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人完全可以挤进武庙七十二将里。
历史是胜利者的功劳簿。
大明王朝三百余年国祚,史书大书特书,都是朱元璋的这些开国功勋,然而历史不会遗漏,元末的第一猛将不是常遇春。
是张定边。
张定边,沔阳人,出身渔家,身材魁梧,留着五绺美髯,潇洒英俊,知天文识地理,习兵法,练武功,精拳艺,擅岐黄,为人急公好义。在湖北黄蓬镇与陈友谅、张必先结拜为兄弟,从陈友谅起义,定都武昌,转战荆楚,征伐两江、闽、浙边陲重镇,攻无不克。
在定鼎天下的一战之中,陈友谅刚愎自用,不停劝阻,执意要和朱元璋一决雌雄,深入如南昌后方空虚,又中了朱文正的诈降之计,撤兵进入鄱阳湖。
鄱阳湖一战,陈友谅处处受制,又遭受朱元璋的火攻,千钧一发之际,张定边单刀直入,率战舰闯入朱元璋水师之中,连斩三员大将,逼近朱元璋的旗舰,若是一旦成功斩杀朱元璋,只怕会成为史上最为勇猛的以一己之力逆转整个历史的壮举。
可惜。
朱元璋麾下有个常遇春在驰援旗舰,关键时刻张弓搭箭射伤了张定边,率将士拱卫朱元璋,张定边看枭首战术失败,只得率领麾下杀出重围。
这一战,张定边在朱元璋的水师里杀进杀出,如履平地。
若非常遇春
鬼知道还有没有大明王朝。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头颅中流矢而身亡,全军覆没。
张定边浴血奋战,身披百矢,冒死黑夜驾舟载陈友谅之尸,护谅之子陈理逃遁,奔至武昌,立陈友谅的次子陈理为帝,朱元璋乘胜调军围困武昌,陈理幼弱无知,受胡美之诱献城出降。
张定边冒死突围,逐鹿于荆襄之间,知大厦已倾,自感擎天无力,且士卒疲命相从,斗志日趋消沉,于是劝慰士卒,解甲归田,以待机复兴。
从此边改名换姓,辗转流离,后在泉州的灵源山皈依佛门。
享年九十九。
所以黄昏才敢笃定,如果这座庄园的主家是陈友谅义弟之后,只可能是张定边的后人,算了算时间,这位元末第一猛将还活着。
大概也有八十岁左右了。
拳怕少壮。
黄昏觉得自己现在打一百个张定边么得问题,可他的儿孙就不一定,毕竟这玩意儿有个遗传学在里面,不是所有的猛将之后都像李景隆。
话说,别看李景隆在靖难之战的灾难级别表现,这货真是虎父犬子么?
问于彦良,“咱们现在应该统一战线了吧?”
于彦良苦笑不答。
大家都是朱棣麾下的臣子,落在陈友谅残余势力手中,难逃一死,这个时候确实应该团结一心,争取生机。
黄昏又道:“接下来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我就一点,咱俩别互相扯后腿,只要能活着回去,你也别去跟着姚楚山走向不归路了,去跟杜金明罢。”
于彦良,“你似乎很自信,能活着离开?”
黄昏哈哈一笑,“当然。”
于彦良不解,“你凭什么?”
黄昏神秘兮兮的摇头,“这可不能给你说,相信我就对了。”
有个锤子的自信。
还是走一步看一步,不过有条活命的渠道,不知道能不能尝试一番,关于这点黄昏心里没底,毕竟不能拿当历史。
地牢里无日无夜。
有人时刻看守,黄昏和于彦良也无法沟通重要事情。
为了打发孤独,只能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些琐碎,大概知道了于彦良的出身,其祖父竟然还是位元朝致仕的老臣。
数日之后,有人将于彦良带走。
半日后,张扬出现。
带着老学究管家,站在走道上,对黄昏笑着说道:“我很忙,时间不多,所以你赶紧交待罢,也免得上刑,大家都不好看。”
都是体面人,死得体面更好。
黄昏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张将军在灵源山可还好?”
张扬的笑容僵滞,死死的盯着黄昏。
杀意如织。
黄昏视若不见,轻声道:“奇怪我为何知道张将军在灵源山,那么你就不奇怪,我怀揣大把金银,为何偏偏到了那么这里来买马么,我不能找一个市集买?”
心里腹诽老子也没办法啊。
明朝时期,这边是真穷。
就算找到市集了,也不一定有马,还是这种地主家比较容易买到。
鬼知道撞进贼窝了。
张扬舔了舔嘴唇,神色恢复正常,沉声道:“你究竟是谁?”
