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第10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争恰如其分地适时抢一步上前,挽住李定国的手臂,“晋王万里奔波,辛苦了……免礼,赶紧随朕入宫……与朕讲讲西北局势!”
“外臣遵命!”李定国不咸不淡地应道。
吴争回头一指后面刚刚奉令赶回的李溥兴,还有李海岳,“快,快……跟你爹见礼!”
“孩儿(女儿)拜见父亲!”
李定国“唔”了一声,脸无表情地道:“汝等都先退下吧……为父要与陛下商议军务!”
吴争心里一叹,于是挥了挥手,“也对,军务要紧……那你们先去候着,待朕与晋王商议完了,再行家宴!”
吴争转头,对李定国笑道:“晋王且随朕去奉天殿议事……好吗?”
李定国看着吴争的眼睛,“不必了,许多事,人一多,反而不美……若陛下不反对,外臣想去文华殿瞻仰一番!”
吴争心头一跳,他明白李定国的意思,能让李定国用上“瞻仰”二字,那就是指大长公主朱媺娖了。
看来,李定国此次来者不善啊,至少,是有备而来!
……。
“再来一遍!”
李定国缓缓说道。
吴争只好第三次,重演当日朱媺娖突然持剑刺向自己后背的那一幕。
李定国印证地很仔细。
好在这一幕事实上发生地很快,仅在弹指一瞬之间。
完事之后,李定国慢慢闭上眼睛,沉思起来。
吴争倒象个犯错的孩子,尴尬地站立在一边。
时间不长,李定国慢慢张开时间,未言先一声长叹。
“你辜负了大长公主一片盛情哪……我,已经有些后悔将海岳交给你了!”
吴争心头一紧,忙道:“晋王这话从何说起……难道晋王是在为宗室鸣不平吗?”
李定国斜了吴争一眼,哼道:“朱家宗室关我何事……我说得是,你负了一个好女人!”
吴争苦笑起来,手一摊道:“事实上,我从未想过要杀她,我也不想这样……晋王难道试了三次,还不信我吗?”
李定国突然抬手挥了一下,“你与她的事……我不想说这事了……说说你突然登基之事吧!”
听李定国切入正题,吴争反而心定了。
“这不是一时半会能说完的……不如你我坐下说?”
李定国点了点头,然后大步迈去,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了主位左侧的一个锦凳上,然后大声道:“让人取酒来!”
吴争转头,冲候在殿门外的宋安道:“取酒来!”
然后走到李定国身边,看了眼李定国,稍作迟疑,转身坐在了主位上。
李定国哂然一笑,“汝问过我了吗?”
吴争一愣,慢慢吸了口气,然后放松身体,大方地将手往案上一放,笑道:“朕不明白,晋王想让朕问你什么……晋王尽可明言!”
李定国大眼瞪着吴争,吴争平静地回视。
二人四目对视了好一会,直到宋安带人捧酒进来。
李定国收回目光,挥了下手道:“酒放下,尔等全退出去。”
宋安紧张地看了吴争一眼,吴争微微一笑,“听晋王的……把门关上。”
随着殿门“吱呀呀”地被关上,吴争指着酒坛笑道,“怎么喝?”
李定国一掌拍开泥封,揭去干枯的荷叶,然后抱起酒坛,仰头“咕嘟嘟”地灌了几口,再将酒坛往桌上一顿,看着吴争道,“就这么喝!”
吴争笑了笑,照瓢照葫芦,也是连灌了几口。
“说事吧!”
“好!”吴争将之前杭州府发生的一系列变故,对李定国复述了一遍。
李定国听了,皱眉道:“你是说,我军之中,有人在暗中向莫执念购买火器?”
“应该是不会错了!”
“会是谁?”
吴争摇摇头,“莫执念死前没说,陈名振并未经手……我很难查!”
“无妨!”李定国又灌了几口,“我去查!”
吴争苦笑起来,也灌了几口,但不说话。
。
第二千二百九十八章 李定国来了(三)
李定国看了吴争一眼,脸色渐渐怪异起来,“你不想我去查……亦或是……你根本不想让我去查?”
吴争心头一惊,忙道:“不,你误会了……!”
李定国也不纠结此事,问道:“李过应该已经到了吧……他比我早出发几天?”
吴争皱眉,摇头道:“尚未到达……据报,李过是湖广转长江水路返回……!”
