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王冠 >

第642部分

大明王冠-第642部分

小说: 大明王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倒也有点心软。

    只不过转念一想,这尼玛还有一万多忠义之士,如果加上他们的后人,那可是个庞大的数字,自己这一次悄悄把朱允炆弄死了,他们还不把帐继续算在自己头上?

    就算威胁不到自己,可太子太孙乃至太孙的太子太孙登基后,这些人要是作乱可不是好事,大明若是内乱,自己辛苦打下的偌大江山,很可能会有崩塌的可能。

    不能心慈手软。

    不过最后一句话,还是让朱棣改变了一个主意:“已见宝庆,又见黄昏,徐氏慧眼,宝庆余生无虞,臣侄已无牵矣。”

    朱棣很是意外。

    他知道黄昏从苏杭那边跑到福建去了,但没想到竟然这么巧,还跑到宁德去了,而且还这么狗血的在华藏寺遇见了建。

    这有点意思。

    话说,既然黄昏在宁德,这事不能让老二去了。

    以老二的性情,在处理这件事的同时,只怕黄昏那一行人,除了宝庆之外都得跟随建帝而去,说不准宝庆都无法幸免。

    宠妹狂魔朱棣当然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更何况自己又要当舅舅了。

    再者,黄昏既然出现在宁德,如果让他也掺和进来,不知道在自己“建必死,余孽必止”的基本原则下,有没有不大动刀戈就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朱棣还是愿意相信黄昏的。

    那么

    换一个人去宁德。

    换谁?

    朱棣几乎一刹那就想到了:太孙朱瞻基!

    在这件事上,不论是朱瞻基还是朱高煦,行事手段可能会有出入,但结果和目的都是一致的,尤其太孙,更不会让朱允炆威胁到他未来的江山。

 第1426章 太孙就是王道

    太孙朱瞻基被封了长春郡王后,就搬离了东宫,毕竟是郡王,得有府邸,当然,这种身份地位的人根本不愁房子。

    朱棣不给他赐府邸,太子也早给他准备好了。

    要明白大明最大的两个地主,一个是朱棣,一个就是太子朱高炽。

    朱瞻基从宫外来到乾清殿,朱棣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

    有点慢。

    朱棣确实有些不爽,但看见站在面前黑塔一样的自家孙儿,所有的不爽都烟消云散,就咱这孙儿,往奉天殿的龙椅上一坐,哪个臣子不心惊胆战?

    哪个番邦使臣不心惊肉跳?

    天子威仪,不外如是了。

    笑道:“金帐汗国那边,你就不用去了,爷爷本来打算御驾亲征女真的时候,把你带上,顺便在长春那边给你也修一座郡王府邸,方便你以后去那边就藩的时候,有个住所。”

    这话说得,朱瞻基一时间有点不明所以,“孙儿不想离开皇爷爷。”

    呆在应天陪着您和老爹它不香么。

    干嘛要跑长春去。

    朱棣扶额,“傻孩子,这都不懂么。”

    朱瞻基却想歪了,吓了一跳,“莫非皇爷爷想让孙儿当一个长春王?”

    就藩?

    可不就是长春王。

    在什么情况下,朱瞻基才会去长春就藩当一个长春王?

    当然是太子无望的前提下。

    也就是说,太孙会变成藩王,更直接一点的意思,就是太子朱高炽坐不上皇位,因为朱高炽坐到皇位上,太孙就必然是太子。

    朱瞻基在东宫那边,是嫡长子!

    而且能力最出众。

    朱棣一脸黑线,旋即又乐了,自己说的话确实有点歧义,也不解释,实际上老二去金帐汗国监军,朱棣也确实很满意他在那边的表现。

    乐道:“怎么,一个藩王还满足不了你,非得坐你爷爷这个椅子?”

    朱瞻基又吓了一跳,跪下了。

    不敢说话。

    朱棣哈哈大笑,“起来起来,算了,刚才的话你就当爷爷什么都没说。”

    怎么这孩子打仗打多了还变笨了。

    你爹现在是太子,你现在是长春郡王,如果你再立点功,可不就得封王了,而你几个兄弟可没这个待遇,让你当长春王,那也是为了稳固你太孙的地位。

    至于老大和老二之间的争斗,目前还无法影响朱瞻基在朱棣心中的地位。

    朱瞻基惴惴起身。

    朱棣道:“宣召你过来,是有事情,上午我本来已经夺情你二伯,让他准备去一趟福建宁德,现在想来,怕你祖母在泉下不高兴,所以我决定还是让你去一趟福建宁德。”

    朱瞻基恍然,知道福建宁德那边出了大事。

    但是——

    这个时候不能喜形忘色,很认真的道:“皇爷爷,孙儿还在给祖父守孝,如果不是关系爷爷您的千秋江山,孙儿不愿意离开京畿。”

    孝道,是这个时代做人的基本道德。

    朱棣很满意孙儿的这个答复。

    不像老二啊……

    听说要去福建宁德办大事,就差没明着说老子靠实被禁锢惨了,赶紧放我出去浪,你看看我这孙儿就不一样,除非是关系江山的大事,否则愿意一直在京畿守孝。

    多孝顺的孩子。

    笑容也发慈和,旋即又收敛笑意,“傻孩子,皇爷爷还不知道你的孝心么,这一次让你去福建宁德,其实也是为了你的未来着想,必须得去一趟,胡濙那边,有结果了。”

    胡濙!

