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喏!”众人这便起身离去。
女巫亦起身,却听女豪自帘后说道:“许师且留下。”
女巫浑身一颤,便又匍匐在地。
待众豪帅皆离去。王庭只剩二人。女豪这才开口:“小姑年轻时敢爱敢恨。为不与所憎之人成亲,竟不辞而别。数年后,携女而归。山外之事,虽闭口不提。却再未离开王庭半步。今日之事,可与往事有关?”
女豪话音落地,便有哭声响起。
须臾。巫祝止住哭声,仰面答道:“大豪既已知晓,又何必再问。”
“负心之人,何其多也。如同‘人有善恶’,又岂能以羌汉区分。”女豪言道:“将家母夫、子,尽数驱来王帐,小姑可是忧心,我亦步你后尘。”
“正是。”巫祝切齿道:“汉人,终不可信。”
“我等族人蛰伏山中。忍受酷暑寒冬,与野兽为伍。然山外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且问小姑,我等还能藏身多久。若如今日这般,大兵压境,又当如何与敌?”
“我等百万之众,又有河曲良马。游牧行国,有何不可。”巫祝索性道出心声。言外之意,“打不过,躲得过”。
“背依雪山,面前大河,头枕西域,脚抵巴蜀。举目四望,皆汉域绝境,又能逃到哪去。”女豪言道:“如你所言,百万族人,东躲西藏,如何保全?”
“悔不该收纳逃难东羌,坐拥百万之众,被汉人惦记。”巫祝恨声道。
女豪一声暗叹。这便言道:“此去出使,当以大局为重。切莫因小失大。害了家人、族人性命。”
“遵命。”巫祝挣扎起身,自行离去。
待大帐无人。女豪这便起身,搬动机关,将等在密道内的戏志才等人放出。
“女豪果是‘女中豪杰’,志才钦佩。”戏志才肃容行礼。
“戏丞谬赞了。不过是行作壁上观,待价而沽罢了。”都是聪明人。女豪无需隐瞒:“自母亲为大豪始,大汉便与东羌时有争斗。时边郡乱战不休,无一日消停。我部乘机吸纳许多逃散部族,日渐壮大。那时年幼,不知母亲何意。今时今日,茅塞顿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壮大己身,无非是让刀俎难以盛下。如此,或可不为鱼肉。任人宰割。”
“女豪之心,我已尽知。”戏志才一声长叹:“不知女豪,可愿效仿西域五十五国,与我家主公结亲?”
女豪眸生异彩:“若两家能结‘秦晋之好’,百万钟羌,十万精骑,当为蓟王所用。”
“只是…”戏志才有言在先:“我主英雄了得,女豪当与诸夫人共处,不可再行族中陋习。”
女豪笑道:“戏丞且安心。我至今仍是完璧之身。饶来的夫、子,便是我母亲,亦不过充作摆设,掩人耳目罢了。”
“如此,甚好……”
“听闻蓟王祖上,中山靖王有百二十子。不知可有此事?”
“正有此事。”
“又闻蓟王有七十妃,三百零一女御卫,不知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
“再闻蓟王身长八尺,玉树临风,文武双全,悬钟后顾,不知真否?”
“这……”
“阿嚏——”
冰雪城障,中军大帐。刘备忽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芙蓉暖帐内,女王希雷娅闻声起身。一时春光无限好,折花正当时。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九天神皇:
1。79 别开生面
作为“不战而屈人之兵”计策的平衡。“和亲”自是上佳之选。
如此一来。缔结盟约的汉羌双方,皆能保持一种情理和道义上的“均势”。
若只是签订“城下之盟”。为取信蓟王,钟羌必出人质。且需是身份高贵之王族。故而,女豪以‘不为鱼肉’,与戏志才讨价还价。将“人质”,升级为“结亲”。
抛开个人荣辱,就事论事。“和亲”乃是最高等级的“人质”。
结盟双方,因和亲而彼此信任。若能诞生血脉,则亲上加亲,盟约更进一层。
女豪与戏志才,皆足智多谋。事关百万族人生死存亡,福祸安危。无需做小女儿姿态。开诚布公,商定结盟条件。至于蓟王其人如何,长短多少,不过是大势已定后的“饶头”罢了。
一切正如女豪所言:“作壁上观,待价而沽”。言外之意:戏丞且看,我百万部众,十万精骑,作价几何?
戏志才“闻弦歌而知雅意”,便替主刘备开出高价:二家结秦晋之好,不知女豪意下如何?
善。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
如此,汉军自退,羌人出山。光复西海,辟土开疆。再纳河曲良马,高原牧场。待一切尘埃落定。
皆大欢喜。
问题是,蓟王同意否。
十万羌骑,百万羌人。兵不血刃解西羌之患。
大局当前。蓟王当作何选。想必,不出意外。
翌日。心事重重的一众羌豪,重聚沼泽王帐。
忽见帐内有数张生面孔,众人颇有些面面相觑。女豪何意?
