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西游之绝代凶蟾 >

第415部分

西游之绝代凶蟾-第415部分

小说: 西游之绝代凶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宁道:“正是,此番前往北荒,佛缘香榭只有四位当家能够逃回来,还不免身受重伤,修为受损。双叉寨中能回来的更是十不足一,凤凰阿姨也会命丧玄冰之中,我母亲虽然仍能逃回,却散去了大半修为,成了个垂垂老妪。大当家,你说,我又怎能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谢晓蓉沉吟了半晌,方才点头叹道:“鬼谷一门的卜算之术,自有独到之处,既是如此,我便不去拆穿你,且看你能用谎话欺瞒多久吧。”

    胡宁也叹了口气,道:“云叔叔不在,我能做的,却也只有这么多了。我也希望,他能够安然无恙地回来吧。”

    此时的云翔并不知道,这一场宏大的救援行动,会被胡宁以一己之力化解掉,当然,若是他知道了,只怕也会称赞有加,因为,他也许真的已经找到了脱困的办法。

    重炼仙毒珠,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释放夸毒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任务无疑还有很多。

    收集体内的仙毒珠碎片,取出随身携带的炼制材料,这些都需要以他的痛苦为代价才能完成。

    时间一长,他甚至已经对这些痛苦麻木了,不知死去活来了几万次,方才将这些准备工作尽数完成。

    事实上,他随身携带的宝物一直都不少,桫椤木、彼岸花、冥河水、阴山土、乌九肉身碎片,都被他加入了这次的炼制计划中,甚至他还打算听从夸毒的建议,将打神鞭残片也融入其中,毕竟,这件残片发挥的作用已是越来越小,远不如用来强化自己的本命法宝。

    还有,就是他周遭的那些万年玄冰,也可以算作一种高等炼宝材料,这样一来,他不但能够炼宝,还能脱困,无疑是一举两得。不过,这目前还仅仅是一个想法,如何实现,还需要多加斟酌。

    酥合香油无疑也是个大问题,不过还好,之前闯入旻天县抓金蝉子的时候,盗取了大量的存货,应该足以支撑他将宝物炼成。

    接着,便是那无比繁琐的重炼法宝了,他和夸毒需要密切配合,方才能够完成此事,也许需要数年,也许需要数十年。但他相信,一旦宝物大成,也就是他破冰而出之日。

    (第八卷完)

 番外篇二十四——孙悟空的前世今生

    首先说明一下,这一篇番外,应该是本书最后一个番外了,毕竟,孙悟空是西游记永远无法绕开的人物。

    这章的名字是孙悟空的前世今生,咱们就不说那些大家熟悉的东西,只是讨论点大家不知道的和有争议的吧,也就是最关键的那两个问题,第一,石头里为什么会蹦出猴子,第二孙悟空的师傅菩提老祖到底是谁。

    当然了,按照提莫的习惯,凡事要讲证据的,所以这一章会引用一些西游记的原文,希望大家理解。

    西游记第一回,说了孙悟空是一块仙石里蹦出来的,对于这块仙石的解读,自古以来看法不一,有说女娲补天的石头,有说是佛祖的摩尼珠,等等,这些看法的共同点,就是书里有只言片语的提及,但你并不知道是不是吴老用了比喻之类的修辞手法,所以证据都不算充分,咱们要说就说证据充分的。

    经过一位评论界大佬的提点,我认为孙悟空和东海众仙的关系,其实是最为奇特的。

    第一、傲来国是东海上的一个岛,众所周知,东海有许多仙岛,包括福寿禄三星岛,傲来国的岛上出了问题,按理说东海仙岛应该是最先察觉的,但书里并没有提到他们做出什么反应。

    第二、五庄观人参果一节,猴哥犯二推倒了人参果树,惹了大祸,最后答应镇元大仙三天内救活果树,就到处找救树良方,这也是他第一次大规模求人。

    猴哥求人有个特点,第一种就是找正主,打听清楚麻烦从哪来的,然后直接找上管事的人,比如金银角大王、白玉老鼠等等,都是这种,也是最多的一种。第二种就是杀熟,老龙王、望海菩萨都是这一类的受害者。

    但这一章里,猴哥最先想到的人非常奇怪,就是东海众仙,所以直接找上了寿星。按理说,人参果和寿星没有任何关系,猴哥和寿星也并不熟,为什么他要先去找寿星?

    我认为,这个时候的猴哥刚踏上取经路,做事是不成熟的,全凭本能。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你初出茅庐,在外面惹了祸的时候,你最先想到的是找谁帮忙?是不是你的家人?

