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第1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指群山欣言:待万亩成万顷,屯田大成之日。当可活民百万。”
年初,大震关城,长史盖勋、从事中郎毛玠来报:万顷已成。
蓟王欣喜之余,敕命犒赏有功。或加民爵,或增宫俸。幕府西官,无不弹冠相庆。
陇右圩田大成,亦出皇上,远瞩高瞻。
窥一斑而知全豹。凉州大兴。雍州五郡,亦不逞多让。西域、赐支二都护府,更不落下风。
以西域、赐支为藩屏。拱卫关中之势,成矣。
待丰州大兴。经由上下昆仑道,往来赐支;或经大秦道,入巴蜀;或经南海道,泊于岭南。甚至西过富楼沙,经葱岭入西域。丰州三登谷,足可活汉人亿万。
扶南地利,不下丰州。
岭南长史孙策,从事周瑜,连战连捷,捷报频传。扶南篡位王,兵败如山倒。虽守孤城,负隅顽抗。然树倒猢狲散,为期不远。
扶南女王柳氏,已遣使北上。欲趁九九重阳,缔结婚期。
娶与不娶,家国利益。
太上皇帝,遂开朝议。
。
1。200 腹背相亲
灵辉大殿。
比二千石以上,悉数与会。
“扶南女王柳氏,遣使和蕃。诸位以为如何?”太上皇帝,居高下问。
“禀主上。臣,窃以为,扶南利大,不可轻弃。”薮东守乐隐,持芴跽奏:“并扶南入汉。岭南旦夕可定矣。”
“乐公,所言极是。”辽海守郭芝,亦持芴奏对:“扶南东与象林苑,西与山南方国,皆互为腹背。得扶南,山南可安。山南方国,又与丰州比邻。如此,腹背相亲,南州皆安。待南州向化,尽为汉土。中、南天竺,传檄可定也。”
“臣等,附议。”百官同声。
“诸公以为如何?”皇上又问国老。
卢少保持芴奏对:“老臣以为,纳扶南女王,于家国兼有大利。”
儒宗等人,亦纷纷颔首。
“当以何礼聘之?”皇上又问。
“贵妃之礼,可也。”儒宗奏对。
“臣窃以为,太妃足矣。子凭母贵,尊贵不迟。”又出薮东守乐隐。
此言一出,百官赞同。
皇上笑问:“时东海麋子仲,献地三百里。太皇太后言,当以王妃礼聘。今柳氏所携,广袤三千里。以只为妃乎?”
“臣窃以为,不然。”乐隐持芴奏对:“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先时,主上为诸侯,今为天下共主。‘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皇上欣然言道:“言之有理。”
“中书令。”
“臣在。”荀采回身领命。
“传书扶南女王,问太妃礼聘可乎?”
“喏。”
“公祐。”
“臣在。”门下主簿孙乾,闻声出列。
“代朕,尽地主之谊。”款待扶南使节,自毋需刘备亲临。
“喏。”孙乾领命。
翌日,朝议之事,被陈琳书于报端。三载之内。献地三百里,献地三千里,已不可同日而语。遂有典出,“千里之妃”。言指,献地三千里,可为太妃。另有典出“百里之妃”,言指,万事务早,不务迟。
非但扶南女王如此。稍后,竹隅女王亦六百里遣使。日夜兼程,奔赴北都临乡。
蓟王班师就国,与竹隅女王,临江相约。待扶南既定,山南归心。当以贵妃礼聘家门。言犹在耳,三千里妃。竹隅国,亦不过三百里地。何来三千里,陪嫁皇上。心中急迫,可想而知。何况,君流在即。若不能趁今季,九九重阳,嫁入皇门。需足等三年矣。试想三年之差,嫁资三百里,涨至三千里。再等三年。莫非三万里乎?
蓟王自罪,君流十万里。不出十日,海内尽知。如前所言,内外循环商路。木兰先锋,日夜三千里。遍传万里之外,十日足矣。一月之内,海西亦知。
竹隅女王,常居丰州治,王舍城中,山南方国邸。四海船商,往来不绝。更有《朝闻日报》,如期送来。大事小情,一览无余。
三日之中。
先见蓟王尚二宫太皇,自罪君流十万里;次见天子尊蓟王太上皇帝,加无上将军;三见扶南女王献地三千里,仅位列为妃。心中急迫,可想而知。
焉能不日夜兼程,只求得偿所愿。
连幸皇英太后,董姝、窦妙七日。
八日清晨。
干支海市,载巫山神女,抵达南港。除少数门人留守,云梦大泽,巫山神女峰。神女携门内弟子,倾巢而出。闭门弟子,江东二乔,亦伴神女随行。循上古门规。上代神女阳寿将尽,遂施秘法,传位下代神女。二乔姊妹,便是下代神女,不二之选。
自经泉州,逆入巨马水。一路所见,鲜活人生。宛如人间乐土,世外桃源。
四海船商,络绎不绝。五百城港,人烟鼎沸。摩肩接踵,车水马龙。且坐坐城池,俱为通都大邑,横竖七里,大衍之都。内外三郭,足有四十九衢。
须知,巫山神女,舍清白之身,化身九天玄女降灵台。终唤醒刘备。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时,王太后有言。他日,当以贵妃礼聘家门。
刘备遣田圣传书,请巫山神女,北上入宫。执掌迎仙台,集仙殿。
巫山神女,欣然前往。同为神女,竹隅女王,玉清神女房素,贵妃礼聘入宫。亦当执掌,“三坛”之一。
远眺九重皇宫,玲珑剔透,巧夺天工。饶是巫山神女,亦不由动容。
巫山门下,早已叹为观止。
“‘玲珑天宫’,所言非虚。”数年不见,大乔已落落初成。
神女语透深意:“入宫可乎?”
