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王冠 >

第545部分

大明王冠-第545部分

小说: 大明王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猜,马鎏在这个时候说起这事,肯定是投钱到沐浴露和香皂分行中去了,也还有点眼光,毕竟这个属于生活消耗品,而且哪怕是到了现在,利润也很高。

    马鎏笑道:“倒是不影响股东利益,只不过经此改制后,日常的经营和生产等方向,股东也了有参与讨决的权力,如此可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投资经营,是好事。”

    黄昏哈哈一笑,“这是去黄化改制,免得时代商行成了我黄昏的一言堂。”

    其实玩了个心机。

    无论股东如何有参与讨决的权力,真正的决策权在最大的股东手上。

    也就是黄昏手上。

    所以说是去黄化,实际上只是表面功夫而已,不过在这个时代,能看透这个本质的人不多——沈熙礼算一个,不过沈熙礼是既得利益者,他不会戳破。

    又问道:“其他商行怎么效仿时代商行?”

    马鎏笑道:“时代商行现在的制度,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商行了,从总部称为总公司,其他分行都有各自的商行名称——嗯,不对,叫公司名称,且有各自独立完善的体制,在这些方面,时代商行标新立异,但又确实行之有效,让整个商行的运作非常有序,且分工明确效率更高,乃至于各种称呼,都很明确清晰,所以其他商行纷纷效仿,现在京畿商行的掌柜,都喜欢别人称其为老总了。”

    黄昏愕然,旋即哈哈大笑。

    关于这个改制,时代商行早就实施了,只不过如今更加现代化了而已。

    比如沈熙礼,现在是时代集团的执行董事,比如钟山老李,便是时代商行玻璃公司的总经理……等等。

    确实分工明确层次更清晰。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活着的财神爷

    这是一个商业帝国该有的雏形。

    不过时代商行……现在基本上都称呼为时代集团了,时代集团涉猎的行业极多,尤其和工部、兵部多有关联。

    比如顺天那边在建的发电站,蒸汽机的研发所,火车的生产工厂,以及还有一些军工厂和火器研发所,都是官方承认的正规产业。

    只不过都在工部和兵部的监督下正常运转。

    一个涉猎军工的集团……基本上就是奔着东印度公司去的。

    实际上现在时代集团在中南半岛那边做的事,就是当年东印度公司做过的事情,只不过想着要同化中南半岛,所以程度上比较收敛。

    时代集团如此庞然大物,朱棣为何视若无睹?

    无他。

    沈熙礼作为时代集团的执行董事,已经有了天子特旨,可以进宫求见朱棣,所以黄昏不在的时候,就由沈熙礼进宫,将该分给朱棣的钱送过去。

    一部分是朱棣的。

    一部分是国库的。

    剩下的,才是黄昏和时代集团的。

    所以朱棣对时代集团很放心,甚至在黄昏北伐期间,允许黄昏在中南半岛的三千蚍蜉义从配备由时代集团打造的火铳。

    成为保证时代集团在中南半岛运营的武装力量。

    赵芳生是那只蚍蜉义从的领导。

    在中南半岛的蚍蜉义从不仅保护时代集团,也保护布政司,在短短的一两年内,蚍蜉义从已经配合大明在中南半岛的驻军剿灭了满剌加、吴哥和大城六起叛乱。

    为此赵芳生还被朱棣赐了个游击将军的杂号。

    黄昏笑问马鎏,“你入股了多少钱?”

    马鎏微微一笑,“奴婢没什么身家,找乡邻和好友凑了三万两,在时代集团庞大的资金库里,不过是九牛一毛,让黄大官人见笑了。”

    三万两,确实是九牛一毛。

    黄昏懂。

    马鎏之所以要说凑,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内侍,靠薪俸断然不可能拿出三万两来,有些钱来路不明,所以要说是凑的。

    咳嗽一声,“帐要做得漂亮啊,还有个叮嘱,小马啊,不是我居大,虽然现在不是太祖朝了,陛下对某些事看管得比较松,但不代表他不知道,他之所以睁一眼闭一眼,是因为没有触及到他的底线,而你作为内侍,更要小心,一定要明白,有些钱该拿,有些钱是绝对不能拿的。”

    马鎏笑道:“谢大官人提醒,如今在时代集团那边,每年的分红是一大笔钱,奴婢现在很知足,不会乱伸手了。”

    实际上,现在大明朝堂的官吏,几乎六成左右都和时代集团有利益关联,每年的分红都是一大笔钱,贪墨的情况已经降低了不少。

    高薪养廉不现实,但让官员搞第二产业,又不影响政事,朱棣对这一点放得比较开。

    效果也极好。

    当官员不用贪墨就有大量收入,谁还去冒险?