万幸,女豪亦未让众人久等。
这便引荐:“此乃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麾下,西域都护府左丞,兼领蓟王宫庶子,戏君当面。”
“戏贤,见过各位豪帅。”戏志才起身长揖。
众豪帅及王庭女巫,亦起身回礼。
竟是与李儒并列的蓟国谋主。此人,乃蓟王心腹肱股重臣!
“戏君代蓟王出使,欲与我部结‘秦晋之好’。”女豪开门见山:“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虽极力遮掩。可王帐内凝重的气氛,却随众人收放自如的心情,涣然冰释。
连光线都为之一亮。
“婚姻大事,不可儿戏。此……事关重大,当从长计议。”便有白发羌豪,起身答道。
女豪微微一笑:“老叔祖,言之有理。”
兵临城下,还装腔作势,又为哪般。你行将入土,死不足惜。而我等却有大把年华。难不成要与你陪葬。便有一中年羌豪起身言道:“此乃天赐良缘,大豪何必见疑!”
“正是,正是。”与会众人,纷纷颔首。脸上挥之不去的喜色,如同自己出嫁一般。
这便是我钟羌男儿。帘后女豪,含笑不语。心中却徒生一丝悲凉。
有道是猛虎入群羊。便有十万兵马,百万之众,奈何皆贪生怕死,怯懦苟活之辈。又如何敢捉刀,与蓟王一决雌雄。
众人言行,皆入眼耳。戏志才却低眉垂目,不置一语。
汉羌争斗百年。今汉虽病入膏肓,然余威犹在。纵然有百万之众,亦不敢忤逆煌煌天汉。
听你一言,我一语。聘资分文不取,还倒贴牛羊仆从不知几许。先前老叔祖怒从心生,这便拍案而起:“敢问上使!”
怒吼如雷,震的王帐嗡嗡作响。
“长者,何事相问?”戏志才和煦一笑,面色如常。
老叔祖这便收拢怒气,瓮声问道:“既是结亲,当行聘娶。蓟王可有礼单?”
到底是自家人,知道心疼后辈。帘后女豪亦不禁心生暖意。虽是城下之盟,却也不可草草了事。让天下人耻笑。
戏志才以手指心:“礼单在此。”
“愿闻其详。”老叔祖抱拳。
“铜钱一亿,名产千车。筑城一座,为汤沐邑!”戏志才脱口而出。
“嘶——”众人齐吸一口沼泽热气。
“需是大钱一亿。”涨红了头颈的老叔祖,仍强出声。
“自是蓟国上币,四出文钱。”戏志才越发和煦。
“千车名产,丝绸、蓟茶,断不可少。”老叔祖又道。
“丝绸、蓟茶皆满百车。”戏志才笑答。颇多不值一提。
“筑城不可距我种辈过远,不好收钱。”不知为何,老叔祖说着说着,竟已泪流满面。
帘后女豪感同身受。一时珠泪滚滚。挣的不是钱,而是骨气脸面。
“便在西倾山附近,筑一大城。内外三重,横竖五里。可住十万,一切税赋,皆归女豪所有。”戏志才肃容下拜。
想想并无不妥,老叔祖这便起身,冲帘后言道:“启禀大豪,蓟王一片真心,便,嫁了吧。”
“唉。”女豪轻轻顿首。《说文》:“唉,应也。”
所谓城下之盟。出自《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意为敌人兵临城下,被迫签订的屈辱盟约。然作为胜利一方。戏志才却替刘备开出远超羌人认知黑洞的高价。便有尊重之意。此,亦是道义。
刘备若知,必不会怪罪。
比起平羌大计,帝国三兴。些许钱货,个人荣辱,又算的了什么。
然戏志才唯一担心,便是洛阳朝堂。王爵妻妾不过四十。蓟王之所以能有七十妃,因其中五十六妃,为陛下赐婚。既是陛下所赐,便不存在僭越之嫌。然若再行聘娶,便是僭越。
简而言之。若想与钟羌和亲。亦需经陛下赐婚。且,以后凡收入后宫,皆要陛下首肯。不然,皆是僭越。
轻则削县,重则除国。
再细思量。似也并非绝难……
冰谷障城,中军大帐。
将戏志才手书细细读完,刘备遂递给身旁李儒。李儒双手捧过,越来越惊。书中紧要处,逐字斟酌,领会其意,这才转交荀攸。
待荀攸看完,李儒这才开口:“主公……意下如何?”
