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线锦鲤逆袭攻略-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寻找适当的参照物制造反差感,刺激消费者购买目标产品!”屠豪打了一个响指,PPT上出现了酷似餐厅菜单的图片——
“比如,一份牛排98,而带沙拉、例汤和甜点的牛排套餐108,二者一对比,你更愿意选择哪一个?”
独教授没有丝毫犹豫:“当然是套餐,明显更划算!”
屠豪晃了晃手指,讲出其中的套路:“买的永远不如卖的精,其实那类牛排成本价最多50块,标成98块就是为了和套餐价格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通过这样的方法诱导顾客购买套餐。”
“你的意思是…要搞成套餐卖吗?”独教授觉得实现起来颇有难度——
“把羊蝎子和什么东西拼在一起搞套餐才合适呢?”
屠豪的想法暂时还没有成熟:“套餐似乎不大合适,不过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商业思维,容我好好琢磨琢磨。”
“李白斗酒诗百篇,咱俩也搞点小酒喝喝,说不定就有灵感了!”独教授兴起欲小酌——
“去酒柜帮我拿瓶酒,要剑南春,那可是盛唐时期的宫廷御酒。”
“我酒量一般,红酒还行,白酒…”屠豪刚站起身,创意的好点子就破脑壳而出——
“唐朝人有没有用红酒做过菜?”
。
128。雅骨铮铮
“红酒炖雪梨!”景栗远程get到了土豪鲜肉的创意,说出一道她会做的快手菜。
大厨老张疑惑:“红酒是什么酒?”
“就是葡萄酒,用酒炖雪梨,您吃过吗?”景栗说着拿起一旁的大鸭梨,在手上抛了抛。
大厨老张摇了摇头:“葡萄酒和梨,味道不搭吧。”
景栗拿起小刀开始削梨皮,并说道:“准备葡萄酒、冰糖、桂皮和丁香,我为你们做一道葡萄酒炖雪梨!”
“老奴来切吧”,祝妈妈接过了刀,心中满是疑问:“小姐,您怎么突然开始做这些奇奇怪怪的菜了?”
景栗再次发挥自己的编剧才华,挑了挑眉毛神秘兮兮地说道:“最近有神仙入我梦中指点,教了我几道可以振兴凤临阁的新菜!”
“红酒炖羊肉也好吃,我让朋友帮忙去找秘方!”屠豪说干就干,立刻发微信联系好友,并提出新想法——
“可以同时推出两道新菜,一是红酒炖羊肉,一是羊蝎子,把二者的价格差拉的大一些,来下馆子的人大多吃惯了羊肉,可是现在整个长安城的羊肉都涨价了,唯有羊蝎子便宜,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消费者必定会抱着尝试的心态选择羊蝎子,从而爱上羊蝎子!”
不得不承认,尽管土豪鲜肉看似吊儿郎当,不过商业头脑非同一般,妥妥是事务所的财富担当。
景栗在米黄色的小砂锅里放入雪梨片和各种配料,之后倒入葡萄酒,用小火慢。
过程中最好加一次柠檬汁,不过她想到唐朝的长安肯定没有柠檬,只得省略此步骤。
二十分钟之后大功告成,她之所以会做这道红酒雪梨,就是因为简单,平时盛出来后放在冰箱里冷藏冰镇一夜就好,可此刻是古代,条件有限,只在放在阴凉的地方等待入味。
她请大家品尝,众人的味蕾即刻被征服,赞不绝口,几筷子过后梨片便被一扫而空。
新菜开发成功,景栗自是欣喜不已:“不要心急,泡一夜更好吃,张大厨您照着刚才的样子再做一份,明早大家可以试试更入味的梨片。”
大厨老张尝了一口温热的红酒汁,吧唧着嘴回味了几秒,惊喜道:“想不到葡萄酒和黄酒一样,加热之后别有一番风味。”
“热红酒!”景栗又有了新点子,再度借鉴现代创意,不过操作起来依旧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那个…有橙子吗?”
大厨老张答道:“春天和冬天才有南边运来的新鲜橙子,现在长安城并没有,柑橘倒是买的到。”
独教授把现查的信息告诉队友:“橙子原产地就在我国东南部,运到北方之后价格会贵一些,不过当时的中产阶层大多能吃得起。”
景栗见朋友做过热红酒,放几片橙子在其中可以增加果香,只可惜古代没有大棚种植技术,水果的季节性太强,虽有橙子却不应季。
好在带有雪梨味道的热红酒也很不错,她尝了几口,觉得可以再加一些苹果片和柑橘汁一起熬煮,果味会更加馥郁,再搭配丁香和陈皮等配料,滋味必然妙不可言,妥妥能成为长安创意酒中的新贵。
大厨老张被新菜新酒折服,一边切梨一边说道:“神仙指点的菜品就是不一般,把葡萄酒梨片拼成牡丹花的形状,即可成为一道夺人眼球的新凉菜,而炖梨的葡萄酒也不浪费,放入琉璃壶之中加热,比寻常的黄酒更有风味。”
祝妈妈提议:“小姐,您为新酒和新菜取个名字吧。”
“叫什么名字好呢?…”景栗是起名废,而且古代的菜名大多走诗情画意风,最起码也得是红嘴绿鹦哥和在天愿作比翼鸟那一挂的名字,这着实超出了她的能力范畴,只能等待场外援助。
独教授作为团队的文化担当,自然要肩负起取名的重任,他晃着折扇闭目思索片刻,微微一笑,说道——
“红酒炖雪梨更名为‘微醺玉美人’,热红酒可以叫‘琥珀酒中仙’!”
