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绝代凶蟾-第4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宗无奈,只得与云翔一同跟随幽冥菩萨进了枉死城中。
众人返回城主府中,幽冥菩萨命人奉上了养魂的茶汤与太宗压惊,太宗饮下之后,果然觉得心神安宁了不少,才道:“感谢菩萨厚赐,朕不幸罹难,如今却被那些乱臣贼子逼得无处可去,还请菩萨指点一条明路。”
幽冥菩萨略一沉吟,道:“据贫僧所知,陛下阳寿未尽,实为横死,其实还有一线生机,若能及时返回阳间,倒也无需留在这阴间受苦。”
听得这话,太宗真是又惊又喜,忙道:“菩萨说的可是真的?难道朕真的还有死后还魂的机会?”
幽冥菩萨点头道:“正是,只是若想还魂,便需离开枉死城,赶往阳关道,这一路上恶鬼无数,仅凭陛下与云将军二人,恐怕难以抵达啊,贫僧限于地府的规矩,也无法派人相护,此事着实有些为难。”
太宗立刻又转喜为忧,正自惆怅,却听得一旁的云翔道:“菩萨,若是再无其他办法,云某也只能尽力一试了,陛下乃世间明主,便是拼了一身剐,云某也定要护送陛下返回阳间。”
太宗顿时大为感动,上前亲自鞠躬道:“将军忠勇,朕若真能还阳,定不会忘记了将军的义举。”
云翔忙道:“陛下无需如此,末将愿以性命换得陛下的性命,实非为了陛下一人,乃是为了我大唐万民尔。”
这时,一旁的幽冥菩萨也忍不住叹道:“陛下与云将军君仁臣忠,着实让人钦佩,不过,二位倒也无需如此冒险行事,贫僧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兴许可以一试。”
太宗与云翔齐声道:“还请菩萨指教。”
幽冥菩萨道:“贫僧刚才想到,阴间虽有乱臣贼子化作了恶鬼,却也不乏忠贞仁孝之魂,不妨请他们护送陛下前往阳关道一行,如何?”
太宗抚掌道:“此计大妙,只不知这些忠义之魂现在何处?”
幽冥菩萨叹道:“如今冥府乾坤逆转,恶鬼横行于世,忠孝之人却都落入了地狱之中,陛下若要找他们,只能亲往地狱一行了。”
太宗皱眉道:“那地狱要如何去法?”
幽冥菩萨道:“地狱的入口便在这枉死城之中,陛下且随贫僧来便是。”
说罢,他便带着太宗与云翔来到城中,打开了一扇紧闭的石门,里面果然正是十八层地狱。
幽冥菩萨亲自引路,带着二人一一行遍了十八层地狱,果然凑齐了十万忠臣义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地狱,来到了枉死城之外。
最后,幽冥菩萨对太宗道:“陛下,贫僧虽然可以暂且让这些忠魂前去护送与你,却也不可乱了冥府的规矩,事成之后,他们尚需返回地府中继续受刑。”
太宗愕然道:“菩萨,他们救朕于危难之中,朕又怎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再落入刀山火海之境?不知可有办法救他们一救?”
幽冥菩萨道:“陛下,冥府如今之势,远非一两人可以改变,除非能求得佛祖的大乘真经传遍三界,才能一举渡尽恶鬼,扭转乾坤。陛下若是有心,还阳之后当可出力一二,待得陛下日后再临地府,方可见此地的朗朗乾坤啊。”
太宗亦喜亦忧,忙连声称是,便与云翔带领十万忠魂往阳关道杀去。
这一路之上,当真是血海滔天,险象环生,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直至那十万忠魂都已是所剩无几,云翔方才护着太宗来到了阳关道上。只见前方光明大作,云翔拉着太宗向前猛然一跃,一切喧嚣便已悄然远去。
太宗疲惫地睁开双眼,却见自己正躺在龙榻之上,魏征、长孙无忌、秦琼、尉迟恭已是带领了几十个近臣跪了一地,云翔赫然正坐在床榻之侧,一脸欣慰地看着他。
他顿时一翻身便爬了起来,大喜道:“云将军,咱们果然险死回生,实乃千古之奇闻也。”
云翔微微点了点头,却不说话,一旁的长孙无忌忙问道:“陛下何出此言?”
太宗正打算说起此次死后还阳的遭遇,忽然听得一旁云翔轻咳一声,对他使了个眼色,方才醒悟过来,那地府中的情况一旦传扬出去,只怕会惹来世人的焦虑,对自己的声望不利,便连忙改了口,信口胡诌了一个游历地狱之事。
最后,他决然道:“各位爱卿,经此一事,朕已决意向西天的本去佛祖求取大乘真经流传于世,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群臣面面相觑,虽然仍有些不信,却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提出质疑,只得齐声叩拜道:“陛下圣明,此乃功在千秋之举,臣等并无异议。”
第一百六十一节 圣旨到
慈恩院中,望海菩萨正在厢房之中闭目静坐,忽然听得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之声,顿时轻轻一蹙眉道:“何人?”