    其实寿星的反应也能够说明这一点,这事和他明明没关系,他也明确说了救不活人参果树,但他还是愿意来帮忙,还说自己至少可以帮忙给镇元大仙说说好话。这个态度,要说不是你家亲戚,都没人信吧。

    当然,仅凭这一件事,还算不上实锤,那咱们下一个就说个实锤的线索。

    第三、在西游记第五十七回,孙悟空又被唐僧赶走了,这时候孙悟空非常郁闷,有一段描述心情的话,值得咱们好好推敲一下。

    原文:却说孙大圣恼恼闷闷,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帘洞,恐本洞小妖见笑,笑我出乎尔反乎尔,不是个大丈夫之器;欲待要投奔天宫,又恐天宫内不容久住;欲待要投海岛,却又羞见那三岛诸仙;欲待要奔龙宫,又不伏气求告龙王。真个是无依无倚。

    看看吧,这个阶段的猴哥,当他没处可去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花果山,这个容易理解,花果山是他的大本营;第二个是天庭,这个也容易理解,天庭里他那个齐天大圣的官职并没有被贬;第四个是东海龙宫,也能说得过去,他和龙王关系一向不错。

    但是,第三个就很奇怪了,东海诸仙和他的交情最多就是人参果树那一下,他为什么会想去投靠呢?

    从这一点上,我有理由相信,他和东海诸仙的关系很深,至少超过龙王,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那么,全书里根本就没有提到他们有多少来往,关系到底从何而来呢?

    结合上面的第一、二点来看的话,答案就呼之欲出了,猴哥在石头里的时候,就和东海诸仙很熟,甚至有接近亲戚般的交情。

    另外提一句,大家都知道,东海诸仙的老大是东华帝君,在西游记里,这个人物虽然出场很少,职务却很有意思,原著第二十六回说,是“教化众僧脱俗缘,指开大道明如电。也曾跨海祝千秋,常去灵山参佛面。”

    仔细读一读上面那一段,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个道教的神仙,居然是帮佛教干活的,真是一位奇人。

    综上所述,我认为,石头里蹦出猴子,肯定是说明石头特别,但其中很可能也不乏人为因素,比如说,以东华帝君为首的东海诸仙是否在其中出了力,就值得好好挖掘一番了。

    在这本书里,我也就从这个方向展开,解读了猴哥的真正来头,应该还算是有理有据吧。

    说完这个,我就要说说猴哥的师傅菩提老祖到底是谁了。

    关于这个问题,评论界还是有很多声音,有说是本去佛祖的,又说是三清圣人的,还有说是女娲娘娘的,这些论点还是一样,证据都不充分,咱们还是要讲证据。

    菩提老祖很神秘,其实真正的线索只有一个:“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先说这个斜月三星洞,斜月三星,很多书友肯定都知道,这是个字谜,谜底就是个“心”字。

    我来替换一下,这个斜月三星洞,就说是心洞应该没问题吧。那么,心又是什么意思呢?

    还是看原著,西游记里,标题经常称猴哥为“心猿”,如果你还不明白心猿是什么意思,那么,第十四回,一开始的一首诗正面解释了一番。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没错,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所以,这个洞也可以叫“佛洞”。

    下来,咱们就看看这个灵台方寸山是个什么玩意。

    灵台这个词大家肯定不陌生,指的就是额头前那个位置,代指人的意识,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那这灵台方寸山就成了句废话,谁的灵台还不是方寸之地了?

    更重要的是,西游记全本书里,灵台这个词没有在别的地方出现过,所以,我可以认为,吴老先生并不习惯于用这个词。倒是有另外两个词,经常配套出现,就是“灵山”“莲台”,简化一下,正好是灵台。

    如果心洞是指佛洞的话,那么灵台指灵山莲台,就最合适不过了。一位灵山坐莲台的,当然是佛爷了。

    灵台如果指的是灵山莲台,那么问题又出现了,后面的方寸又是什么意思?至少从字面上来说,灵台方寸,意思就是嫌自己的莲台小,类似的词现代有蜗居,陋室。

    什么样的佛爷,会嫌自己的莲台小呢?这其中浓浓的不甘,足以作为大家猜测的证据。

    在这里,我还不想揭开答案,但我可以透漏一个线索,大家不妨猜上一猜。

    西天有一位很特别的佛爷,佛家弟子经常挂在嘴边,在所有人的常识里,都会认为他应该是整个佛教数一数二的存在,但是,在西游记最后一回的西天佛爷序列里,他的排序非常低,堪堪进入前十,让人很难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认为,他就很有可能是那位嫌莲台小的佛爷。

    另外,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本书中所有的和尚行礼都只会说“善哉,善哉”,而不是另一个大家更耳熟能详的说法,其实也正是为了呼应这一点。