黄昏没有直接回答,“知道为什么会有锦衣卫追我么,也许你认为我建文旧臣,是追随朱允炆的人,这么想也对,合情合理,但没想过我有可能是你们的盟友?”
张扬,“哦?”
鼻音很重,满满的都是不信。
黄昏呵呵笑道:“我知道张将军在灵源山礼佛,我也知道这个地方是你们的据点,所以我身后的势力让我来查探,不过在途径兴化府的时候,被锦衣卫察觉到行踪,所以才会被锦衣卫倾巢而出追缉,我也是无奈,只能冒险,不得已暴露了你们。”
队长别开枪,自己人。
张扬蹙眉深思,他在思考黄昏这话的真实性。
他身后的老学究管家咳嗽一声,问道:“你是彭和尚那边的人?”
当今天下,能让锦衣卫如此大动干戈的,除了建文帝朱允炆,就只有像他们这样的人陈友谅、彭和尚的残余势力,以及白莲社、明教之类的教派。
第一百三十八章 熊熊圣火焚我残躯
彭和尚就是彭莹玉,是南派红巾军的师祖。
早就死了。
但彭和尚有不少弟子活了下来,是以红巾军在大明天下还有不少残余势力,和明教一样,在中央统一政权的威慑下,都被迫转入地下活动。
黄昏眼咕噜一转,觉得冒充红巾军有风险。
隐患太大。
笑着摇头,“不是。”
张扬不解,“那你究竟是哪边的人?”
黄昏指着头顶。
张扬和老学究管家抬头看了看,除了黑漆麻洞的房顶,啥也没有。
黄昏无奈,脑子一热,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走道上的两人震撼莫名,有点懵逼。
黄昏暗喜。
有戏,没想到明教现在还有这么大影响力,连张定边的后人都不得不忌惮。
哪知片刻后张扬深呼吸一口气,“说人话行不?”
黄昏愣得不要不要的,“你们竟然不知道我们的口号?”
张扬摇头。
黄昏哭笑不得,尼玛,害我。
好在无伤大雅,尴尬的干咳几声,道:“嗯,这个是我从教义中摘出来的口号,还没广泛教化,坦白说吧,我是明教的使者。”
张扬眼睛瞪圆,“明教?!”
这就有意思了。
出于种种原因,明教对朱家统治的大明王朝一直不满,所以明教的人来联络他们,确实是说得过去的理由。
对抗政府,可不得联合盟友。
脸上露出玩味的笑意,“那倒是奇怪了,那名叫于彦良的北镇抚司缇骑,说你是南镇抚司百户,因和纪纲、庞瑛有仇怨被贬兴化府,又被兴化府的总旗姚楚山设计追杀,走投无路逃入的泉州府,怎的摇身一变,成了明教使者?”
黄昏哈哈一乐,“他一个小旗,能知道什么。”
又道:“我之所以和纪纲、庞瑛有恩怨,就是为了借朱棣的刀杀这两人,所以两人对我恨之入骨,而在兴化府,我为了联络建文帝暴露了身份,所以姚楚山才想将我捉回去,被逼无奈,我只能到泉州府寻求你们的庇护。”
张扬指着他自己的鼻子,“你看我像傻子不?”
黄昏认真的看了看,“不像。”
张扬乐了,“那你还敢骗我?你既然是明教的人,以明教在兴化府的势力,要阻止锦衣卫区区一个百户所捉拿你,并不难,哪需要我等的庇护。”
黄昏暗暗叫苦。
尼玛,以前看的那些历史,里面的反派都是弱智,各种好忽悠。
怎么老子遇见的都是高智商的?
不科学啊。
眼咕噜一转,想到了说辞,“确实不难,但这样一来,因为我一个人的安危,我们明教在兴化府的全部势力都会暴露在朱棣的鹰犬耳目之下,得不偿失,所以我只能逃。”
张扬气极反笑,“先不提真假,你这番言辞和举动,是否说明你们明教不能暴露,而我们就可以暴露了,你们明教的人是人,我们就不是人了?”
不厚道啊。
黄昏:“”
无力反驳。
张扬收敛笑意,冷声道:“看来你确实是朱棣的鹰犬,被姚楚山等人追击,也不过是你们朝堂之间的倾轧罢了。”
黄昏暗叫不好。
再不拿出着实有力的证据,怕是要跪在这里了。
心一横,道:“你们既然是汉国遗臣,张将军又在泉州经营多年,想必势力不弱,耳目消息亦不差,可能联系到明教高层?”
这种教派高层一般都是秘密。
就怕政府枭首。
张扬若有所思,“可以。”
黄昏道:“这样,你暂时将我继续关在地牢里,着人去通知明教,找一个叫唐青山的人,就说我黄某人在你府邸做客,请他来接我回教。”
黄昏是真的庆幸。
还好当初在应天救了唐赛儿,只要唐青山这货还有一点良心,应该愿意跑这一趟的吧?