咔哒,连敲门之声都没有,厢房的大门已然被推开,望海身形微微一晃,却终究没了动作。她已然猜到了来人的身份,毕竟,这长安城中敢对自己如此无礼的,也只有那一个人了。
来人如同闲庭信步般踱了进来,果然正是云翔,他低头打量着望海半晌,忽然开口道:“望海,有人说你是女相男身,也就是说你看起来是个女子,实则是个男子,不知是真是假?”
望海没想到他一来就会如此出言侮辱,脸上顿时涌起了一片潮红,冷冷地道:“云翔,即便是你又赢了我一次,也休得如此猖狂,莫要忘记了,无支祁与敖婕可还在我的手中。”
云翔摇头叹息一声,一屁股便坐在了她对面的蒲团之上,淡淡地道:“若不是手里握着人质,恐怕你早就成了三界中人人喊打之人,又哪有机会坐在这里与我风凉话?事到如今,你我都心知肚明,人你虽然肯定不会放,却也不敢当真伤了他们,这些话,你也就敢去吓唬吓唬关心则乱的敖烈罢了,当着我的面,也就不必说这些废话了吧?”
望海闷哼一声,却不说话,显然是默认了云翔的说辞。
然而,云翔话锋一转,继续道:“不过,凡事总要有个度,我忍你,并不代表我真的怕了你,望海,你好歹也是佛门之人,还是个女人,行事怎可如此狠毒?莫非不觉得,这次的敖通之事,你未免行事太过了吗?”
望海冷声道:“什么敖通之事,我一概不知,云翔,你区区一个妖孽,何时轮到你来教训本座?”
云翔摇头轻笑一声,淡淡地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所以,我决定用行动给你一些惩罚,让你知道做事的分寸。”
望海神色一变,惊道:“你待怎的?”
云翔探手从怀中取出了一件东西,递上前道:“你自己看吧,如果不是你贸然行事,事情原本也不会落到这等地步。”
望海随手接过了那东西,却是一道唐王的圣旨,她连忙打开一看,顿时脸色一变,惊道:“唐王要求取西天的大乘真经传遍三界?还要我将这道旨意送往西天?”
云翔道:“你现在要想的,是该如何与东天交代才对吧?这道圣旨,你是送,还是不送呢?这就是我给你的第一个惩罚。”
望海神色数变,盯着那道圣旨,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云翔继续道:“你难道就不想知道,我给你的第二个惩罚是什么?”
望海浑身一震,抬起头来冷冷地看着云翔,半晌才道:“说。”
云翔道:“除了圣旨以外,其实唐王还有一道口谕,只是未曾正式宣布罢了。为了向佛祖表示诚心,唐王还打算派一个人亲自前往西天求取真经,你不妨猜一猜,这个人会是谁?”
望海沉吟了半晌,惊道:“难道是金蝉子?”
云翔抚掌大笑道:“菩萨果然料事如神。”
望海的神色已是更加冷峻,道:“你真要将金蝉子送去西天?”
云翔笑道:“唐王已经认了金蝉子为弟,决意让他前往西天取经,这个惩罚,你觉得分量如何?我说了,若不是你贸然行事,事情原本不会这么快发生的。”
望海冷声道:“你以为金蝉子真的能安然离开长安城半步?你以为,只凭这道圣旨就能护得住他?”
云翔摇头道:“区区一道圣旨当然护不住他,不过,若是多上几道呢?”
望海疑惑道:“此话何意?”
云翔随手一指那道圣旨,道:“这道圣旨,一式四份,你手中只是一份,你可知道另外三份去了何处?”
望海沉吟道:“护国菩萨并未我一人,另外两份,恐怕已然送到了文竹、普仙二人的手中吧?至于那第三份”说到这,她忽然闭了嘴,紧紧皱起了眉头,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
云翔笑道:“给你点提示,你可还记得我的官职?”
望海脱口而出道:“人曹司?你是说,那道圣旨送去了”
云翔点头道:“不错,有了人曹司,玉帝与唐王便有了通信的渠道,你说,如果玉帝也下上一道旨意,让金蝉子前往西天取经,东天敢不敢派人阻拦呢?”
望海霍然抬起头来,冷声道:“云翔,西天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竟让你如此尽心竭力?”