    好了,最后重申一下,一切都只是文学创作而已,并不涉及宗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节 大势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随着云翔失陷于北荒久久无法回归,原本汇聚了无数妖族精英的双叉寨,也终于停下了原本高歌猛进的态势,陷入了自身的动荡之中。由无数裂痕的出现,到分裂成了好几个互不统属的势力,似乎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

    由寅将军、特处士、熊山君所率领的元老派,由灵泉大圣、辟木大圣所率领的吕梁派,还有以虎靳、知书为首的新晋派,因为无处不在的利益争端,已是渐行渐远,终于变得互不属统,各自为政。

    妖族历来信奉强者为尊,云翔在的时候,任何事情都是他一言而决,谁也不敢有丝毫的反对,可当他离开以后,所有的小问题也都变成了大问题。毕竟,双叉寨这些年扩张得太快了,根基并不稳固,早已播下了不安定的种子。

    原本的二寨主吕方无论修为还是手段都不足以服众,又极少下凡,所以除了元老派,根本没人买他的账。

    至于三寨主朱家姐妹,其实一早便已专心于经营盘丝岭,基本不参与寨中之事,这个时候当然更加派不上用场。

    还有就是寨中公认的第一高手无支祁,此时却选择了以大局为重,坚守河西村中的金蝉子以制衡西天,根本不参与寨中的权力争夺,自然使得所有人都少了一分顾忌。

    唯有小公主凤凰,带领精细鬼、伶俐虫二兄弟全力维持,死守云翔这一份基业,可他们终究是势单力薄,实在无力制衡那一众实力为尊的妖族,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偌大的一方势力越来越分裂。

    而她唯一能做的,便只是维持着几方党派表面上的和谐,也算是双叉寨的最后一分体面了。如果说当年的双叉寨代表着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那么现在的双叉寨,已然成了一个松散的妖族联盟。

    所幸,经过那北荒一役之后,先有四方龙族共同发声力挺双叉寨,又有佛缘香榭大当家谢晓蓉从旁照拂,方能保得这个妖族联盟不会被其他势力所吞噬,三界的局势,再次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在这期间,凤凰再次试图组织一次前往北荒的营救行动,只可惜,这一次却是从者寥寥,毕竟,几十年都过去了,没人相信云翔还活着,劳师远征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根本没什么市场。

    人心,从来都是世界上最善变的东西。

    龙族倒是几次试图再次北伐,不过说来说去,大多人都认为九凤已死,蛟族已经失了凤凰血脉,大多龙族都认为不应再为此事牺牲本就日渐稀少的龙族的性命,最后的结果也只能作罢。

    最后,真正失望伤心的,也许也只是凤凰、九尾夫人这些有数的几个人罢了。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随着双叉寨渐渐失去了对三界局势的掌控,首先受到影响的,正是由其一直暗中支持的东魏帝国。

    丞相高欢死后,其次子高洋继承了他的权势,也开始渐渐不满久居人下的现实,终于逼得东魏孝静帝禅位,登基称皇,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

    没过多久,西魏宇文泰三子宇文觉也是有样学样,废西魏恭帝,自立为王,建立大周,与大齐针锋相对,史称北周。

    二十年,北周灭齐,统一了北方。

    可谁也没想到的是,报应来得如此之快,仅仅过了四年之后,北周武帝也被迫禅位于权臣,正是丞相杨坚,以隋代周,史称隋文帝。

    杨坚励精图治,仅仅八年间便平定南陈,将中华的南北方再次统一了起来,自此,华夏正式结束了分裂,进入了大一统的新时代。

    然而,分裂的时代虽然过去了,但真正的太平盛世显然尚未到来,又是二十年后,隋炀帝杨广死于将军宇文化及之手,其子杨侑再次被逼禅位,而这一次上位的,仍是大丞相,名字叫做李渊,建立的国家被称作大唐。

    短短数十年见,天下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局势变幻之快让人目不暇接,也让百姓受到了无数苦楚。

    当然,谁也不会知道,这一切的背后,还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影子。

    大唐首都,长安城。

    长安城中,有一座酒楼,唤做香榭阁。

    此楼足有五层,巍峨耸立,华美异常。更重要的事,几十年来,不管世态变迁,却始终无人敢来招惹,成为城中一处屹立不倒的存在,自始至终这都是城里最大的一座酒楼。

    然而,也只有老一辈的人才依稀记得,这香榭阁原本并不是一座酒楼,而是一座兜售佛品的店铺,唤做佛缘阁,只是沧海桑田,不知从何时起,佛缘阁忽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却是这座长安城最顶级的酒楼。

    事实上,他们很少有人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