    朱瞻基的眼睛倏然就亮了,“找到二伯了?”

    朱允炆是朱标次子。

    所以朱瞻基现在称呼他,是称呼二伯。

    朱棣嗯了一声,“不过黄昏现在也在那边,所以你过去后,可以多和黄昏商议一下,不过大体的处理方式,你心里有数么?”

    朱瞻基不敢擅自做主,问道:“还请皇爷爷多叮嘱,孙儿怕考虑不周。”

    朱棣嗯嗯点头。

    这孩子不错,自从在撒儿都鲁被黄昏杖责之后,变得心细了许多,想到这朱棣就有些扎心,我堂堂大明未来的天子,竟然被你一个臣子杖责?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虽说有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说辞,但你也不能真来啊,假吧意思割点衣服剪点头发不行,非得让我这孙儿挨一顿军杖。

    朱棣想了想,道:“其实我现在已经不担心他了,但是未来数十数百年后的事情谁知道呢,所以必须斩断这个后患,你懂了罢。”

    朱瞻基犹豫了下,“没有其他选择了?”

    毕竟是二伯。

    朱瞻基现在还没有那么心狠。

    朱棣点头。

    朱瞻基沉默了一阵,“孙儿懂了。”

    朱棣又道:“等你抵达福建宁德的时候,我大概也在御驾亲征女真的路上了,因为黄昏在那边,我估摸着以黄昏的聪明才智,大概还能想到其他处理方式,到时候你碰头和他商议一下,如果有更好的处理方式,迅速汇报于我,但在此之前,你要将福建那边的大部分兵力调到宁德周边,不能让你二伯再跑了,不然大海捞针,胡濙又得花个十年才能找到。”

    朱瞻基想了想,“怕是不可能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了。”

    朱棣也道:“我也觉得没有。”

    但是我们的大明妖臣最擅长化不可能为可能,朱棣倒不是怜悯朱允炆,而是觉得如果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那么追随朱允炆的一万多忠义之士,不杀也罢。

    但前提是这些人不会对朱棣这一脉的统治构成威胁。

    又道:“反正此时必须谨慎,而且隐秘,到了宁德,不能告诉当地官员到底差办何事,去了华藏寺见你二伯,必须是你最信任的心腹。”

    朱瞻基急忙领旨。

    朱棣继续道:“这一次,我会让康宁也跟随你一路前去,他主要在你和黄昏之间周旋——这个事黄昏不掺和的话,你就直接解决,如果黄昏掺和进来,你再根据形势,汇报于我后再行动。”

    朱瞻基哪有意见。

    他甚至求之不得,这件事让康宁一个人去办了了事。

    毕竟朱瞻基去了,如果亲自杀了朱允炆,这个事情又走漏了消息的话,那么就算他将来当了天子,后人在史书里也会说他几句。

    身后名不好听。

    ……

    ……

    汉王府,朱高煦送走马鎏,内心有点懵逼,看着已经收拾好的行礼,骂娘的心思都有了。

    父皇这是闹哪样?

    不让自己去宁德,说要给母后守孝,却又让自己跟随他去御驾亲征,这还守哪门子的孝?

 第1427章 同仇敌忾

    朱瞻基带着圣旨、兵符,和康宁一起,在太孙亲兵的拱卫下,星月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福建宁德,顾不上休憩,来到支提山下。

    而此刻,宁德已经被胡濙调来的兵团团围住。

    苍蝇都无法进出的那种严防死守下,整个福建都有点轰动,其实很多朝野众人大概猜到了什么事,尤其是太孙都来了,还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这种事又不敢讨论。

    哪怕回家了,都不敢给自己婆姨说。

    整个福建的锦衣卫和东厂,都已经齐聚宁德,别说你茶余饭后的吹牛打屁,哪怕是你在床上和婆娘滚床单,都有可能被人画了下来。

    这事,就是龙之逆鳞。

    既然是秘密的事情,大家就当不知道没发生一样。

    反正现在大家的日子都过得惬意。

    没必要找不自在。

    老实说,现在朝野之间,已经没多少人认为朱棣登基是坏事了,就朱允炆重用方孝孺、黄子澄、齐泰那群酸儒,打算恢复周制的骚操作,大明能有今天的盛世风光?

