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在少年心中。牧羊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完全能理解的蔡邕,这便轻轻颔首:“既如此,你可待羊群归牢后,再来学坛。”
“马超拜谢恩师。”马超岂能不知学问的重要。既许他放完羊后再入学坛。两全其美,自当感激不尽。
“好,好,好。”将千里驹收入门下。蔡邕甚是欣慰。
牵着父亲手的小蔡琰,更是好奇。记得上次阿爹连说三声好,还是收顾师兄入门时。
“骑术何人所授?”蔡邕又问。
“无师自通。”马驹儿如实回答。
“可习过武艺?”蔡邕再问。
“会些家传招式。”马超再答。
“好。明日牧羊后,且来学坛。”留下句话,蔡邕这便转身离开。
待走远,陪他同行的崔寔。这才笑问道:“伯喈何故喜大忘形?”
“子真兄岂能不知。”蔡邕笑言:“前有黄叙,后有太史慈。皆拜在他人门下。今我门内亦有千里马,焉能不喜!”
“呵呵……”崔寔抚掌大笑。名士斗而不破,果然如此。
远远听闻马超拜得名师,超母更是喜上心头。也不去打扰,这便自行返家,为马超打理入学事宜。
普通人家,子弟入学,虽费用一概全免,可这拜师礼,却是少不得。
“马驹儿,原来你有名字啊!”潘獐儿忍不住叫道。
“此名多半不用。”马超吁了口气。对自己的身世,马超不想过多提及。转而问道:“现在去哪?”
“去寻豆丫姐。”朱獾儿脱口而出。得偿所愿,自当第一时间去献宝。
此时,豆丫姐多半在义舍帮忙。四人这便有说有笑,赶往楼桑。
义舍凸立在清溪岸边。紧靠蓟王宗祠后院。乃是医学馆最醒目的建筑。楼桑八景之一的青池漾月,便在义舍前的水池内。多次改扩建的医学馆,内设义舍、病院、医校、诊所、畜监、药房、精舍,等诸多附属建筑。学治、防治,研制,多管齐下。
胡人、羌人,举族而来。蓟国能免遭大疫之灾,已升级为蓟国医学院的华大夫一众医官,居功甚伟。
和所有劳苦功高的家臣一样。华大夫亦从医令,荣升为国医令,秩千石。
除此之外。刘备又将蓟王宫中庶子,门大夫、擢升为千石俸。与洗马、舍人、行人区分。最低一等为门客。食俸四百石。
国医令华大夫领食双千石俸。亦是高薪。
国医令,可比太医令。
《后汉书·百官志》有载,今汉设太医令一个,职掌医政,秩六百石;药丞、方丞各一人,药丞负责药政事宜,方丞职司方剂配制。其编员为“医二百九十三人”,“吏十九人”。
此外,还设有尚药监、中宫药长、尝药太官之职,皆由宦者充任。
蓟国宫中无内官。
故王宫中的医官,如尚药监、中宫药长、尝药太官,皆有女侍医或宫女充当。名字也做了相应更改:尚药监、宫药长、尝药官。
皆由国令士异负责。隶属于女官体系。
换句话说。在蓟王宫,以士异为首的女官,完全取代了宦官的职责。
如此一来。宦官乱政之毒瘤,便不复存在。
然有利有弊。
女官如何妥善安置,又成了新的顽疾。
一二年无妨,三五年也还好。十年、二十年,当女官青春不再。又当如何?
若许她芳年嫁人,焉知不会受夫家影响。心生私欲杂念,进而在主公和主母面前,煽风点火,妖言惑众。
这其中,首当其冲便是国令士异。如何安置,刘备需慎而又慎。
言归正传。
四人未到,名声已传到。
见四人皆无恙,刘蔓方才松了口气。既担心气恼,又颇多感动。
正如朱獾儿所说。礼物的价值,在于情意。而非本身的物价。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说的便是这个理。
自己努力挣来,远比从家中索取。来的珍贵。
虽从物价上说,两支西域珠簪别无不同。但对少年和刘蔓来说,却足够珍贵。
“此马有疾。”声音来自身后。
“见过洗马。”四人这便行礼。
说话之人,正是苏双。比起刘备初见时,弱不禁风的孱弱少年。今已长大成人的苏双,圆润健硕,和风徐来,一身贵气。
见马驹儿目光不善,苏双微微一笑:“马主是何人?”
“是我。”张郃急忙上前:“敢问洗马,马有何疾?”
“许是肠疾。”苏双笑道:“何不牵去畜医监。让良医诊治。”
“还有给马看病的医生?”张郃一脸的不可思议。
“蓟国称万马之邦。如何能少得了良医。”苏双笑答。
“那,有劳洗马。”张郃肃然行礼。
“随我来。”苏双年纪不大,少年时又曾混迹于马市,自当平易近人。
“如何?”潘獐儿忽在马驹儿耳边低声道。
“什么?”
