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绝代凶蟾-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顿时沉默了下来,细细想来,此举果然值得一试,顿时也有些佩服云翔的急智了。
他们却不知,此时的云翔也是心中感慨万千,堂堂的《大乘真经》,最后层层转包下来,居然着落到了一群默默无名的鬼僧身上,真相
第一百零九节 胁迫
云翔这个脑洞大开的主意,最终还是获得了谛听和祖冲之的一致同意,毕竟,他们也实在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不过,虽然确定好了策略,实施的方法上面还是要好好推敲一番的,比如说,现在还有欢喜佛和另外两位罗汉在此当监工,若是让他们发现了此事,只怕大家都会很难交代。
还好,这个原本最困难的问题,如今却已变得容易了许多,因为有了妙叹罗汉这个内鬼的存在,掩饰起来当然也就有了更多的办法,众人一番商议之下,很快便有了定计。
最后,谛听却悄悄拉着云翔避到了一旁,低声道:“云翔,此事虽然已有了应对之策,但终究是凶险异常,若是出了什么纰漏,只怕会泄露了幽冥菩萨的死讯,到时西天定会有无数高手前来问罪,你我都难以讨得好去,若是真到了那个时候,不知你可想好了什么应急之策?”
“应急之策?”云翔顿时一愣,沉吟道:“城主的意思是”
谛听解释道:“若是到了关键之时,不知可否请游增地狱那位出手相救?若是他肯出手,恐怕就算佛祖亲至,也是无可奈何啊。”
云翔顿时恍然大悟,谛听所指的“游增地狱那位”,当然就是在那里消除罪孽的江棘了。
毫无疑问,藏在江棘体内的共工,乃是他见过修为最高之人,便是连谛听也觉得,共工的本事至少不在佛祖之下。所以,谛听才会提出,请共工作为他们最后的手段,以保幽冥殿不失。
提议倒是个好提议,不过这些年来,云翔也曾去烈河增见过江棘两次,随着萦绕在他周围的怨气被慢慢地炼化掉,他的状态却显得极不稳定,足以见得,这共工复苏之事,也并非像他之前所想的那般水到渠成。
眼下这形势,关键时刻要想依靠共工来翻盘,只怕还有些不现实,不过,云翔当然不可能在这种时候泼冷水,便笑道:“城主放心,若是真到了那个时候,小弟自会去烈河增请江兄前来相助,定能保得幽冥殿安然无恙。”
谛听听了这话,方才放下了心来,又冲着一旁的妙叹使了个眼色,云翔会意地点了点头,他方才祖冲之一道离去了。
妙叹长出了一口气,正要转身离开,却被云翔拦了下来,只听他笑道:“妙叹兄且留步,多年不见,在下也甚是想念,有些叙旧之言,终究还是要说上一说的。”
妙叹一听这话,清秀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云大王有事只管说便是了,贫僧洗耳恭听。”
云翔道:“妙叹兄觉得,在下在地府这般布局如何啊?”
妙叹顿时露出了忌惮的神色,由衷赞道:“云大王果然出手不凡,想不到这偌大的幽冥殿,竟然已是完全落入了你的掌控之中,若非亲眼所见,实在让人无法相信啊。”
云翔道:“不错,如今也不用瞒你了,幽冥殿的确早已换了主人,那你不妨猜猜,真正的幽冥菩萨如今落到了何处?”
妙叹眼中闪出了复杂的神色,沉默了半晌,才摇头道:“贫僧猜不出来,还请大王赐告。”
云翔笑道:“其实也没什么难猜的,如今这世上,早已没有什么幽冥菩萨了。有些人实在是冥顽不灵,自然也就没了存在的必要,妙叹兄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吧。”
妙叹咽了咽口水,张口想要说话,却已是紧张得说不出来,最终只得勉强点了点头。
云翔又道:“妙叹兄一定会奇怪,以我和谛听城主的修为,为何却能杀得了幽冥菩萨,对吗?”
这一次,妙叹干脆不说话了,只是抬头呆呆地看着云翔。
云翔自顾自地道:“不错,以我们的二人的修为,当然杀不了他,不过,若是我们背后之人亲自出手,取他的性命不过是易如反掌罢了。”
“你们背后之人?”妙叹罗汉顿时露出了狐疑的神色,奇道:“莫非你们背后还有其他人指使?是东天,还是”说到这,他忽然想起,刚才谛听提到云翔似乎与天庭有些关系,骇然道:“还是天庭?”
云翔再次露出了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拍了拍他的肩膀,忽然换了个话题道:“妙叹兄,这件东西,你不妨先收了去。”
说着,他递上了一封信笺,妙叹心中一惊,连忙接了过来,打开一看,却见正是当年自己被云翔逼迫所写的那封认罪书,只是上面的字迹和印信,却显得有些陌生了。
“不对,”他忍不住惊叫道:“云大王,这书信不是我当年亲手书写的那一封。”
云翔笑道:“这是自然,我已经告诉你了,我并非真正的主事之人,你亲手所写的信笺,当然也不会留在我的手中,这一封,不过是我昔日念起兄台,心有所感,便自己誊抄了一份,今日不过是留给兄台作个念想而已。”
妙叹的脸色顿时更加难看了起来,道:“这是何意?”
