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诸天福运 >

第515部分

诸天福运-第515部分

小说: 诸天福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崔判官可是幽冥地府,十殿阎罗之下的大佬!”

    李恪有些奇怪李世民的反应,却还是悉心解释道:“地府判官本身就是一尊天地尊位,按照咱们的说法就是神位!”

    “当然只有神位,没有相应的实力也不成,崔判官手里绝对有金仙级别的鬼修之法!”

    “那太好了……”

    李世民猛一拍巴掌,笑呵呵给李恪说了一通,他当年梦游地府的事情。

    最后,很是自信道:“崔判官出身崔氏,相信到时候向他讨要一门金仙级别鬼修功法,应该不难!”

    李恪轻轻一笑,连连点头应是。

    不管最后能不能成,眼下不用他去头疼,那就最好不过。

    没过多久,又到了大唐帝国开科取士的时候。

    而这一届的新科状元,名唤钟馗面貌生得相当丑陋。

    李世民见过之后心中不喜,就要废掉钟馗的状元身份。

    结果钟馗性子刚烈,直接一脑袋撞死在金銮殿上。

    这可把李世民,以及一干文武惊得不轻。

    尤其是李世民,气得差点吐血。要知道他的寿命即将到了终点,最是忌讳这样的事情。

    可为了名声,或者说安抚所谓的士子之心,不得不厚葬钟馗,并且还给其立庙封神。

    没办法,一个状元的死,对于天下读书人的心触动很大。

    尤其看起来还是李世民将人逼死的,就算知晓立庙封神有些过了,可还不得不如此。

    就是以李恪的淡然心性,听闻之后都不由瞠目结舌。

    再次见到李世民的时候,听到这位说起钟馗之时,嘴里絮絮叨叨脸上全是不爽之色,心中忍不住呵呵轻笑。

    尼玛,果然贞观盛世出人杰啊,此时幽冥地府的判官,已经凑齐了三个。

    魏征,钟馗以及崔判官,甚至可能那位陆判官,也都可能是大唐贞观年间人士。

    尼玛,一口气包圆了地府四大判官,不得不说大唐贞观盛世就是牛比。

    这时候,他算是彻底放松了心神。

    等李世民到了幽冥世界,想要筹建幽冥大唐帝国的时候,肯定会和幽冥地府打交道。

    就是不知道,幽冥地府四大判官全部都是大唐臣民出身的话,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心情?

    估摸着,震惊欣喜之余应该就是懊恼了。

    明明是大唐臣子,结果全都被幽冥地府招揽去了,以李世民的爱才之心,怕是会郁闷很长一段时间。

    幸好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不是白给的,到时候幽冥大唐肯定能够顺利建立,并且迅速在幽冥地界闯下名头。

    到时候,李恪倒是可以去幽冥地界走动走动……

    第八百四十六章

 第八百四十六章 特别关注

    由幽冥地府四大判官身上,李恪突然想到了香火成神之道。

    就从这方面来说,人间王朝确实有叫三界大能,或者说天庭忌惮的本钱。

    凡是由王朝官府追封的神灵,好像在整个三界的神灵体系,地位都不低。

    比如,几乎由唐初人杰组成的幽冥地府判官体系。

    特别是钟馗,最有代表性。

    若非朝廷官府立庙祭祀,百姓供奉香火,他怎么可能成为四大判官中,一直都矗立不倒的存在?

    别的不说,各种神话传说中的幽冥地府四大判官里,只有他的地位最为牢固。

    就李恪所知,后来还有另外一个幽冥地府四大判官版本。

    他们分别是包拯,寇准和范仲淹,另外一个就是钟馗了。

    从这也可以看出,人道香火对于神灵的重要作用。

    这几位宋朝大臣,可都是在民间香火鼎盛的存在,甚至就连绝大部分皇帝都比不上。

    当然了,眼下的修行界,香火神道绝非主流,也就是天庭和地府相当重视。

    人间王朝对于立庙祭祀也相当看重,绝对不会胡乱立庙供奉,因为这样的存在都在分润朝堂所能获得的信仰之力。

    说起来,皇室在这方面相当吃亏。

    因为不管是否明君,死后都只会供奉在太庙,官府一般都不会直接立庙祭祀,最多也就是百姓感念,自发在家里立长生牌位,根本就不能持久。

    当然,根据李恪最近一段时间的研究,他发现历任皇帝,都能从国运龙气之中分润气运。

    只要国家不亡,就能源源不断获得国运龙气的补益。

    若是能有千年王朝出现,指不定真的依靠国运龙气的补益,就能硬生生支撑一位金仙鬼帝出来。

    只是,由于生产力等等各方面因素,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千年王朝。

    这也是因为李世民的缘故,李恪才花费了一些心思在这些上头,以他的修为境界,还有道门的部分信息资源帮助,这才能探究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不管如何,贞观三十三年的秋天,李世民于某日无疾而终。