“看来,这李过……确实不简单哪!”李定国叹了口气,“不过之前他在西北与吴三桂作战,还是英勇的……若是……留他一命吧!”
吴争不置可否,慢慢肃容,“晋王,朕欲封你为太尉,并执掌军机阁……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定国闻听,毫无惊讶之意,甚至连拿酒坛的手,都纹丝不动。
“你是建兴朝的皇帝……恐怕还封不了我朝的官吧?”李定国仰头灌了几口,放下坛子道,“你哪来的自信?”
吴争急道:“当初在商城,晋王可不是这么说的!”
李定国“嘿嘿”一声,“此一时彼一时……况且那时,你也没有答应登基啊?”
吴争急道:“可……朕有永历朝的禅位血书……!”
“除了你我二人……谁信这血诏是真……永历朝堂,怕也无人会信!”李定国淡淡道。
吴争看着李定国,脸色慢慢凝重起来,“朕一向认为,晋王是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英雄……!”
“你不也时常这么说吗?”李定国目光带着一丝揶揄,调侃道。
吴争沉声道:“如此说来……晋王是打定主意……抗旨喽?”
“抗旨?谁的旨?”李定国哂然,一甩袖,眼睛瞪着吴争道,“况且……就算是抗旨,你又奈我何?!”
吴争凝视着李定国,二人四目相对,如同决斗的公鸡一般。
好一会,吴争突然笑了,“我以为可以理服人,奈何,晋王不给我机会……那么,为了天下一统,我也只能以力服人了!”
李定国怪笑道,“某奉劝你一句……这不容易!”
“没什么不容易的……三年,亦或是五年,哪怕是十年……我终将打服你!”吴争淡淡道,“不过那时,你我之间的情意怕也就尽了……!”
“这么说,咱们现在还算是有些情意的?”李定国讥讽道。
吴争一噎,有些尴尬,道:“自然是有情意的……!”
“有情意你能诳某来应天府……入你牢笼?”
这话让吴争心中一震,他惊讶地看着李定国。
李定国抬起酒坛又灌了几口,然后将空坛子往边上一扔,“啪”地一声,坛子碎得四分五裂。
“殿外有多少刀斧手?”李定国调侃道,“唤将出来,让某瞧瞧!”
吴争慢慢深吸一口气,长叹道,“晋王既然猜到了朕的用意……为何要来……何苦来哉?”
吴争这句话,让李定国慢慢正容起来。
李定国仰头长叹一声,“某想看看……某这双眼睛,看没看错人!”
吴争怔怔地看着李定国,脸色一变,再变。
终于,吴争慢慢起身,“……晋王请回,朕累了,只能送你出城……!”
李定国反倒是一愣,“你……何意?”
吴争强笑道,“两国交战,尚不斩来使……何况,晋王视我如兄弟……!”
李定国呵呵一声道:“你是……故弄玄虚还是以退为进?”
吴争哂然道,“朕要得到的,明明可以凭实力得到……何须用计?!”
李定国有些诧异起来,“你就不怕……某回去之后,建兴、永历之间场殊死大战?”
吴争看着李定国眼睛,“会吗?”
李定国还真认真地想了想,然后点头道:“会……很大机率,会!”
“晋王何以面对九泉之下大西帝的英灵,又如何忍心看见兆万生灵涂炭……?”
“这话,某也可反问于你?”李定国毫不示弱。
四目相对许久,吴争吐出一口气,“既然无法谈……那便不谈……晋王请!”
然而,此时李定国却大咧咧地四平八稳坐着,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某何时说过不能谈……吴争,你还是欠缺足够的耐心啊!”
吴争诧异万分,“晋王这是……?”
李定国淡淡道:“某的长子、女儿都还在你的手里……某在奇怪,你为何不拿他们二人来威胁某?”
吴争苦笑,“这二人,一个是朕手下得力悍将,一个即将成为朕的皇妃……况且,朕以二人威胁晋王……有用吗?”
“没用!”李定国想都不想就回答道,“就算你此时将二人斩杀在某的面前,某也绝不为其所动……某只会率大西军攻破应天府,斩下你的头颅,为他们复仇!”
吴争手一摊,“那就对了,朕为何要这么做?”
“可你能扣留某……甚至斩杀某,如此,大西军就群龙无首,或许……能降了你也说不定!”
吴争呵呵笑道:“若朕死于晋王之手,晋王认为,北伐军能降了你吗?”
“唔……不会!”