云翔道:“我只是想提醒兄台一声,若是地府之事出了纰漏,我身后之人怕是也会大发雷霆,以妙叹兄的修为,丢了性命倒是小事,闹得身败名裂,就实在有些划不着了。”
妙叹深吸了一口气,忍不住再次问道:“云大王,可否告诉贫僧,你们身后的,到底是何方神圣?”
云翔摇头叹息道:“对于你我这样的小人物来说,难道这还有什么区别吗?时候不早了,兄台定然还有许多事要办,咱们今日便就此别过吧,若是来日有机会,在下定会与妙叹兄开诚布公地谈上一谈的。”
妙叹听了这话,方才更加坚信云翔身后之人怕是绝不简单,只得点头道:“贫僧明白了。”便与云翔行礼作别,转身便匆匆离开了主簿府。
云翔尚且不敢完全放心,一路偷偷跟在了他的身后,一直在几位神佛的住所外守候了十几个小时,见里面没有传出什么异动,方才终于松了口气。
第一百一十节 十年
接下来的三天中,一切都显得平静无比,直到第四天,谛听才派人来请几位神佛,告诉他们,幽冥菩萨因为得到了消息,已经提前结束了讲经,从十八层地狱中回来了。
好在众神佛还没有忘记他们此来的主要目的,便连忙纷纷赶往幽冥殿中与幽冥菩萨相见。
这当然是云翔他们一早便制定好的计划,待得众神佛来到了幽冥殿之中,自然便见到了由祖冲之所扮的幽冥菩萨。
接下来的事情,显得按部就班,寒暄了几句之后,欢喜佛当即向幽冥菩萨宣布了佛祖要求他负责编撰《大乘真经》的法旨,而他与三位罗汉将会留在地府中协助他,一则是为了保证经书不会外传,二则也是为了将写好的经书及时呈送灵山城,给诸位佛祖过目。当然,期间若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他们也将不吝相助,不过佛经必须由幽冥菩萨自己完成,他们却是爱莫能助了。
幽冥菩萨装模作样地犹豫了许久之后,还是决定以西天佛门为重,接下了这个极其困难的任务,顿时让几位神佛都大喜过望,齐赞幽冥菩萨识大体,顾大局,乃西天诸神佛之楷模。
然而,就在众人相谈甚欢之时,却又有鬼僧来报,门外有客人来访,正是泰山行走金秀陪着秦广、楚江两位阎王。
正如金秀一早所说,如今的地府之中,幽冥殿与阎罗殿的关系眼下及其微妙,灵山忽然派来了一位佛爷和三位罗汉,显然已经触动了十殿阎罗敏感的神经,在金秀的怂恿之下,他们便忍不住前来责问一番了。
这本是无可厚非之事,幽冥菩萨之所以能够长留地府中建立幽冥殿,那是因为得到了玉帝的恩准,而其余神佛在没有接到玉帝的旨意前,当然是不可能久居于中土的,这是规矩,谁也不可能轻易打破。
更何况,还有金秀这个玉帝亲封的泰山行走在此,虽然官小,但却实实在在代表了天庭,根本不可能搪塞得过去。
这种事情若是换在了以前,真正的幽冥菩萨当然不可能随意屈服,自有无数种手段与他们周旋,甚至还很可能会引起两大势力的针锋相对,更不可能将泰山行走这样的小官放在眼中。
不过,此时的幽冥殿行事当然不可能再如此强硬,面对气势汹汹的两位阎罗,幽冥菩萨和谛听都是一副老好人的样子,话里话外都透着息事宁人的意思,与金秀一唱一和之间,却还是将问题甩给了欢喜佛。
欢喜佛虽然受了佛祖之命,但金秀一口一个禀告玉帝,也让他迟迟拿不定主意。
最终,却还是谛听提议,两方各退一步,西天神佛中留下一位罗汉办理佛祖交代之事,另外三人先行返回灵山城,从而维持地府中两方势力的均衡。
这个提议立刻便引来了金秀的赞同,两位阎罗也勉强答应了下来,最后欢喜佛迫于无奈,也只得同意了下来。到了这个时候,唯一需要确定的,便是由哪位罗汉留下来负责西天与地府的联络事宜。
探手罗汉对地府的环境早已不堪忍受,首先便表示了拒绝之意,而静坐罗汉则并不发表意见,一切听从欢喜佛的安排,妙叹罗汉见机连忙挺身而出,主动表示愿意承担起这个重要的任务,以报答佛祖的提拔之恩。
这样一来,结局当然就不难预料了,留下的人当然是妙叹罗汉,而欢喜佛与另外两位罗汉明日就会返回灵山城,以免让阎罗殿再有怨言。
至此,云翔几人所商议的计划便已顺利达到了目标。
由妙叹罗汉作为西天的监督者,当然也就不用再担心幽冥菩萨的身份有暴露之虞,祖冲之与谛听也就可以放开手脚,按照计划安排人开始撰写大乘真经了,自然便成了皆大欢喜的局面。