张扬显然知道唐青山。
闻言很是吃惊,却面不动声色,“你在明教地位很高?”
唐青山作为明教高层,迄今为止还没暴露在官方那边,否则早被锦衣卫围剿了,黄昏既然知道唐青山,就不得不认真思索他说的话的真实性。
黄昏哈哈一笑,“有资格来联系你们,地位太低,岂非失礼。”
张扬颔首。
回首看了一眼,老学究管家对他暗暗点头。
张扬便有了定夺,“那继续委屈你几日。”
说完两人出了地牢。
没过多久,于彦良被送了回来,这位老弟比较识时务,身上没有承受酷刑估摸着也是张扬觉得他身上没有什么值钱的消息。
事实也是如此。
黄昏继续在暗无天日的地牢里待着。
张扬出了地牢后,和老学究管家商量了许久,最终还是派了个人出门,去通知泉州府辖境内的明教势力,让他们来领人。
同时又派了人去灵源山通知老爷子张定边。
永春城外一座小山顶上的破道观内,杜金明等七人拱卫着徐妙锦,面色忧愁。
他们被追上了。
有两名兄弟在姚楚山的追击上,不幸牺牲。
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在躲入这处山顶的道观,依靠地形防守,然而也是危在旦夕,只要对面火攻,他们都得死。
道观外全是泉州府的锦衣卫和姚楚山率领而来的锦衣卫,但一时间没有发难因为姚楚山和泉州府的那位锦衣卫百户发现,黄昏不见了!
这还搞个锤子。
黄昏不见的话,他们也不敢对徐妙锦和杜金明等人再下手。
他们若是杀了这一批人,黄昏回到应天,把实情给朱棣一说,再加上杜金明、徐妙锦等人的死讯,那么他们这一群人都得死。
罪证确凿,纪纲也洗不白他们。
反之,若是黄昏回到应天,徐妙锦和杜金明也没事的话,纪纲还有能力给他们洗白。
前提是纪纲愿意。
但无论怎样,黄昏不死,谁都不敢动杜金明和徐妙锦等人。
这是一个困局。
泉州那位叫周胜然的百户更是明白这个道理,这件事和他的关系本来就不大,如果能一举杀死黄昏和徐妙锦等人,他倒是敢做。
可现在黄昏跑了,让他再对徐妙锦动手,那纯粹是找死。
他不傻。
徐妙锦是谁?
别看人徐家现在没落了,可徐家还有位女子是咱大明王朝的一国之母啊。
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皆求活
周胜然和姚楚山两人聚在道观外面的树荫下,神色凝重。
他们甚至可以看见道观内绣春刀的寒光。
周胜然压低声音,“老姚,你是怎么回事,带着几十个人追过来,竟然把罪魁祸首漏了,现在去哪里找黄昏?”
姚楚山神色苦涩,“按理说不至于,我们一路追过来,痕迹始终是十一个人的。”
周胜然摇头,“痕迹可以作假。”
姚楚山恍然:“难怪这么快就追上了杜金明等人,他们要作假出一个人的痕迹来,所以逃跑的速度就慢了许多。”
周胜然喟叹一声,“现在讨论这个已经没有意义,当务之急是找到黄昏,我觉得他肯定杀了个回马枪,重返兴化府了。”
这是个妙计。
没人会想到,黄昏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去兴化府。
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姚楚山嗯了一声。
周胜然沉吟半晌,“老姚,有些话我不好说,但确实不能不说,毕竟事关一百号兄弟的生死。这件事呢你办得不妥,现在咱们也不敢对杜金明等人下手,我不敢,而你也不敢,因为你还存在着一线生机,若是下手了,这一线生机也没了,也别怪兄弟我不厚道,这样罢,我着人将杜金明等人困在这里,你带着你的人杀回去,务必找到黄昏,我再派两个人跟着你去,若是击杀黄昏,这两人传回消息,我这边立马动手”
停了一下,“若是黄昏逃出了福建,那么兄弟我也只好恭送徐妙锦回应天。”
世间没有那么多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人。
更多的是为利益插兄弟两刀的人。
姚楚山一声长叹,哪料到黄昏如此狡猾,又不按常理出牌,自己接连中计,事已至此,只能率人杀回去重新追查黄昏,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忽然想起一事,“我有个小旗叫于彦良,失去联系好几日了,恐怕和黄昏有关。”
周胜然无语,“唉,老姚,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都有麾下失去联系了,你还不警惕,在这样复杂形势下,你麾下的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