    顿时,整个长安城都陷入一片哀伤之中。

    李恪带着亲弟弟李愔,还有依旧骄横的高阳,参加了李世民盛大隆重的出殡仪式。

    李世民的遗体被送入陵寝的瞬间,李恪亲眼看到突然出现了一道幽深通道,李世民的魂魄已经化鬼,在国运龙气的滋养下迅速凝实,带着一干唐军将士直接进入了幽深通道之中。

    似乎感应到了李恪的注视,进入幽深通道前回头扫了一眼,并没有什么意思传达,摆摆手直接踏入了幽深通道消失不见。

    也不知道为何,幽冥通道出现,明显有幽冥世界的力量涌出,却并没有受到莫名力量的压制。

    其实,修为境界达到了李恪这等成都,加上对于一些近古秘闻的了解,他隐隐猜出了一些端倪,只是还没办法佐证而已。

    李世民的风光大葬过后,就是新皇登基大赦天下的戏码了。

    这样的事情,李恪可没兴趣参合,倒是一直被软禁在偏殿的高阳,因此得到了自由身,迫不及待离开了重阳宫那个安静得有些过分的地方。

    这位,不仅骄横自大而且胆大妄为,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动物,显然重阳宫的安宁,绝对不合她的胃口。

    被软禁了差不多三年,丝毫都没有悔过之意。

    被带了绿帽子的房遗爱,从来都没有来过重阳宫,高阳对此丝毫不以为意,每天各种胡混,身边全是各种型号的美男子。

    有段时间为了能够自由出入重阳宫,或者说有机会跑去长安潇洒,竟然针对看守门户的中年道人。

    所幸这些中年道人意志坚定,或者说一心求道根本就对外物没什么感触,不然还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得到汇报后的李恪,又让这位不省心的妹妹,感受了一番定身咒的恐惧,之后就没有再主动闹幺蛾子。

    离开的时候,高阳一副兴高采烈的架势,丝毫都没有李世民刚刚过世的悲伤,甚至就连做做样子都不情愿。

    看到前来‘送行’的李恪,这位的面容有些狰狞扭曲,张了张嘴好像要说什么狠话,不过显然李恪的威慑力有些太大,最后什么都没有说出口,头也不回离开。

    对此,李恪丝毫不曾在意……

    就高阳那个性子,迟早都得出事。

    正史上这厮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想要抢夺房遗爱身上的爵位,然后跑去诬告房遗爱造反。

    然后长孙无忌干脆顺水推舟,将他们夫妻俩一网打尽。

    房遗爱没什么好下场,高阳也被直接逼死,真是个不折不扣的蠢货。

    就算她和房遗爱一直都没有亲生孩子,两夫妻更是貌合神离各玩各的,也用不着如此疯狂吧?

    结果害人害己,一大帮子李世民时代的权贵跟着倒了血霉。

    当然,只要有些政治头脑,就知晓这是新皇李治在清理朝堂,长孙无忌也是个狠人。

    不仅同时代的权贵之家倒了不少,甚至还牵连了不少的皇室子弟,简直丧心病狂。

    他还以为这是隋朝呢,世家门阀可以肆无忌惮,皇室只是世家门阀的代表么?

    从李世民开始,关拢军事集团就开始逐渐崩溃,已经失去了对皇室的威胁了。

    看不清这点,还对皇室子弟肆无忌惮下手,那下场绝对好不到哪去。

    正史上,长孙无忌没有斗过武则天,被诬陷自杀而亡,里头要说没有唐皇李治的授意,傻子都不会相信。

    只能说,在权力跟前什么血缘亲戚都是假的,只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真的。

    当然,眼下李治刚刚登基,许多事情都还没有理顺,暂时也没闲工夫对付一些看不过眼的存在。

    看起来,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当初李世民时代的规矩。

    终南山重阳宫这里,每一个季度的生活物资和修炼物资供应,也没出现什么问题。

    甚至,李治还假惺惺派人过来,邀请李恪出山帮他,说什么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李恪只觉得万分好笑,丝毫都没有参合朝堂纷争的意思,直接了断拒绝了新皇的好意。

    他真要是想参合的话,李世民当初可是没少提议,可全都被他给拒绝了。

    别的不说,起码李世民给的好处,绝对比李治要大得多。

    因为这一遭,他本来打算出外一趟,前往西牛贺洲车迟国和上洞八仙交流的想法,暂时也只能中断。

    李恪自己倒是没什么问题,就怕李治想要把亲弟弟李愔给拉去朝堂丢人现眼,他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因为新皇登基,还有皇室朝堂的一些事情,李恪暂时没办法抽身离开,他倒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情绪。