“我说,豆丫姐的夫君苏洗马。”
“尚可。”马驹儿轻轻点头。
这个年纪的友情最纯粹。三人皆不做他想。只需对豆丫姐好,自然无话可说。
“这下放心了吧。”朱獾儿亦笑。
“且走着瞧。”想让马驹儿完全相信,苏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天真烂漫,心有牵念。
少年,本就该是这个样子啊。
洛阳,将军府。中庭三楼书房。
刚刚施完第二副药的刘备,轻手轻脚。将血染白绫,气若游丝的安若水,放平榻上。
大王少食虎豹,本就悬钟后顾,异于常人。又受七丸虎狼猛药一激。顿时狰狞毕露,虎踞龙盘。
安氏姐妹未经人事,又施约束之药。其中艰险,可想而知。
刘备虽极力克制。奈何余毒未尽。安若水仍遭重创,昏睡不醒。
万幸。貌似比第一副药,情况好多了。
症状一次比一次轻。
倒也符合药理。
若如此,何不将身强体健的,亚马逊提前?
嗯,说干就干。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九天神皇:
1。24 犁种宿野
秋高气爽。衣不沾身。
本是洛阳一年中最好的时节。约三五好友,外出游猎。正当时宜。
奈何蓟王却深居简出,闭门谢客。
犹如深闺待嫁。
俗话说如人饮水,苦乐自知。好在将军府丞贾诩以降,接人待物,未曾有失。否则左邻右舍当真要起疑。大将军是否变生肘腋,乐极生悲。
听闻主公断断续续只吃进两副药。贾诩等人心忧不已。本想入中庭谏言,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该说的,七如夫人自已说到。主公乃当世人杰。一意孤行,必有所忌。臣下确实不好多言。
今日一早,主公召亚马逊女王。询问入选六人中,谁人战力最高。
女王脱口而出:铁臂·伊丽娅。她掷出的标枪,能击穿盾牌。
石锚·阿希瓦娅。她的锁体术能绞杀一头成年牦牛。
刘备大喜:可否先派此二人施药?
遵命。
女王这便去安排。转身出屋前。又忍不住提醒道:古老的锁体术,是先祖为绞杀而创。亚马逊一代一代传承。早已融入血脉。贵霜人将我们贩卖为奴,本为欢愉,却无人得逞。正因此术……
言外之意。主公还是不要以卵击石的好。
刘备却笑道:行与不行,一试便知。
话已至此,女王还有何好说。这便转身去安排不提。
之所以,亚马逊女战士争相举手,踊跃报名。正因此乃为给主人拔毒。而不仅仅是愉。
合气是为治病。还有比这个更好的理由吗?
亚马逊义不容辞。
试想一下。贵霜人攻破亚马逊部落后。能够逃脱屠杀,并被贩卖为奴的女战士。自然个个貌美。那些长相一般及以下的女战士。皆未能逃脱被屠杀的命运。
只有长相姣好,身材健美的女战士。才有被贩卖的价值。
有价值,才能免死。
换句话说。女战士在抵达遥远绿洲前。贵霜人已为刘备先行挑选。最后的三百位亚马逊。各个金发蓝眸、肤如凝脂。体态欣长,风姿约绰。乃是亚马逊一族硕果仅存的菁英。
定居遥远绿洲的十余万贵霜奴隶,甚至开始信奉亚马逊。此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她们确实外表出众。被认为是力与美的化身,受顶礼膜拜。
收到女王的告知。铁臂·伊丽娅和石锚·阿希瓦娅,联袂而来。入中庭,洗漱更衣。施以内外约药。登三楼书房,为主人拔毒疗伤。
时间分秒流逝。
亚马逊女王,从最初的满心担心、大半疑虑、半信半疑、将信将疑、不可尽信。心情如过山车一般,不停变化。
天空露白到日上三竿。又到日盈中天。再到夕阳西下。
房门终于开启。
铁臂·伊丽娅和石锚·阿希瓦娅双双被抬出。
亚马逊女卫急忙围拢上来。
见两人浑身松软,气若游丝。锦褥下隐隐透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女王的猜测被瞬间坐实。却又不甘心的问道:锁体了没?
两人轻轻点头。
然后呢?
两人的表情已说明一切。
锁体失败。
何止女王。所有的亚马逊女卫皆已惊呆。
目视两位同伴被女侍医合力抬下去清洗包扎。高等女祭司安娜塔西娅,仍难以置信。
天下真有如此神奇的药膏?