小乔不解其意:“可也。”
大乔似有所悟:“姊妹为媵乎?”
神女轻轻颔首:“然也。”
二乔虽无言,然心意自明。
北都临乡,十里京华。
此情此景,别开生面。与终年立于巫山石室,俯瞰浩渺如烟,人迹罕至,云梦大泽。可谓,天壤之别。
巫山神女,一时神游天外。
蓟人常言,天下都北。自是空穴来风,绝非无的放矢。河北因蓟而兴。皇上将蓟国之一切便利,放之四海而皆准前,悉先放之于河北。河北上自宗王,下至黎庶。皆通行《蓟法》。历经多年向化,无不深得其利。世家大族,相继瓦解。爵民兴盛,势不可逆。
《圩田制》下,分户不析产。试想,即便世家大族,亦有贫富之分,大小之别。大家豪门,与小家寒门,天壤之别。且遵循二八规律。一门之中。小家八成,大家二成。八成皆分户。余下二成,纵有良田千倾,无人耕种,如之奈何。
或有人言。天下大乱,必有流民北上。须知,流民亦户户一顷良田,行三十税一。谁人愿为佃户,受大族盘剥之苦。田荒一季,依法论罪。更加,寄田券,寄舱券,助推如约获利。经商利百倍,十倍于种田。河北豪强大姓,何所为。不言而喻。终归,王法在上。
目无王法,寸步难行。
海市入港,旗船泊位。
王宫车驾,已恭候多时。
皇上遣媵妃田圣相迎,亦不失礼节。
“车往何处?”登车时,神女轻问。
“南宫凤梧馆。”田圣笑答。
小乔稚气未脱:“闻仙门多入云台观,四海仙馆。”
田圣答曰:“太皇太后言,神女不可与仙门等同。”
巫山神女,美眸生烟,心中大安。
。
1。201 机关大都
皇上后宫,已改美人,尊太夫人。仙门久授不孕,无从母凭子贵。多为太夫人。唯上元、云华等,寥寥数人,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加尊媵妃。母凭子贵,媵再尊贵。仙门之中,为贵妃者,凤毛麟角。唯筑紫女王一人。
筑紫女王,号神女巫。先祖乃先秦时东渡。家传仙术,亦出鬼道。
先时,张鲁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或可证,筑紫女王巫术,乃出先秦方术。因兼鬼道,位又最尊。故皇上命筑紫女主,统御三殿女仙。执掌观天阁。
然,瀛贵妃,非因仙术得宠。筑紫女王,为东瀛列岛共主。列岛国主,多以筑紫女主,马首是瞻。皇上有意,台与长公主,继筑紫女主之位。如此,女承母业,持续向化。东瀛列岛,并入汉土,当无出意外。
换言之,瀛贵妃位尊,乃因身兼家国利益。
巫山神女,并无寸土陪嫁。王太后却贵礼相待。乃因与皇上,有救命之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何况“大恩不言谢”。此亦足见,太上皇家行事,兼顾家国天下。
先前,田圣出使云梦巫山。神女门内诸事未了,故未曾同返。今随海市北上,故泊于南港。需经通街,穿南港闹市。
先前,因省城门候,故王都八门,皆由护国上将军,各营所辖。扩建后的蓟王都,增设左右二水砦。称八门二砦。蓟王尊太上皇帝。遂增至十二城门,各三门道,左进右出。中门对御道,轻易不开。并立十二城门候。“城门每门候一人,六百石”。
十二城门,皆有明渠环绕。兼有坞堡,扼守桥头。效仿函园九坂坞。经南港入临乡,需坞堡并谯楼,同时落桥,车马行人,方能通行。
皇宫车驾,驰行御道,直入中门。此时,天光大亮,红日喷薄。城中五彩斑斓,绚烂盎然。高楼林立,绿树成荫。油壁香车,怒马鲜衣。
街巷纵横,路嵌槽轨。车马往来,列队成行。更有巨大舫车,载满游人。一里一亭。既是邮亭,又是报亭,更兼车亭、梯亭。过街天桥覆道,可由天梯上下,通往上层天街。水绿琉璃,大行其道,反宇盖载,激景纳光。平座窗台,遍置缶景,花团锦簇,鲜艳欲滴。
绕行街心。忽见前方,因故拥塞。便有亭卒,搬动“转车盘机”。轨路竟徐徐转动,行二次拼接。避开拥塞,绕行通路。巫山神女,一问方知。北都四通八达,道路纵横。槽轨皆如棋盘,可任意拼接变轨。