云翔淡淡地道:“倒也没有什么好处,只不过看来看去,如今这三界之中,也只有西天看起来最顺眼,我自然就会与他们结盟了。而你”
他忽然伸手指着望海,肃然道:“你夹在东天与西天之间,以后恐怕有的是苦头吃,若是聪明的话,你便乖乖放了我的人,置身事外,我倒也有办法保你一条性命,否则的话,我怕你这多年苦修,都难免要毁于一旦。”
望海冷哼一声,猛然手捏兰花指轻轻一弹,二人手指相交,都向后飞出了几步,同时她也恢复了镇定,冷冷地道:“云翔,我承认,你的智计乃我生平仅见,不过,我望海也绝非软弱可欺之人,你能赢我一次两次,却不代表能一直赢下去,下一次是谁赢谁输,尚数难言,若想我俯首认输,你却是白日做梦。”
云翔也早料到了对方不会如此容易就范,只得叹了口气,道:“也罢,那我便多陪你过上几招,只希望下一次,你可不要误了自己的性命。”
说完,他站起身来,便朝着门外走去。可才走到门口,他却又返身走了回来,再次坐了回去。
望海皱眉道:“还有何事?”
云翔似笑非笑地道:“有些累了,你这里清净,想在你这多歇一会,不过,你恐怕就需要立刻离开了吧?”
说着,他指了指对方手中的那道圣旨,道:“就算你不急着将这个送回西天,难道还不赶着去给东天报个信吗?你走了,我便打算在此眯上一会,也享受一下护国菩萨的待遇。”
说着,他又拉过一个蒲团,竟是真的躺了下去,便好像要睡去一般。
望海恨恨地瞪了他许久,终究无可奈何,飘身便离开了厢房。
第一百六十二节 佛门之本
太宗下旨要派人前往西天求取大乘真经,这个消息很快便已传遍了三界。
如此一来,无疑是代表大唐在东西天之争里选好了队站,便如同一记耳光直接打在了东天的脸上,大家都是议论纷纷,只等着看东天如何应对的好戏。
然而,很快地,又一个消息传了出来,让所有等着看戏的人都乖乖闭上了嘴。原来,玉帝见到太宗的圣旨之后,居然作出了回应,也下了一道圣旨,称这取经之事为教化万民之义举,天庭应当大力支持。
如此一来,就相当于这位三界之主也在公然支持西天了,影响力不可谓不大,所有人都明白,有了玉帝这番表态,西传佛教在中土的兴盛已是不可避免,甚至于进入天庭,也不是不可能了。
东来佛祖自然对玉帝这偏袒之举颇为不满,便借小张太子之口劝谏玉帝,然而,早有准备的玉帝将事情全都推到了唐王的头上,车轱辘话说了一堆,来来回回也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尊重人界自己的选择,使得小张太子也只能郁郁而回。
当然了,此事最大的受益者,无疑便是西天了。
有了唐王的邀约,玉帝的背书,取经之事已是板上钉钉,谁也无法再反对,本去佛祖自是大喜过望。他当即便让望海菩萨传信给唐王,只需派遣金蝉子来到西天大雷音寺,便会将大乘佛法倾囊相授,一来二去,便将事情彻底敲定了下来,剩下的,就是两边各自做好准备工作了。
然而,谁都没想到,这两边的筹备工作,其实都不算太顺利。
先说西天这边,按照原本与云翔的谋划,金蝉子这次一路西行而来,不但要确保万无一失,而且声势越大越好,最好声势大到东天与道门都难以接受,派人前来阻拦,西天则可以趁机合理合法地剪除掉他们的羽翼,为日后西佛东进做足准备。
如今有了唐王和玉帝的旨意,声势其实已经不小了,那么,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保证金蝉子能够成功应对路途上的阻隔。
按照本去佛祖原本的意思,是从西天选出五位修为较高的佛陀作为金蝉子的向导,一路保他前来灵山中拜佛求经。
不过,这么多的佛陀进入中土,必然要从玉帝那里请旨,而当奏疏送上了天庭之后,很快就被天庭中那些最擅咬文嚼字的天官找到了破绽,直接驳斥了回来。
道理很简单,既然唐王是派了金蝉子来取经,整只队伍必须以金蝉子为主,如果派了那些高等神佛去接人,谁是主,谁是次,就未免掺杂不清了。
所以,派入中土之人,地位必须低于金蝉子,参考金蝉子虽无果位在身,却是本去的弟子,无功无德,地位最多也处于大职正果与职正果之间,派去的护卫最多也只能是个职正果位。
职正果位,其实也就是那些低等的菩萨和高等的罗汉,派他们去守护,难免让本去佛祖有些担忧,不过若是严加筛选,倒也着实能选出几个高手。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才是真正让本去佛祖彻底乱了阵脚。
事情很诡异,不知从哪里忽然传出了流言,很快便在灵山城中传得人尽皆知,说佛门真祖阿弥陀佛就在东天,对于这取经之事极为不满,随时有可能亲自出手干涉,如此一来,顿时让所有人心中都打起了鼓。
要知道,按照大雷音寺的官方说法,阿弥陀佛本就是佛门的真正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