    只是,他也没心思理会新皇,以及长安城的破事,而是将目光放在西北之地。

    一个大能的名号,吸引了他的特别关注。

    因为当初唐军远征吐蕃之时,李恪特意跑去出手相帮,并留下了凝聚军气之法,使得唐军的战力提升迅猛。

    在贞观中期和后期,唐军本身的战斗力就相当强悍,不然也没办法彻底打垮一直威胁中原腹地的东,突厥帝国。

    而得到了军气凝聚之法后,战斗力更是恐怖。

    这么说吧,之前的唐军,还对一些被压制得厉害的法术神通十分忌惮,可现在就算对上了神通境或者人仙级别修士,也有底气打一打。

    这使得在贞观中后期,唐军的扩张态势相当迅猛。

    原本正史上没打下来的地盘,眼下已经彻底打下来了。

    像是西凉那一片不服气的小国,早就被唐军灭得干净。

    此时的唐军,兵锋已经越过了西,突厥地域,甚至一度快要杀到了五指山地界。

    可以说,唐军西北边军,甚至一度脱离了朝堂掌控,因为他们距离长安实在太过遥远。

    就算西游世界的唐朝,手里掌握了部分拥有强悍血脉的骏马,想要勾连此时的西北边境,也是相当勉强的。

    只不过,唐军能够就地获得补给,用不着长安朝堂万里遥遥输送粮草军械,边军的扩张态势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当然,因为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一干能征惯战的名将基本陨落,唐军的顶层将帅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这一方面倒是让唐军的战力有所回缩。

    就算李世民过世,新皇登基也没有阻止边军继续扩张的脚步,而此时大唐西北边军统帅,名叫薛仁贵。

    当然,李恪对薛仁贵没什么兴趣,他之前对大唐公认的两位战神,李靖和李世绩都没什么兴趣,更别说档次低了一层不止的薛仁贵了。

    他更没有看上薛丁山,这厮连薛仁贵都不如,更不可能进入李恪的法眼。

    真正叫李恪重视的,乃是薛丁山的老婆樊梨花。

    咳咳不要误会,他对樊梨花也没什么兴趣,之所以特别重视,乃是因为樊梨花的师傅,乃是黎山老母。

    不管在哪个神话世界,黎山老母都是当之无愧的顶级女仙,这是不争的事实,上洞八仙之前也和李恪介绍过这位……

 第八百四十七章 黎山老母

    黎山老母绝对算的上,三界有数女性大能。

    关键是,这位很喜欢插手人间之事。

    动不动就分身下凡,培养一两个在人间引起轰动的女性弟子,樊梨花就是其中之一。

    怎么说都是前辈大能,李恪虽然关注,却不会贸然打扰。

    很明显,樊梨花的师傅黎山老母,绝对是分身,不然也不会只传授樊梨花武艺。

    至于樊梨花本人,李恪在长安城也是见过的。

    毕竟和丈夫薛丁山,在公公薛仁贵的大军中表现出色,可以算得上薛仁贵军中的一员大将。

    也就是唐朝本身胡风比较严重,才能容忍得了一员女将充当大将,换做明朝早就闹翻天了。

    樊梨花长相如何不予置评,可她一身武艺真的相当厉害。

    虽然不是修炼的内家拳,可其一身气血之充盈,起码达到了大宗师层次。

    这很了不得!

    大唐虽说武风彪悍,可李恪遇到过的大宗师强者,却是少之又少。

    军中可能强者更多,最出名的自然都是那些征战沙场,每每都是冲锋陷阵的存在,他们的武艺也大多在宗师水准晃荡。

    不用说,樊梨花凭借一身大宗师修为,在唐军中自然能够魂得如鱼得水。

    其公公薛仁贵勉强摸到了大宗师门槛,不然也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成为唐军顶层将帅。

    关注了樊梨花一段时间,甚至就连其所修武艺,李恪只是通过观察,就基本了然于心。

    黎山老母就是黎山老母,传授给樊梨花的武艺看似简单寻常,实际上却是相当不俗。

    若是能够一门心思苦修的话,以樊梨花的天赋,在壮年之前绝对能够达到神通境层次。

    只要达到了神通境,年龄的增大对樊梨花来说已经没有多少限制作用了。

    五十之前,绝对能够有望窥探武道人仙之境。

    可以明确的说,黎山老母给了樊梨花一个成仙成神,长生久视的大好机会。

    只是可惜,樊梨花显然没有看出这点。

    最重要的是,这位唐初赫赫有名的女将,显然陷入了情爱陷阱,和薛丁山成了欢喜冤家,一时不可自拔。

    当然,这是樊梨花自己的选择,李恪也不好评论什么。

    只是,通过樊梨花的武艺,李恪察觉到了一道类似玉真气修炼之法,又不同于真气修炼之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