轨路一出,泾渭分明。车马列队,井然有序。此乃儒家大治之风也(注①)。
此技,乃将作寺良工,精研广宗机关城所获。国令黄承彦取名:机关轨路。
北都安车,皆前后四轮。前轮小巧,用于转向。后轮硕大,用于载重。四轮更利停泊。更有甚者,轨路无需橡胶,亦平稳舒适,轻便迅捷。诚然,铺设清钢轨路,耗费巨大。“银炭高炉精炼术”大成,助推清钢产量暴增。皇上足有余力,铺满全城。时下,郡治皆已动工,增筑机关轨路。稍后再增县治,乃至五百城港。更有甚者,城港之间,亦有轨路相连。
或有人言,此乃好大喜功,炫富之举。实则不然。
将作令苏伯上报。蒸发机关器(酒精蒸汽机),马钧、诸葛亮等人,已窥得门径。待蒸汽机车,应运而生。试想,舫车舍畜力,改蒸发机动,再行前车接后车,便是城内轨道列车。而城际之间,便是后世蒸汽火车。
皇上未雨绸缪,轨路先铺。
窥一斑而知全豹。机关之利,处处可见。言北都临乡为机关大都,亦不为过。
皇宫车驾,一路无阻。穿行内外城郭。驶入宫门。
玲珑天宫,近在咫尺。方觉巍峨高耸,气势逼人。试想,一里之回,九重错落。好比,蜃楼海市,身临其境。可望而不可即,忽变触手可及。忽生隔世之感。心中震撼,无以复加。更加九重之上,迎仙台,集仙殿,唾手可得。乱世容身,已属不易。更与东王父,朝夕相伴,福莫大焉。
升南宫凤梧馆,入祥凤东舍。
祥凤之意,出《淮南子·泰族训》:“故精诚感于内,形气动于天,则景星见,黄龙下,祥凤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溶波。”
与之相隔,便是西舍。舍中所居,正是前任中书令,赵娥。
九九重阳。当以贵妃之礼,聘入家门。闻另有竹隅女王,玉清神女房素,亦行贵妃之礼,与巫山神女同嫁。三贵妃同日而嫁,本就是家门幸事。不料日前,皇上不等加尊太上皇帝,便出王命。以王后之礼,聘娶二宫太皇。皇上已除董姝,窦妙,太皇太后尊号,改尊皇英太后。又因彼时曾分居永乐、永安二宫。故宫中又称,永乐、永安二太后。皇上已命京兆伊,于长安宫中,改筑永乐、永安二宫。待迁都长安,为其栖身之所。
此亦坐实。皇上并无,出尔反尔,自食其言之意。
凤梧馆中所居,皆是宫妃亲眷。如永安窦太后母,亦久居馆中,往来西宫,颐养天年。另有窦太后姑(窦琼英)先为贵妃。此,亦符“姪从姑嫁”之媵制。
话说,“密室三药”之一,何贵妃母舞阳君。今已出家,遁入仙门。了断红尘,方外之人。语出《庄子·大宗师》:“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言指,出脱世俗礼法之外。
稍后,若假西王母之命重返。授皇上以玄素之术。亦无可指摘。
再思宫中传闻。皇上远征身毒,唯舞阳君伴驾西行。昆仑山下,王母不请蓟王。唯使舞阳君,登瑶池墉宫。许,西王母,别有深意。
彼时,舞阳君诚邀董姝,窦妙,同赴瑶池。却被二人婉拒。
此中真意,唯皇上可知也。
西王母究竟何方神圣。能否入东王父后宫为帝后。执掌天下女仙,犹未可知也。
1。202 名分先立
重阳大婚之后,皇上当君流十万里。
数月之期,日新月异。国中署寺上下勠力,务求万无一失。
虽直入凤梧馆。然礼不可废。稍后便有馆中侍医、官婢,鱼贯入内。行蓟宫仪。首当其冲,录入诊籍。无出意外,俱合法相。巫山神女派,由上古传承至今。门内自有,内媚外秀之法。试想,虞姬帐中,内辅霸王。又岂无房中之术。
便是充作媵从,江东二乔,亦不逞多让。二乔尚未及笄,先得名分,不及侍寝。循例,媵从为美人。皇上改美人为太夫人。二乔虽年幼,然位高且尊。试想,便是当今天子,亦需执晚辈礼。太上皇帝之妃,自是长辈无疑。
闻神女入馆。皇上亲往探视。
神女受宠若惊。不及薰蒸湿发,急忙更衣出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