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第5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家四妹的风姿绽放,不是因为黄昏床笫功夫多好——再好的功夫,也比不上心的交流,她现在和黄昏之间的心灵契合,完美诠释了何谓夫妻同心。
所以偷心比偷人更重要。
一则对魏仙子见色起意。
二则——男人本能嘛,反正魏仙子这样的人,其他男子要么配不上,要么她看不上,何况她还是个弃妇,也就自己能勉为其难了。
不过现在被朱棣拖住了。
心中思绪电闪而过,回头对妻子徐妙锦道:“今夜你就带大家看烟花罢,我去陪陪陛下,之后我要去一趟时代化工,就不回来过夜了。”
徐妙锦愣了下,“让阿如陪你去罢。”
知道丈夫去时代化工干什么。
但她不是吃醋。
是担心安全。
黄昏笑道:“如果今夜我都能死,那么这大明永乐两字是不是很讽刺?”
朱棣一脸黑线。
这小子是在将他的军,也就是说,等下黄昏出城后,老子还得派人去保护他——不是不相信大明京畿的治安,是确实有人想杀他。
老二。
朱高煦从没放弃过杀黄昏的想法,只是现在他被贬为郡王,不敢锋芒毕露,但如果黄昏在夜晚出城死了的话,谁也说不清楚这糊涂账。
老二自然可以毫无顾忌。
徐妙锦却笑了起来,领着黄府众人行礼之后就要离开,被朱棣喊住,“急什么急什么,朕说了只让黄昏陪么,你这个当妹妹的,不陪陪你长姐?”
顿了下,“还有,宝庆也来,四妹也来。”
眼咕噜一转,“都是一家人,豆芽豆苗呢,姨夫想他们了。”
徐妙锦:“……”
黄昏:“……”
最不乐意的是豆芽和豆苗,他俩其实不愿意跟着大人,老爹黄昏在他们身边让他们拘束不说,姨夫作为天子,他俩压力也大。
就是温和的大姨,也让人倍感压力。
但朱棣金口玉言,谁敢拒绝?
徐妙锦无奈,双正妻加平妻徐家四妹都去陪游,黄府家眷就只能由吴李氏带队——绯春的地位还不够,而且吴李氏在黄府的地位极高。
于是分成两队,各奔繁华处。
这边,朱棣两口子并肩而立,左右各一个孩子,豆芽在左边跟随着朱棣,豆苗在右边跟随着徐皇后——至于豆角,生母的卡西丽,没有这种好事。
所以说,这个就是投胎有水平。
豆芽和豆苗,只要他们老爹不谋逆造反,豆芽将来出仕不要太轻松,豆苗么,搞不好就会被破格封个郡主啥的。
一路游玩。
在徐皇后带着豆芽豆苗稍稍退后和徐妙锦等人走在一起时,黄昏知道,朱棣是有话要和自己说了,只得上前几步,跟在朱棣身后亦步亦趋。
朱棣咳嗽一声,叹道:“永乐十四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已经十四年了。”
十五六年前,自己还在猪圈里装疯卖傻。
谁曾想到,十五六年后,自己的年号就用了十四年,而且还会更久。
朱棣没打算换年号。
学习老爹嘛。
为什么要换年号?
是因为君王当政期间,天下出现了不好的事情,为了讨个祥瑞,所以换年号,我朱棣章国期间,外扩未尝一败,内政四海清明,何须换年号。
当然,这些年也有旱灾洪涝。
不过大明国库有钱,臣子办事得力,所有的旱灾洪涝都没引起严重后果,尽管也被下层的官员贪墨了一些,但这是在朱棣能容忍的底线内。
当官不赚钱,谁来当官?
只要你办事。
贪墨的话在朕的底线之上,那就一切好说。
你没办法要求所有的臣子,都能成为长平范文端。
黄昏也感触万千,“是啊,微臣也马上而立之年了,弹指一挥间,微臣的大明生涯马上就要进入第十五个年头了,而微臣余下的岁月,也不算多了。”
朱棣侧首,“大明生涯,十五年?”
感情你小子不承认太祖时期是大明?
你可以不承认朱允炆。
但不承认太祖,那就是在找死。
黄昏心里一咯噔,“微臣口误,请陛下恕罪,微臣只是觉得,永乐年间这十五年,才是我黄昏一生迄今为止岁月里,最有意义的年岁。”
朱棣微微颔首,也没去追究了。
没有丝毫感情色彩的说道:“今天得到从亦力把里传过来的消息,纳黑失之罕打败失儿马黑麻,接收了大部分疆域,实力扩大不少。”
黄昏精神一振,“把秃孛罗呢?”
