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王冠 >

第555部分

大明王冠-第555部分

小说: 大明王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事情在组建海军以前,九迭河发电站还没建立的时候,在研发变压器的时候,微臣就让人在研发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取得了成果!”

    其实电焊机就是另外一种变压器。

    一听是和钢铁战舰有关系,朱棣也来了兴趣,“那现在就去看看?”

    黄昏无语,“这时候,陛下您确定?”

    这时候去了九迭河,基本上意味着朱棣得大半夜才能回皇宫,这传到民间去影响不好,朱棣一想也是,又听黄昏道:“三日之后罢,我现在要去一趟上清观,让魏仙子在三日之内做出焊条,毕竟时代化工刚好在药皮方面取得了进展”看向沈熙礼,“对了,金属冶炼那边,焊芯的研发是不是早就成功了?”

    在冶金方面的研发,从一开始就没停过。

    进步巨大!

    沈熙礼笑道:“在你出征瓦剌之前,焊芯就制作出来了。”

    黄昏大笑。

    看向朱棣,“陛下,如果三日之后电焊机试验成功,您就可以通知郑大监,让他准备全力开建钢铁战舰,所有的造船厂倾尽全力,我们争取在三年之内,拥有二十四艘左右的钢铁战舰!”

    十二艘为一个舰队。

    二十四艘,两个舰队,全部配备提升性能的神机火炮,所有士卒配备火铳,到时候再研发出舰载大炮的话

    打日本!

    必须先打日本!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还要自行车

    理想总是比现实丰满,现实又总是骨感。

    黄昏知道,以大明目前的工业水平,要想在三年内建造二十四钢铁战舰,基本上属于暴兵状态才有可能达到,也就是说会扯国内建设的后腿。

    不管怎么说,试试不会错的。

    大不了就让军器院那边,暂停对三洋火场的量产,全军火器配备的目标晚一点达成这个目标其实已经悄然更改。

    现在大明神机营,全国各地的加在一起约莫十万。

    再多的话,以后更新换代了,会造成浪费倒是可以考虑买给外邦,然而不可能卖太多,要不然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可以卖,但一个国家最多卖个五千到一万。

    也就是说这十万火铳,得卖十几个国家,比较繁琐。

    还有两个处理方法。

    回笼重炼钢铁。

    再者便是将之半卖买送给交趾黎族、吴哥摩诃黛维这种现在对大明比较忠心的势力,让他们有更强的实力帮助大明维护统治。

    但是不管怎么说,大明一切都在轨道上。

    蒸汽机已经研发成功。

    电焊机如果成功的话,因为几个关键节点而停滞进展的火车项目也将解决难题,要不了多久,海洋上不仅会有大明的钢铁战舰,陆地上还会有火车呼啸如长虫,曲折的穿过千山万水受限于技术,隧道、峡谷之间的轨道不好修,所以很多地方会绕路。

    但只要大体保证即可。

    除了这些,军器院和时代集团的火器研发所,亦在热火朝天的研发步枪和机枪,同时接下来会加大力度研发火箭弹。

    导弹就暂时不想了。

    把命名为“娑秋娜”的喀秋莎研发出来,就已经是绝对胜利。

    然后大明牢牢掌控着这些技术,不让它们外泄,形成技术垄断,等有了更新产品后,再卖给其他国家,挑动它们之间战斗,从而从中盈利,就能持久性的站在世界巅峰。

    这套路美帝玩的贼溜。

    反正从开始有了打造一个大中国的想法之后,黄昏一步一步的布局,高到军事,低到民用,几乎是在整个工业体系上下力。

    只要打造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就算没有他黄昏,只有大明天子不傻,大明的工业化进程就会自主的前进。

    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

    不过要保持第一还要做一个卑鄙的事情:时刻监控全球各国,但凡有国家想学大明工业改革,那就得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没办法,大明属于全人类,全人类也属于大明!

    大明的进步就是全人类的进步。

    这些吃苦受累的事情我大明来办就行,你们只管享受它带给人类的“福音”,嗯,反正是大明的福音,是不是你们外邦的福音,我黄某人管不上。

    犹记得百年黑暗岁月之后,我中华在世界格局中处处被堵截,也就非洲兄弟有点良知。

    我不过是提前让你们还债而已。

    天道有轮回啊。

    虽然国家正事要干,但是赚钱还是要赚,目前时代集团就有个项目,黄昏已将设计图纸交了过去,只不过因为这事比较敏感,沈熙礼还没敢让人去落实攻坚小组的成立。

    黄昏忽然想起这事,弱弱的看向朱棣,“陛下,要让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这话话粗理不糙,您说是不是?”

    朱棣心里一紧,“你想要什么?”