随着此事的完美解决,地府中的局面终于再次恢复了安定,幽冥殿内有妙叹罗汉协助隐瞒西天,外有金秀出面联结阎罗殿,地位已是稳如泰山,也成为了云翔最坚定的一个盟友。
在欢喜佛等人离开之后,云翔此次地府之行也算是顺利完成了任务,便又去游增地狱中探望了一次江棘,再与众人交代了一番,方才返回双叉寨而去,继续他那神仙般的妖王生活。
常言道,山中无日月,世间已十年。
这十年的时间里,一切都朝最顺利的方向发展着,云翔的修为自然是又提高了不少,而双叉寨的实力也伴随着蒸蒸日上,如今已是三界中首屈一指的妖族势力了。
而且更妙的是,因为有了吕方、佛缘香榭和幽冥殿三方的协助,双叉寨的崛起并未触动任何一方大势力的神经,也在客观上给它提供了极为安稳的发展环境,当然,这些都与云翔的居中协调是分不开的。
这十年里,云翔也终于完成了自己多年来的几个心愿,至于这些心愿到底都是什么,此处倒是不便细说了。
不过,这十年间,得享太平的似乎只是双叉寨,其他地方却都现出了些动荡不安的苗头,已经尽是一副风雨欲来的架势,比如人界,再比如西天。
当然,同样变化的,也许还有人心。
人界的动乱,始于双叉寨百里外的长安城。
三年前,长安城太守宇文泰忽然发动兵变,杀死了大魏孝武皇帝,拥立其孙元宝炬为帝,定都长安城,建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魏政权。
不过,外人不知道的是,这件看似平常的凡间帝王之争,其实也免不了有些修道之人参与其中,比如说,云翔就非常清楚,宇文泰正是长安佛缘阁管事胡九娘最重要的恩客,而且弑杀孝武皇帝之事,还是由虎先锋亲自操办的,显然,在这件事情里,佛缘香榭怎么都脱不开关系。
看来,这些年来,随着双叉寨的不断壮大,作为盟友的佛缘香榭也有些耐不住性子了啊,不断加快着在中土的布局。
不过,如今二者的关系也显得微妙了起来,佛缘香榭并未告知他此事,而云翔虽然一早便得到了消息,却始终是佯装不知,甚至还命令寨中之人暗中提供了一些帮助。
毕竟,他这些年来也受了谢晓蓉的不少帮助,人情,终究还是要还的。
第一百一十一节 危机
长安与双叉寨近在咫尺,佛缘香榭策划了这等大事,居然都不肯跟云翔打个招呼,这般行径已然使得寨中兄弟多有怨言了。
不过,云翔始终还是在选择避让,原因也很简单,一则是感念谢晓蓉当年的恩情,二则也是因为佛缘香榭的实力不弱,同为妖族,实在没必要这样内耗。佛缘香榭始终是双叉寨的盟友,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定位。
其实,佛缘香榭之所以会突然做出这样的行动,也和双叉寨这些年来的一些动作是分不开的。
这些年来,大魏权臣尔朱荣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甚至擅自废立皇帝,将朝中整得乌烟瘴气。而尔朱荣的部将高欢,却已是与他渐行渐远,最终举起了反抗的大旗,一举诛灭了尔朱荣,成为了大魏的救世主。
这事说来倒也凑巧,那高欢当年也曾跟随云翔征讨哈迷国,正是双叉寨大将寅将军的记名弟子,之前为了回护自己的弟子,寅将军也曾征得了云翔的同意,动用了寨中的不少资源,才助他成此大事。
再后来,高欢也如尔朱荣一般掌握了朝政,拥立了孝武皇帝,只是后来事有不协,孝武皇帝与高欢发生了冲突,又不甘心做傀儡,便带着孙儿逃往了长安,却没想到被宇文泰所杀,反倒成就了他的孙儿元宝炬。
皇帝这东西说来尊贵,其实也只是个名号而已,候选人当然是不会缺的,跑了孝武皇帝,高欢便干脆又拥立了孝文帝的曾孙元善见为帝,是为东魏,定都邺城。
而高欢感怀双叉寨的雪中送炭之情,便下旨宣布云翔为东魏国师,如此一来,双叉寨居然莫名其妙地成为了整件事情的受益者,倒还真是个出人预料的结果。
佛缘香榭一直在默默关注着云翔的举动,当年西梁国的那一番行径,便足以证明他们其实已经开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