    至于官场利益导致的权势交易,另说。

    谁不想水往高处流。

    马鎏继续道:“其实陛下是默许我们内侍凑钱去投资到时代集团分红的,此事是康宁大监在操持,基本上宫中所有内侍投资时代银行的金额,都已经登记造册。”

    又压低声音,“实际上整个朝野的权贵在时代集团的投资数额,陛下都已经查清楚且登记造册了,如果要超出其本身收入数额太不合情理者,陛下已经悄然处置,所以这几年,国库里多了好几笔不明不白的账目,好在户部夏尚书做账是一把好手。”

    黄昏讶然失笑。

    卧槽,朱老板生财有道啊,知道了官员在时代商行投资的钱超过其能力太多,那必然是贪污的,可现在大明人才紧缺,朱老板也不好处置他们,于是明里暗里的示意他们把贪墨的钱吐出来就既往不咎,无形之中给国库增加了大笔资金。

    这也是好事。

    大明的国库和官员越有钱,将来才有钱投资到自己的时代集团去建设阿拉伯和南美洲区域,将这两个地方打造成大明的造血泵。

    忽然想起一事,“郑大监的海军进展如何了?”

    马鎏摇头,“这是军机大事,奴婢不知。”

    想了想,压低声音,“反正大监每每有章折过来汇报进展,陛下总是龙颜大悦,国库那边拨钱是极快的,而且不经户部,直接通过大明皇家银行拨给郑大监,且工部和户部那边,钢铁的额度,都是优先满足郑大监,再是军器院。”

    黄昏微微点头,“那估摸着快了。”

    大概再有一两年,世界上将出现第一只现代化意义上的海军。

    正想再问问马鎏军器院那边的事情,却看见有内侍匆匆前来,其后是宫女和护卫,心中了然,朱棣下朝了。

    急忙起身。

    马鎏也噤声,看见朱棣的身影进入视线后,立即和黄昏一起行跪礼。

    朱棣匆匆而来。

    看见跪在乾清殿门口的黄昏,又看了看旁边的椅子和茶水,忍不住笑了笑,这小子,能让内侍马鎏这么巴结的庶人,也就一个财神爷了。

    对马鎏的影响还是不错,这个小内侍听话乖巧,虽然之前也伸手要钱拿钱,但办的事都在自己底线之内,而他把来路不明的钱投入时代集团有了分红后,就再没乱伸手。

    很有自知之明。

    这样的内侍其实是可以重用的。

    至于黄昏这个财神爷……朱棣很无奈,也很欣慰。

    是的。

    现在的朝野内外的臣子和权贵,称呼黄昏喜欢用妖臣。

    但百姓坊间,黄昏已经取代了赵公明。

    甚至有不少人已经在供奉这小子神牌——这尼玛简直搞笑,人还活着就有神牌了,但朱棣又不得不承认,黄昏是所有入股时代集团的人的财神爷,也是大明的财神爷。

    朱棣看了一眼跟在他身后不远的情绪萎靡的朱高煦,又看了一眼黄昏,挥手道:“免礼吧,康宁你等退下,朱高煦和黄昏进殿,朕有话要问你们!”

    赤斤蒙古卫的事情还没完!

    不过朱棣在进殿之前猛然想起一事,对康宁道:“你着人去将刚从海外归来的王景弘叫来,记住,让他带上测绘的海图!”

    黄昏眼睛猛然一亮,大喜,“王景弘归来了?”

    这么说……

    可以发表地球是圆的这个观点了?!

    好消息!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台阶

    因为郑和负责海军诸事,所以现在下西洋的工作主要由王景弘负责,在最近的一次下西洋中,王景弘的舰队分成两支,从苏州出发,一支舰队北上,一支南下,按照星象图,尽量走直线。

    虽然两支舰队在地球另一边相互碰面的可能性很小,但他们绘制的海路图极其周围标注区域,将会大幅度重合,基本上可以验证地球是圆的这个观点。

    走进大殿,朱棣落座。

    斜躺在椅子里,冷冷的看着两人,“知道这些天朕都不召见你们,也不理睬你们求见的原因吗?”

    朱高煦立即跪下,“是儿臣让陛下失望了。”

    黄昏无动于衷,直到朱棣看向他,才微微弯腰,“是陛下太忙了。”

    朱棣:“……”

    也呵斥不得,忙是表面事实——瓦剌那边,新建的三座布政司各种事情一大堆,加上中南半岛那偌大疆域每天都有新章折过来,哪怕是再和平的年代,也会忙成狗。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刑罚。

    大明律法,地方上有人犯罪,被判死刑之后,需要送到刑部复核,刑部复核确定是死刑后,还要交到大理寺审核,然后再叫交还刑部,最后送到朱棣的案头,朱棣确定没问题后,才能真正的处死一个人:所以在古代,死刑是很严格的,并非是动不动就秋后问斩。