倒是女王一语中的。
神奇的不是药膏。而是主人。
为狩猎而生的亚马逊。身体强健,远超常人。为二人善后的女侍医传回的消息,让刘备大为松了口气。
这便放手施为,依次用药不提。听闻夫君按时施药。七位小姐姐终是放心。又作主将减到十副的药量,重归满月。亚马逊再行抽签。甄选二十人。
女王依然未能入选。
整整一个雏菊绽放,流金似火的七月。大将军全用在拔毒疗伤。
随着施药不断进行。
从一个个竖着进去,横着抬出的亚马逊口中说出的支离破碎的信息。渐被众人拼凑完整。
亚马逊女卫,无人再怀疑主人的撑霆裂月的强势。敬畏之心开始蔓延。征服与被征服,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又听传闻。主人的先祖,有一百二十个子嗣。
亚马逊女卫开始争相侍寝。便是女王,亦无力阻止。
主人却恪守礼法。除去用药,未动侍寝亚马逊分毫。
天灾不断的大汉。今年似格外太平。整整一个七月,除“有星孛于太微”外。别无祸事发生。
就连一直未能攻克的板楯蛮亦偃旗息鼓。不再复反。
朝堂内外,难得有片刻安宁。甚至陛下欲起四百尺千秋观的御旨,亦无人可用灾异来反对。
蓟国至上而下的国政体系。亦被家臣们合力搭建完毕。
官员的升免调动。民情的勾通疏解。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城池的规划改造。旱地改水田,野地种苜蓿。诸如此类。生活的诸多方面,皆以临乡为模板。迅速推进统一。
尤其是雍奴长钟繇。领治下民众,犁种宿野,通渠圩田。民情一日千里,气象为之一新。因洪水四处逃难,远避他乡的雍奴民众,纷纷重归故里。
吏治在五县中,名列第一。
与刘备的手书中,两位国相不约而同,皆提及钟繇之名。
合气拔毒已到攻坚克难,决胜之机的蓟王刘备,不由大喜。
亲下王命。赐钟繇王宫行人一职。领食双俸。
钟繇上疏拜谢。
书中提及欲在雍奴圩田千里。刘备欣然点头。
若能圩田千里,“尽水陆之利,稻收丰衍。”何止北境,天下皆得以周赡。
如此治世良才,自当大用。刘备又命吕冲魏袭遣一队绣衣吏,守护钟繇左右。谨防被奸人所害。
由一生二难。由二生四亦难。正如刘备年少时屯田。然一旦封国。临乡一地足以带动五县。
蓟国屯田若成,活天下万民在望。
胡姬酒肆。
二楼雅座。杨奉步入屏风,见一人正自斟自饮。
这便双眼一亮:“郭大哥!”
“杨贤弟。”那人起身相迎。颇为魁梧雄壮,更显孔武有力。定是位知名豪杰。
“许久未见,大哥可好。”杨奉急忙抱拳行礼。
“愚兄向来如此,闲人一个。”那人亦抱拳回礼:“倒是听闻贤弟,谋了个好出身。真羡煞旁人。来来来,你我兄弟,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郭大哥哪里话。”被拉着落坐,杨奉作势欲起:“小弟这便去向主公引荐。定让大哥得偿所愿。”
那人又把他一把按住:“此事先不急。且与我满饮此杯。”
“大哥请。”
“贤弟请。”
1。25 人艰不拆
“好酒。”一杯饮尽,那人不由赞道。
“此乃十年陈松泉酿。算不得什么好酒。”杨奉为那人斟满:“此间美酒,当属翠玉琼浆。乃是入贡之物。”
“愚兄确有听闻。却未尝得见。”
“贤弟做东,请大哥畅饮。”杨奉唤来酒家保,耳语数句。须臾,琉璃瓶盛装的翠玉琼浆,便被好妇奉上。
见胡女甚有姿色,那人不由笑叹:“贤弟果然今非昔比。”
“自家兄弟,岂是外人。”杨奉面露得色:“主公待我等如爪牙心腹,自当以死相报。”
“贤弟,言之有理。”那人眼中厉色一闪而过。只顾斟酒的杨奉却未能得见。
酒过三巡。杨奉这才想起:“且不知大哥此来洛阳,所为何事?但凡有用到小弟之处,尽管开口。”
“无事。不瞒贤弟,先前愚兄贩盐为生。得罪了河东当地豪强。几场厮斗,各有损伤。那人却狗仗人势,买通官府。几场官司吃下来,愚兄家财散尽,只得远避他乡。领众兄弟来洛阳乞食。”
“河东盐商仗势欺人,弟亦有所闻。大哥如今暂居何处?”
“众兄弟皆在东郭粟市栖身。”
杨奉一听便急了:“大哥乃世之豪杰。岂能去做苦力。且随我回府,主公自当重用。”
“贤弟且慢。我等兄弟自在散漫惯了。且又有官司在身,岂能连累贤弟与大将军。”
见杨奉仍要强劝,那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