这是出征亦力把里的借口,把秃孛罗要是死了,开春之后还怎么师出有名,只要大明宣告出征亦力把里之前,把秃孛罗还活着就行。
至于宣告之后,把秃孛罗死活都不重要了。
就算纳黑失之罕杀了把秃孛罗然后告知大明,大明也可以耍无赖,甚至直接派出点人搞事,让纳黑失之罕的使臣过不了关西七卫。
第1260章 西征还得是爱卿你去
朱棣道:“还好,把秃孛罗的人跟在歪思部落,恐怕把秃孛罗也不傻,知道失儿马黑麻能丢汗位,就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所以他选择了歪思。”
黄昏暗暗凛然。
把秃孛罗还是有点眼光和能力的,看出了谁才亦力把里的未来之王。
确实,亦力把里这一段时期很混乱。
如果不是因为大明如今的虎狼外扩,歪思会取代纳黑失之罕成为汗。
但把秃孛罗的眼光和能力也就如此。
他要是更聪慧,就不会去亦力把里,而是拼死突围去金帐汗国,到了亦力把里,把秃孛罗的下场几乎就已经注定了。
除了死,没有其他可能。
去金帐汗国才有可能苟活几年。
黄昏松了口气,“那就好,不影响我们的西征,不过这事给咱们敲响了警钟,出征亦力把里的事情宜快不宜迟,迟则生变。”
朱棣嗯道:“所以初二,朕会召集兵部、五军都督府高官,让他们将此事操作起来,然后在上元节宣布征讨亦力把里,而朕希望那一天,朕宣布的时候,大明雄师已经驻扎在关西七卫,随时可以越过国境,进入亦力把里作战。”
黄昏哈哈一笑,“现在有钱,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那边的办事效率也高,初二就布局,半个月的时间,再差的情况,先锋部队可以进入关西七卫,同时可以让太子朱瞻基殿下率领在瓦剌区域的兵力,以换防的理由提前入驻哈密卫。”
打仗,只要有钱,什么都好办。
朱棣咳嗽一声,“朕之前是想让老二去西征亦力把里的,不过现在亦力把里的形势变化复杂,老二又比较冲动,所以朕改了心思主意,想另换主帅人选。”
黄昏心中一动,“靳荣如何?”
知道朱棣是在征询自己意见。
朱棣摇头,“靳荣算计太多,朕担心他不会全力征讨,如此一来,容易出纰漏,西征亦力把里不容有失,你也不希望看见西征出问题罢。”
黄昏一甩脖子,“当然,微臣的平妻娑秋娜还在西域,十一个家姬都在那边,不赶紧打到西域去,就白白浪费她们在那边的经营了。”
朱棣:“……”
国家大事,你给老子扯什么儿女情长,你想念个锤子的娑秋娜。
你是想念她们的娇躯。
黄昏又道:“那就让陈洽?”
永乐十四年,兵部尚书金忠去世,临死前举荐陈洽,于是陈洽当了一年的兵部尚书,不过陈洽有才,但在应天朝堂上,还是力有不逮,没能斗过另一个兵部侍郎。
所以陈洽只当了一年的兵部尚书,就被朱棣外放到中南半岛去当了个布政司,现在的兵部尚书的方宾。
嗯,这人在朝野的风评不太好。
个性警敏。
这是优点,但又太过于圆滑,善于揣摩圣意,去年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发现自己很受朱棣宠信,在朝中便骄狂起来。
关键是还贪。
兵部那边其实油水很多,仅仅是这一年时间,方宾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来历不明的款项,已经不下三十万之巨。
这事朱棣肯定知道。
不说而已。
兵部尚书也是朝中数一数二的大臣,贪墨一点也无所谓,只要办事,而且说实在的,方宾虽然骄狂了些,也贪心了些,但他能力确实摆在那里。
不比陈洽低。
可惜,是个纸上谈兵的书生,没有什么沙场经验。
所以黄昏直接举荐陈洽。
朱棣愣下,直接拒绝,“陈洽在中南半岛那边主持大局,那边也需要他这样的人配合刘宁然和于谦,不能抽调回来。”
黄昏没奈何的道:“那就只能方宾了。”
朱棣蹙眉,“你让一个没有沙场经验的人去当主帅西征亦力把里,你怕是要害我大明儿郎异乡埋骨,此人万万不可。”
黄昏反问,“为何不可?是陛下觉得方宾不够忠诚么?”
朱棣不语。
方宾的忠诚不用怀疑。
黄昏继续道:“方宾虽然能力不够,但他是兵部尚书,履历和地位在那里摆着,由他当主帅怎么就不合适了,况且主帅之余,还要配武将副帅嘛,让靳荣去不就好了,一文一武,相互制约又相互补益,大事可期!”
