有人选。”
朱棣想让人监视自己。
那不能让他得逞。
朱棣一想也是,倒是没去纠正黄昏那句“同命鸳鸯”,毕竟符合情境,他这天子管得再宽,也管不了百姓的爱情。
沉吟半晌,道:“你找谁去护卫?”
黄昏道:“两个人,一个是陛下的人,他在暗,一个是许吟,在明。”
朱棣:“许吟是谁?”
黄昏解释道:“徐府一名护院,对锦姐姐极为重臣,且已被微臣拉拢,有他在,微臣的生命安全才有绝对的保障。”
朱棣点头,“准了,朕等下让三保去徐府宣密旨,并带去你钦差的一应物事,你办完事后去徐府,即日出城,沿途不可逗留!”
忽然想起一事,道:“再给你半个时辰,去诏狱看看你叔父罢。”
黄昏想骂娘。
朱棣这是用黄观来威胁自己。
不好意思。
不接受威胁!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赐匾
钦差已定,无可更改。
黄昏忽然想起一事,恬不知耻的说,“陛下啊,臣有一事相求。”
朱棣嗯,“何事?”
“陛下尚在北平之时,臣在应天就听闻陛下韬武略,不仅沙场驰骋有无双之姿,就是挥毫泼墨,亦不输曾经的大学者宋濂,更写得一手好字,直追王右军”
朱棣挥手,“打住!”
你这马屁拍得一点也不专业,我老朱有自知之明,打仗方面,老子确实自认当世不作第二人之想,但书法这事直追王右军?
喝了几两酒,敢这么膨胀?
道:“说人话。”
黄昏讪讪的笑道:“微臣的商号即将开业大吉,还请陛下帮忙题个牌匾,臣将之装裱悬挂,世代供奉,也能借陛下之皇气昭昭而生意兴隆。”
这东西不要白不要。
要知道朱棣的字写得再差,那也是朱棣的字啊,流传给后代,怕是不比十全大补丸老人的书法墨迹差,甚至可能更值钱。
朱棣没好气的让狗儿磨墨,铺开宣纸,说:“写什么。”
要让马儿跑,得给马儿吃草。
朱棣知道这个道理。
况且他是真的欣赏黄昏,虽然知道黄昏的小心思,但还是没法拒绝,写几个字而已,他又没损失,况且我老朱的字虽然比不得王右军,但也不差好吧。
黄昏笑眯眯的上前:“请陛下写时代商行四字。”
朱棣挥毫泼墨。
在落款之时犹豫了许久,还就写了真名朱棣,然后拿出私印,往上一戳,一副价值连城的墨宝诞生这个价值不是艺术价值。
黄昏大喜。
伸开双手等朱棣赐下,朱棣掷笔之后笑道:“就凭这几个字,你弄出来的那些东西,卖给皇后的时候,能打折不?”
作为富拥天下的天子,连朱棣都觉得黄昏卖的真心贵。
黄昏露出奸商笑意,“一定一定,先前和皇后娘娘制定的合约之外,微臣愿意免费再送皇宫半年的用度,陛下可还满意?”
打折是不可能打折的。
但是送你半年还是可以的,毕竟徐皇后也算是风投老板嘛,只不过被自己空手套白狼了,况且朱棣题了这个牌匾,价值更高。
朱棣满意的笑了。
在他看来,自己片刻时间写几个字而已,妻子就能少花六七百两白银,她肯定开心,既节约了钱又讨了妻子欢心。
大赚。
一对君臣相视而笑,都觉得自己赚了,而对方血亏,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傻逼。
一旁的道衍哭笑不得。
走在出大内的路上。
老和尚道衍在前,黄昏在后,对这位传奇谋士颇为尊敬纵观上下五千年,黄昏最敬佩的谋士只有三个,直钩垂钓的太公,演义里的卧龙,以及黑衣宰相。
太公就不说了,百家之祖。
卧龙么三国志中的且不提,演义里多智近乎妖,很吸粉。
而姚广孝名声远不远这两位。
连刘伯温都不如。
但黄昏更敬佩他,因为他怂恿朱棣造反,完全不为功名利禄姚广孝为什么要这么做,后世史学家研究了那么多年,也没弄个明白。
眼看洪武门在望。
一直无言的老和尚放慢了脚步,开口说道:“你没有据你所学,推测出此事?”