    黄昏嘿嘿一笑,“钢铁。”

    朱棣:“没有!”

    回答的斩钉截铁,现在国内到处都需要大量钢铁,官道的疯狂修建,军器院,工部各项民生项目,以及你黄昏时代集团在各地开始择地修建的发电站,郑和的造船厂,还有火车厂,都需要大量的钢铁,要不是现在在中南半岛那边疯狂的开采铜铁矿资源,大明根本不够用。

    就算如此,钢铁也不够用。

    黄昏笑了笑,“有的,够用的。”

    朱棣不解,“怎么说。”

    黄昏道:“陛下可以下旨军器院了,停止对三眼火铳和传统火炮的生产,火铳的话,即将被淘汰,没必要再去追求全军配备火铳的目标了,反而得不偿失,浪费资源和人力,这就能省下一大笔的钢铁,其次是火炮,现在有了开花弹,火炮的话,可以稍等一下,等火炮再改良升级个一代到两代,也就是说,三年之内,不需要生产火炮。”

    火炮的改良升级成功,大概还需要三年左右这个真不是难事。

    朱棣陷入沉思。

    许久才道:“你确定新的火铳和火炮能研发成功?”

    黄昏理所当然的,“怎么可能不成功。”

    朱棣微微颔首,莫名的相信黄昏,这小子吹过的牛逼,貌似都成了现实,现在他说的话,极具说服力,想质疑都没底气。

    问道:“然后呢?”

    黄昏笑道:“三年之内,火铳和火炮停止生产,这能空出一大截的钢铁用度,而中南半岛那边再继续加大开采力度,同时,等关外的官道修好之后,也可以开采关外最靠近北方的矿产资源,这样一来,钢铁绝对够用。”

    朱棣略一思索,“还要加大开采力度?”

    黄昏大袖一挥,“现在不用,等什么时候用,事情是发展进步的,万一以后中南半岛脱离了我大明的掌控,我们可就用不上他们的矿产资源里,漠北最北也是一样,反正咱们疯狂修建官道,再加上海运,运输不是问题,开采力度再大,运输都跟得上,何况现在医疗改革后,人口暴增,咱们有的是人力,放在那里的钱,不趁机弄回来,岂非对不起咱们牺牲在沙场上的将士青血。”

    朱棣一想是这个理,“那就继续加大开采力度?”

    黄昏嗯了一声,“必须加大!”

    沈熙礼在一旁看得叹为观止,他是第一次看见黄昏和朱棣如此“闲聊”国家大事,真就是羽扇纶巾谈笑间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

    如此重大的大国战略,这两君臣就这么三言两语决定下来了。

    服气。

    朱棣下定决心后,问黄昏,“在钢铁用度上,朕已经给你时代集团巨大的口子了,你现在还要钢铁做什么?”

    黄昏笑眯眯的,“赚钱,因为我还要自行车。”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商机无限

    自行车?

    朱棣知道这肯定又是黄昏想出来的玩意儿,不过和车有关,他立即想到了火车,忍不住问道:“看这字面意思,莫非是比火车还要厉害的东西?”

    黄昏略感惭愧,“不是如陛下所想,微臣说了,这是为了赚钱,所以这个东西生产出来主要是卖钱的,和国家大势无关。”

    恩赐进士了么,不就可以自称微臣了。

    朱棣来了兴趣,“说说看,如果真能赚钱……”

    嘿嘿一笑。

    言下之意,你懂的。

    赚钱的事情怎么能少了我朱棣。

    黄昏:“……”

    罢了,反正这个钱赚的不多,至少现在赚的不多,等以后国民经济普及起来了,才会大赚特赚,不过到时候老子搞出内燃机或者锂电池之类的东西,老子又去弄汽车了。

    看向沈熙礼,“带图纸没有?”

    沈熙礼双手一摊:“我也不会随身携带图纸啊。”

    黄昏一想也是,看了看朱棣案头的鹅毛笔,不动声色,朱棣却懂了,将鹅毛笔递给黄昏,又递了一张宣纸过去,“你画出来朕看看。”

    黄昏将自行车的大概模型画出来,递给朱棣,“这个自行车,之所以叫自行,其实有点牵强,主要是靠人力,但足够的力之后,它还能自行很远,所以微臣给它取名自行车。”

    朱棣看了许久,大概懂了。

    惊为天人,“这玩意儿不需要什么蒸汽机啊,更不需要牛马牵引!”

    黄昏笑道:“是的陛下,它主要是靠链条带动传承轴,用滑轮的方式省力,从而达到人力可以轻松驱动,如果是平路或者下坡路,那就非常方便的了,而且它的保养很简单,不需要太多功夫,更不需要像养马一样费钱——”

    看见朱棣眼里闪光,黄昏没奈何的道:“陛下您别想了,这玩意儿可没法变成骑军的坐骑,速度上不比马儿快,而且无法解放骑车者的双手,它只能作为民用。”

    朱棣一想也是,“能赚钱?”