朱棣动心了。
许久,才缓缓的道:“其实我是想让你去,你思维灵活,在军中也有一定威望,和靳荣配合的话,应该不会出什么差池。”
西征,还得是爱卿去。
毕竟现在亦力把里局势瞬息万变,必须要有能看全局眼光的人去主持大局,朱棣才能放心,很明显,黄昏就是这样的人。
黄昏摇头,“微臣不去。”
去了,打下亦力把里后,老子又得经营,然后你朱棣就要更加怀疑老子了,到时候整个漠北和亦力把里,再加上以后的金帐汗国和帖木儿帝国,你朱棣睡得着瞌睡?
何况老子现在已经不稀罕这些地方了。
老子要占据的地方的北美洲和地中海以及欧洲区域。
漠北么……
暂时的势力范围。
以后是还给大明的,毕竟漠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切割的一部分。
而西域那边……
想起阿三哥的各种奇葩,黄昏就觉得脑壳疼。
还有,现在要布局南洋的事情,已经时代集团的布局问题,黄昏是真的不想去西征,不过朱棣既然提出来了,黄昏也不得不防,暗暗想着恐怕这一场西征是逃不过,得提前给自己准备点防身的武器。
现在这个身份地位,当然不想去沙场挥斥方遒了。
抽空弄个蒸汽装甲车。
这样既能身先士卒还能无敌于沙场,安全保险。
见黄昏拒绝,朱棣也不说什么,叹道:“那就方宾去和靳荣搭档西征亦力把里,再把太孙和火真、王聪他们配过去,如此一来,也算实力雄浑。”
亦力把里那边地形太过复杂。
不是简单的武器碾压就一定能西征胜利,影响胜败的因素很多,所以这一次西征,朱棣是无比的谨慎,一旦西征出现停滞无果的状态,他就会换上徐辉祖或者黄昏、李谦乃至狗儿、张辅等人去。
因此朱棣还有个打算:北伐女真!
所以西征不能出错。
西征出了错,北伐女真那边就会压力巨大。
又问朱棣,“那你认为方宾西征,谁来担任兵部尚书比较好?”
黄昏无语,“微臣只是个进士。”
朱棣,“但说无妨。”
黄昏,“那微臣就说了?”
朱棣:“说。”
黄昏沉吟半晌,“微臣觉得现在回家守孝的赵羾可以夺情起复,此人在浙江任参政时,出谋划策捕海寇功劳巨大,是个熟谙军事的人才,且孝名在外,出任兵部尚书,应该足以胜任。”
这个年代,孝顺也是一个人能力品行的重要考核点。
黄昏不傻。
这个时候他可不敢举荐熟人去兵部尚书,所以想到了这个人,赵羾其实很有传奇色彩,在他小时候,他母亲带着他到丛林避祸,结果遇到老虎,他母亲慌乱之中把他落下了,然而老虎看了他许久,没有吃他转身就走了。
这时候封建迷信,都以为此人是神仙保佑的人。
其实黄昏觉得吧,很有可能是那老虎还没饿……
朱棣笑了笑。
不置可否。
在来找黄昏之前,他其实去见过姚广孝,姚广孝的提议是黄昏愿意去西征最好,不愿意去就让方宾去,然后夺情起复赵羾。
黄昏见朱棣不做声,知道自己又赢了这钢铁直男一场。
暗暗叹气。
伴君如虎,自己和朱棣还要这样斗智斗勇多久?
愁。
第1261章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逛了一遍应天,人挤人挤下来,朱棣想回的时候,已经过了关城门的时间,黄昏憋得心里难受,几次欲言又止,朱棣都佯装看不见。
老子是傻子么。
你小子出城去时代化工干什么,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同样作为男人,朱棣心理极度不平衡。
当然不得去帮黄昏喊开城门。
倒是徐妙锦,看见丈夫那一通模样,暗暗好笑,持家多年,她早总结出一套属于个人的经验,知道这个时候阻拦丈夫只会适得其反。
花心大萝卜花心,只是因为男人本能。
你要说感情,还真不深厚。
纯粹是下半身作怪。
对此徐妙锦早已经淡然了,毕竟家里面加上西域家姬,都快二十个女眷了,真要每一个都去吃醋,自己还不早酸死了。
只要不是去青楼就好。
于是看向徐皇后,轻声道:“娘娘”
徐皇后心里微微叹气。
也就不明白了,黄昏早些时候对妹妹那么专情,如何如今变得如此花心,妹妹早些年对爱情如此洁癖,为何现在又如此的大度。
只能说,爱情让人变得昏庸。
可既然妹妹开口,徐皇后也只得出面,对朱棣说道:“陛下,您看妹夫有事要出城,他去时代化工也是为国为民,要不您”
感觉也说不下去了。
为国为民?
徐皇后都替自己感到脸红。
这不靠谱的妹夫纯粹就是想去睡魏仙子有一说一,这个魏仙子确实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