    但也正因为这个流程复杂,所以在古代,有的死刑犯其实是可以多活很多年。

    操作嘛……不外乎就是钱。

    而这个钱,狗儿赚过,康宁赚过,马鎏也赚过。

    当然,现在都没赚了。

    可以赚但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具体操作流程其实简单:死刑犯的家人带上大量钱财,趁着问斩的名单还没呈递到朱棣御书桌前,通过人脉关系接触康宁、马鎏这种有权势有地位的内侍,然后做一个心照不宣的交易。

    当刑部那边递交上死刑名单时,朱棣作为天子,肯定不会挨着每个都去审核一遍,实际上经过刑部和大理寺审核,朱棣只需要在死刑犯的名单上打钩。

    但每一次呈递上来的名单人数极多,朱棣也不会一次性全部杀完,所以只会勾选一部分,这就给了狗儿、康宁和马鎏操作空间。

    在朱棣开始勾选名单之前,一大叠宣纸上的名单是由他们来整理的。

    在这个环节上,他们就可以把给钱了的死刑犯的名单放到最后面,朱棣从前面勾选名字,勾得差不多了,后面就有可能略过。

    等下一次勾选死刑名单,继续如此操作。

    如此循环,有的死刑犯可以多活十多年。

    当然,如果运气背还是被朱棣勾了,康宁他们也会退钱——这是康宁等人有底线,明朝中后期的内侍可是不退钱的。

    这种情况在朱棣朝内有,到了四十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时期达到了巅峰,有的死刑犯通过这种方式,在大明的牢狱了吃了二三十年的免费饭。

    现在大明疆域辽阔,中南半岛和漠北那边的刑案通过各提刑按察使司送递到应天,每一次都能在桌子上堆成小山。

    这还只是刑案而已。

    加上其他水利、农桑、官道、医疗、教育、金融等民生政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朱棣就算是有分身术,也不可能处置得完。

    万幸有内阁。

    不过就算有内阁,事情还是太多,所以最近一段时日,内阁那边也在叫苦连天,每一次大小朝会,内阁首辅胡俨都要在朱棣面前叫苦,说没人啊……

    朱棣每次都装聋作哑。

    他没办法解决。

    是真的没人,科举开的够多了,可以说是整个历史上最疯狂的科举,北伐瓦剌大局将定之前,朱棣还恩科了一目,取了几十个进士送到瓦剌去。

    要不然哪来的臣子?

    所以黄昏说的没错,朱棣确实是有那么“一点”忙,所以朱棣有时候都觉得,要不是先弄了个内阁出来,自己都已经累死了。

    扯远了。

    朱棣思绪收回来,双手往怀里一抄,看着两人,“说吧,赤斤蒙古卫那边,你们各自是个什么样的想法,如果不能让朕满意,今后所有的外扩战争,你俩都别想染指分毫。”

    这话很要命。

    朱高煦虽然也想争夺皇位,但他骨子里是个将军,让他一辈子都不上沙场,这比杀了他还难受,而黄昏的宏大蓝图,也需要他去插手外扩战争,所以不让黄昏去掺和,也几乎斩断了他的伟大理想。

    朱高煦立即道:“陛下,是黄昏为了他一己私欲,故意帅军从关西七卫回国,其实他大可以走嘉峪关入境的,却偏偏选择了哈密卫那边更复杂更危险的地势,明显就是故意营造这个局面来公报私仇!”

    黄昏却不急不缓,“是的陛下,微臣是故意营造的这个局面。”

    朱高煦愕然。

    他这就承认了?

    不怕死?

    朱棣也莫名其妙,“你故意要和朕的皇子在沙场上你死我活?”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赤斤蒙古卫未战击溃,你是要正儿八经的在沙场上再杀掉朕的二儿子?

    朱棣脸色阴沉了下来。

    乾清殿中骤然杀意如织。

    黄昏点头,又摇头,“要和二殿下在沙场上一决雌雄是故意的,但决生死是不会的,甚至于也不会有士卒伤亡,原本只是一场作秀而已,陛下应该是能看出来的,不曾想二殿下配合得极其完美,所以连陛下也没看透端倪。”

    配合?

    朱高煦一脸黑线,老子未战击溃是配合你?

    咦。

    这个说辞貌似不错,可以让自己留一点面子。

    朱棣紧绷的脸略有松软。

    隐然间觉得黄昏意有所指,再仔细一想,便得出了结论:黄昏这是在给老二台阶下,毕竟未战击溃这个事情以后被定下来记录史书的话,老二在历史上就会留下笑柄。

    问道:“所以你擅自带兵到关西七卫,以及前期布局,让范闲悄然去亦力把里密会异密忽歹达,都是有战略意图的?”

    黄昏心里暗暗好笑,答道:“咦,陛下难道不知道?”

    又看向朱高煦,一脸疑惑,“二殿下难道不是看出了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