黄昏唉声叹气。
别提了。
甭说忽悠的话,就是根据历史知识,这也是意料之外。
靖难之后,朱允炆从没现身。
这一次的事情,已经完全超脱了历史,不知是不是自己引起的蝴蝶效应,只有到福建那边查明真伪后,才能知道这究竟是蝴蝶效应引出了真的朱允炆,还是有人拿朱允炆做章的一次不曾记入史书的小阴谋。
道衍笑了起来,“原来你不知道啊。”
黄昏叹气,“老和尚别开晚生玩笑,你是玩这行的老祖宗,你觉得晚生真能预知嘛,你心里不是明镜着嘛,还是给晚生出个主意,这次去福建需要提防什么?”
道衍唔了声,“那你也该明白,我也只是个吃素的老和尚而已。”
黄昏腹诽。
你是和尚,但你是大明王朝除了朱元璋之外最牛逼的和尚。
走出洪武门,即将分道扬镳,道衍忽然轻声说:“景清、胡观之流,皆是马前卒,此去福建,倒是有可能挖出幕后之人,你须要小心行事,否则真回不来。”
黄昏凛然,“老和尚知道幕后之人是谁了?”
道衍摇头,“不知。”
想了想,对这位比较看好的晚辈说道:“但是可以推测一二,这位幕后者,在朝中得有身份和地位,且应该拥有兵权,就算当下没有兵权,只要振臂高呼,也能有士卒响应,这样的人你不会猜不到罢。”
就那么几个人而已。
黄昏点头说了几个人名。
确实不多。
朱高煦、朱高燧、驸马梅殷、驸马王宁等人。
道衍微微颔首,笑眯眯的说了句再想。
飘然而去。
黄昏讶然不解,老和尚这话什么意思,难道自己说的这些人名中,还有遗漏?
还有谁?
黄昏一时间想不出,只能先去处理事情。
先去了南镇抚司找到赛哈智,说要钦差一段时间,让他帮忙照顾着“时代商行”,等钦差回来,再表达谢意。
赛哈智一拍肩头,说老弟你咋给你老哥哥这么见外呢,咱自家兄弟互相帮助不是应该的嘛,又说你且放心代天巡狩,应天这边,北镇抚司敢找你那商行的麻烦,老哥哥立马去收拾他们,其他官府部门老哥哥一样能让他们乖乖听话。
南镇抚司就是这点好,压得住北镇抚司。
其他官府部门的话,南镇抚司压不住无妨,可以让北镇抚司去操作很简单,找个屁股不干净的北镇抚司官员威胁一番,做个小交易,他还不乖乖帮北镇抚司办事?
以前赛哈智不敢,明着来他真斗不过纪纲。
但现在敢了。
有黄昏得嘛。
黄昏找到沈熙礼,将朱棣的题字交给他,让他找人装裱,挂在商号总部,并找人临慕,批量复制,每一个分店都要悬挂。
沈熙礼大为叹服,东家连朱棣的题匾都能拿到,真奉旨经商啊。
又交代了赵芳生、苟布、张凤阳三名麾下一些事。
最后回了一趟莲花桥平康坊,和吴与弼详谈了许久关于弄新华字典的事情,这才打包行李收拾东西先去诏狱和黄观聊了一会,再去徐府。
第一百一十五章 哪有女子不相思
黄昏跨入徐妙锦的院子,感觉气氛不对。
嗯,一定是自己开门的方式不对。
退出去。
重新推门进来,毫无节操的道:“我已选择了正确的打开方式,请收敛一下你们的杀气,拿出笑脸喜相迎,一起欢欢喜喜去游山玩水!”
许吟笑了。
男人的快乐就这么简单。
徐妙锦依然黑着脸,怒视黄昏,“都是你干的好事!”
黄昏耸肩表示无奈,“锦姐姐这个你真是错怪我了,让你跟我去兴化府,绝对不是我提出来的,是建初寺那个老和尚。”
徐妙锦翻了个白眼,鬼才信。
指着院子石桌上的东西,“这是狗太监来宣旨时带来的东西,说是你的。”
黄昏过去翻了翻。
一块钦差的令牌,一封锦衣卫调任黄昏出任兴化府卫所的文书,还有几个金元宝,约莫两斤多,换算成白银,大概一百六十两。
这是差旅费,不低了,而且很厚道,先发给黄昏,没有让你归来报账。
看了金元宝上的印记,发现是朱棣的私房钱。
心中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