屠豪琢磨菜名的含义:“梨肉是白色,比作玉美人确实合适,泡过红酒之后便是微醺,这个名字很不错,至于‘琥珀酒中仙’…我好像在诗里读到过‘酒中仙’这个词…是什么诗来着?”
独教授解释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一句是杜甫赞颂李白洒脱不羁情怀的名句,而琥珀是形容葡萄酒的颜色,取自诗词‘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二者相合,即可凸显热红酒的与众不同。”
满腹诗书果然不一般,景栗将新菜名告知祝妈妈等人,获得了一致好评。
炖和烤的羊蝎子也散发出了浓浓的香气,她觉得也该给压轴新菜起一个响亮的新名头,便说道——
“羊脊骨和羊蝎子似乎都不大好听,需不需要改个名字呢?”
她看似是在询问张大厨和祝妈妈,实际是远程向队友征求意见。
独教授认为有道理:“古代上层人士偏爱有诗意、有内涵的菜名,羊蝎子确实不大好听,可以改叫…叫…”
他苦心深思,大约两分钟后奇思妙想萌生:“雅骨铮铮,风雅的雅,羊脊骨的骨!”
屠豪不解其意:“羊蝎子似乎和风雅不沾边儿吧。”
独教授自有一番道理:“羊蝎子的形状和树的枝丫很像,枝丫的‘丫’通风雅的‘雅’,唐朝人风骨坚毅,这一酷似‘铁骨铮铮’的名字应该会大受欢迎。”
菜名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屠豪的配方相当靠谱,价值百万绝非夸张,在调味料不足的情况下,出锅和出炉的羊蝎子依旧美味,不比现代饭店的差。
府里的不少仆人都寻着香味前来围观,景栗把大家一起叫进来品尝,并且逐一询问“吃后感”。
厨房一片热闹的时候,管家王忠言前来,行礼后道:“小姐,凤临阁的郑管事差人带话,说官府贴出了告示,近来涌入长安城的受灾流民数量不断增多,府衙赈济之力不足,希望各大商铺能够捐钱捐粮。
虽说并非强制,可若不捐日后恐怕会被官府为难,咱们酒楼是否捐钱捐粮,倘若要捐具体捐多少,郑管事想问问小姐的意思。”
129。凤临阁的后厨风波
管家王忠言是祝妈妈的丈夫,夫妻两人均对王家忠心不二。
景栗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在现代社会,每逢天灾人祸,都会有不少企业家慷慨解囊,所捐赠的钱财常常是几十万或上百万,但这类慈善活动在唐朝到底要该按照什么标准搞,她完全不清楚,好在脑子转的快,问道——
“外公从前是怎么处理这些事情的?”
管家王忠言答道:“老爷乐善好施,生前曾数次捐钱捐物或开粥棚赈济难民,大多捐五百两左右。
另外,这次的捐增与以往不同,不是各店派人将银子送至京兆府,而是让店铺老板于明日巳时至申时之前,亲自前往鼓楼赈济所捐赠银钱与粮食,不知如此安排是为何故。”
“捐!”财商担当土豪鲜肉豪爽拍桌——
“不止要捐,更要高调地捐,在做善事的同时还可以打一波广告,让整个长安城都知道凤临阁的实力与霸气!”
屠豪的提议确实有道理,不过景栗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怎样才能高调搞慈善呢?
在这个相机和网络都未出现的时代,不仅无法拍摄慈善美图做宣传、立人设,连热搜都没有地方买,在这做了好事难留名的时代环境下生活,真是令人苦恼至极。
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但坑爹的是,景栗作为解怨事务所的苦命打工人,没有放弃任务的条件,只能沿着迎难而上的独木桥一条道走到黑。
她顺手拿起一把芹菜,边拽叶子边冥思苦想,生生把每一根菜都薅成了秃瓢。
慈善的本质是助人而非作秀,可是迫于任务压力,景栗不得不挖空心思往作秀的路上走,她绞尽脑汁回忆之前看到过的所有“图谋不轨式”的网络慈善大秀,暂时只琢磨出了一个办法——
只捐钱整不出什么大动静,一车一车地拉物资才显得有排面,于是她说道——
“王管家,您派人去一趟粮店,多买些米面回来,越多越好,明天通通捐出去赈灾。”
管家王忠言面露难色:“长安城和临近郊县粮店里的米和面已被官府大批征调,现下粮食短缺,各大粮店纷纷贴出告示,民众买米面每人每次不得超过两斤,而且还不一定能买的到,就算咱府上所有人都去粮店,最多只能凑一百斤,半多不少的捐出去不大好看,倒不如都折成银两,既方便也体面。”
他对景栗的“作秀心态”一无所知,如实道出心中所想。
景栗再次犯了难,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作秀和显摆咋就这么难呢?