“二位府丞,以为如何?”刘备面色如常。然正如蓟王少时,吕冲以肺腑之言相告魏袭。我等皆是主公手中之刀,然却不可替主捉刀。且不闻“不告而取,谓之窃。”戏志才代主定婚事,犯了人臣大忌。
比起风轻云淡的李儒,荀攸已冷汗涔涔。
这便抢先言道:“志才之心,可昭日月。主公切勿怪罪。”
刘备轻轻颔首:“志才为人,孤岂不知。上兵伐谋。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少生兵祸,亦是孤之所愿。只是孤身系万民。所谓‘一发而动全身’。一举一动,需合理合规,不可恣意妄为。婚姻大事,又岂能不告而娶。当问过母亲、义父、义母,还需发妻接纳为宜。即便如此,仍需得陛下赐婚。当中凡有差池,此事无成。如何能先应?”
“所谓‘先礼后兵’。可将左丞许诺铜钱、名产,先行送到。许以重利,以安其心。和亲之事,再徐徐图之。”不愧是李儒。
“如此,也好。”刘备这便点头。
1。80 汉羌联盟
辅汉大将军,蓟王刘备与钟存羌大豪结亲的消息,风传陇右。
时下风俗,多参照汉礼。便是羌人亦大同小异。乃至于“(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虽形式各异,亦多雷同。
所谓事急从权。究竟二人五行相生还是相克,八字相冲还是相合,皆无所谓。
一言蔽之:好不好,都是他了。
对百姓而言,结婚为结亲。对世家而言,结婚如结盟。而对蓟王和女豪而言,更是“羌汉联盟”。
一亿四出文钱,先行送到。
毕竟是土著部落,没见过世面。只怕用琉璃宝钞不好糊弄。于是刘备真就送来一亿枚,沉甸甸的四出文钱。
这天一大早。长长一队赀库专属押运马车,披红挂绿,张灯结彩,停在王庭沼泽边。厚厚的装甲车厢,徐徐开启。黄橙橙的铜钱,立刻闪瞎人眼。
白发羌豪老叔祖,闻讯赶来。领着“豪夫”、“豪子”,还有众多亲族,搬钱入库。
竟足足搬了一整天。
空荡荡的钱库,堆积如山。看得围观羌豪,无不红眼。
“一家婚,百家喜。”王庭内外,皆喜气洋洋。欢天喜地。
所谓无铜身轻。又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轻重如何拿捏,或便在这“孔方之间”。
一缗千钱。一亿钱便是十万缗。赀库属吏交割完毕。这便找老叔祖签字画押。临行前又道:千车名产已从蓟国发来。路途遥远,还需些时日。
好说。
有一亿钱垫底,还怕你家蓟王跑了不成。
所谓真金白银,空口白牙。一亿入库,左右无不艳羡。还有谁敢看轻我家大豪。
口说无凭,铜钱为证。这门婚事,怕是板上钉钉,煮熟的鸭子再也飞不了了。何时米粒入瓮,煮成熟饭?
不急。
先养精蓄锐,存足督亢粳米。定要蓄势待发,颗粒归仓。
羌人虽狡诈多疑,却也重情重义。
送完“纳采之礼”,都护府大军退避三舍。重开西倾路径。蓟国良匠入西倾山,实地测量,寻址筑城,为女豪造汤沐邑。一切皆如戏志才所言。
戏志才,亦作为“典婚使”,常驻王庭。安排婚礼各项事宜。刘备又遣一队绣衣吏,从旁护佑。
所谓“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料想,也无人敢动戏丞分毫。
先行而后效。被张飞小胖掠来的烧当贵女,亦长伴女豪身侧,或充作陪嫁的媵妾。亦未可知。
蓟王与女豪结亲,既堪比汉羌同盟。如何能不隆重。
百万钟存与蓟王结盟,可想而知随宋建谋反的三十六部西羌,该有多悔不当初。
为何?
钟存潜伏于背,蓟王虎踞在前。上下夹攻,烧当、参狼、白马诸羌,如何能挡。
忽闻幕府前军校尉,蓟王二弟关羽,攻占龙耆城,掌控西海,断北上归路。聚拢在归义城附近的大小羌渠,一日数惊。
大势去矣。
再冥顽不灵,顽抗到底。唯有死路一条。
先前撺掇宋建扯旗造反的大小羌渠,又齐聚归义城。苦口婆心,劝他归降。
宋建沉思后,言道:“蓟王向来恩怨分明。只除首恶,从众放归。诸位渠帅,怕是安全无虞,奈何我一家性命,如何得保。”
“这……”众渠帅哑口无言。宋建言之有理。
“将军以为,又当如何?”句就羌渠滇吾,这便问道。
“先前我与韩遂等六人,揭竿而起。三十六部先零别种,亦有十万之众。蓟王并未与当中一人结为姻亲。因何结亲钟存?”宋建转而问道。
“钟存百万之众,十万精骑。霸河曲草场,良马。又占西倾山,再溯积石山。牛羊遍地,骡马成群。乃诸羌之冠。”便有羌渠答道。
“一句话,还是实力使然。”宋建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