    支提山下,朱瞻基看着前来迎接的胡濙,不敢怠慢,他虽然是太孙,但现在还是要多仰仗朝臣,尤其是胡濙这种的身份地位都不低,在陛下那边也能说得上话的人物,朱瞻基也不敢怠慢得罪。

    双方见礼。

    胡濙看见来的是朱瞻基和康宁,心中就隐然猜到了陛下的意思,直奔主题,对朱瞻基道:“那位爷现在还在华藏寺,并没有离开的想法,不过那一万多忠义之士有点蠢蠢欲动,这个事稍微处理不好,恐怕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

    不,不应该叫厮杀。

    叫屠杀。

    一万多忠义之士虽然勇气可嘉,但如今宁德被大军围困,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加上又没有制式盔甲和军械,只会被一面倒的屠杀。

    朱瞻基环首四望,不解,“不是说镇西国公在宁德么,怎么没见他身影?莫非他在城里呆着享清福,让胡侍郎再这边忙碌,不厚道啊。”

    胡濙乐了,“看来太孙殿下也是性情中人啊!”

    朱瞻基一愣。

    旋即和胡濙两人哈哈大笑。

    一旁的康宁也暗乐。

    老实说,现在全国的臣子,在知道镇西国公带着十九个家眷全国游玩的消息后,能有几个不羡慕嫉妒恨的?

    十九个家眷啊,那可是十九个家眷。

    嗯,其实有十几个家眷的人真不少。

    但你看看别人的家眷都是什么人。

    徐妙锦就不说了嘛,羡慕不来的,但别人的家眷阵容里,还有个西域神女,还有个朝鲜贡女权氏,据说是多次贡女之中姿色最好的,王景弘送的斯涅冉娜·安诺,在京畿的时候,这女子穿了旗袍逛街,有人见过,那皮肤之白大腿之长……令人咋舌。

    所以你说镇西国公这样的逍遥日子,是个男人是不是都要羡慕嫉妒恨。

    朱瞻基和胡濙当然也羡慕嫉妒恨。

    不过朱瞻基旋即乐呵呵的道:“不过时间是公平的。”

    虽然黄昏的家眷都是大美人,可如今大多上了年纪,也是三十岁左右的人了,如今大明年轻美貌的女子不要太多。

    胡濙哟了一声,“不过我好像看见圣女了。”

    唐赛儿才双十年华。

    而且徐家四妹,宝庆公主,也都才双十年华出头,正是女子最美时候。

    朱瞻基咬牙切齿,“竟然把明教圣女也勾搭上了。”

    无耻。

    太无耻了。

    随着两人这么同仇敌忾一阵交流,陌生的气氛瞬间就便融洽了,让胡濙都不得不承认,朱瞻基现在成熟了太多。

    朱瞻基真会因为这些事对黄昏羡慕嫉妒恨?

    不会的。

    太孙如果想要,也不会缺女人。

    而且太孙和黄昏的关系,大家有目共睹,真以为撒儿都鲁被杖责之后,两人就势同水火了,没有的事,太孙对黄昏一直是心悦诚服的。

    而胡濙么,其实对女色没那么看重,他这个层次的人,还是更在意自己的任务以及将来的仕途,但是男人之间,还是得有共同话题。

    而当下这个话题,就是两人刻意营造的。

    胡濙呵呵一笑,“所以现在朝野间有个粗鄙的说辞,说咱们的镇西国公,那里是带钩子的,漂亮女人见了他就跑不掉。”

    朱瞻基:“……”

    咳嗽一声,“胡侍郎,现在具体情况如何?”

    胡濙压低声音,看了一眼康宁,康宁立即道:“陛下已经交待,由太孙殿下一力决断,咱家过来,只是亲眼目睹一下,陛下多一分放心而已。”

    胡濙松了口气,就怕康宁带着圣旨过来指手画脚,不是对康宁有意见,而是这种事如果有几个人拥有决断权,容易乱。

    道:“情况大概如此,一万多追随那位爷的……嗯,忠义之士,我们基本都已经掌握他们的分布和身份,宁德这边和那位爷有牵连的官员,我们也都掌握了,现在唯一的担心,就是那位爷不肯就范,那咱们就只有上硬的,可存在一个风险,如果那位爷早就有准备,在宁德以外我们布控不严的地方,散布他被咱们杀了的消息,那样的话,会对陛下造成困扰。”

    陛下登基,用的是靖难。

    结果登基多年之后,你却把皇帝给杀了,这传到后世,不比李二射杀李建成的污名来得清,也就是说,牌坊没了。

    朱瞻基心里略有不爽。

    你胡濙说追随二伯朱允炆的人是忠义之士,那我们就是叛贼了?

    转念一想。

    不能这么看待这事,二伯都落到了这几个田地,还有人不离不弃的追随他,不论立场的话,这些人确实称得上忠义之士。

    朱瞻基也很头疼,“所以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