独教授支招:“凤临阁那么大的酒楼,或多或少得囤备着粮食,你可以先挪一部分捐了,米面以后再买,但赈灾做广告的好机会就这一次。”
眼下只能这么办了,景栗说道:“王管家,您让人去凤临阁问问郑管事,看看酒楼里有多少库存的粮食。”
管家王忠言正好了解此事:“一个月前长安城里就有缺米缺面的苗头了,郑管事从隔壁县亲戚的粮店里进了一大批米面,米虽然是陈米,不过面粉是今年的新麦子磨的。
这些粮食不止够凤临阁后半年用,多的还能在粮价变高时卖给其他酒楼饭庄,这件事当时征询过您的意见,小姐不记得了吗?”
“前些日子我的心情不大好,生意上的事都没往心里去。”零碎的琐事资料中并未提及,景栗自然不清楚,她编借口搪塞,思索片刻后道——
“您立刻遣人去凤临阁问清楚,店里的米和面还剩下多少。”
她的计划是,仅留面粉和少量陈米,其他全部捐出。
今日在醉仙居时,她见到客人对陈米甚为不满,要想重振凤临阁的金字招牌,必须走品质路线,米不好索性就不卖,而且吃羊蝎子一般也不配米饭,用面点做主食即可。
古时长安,今日西安,实乃面食爱好者的天堂,唐朝就已经有了面点的花式吃法,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加几样现代糕点,没有米照样可以把店经营的红红火火。
祝妈妈劝道:“小姐,您在厨房忙了将近两个时辰,赶快歇着吧,千万不要累病了。”
“我没事,不累”,景栗不似楚凤鸣那般柔弱,精神头十足,有一个问题她白天没有来得及问——
“凤临阁的饭菜实在不像样,用的应该不是从前的厨子吧。”
祝妈妈觉她的状态甚为反常:“小姐,关于酒楼厨子的事您难道忘记了吗?”
景栗不得不再次杜撰理由,扶额皱眉道:“在楚家时我意外落水,头到现在还时不时地隐隐作痛,过去的记忆好像一团浆糊,很多事暂时记不起来了。”
祝妈妈赶忙扶她回房间休息,还催促丫鬟小珍请大夫前来看诊。
景栗不愿如此大动干戈,此刻的她是无敌版楚凤鸣,不要说掉进小池塘,入刀山火海闯一遭都妥妥没有问题,超能力直逼齐天大圣,不过最终还是没能拗过祝妈妈。
等候大夫的间隙,景栗得知了酒楼后厨的风风雨雨——
凤临阁最早的大厨是有‘百花神厨’之称的百里益,百花烧麦和一系列招牌菜都是出自他之手,后来百里神厨身体欠佳,就举荐徒弟尹焕做酒楼新大厨。
然而,尹焕厨艺虽好,但人品不佳,忘恩负义,贪财好利,暗中筹建新饭庄锦绣楼,把凤临阁招牌菜的秘方全都偷了去,还加了不少创意新菜。
经此一事,凤临阁受到不小的打击,百里神厨见状再度重新出山,用生命最后的时光培养了三位新徒弟,其中二弟子汤宗厨艺最佳。
楚凤鸣的外公王川生前极为重用汤宗,可这引起了郑管事等人的嫉妒,酒楼内各位管事勾心斗角,汤宗因遭受排挤而负气辞职。
自那之后,凤临阁的大厨换了一任又一任,招牌的经典菜变了味道,创意新菜又不受欢迎,生意每况愈下,不复昔日长安第一酒楼的风光。
听完这段故事之后,解怨事务所三人一致认为,要想真正振兴凤临阁,单靠现代美食远远不够,必须得有能镇住场子的传统菜大厨,这才能体现出老字号金招牌的历史厚重感。
最为合适的大厨人选就是汤宗,据祝妈妈讲,此人离开凤临阁后便回了城郊老家,如隐居的侠客一般,收起菜刀,退出美食江湖。
景栗决定,这两天定要抽空亲自跑一趟,请汤宗出山重振凤临阁,一次不成就去两次,两次不成就去三次。
古有诸葛亮三顾茅庐请孔明,今有景栗三赴城郊请大厨。
130。长安街景
130长安街景
明明没有病,可是大夫还是开了药,美其名曰益气补血。
景栗好想蹦起来打一整套咏春拳,让大夫好好看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