    这才是他关心的。

    黄昏犹豫了下,“市场不大,毕竟现在我大明虽然国富民强,但一辆自行车的造价不菲,所以它针对的主要是富贵阶层和小康阶层,因此现在市场不大,不过等我大明掠夺——哦不,在其他国家的帮助下,大部分国民都有钱了,那就是个巨大的市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巅峰时期,这种自行车有可能成为全民的代步工具。”

    自行车大国,你当说着玩的。

    当然,时代不一样。

    在这个时代,能成为自行车大国,那也是世界霸主的象征。

    朱棣若有所思,“所以会卖很贵?”

    黄昏嗯了一声,“算是一种奢侈品,我初步预算,一辆车需要的钢铁在二十斤左右,加上人工费,一辆车的成本大概要在二两银子左右。”

    没办法,时代成本在这里。

    二两银子,相对于后世差不多是一千五百软妹币的购买力,也就是说造价很高。

    朱棣唔了一声,“只针对富贵阶层的话,这个成本不高。”

    黄昏无语,“陛下,还有个成本你没算进去,研发成本,要让这个自行车落地,还要攻克一个冶金方面的难题:合金轻钢。”

    现在的冶金工艺水平提升居高,但适合自行车的合金轻钢,还需要研发,而这个研发成本就贵了,少则几万两,多者上百万两,都是有可能的,主要还看研发团队那边的进度。

    不过反正不愧。

    就算自行车上赚不回来,多掌握一种轻钢的冶金,也有益于工业化进程。

    朱棣问道:“那研发出来后,你打算怎么定价?”

    黄昏想都不想,“具体要看团队研发的时间和成本,不过微臣有个想法,因为前期是针对富贵阶层的奢侈品,所以价格不能低,就像当初的沐浴露和香皂一样,都得预留降价空间。”

    现在沐浴露和香皂已经是百姓用品。

    时代集团已经不完全靠这两样赚钱,只不过品牌在那里,走量还是能赚不少。

    朱棣有点没耐心了,“说重点。”

    黄昏道:“价格不会统一定下来,会根据外形和配置来定价,现在时代集团的漆工团队已经研发出不少新品种,不同的装涂,价格也会不一样,甚至还会有自行车的变种:三轮车。这个三轮车就是高端产品了,针对大富豪和权贵,价格会更昂贵。”

    这玩意儿也有个弊端。

    时代集团虽然可以独家掌控合金轻钢的冶炼,但为了大局作想,以后还是要把这个技术拿出来给国家,然后全国运用。

    可是在原理和制作技术上,无法保密,也就是说专利权很难保证,到时候还需要朱棣帮忙,所以黄昏才会愿意和朱棣说这么多。

    要不然……

    这么赚钱的事情,我凭什么要带你朱棣一起玩?

    就是为了以后利用朱棣手中的皇权,来保证前期利润巨大时期,时代集团拥有唯一的生产权和出授权,其余商行敢跟风,国家机器来收拾他们!

    当然,后期市场差不多饱和了,可以降价面向全国百姓了,就要把蛋糕分给全国的商行——只有这样才能带动产业的发展。

    朱棣唔了一声,“还有三轮车?什么东西?”

    黄昏解释道:“和自行车一样的原理,只不过它是三轮的,有车厢,有专门骑车的人,这样富贵老爷们就可以坐在车里,不用风吹雨淋。”

    朱棣眼睛一亮,“这个好啊!”

    大老爷们,有钱有权,谁不想享受——买个自行车回去要自己骑,肥头大耳的大官人们怕是新鲜劲一过,就没兴趣了。

    黄昏嗯了一声,“所以自行车根据配置,可以从一百两定价到两百两之间,分几个档次。”

    朱棣瞠目结舌,“这么贵?”

    沈熙礼也目瞪口呆,脱口而出,“这么暴利?”

    黄昏哈哈一笑,“不贵,物有所值。”

    这是这个时代的汽车,一百两到三百两,就去七万到二十万软妹币区间,相当于后世的平民车,根本不贵。

    朱棣弱弱的问道:“卖得出?”

    黄昏笑道:“陛下你说呢?”

    黄昏出品,必属精品,到时候买的人不要太多。

    朱棣又问道:“那三轮车呢?”

    黄昏嗯了一声,“还是根据配置来,基本上在五百两到一千两之间,这个价格属实也不贵。”

    对于权贵人家,一千两还不是毛毛雨?!

    三轮车作为这个时代的豪车,几十万买一个回去,它不香么。

    关键是得营造品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