“那朕为何会认为,杀了晋王,就能逼迫大西军投降呢?”
二人四目相对,突然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继续喝酒?”李定国大手指着桌上剩下的酒坛,邀请道。
吴争再次苦笑,这得喝到何时?
但还是决定舍命陪君子,“晋王请!”
两人又各自灌了几口,吴争开口道:“晋王明明已经识破朕是诳你入京……为何还要来?”
李定国抹了一把沾在胡须上的酒水,随口道:“某并非只是孔武有力的莽汉……若是大西军再强些,亦或者是北伐军再弱些……某就不必来了……某甚至想过,等打下这江山,然后册封你为王!”
吴争自然听得懂李定国的意思,谈判嘛,从来不会出现在双方实力对比悬殊的时候,如果实力可以碾压,为何要谈判,就算是“谈判”,那也是城下之盟!
“晋王想怎么谈?”
“你又想怎么谈?”
吴争毫不犹豫地道:“天下一统是必须的,不可谈!”
“某同意!”
“权力归于朝廷,有王无藩地!”
“某不答应……绝不答应!”
。
第二千二百九十九章 李定国来了(四)
吴争蹩眉,“此亦为不可谈之事!”
“你这是强盗所为!”李定国猛地一拍桌案,指着吴争大声道,“必须封藩,某可以让西南、西北半壁江山归入中央,但某必须为我朝将士、官员前程计!”
吴争听李定国说完,“晋王试想,若朕答应,如你所说……西南、西北半壁成为晋王及永历朝诸臣之藩地,十年、二十年之后,藩地若造反,如何化解?”
李定国微微皱眉道:“有某在一日,就不可能有人敢造反!”
“若晋王不在了呢?”
“你……!”李定国大怒。
确实,吴争这话太过唐突,这不咒人死吗?
吴争却正视着李定国,“晋王其实知道,朕所说的是极有可能的……朕完全有自信控制东南、东北半壁,但朕的威信尚无法震慑西南、西北半壁,许多民众甚至不知道有朕、有建兴朝廷,试问……若按晋王所谏封藩,朕如何安定天下,又如何避免可以预知的再一次叛乱?”
吴争的话同样在理,永历朝已经经营西南、西北半壁七、八年之久,形如一个既得利益群体,如果真按李定国所言的封藩,那么已经多年当家作主的人,怎么肯自降一阶,接受朝廷的管辖,何况,朝廷也不具备管辖权。
因为藩地的管辖权是藩王的。
再则,就算李定国的威信可以震慑永历朝人,那万李定国死了呢,谁能继续压制这些本就不甘心的人?
再起叛乱,几乎是肯定的!
二人又四目对视起来。
这次是李定国主动开口,他叹息道:“某是信你的,但某信的是做为吴王的你,而不是做为皇帝的你!”
这话吴争能听懂,帝皇无私情嘛!
吴争如果只是一个王,那么,他与李定国之间是天然的利益同盟。
而一旦吴争成为皇帝,那么,二人就成了天然的对手,用后世的话说,就是零和博弈!
吴争认真地说道,“或许,可以用法律的约定,来掣肘、平衡这些矛盾!”
李定国嗤声道:“律法?你想改就改……如何约束?!”
“宪法!”
“宪法?何为宪法?”
“法上之法,立法之本!”吴争思忖道,“具备约束皇帝及世间一切的法律!”
“真有这种法律?”李定国不信,“谁能以此法,约束皇帝?”
“设议会!”吴争道,“两京、十三承宣布政使司为基础,从各府选出议员,大府三人,小府一人,组成议会,有驳回皇帝旨意之权……如此,晋王应该可以放心了吧?”
李定国惊愕地看着吴争,呐呐道:“那……你就不担心,这所谓的议会,有一天会废黜皇帝?”
吴争惊讶于李定国的政治敏感,于是哈哈一笑,答道:“那就在宪法上加上一条,议会无权废黜皇帝!”
“那皇帝与议会之间若是无法形成合议……怎么办?”
“议会只有否决权,没有提出动议权!”吴争解释道,“譬如,晋王担心朕会在日后削夺原永历朝官员的正当权力,尽可以议会之名义,驳回朕的旨意,但无法提起任何新的动议!”
一票否决权!
吴争的意思就是如此,在强悍的皇权上,罩上一个无形的笼子,但无法真正威胁到皇权。
看着闭上沉思的李定国,吴争继续道:“在永历朝并入我朝之时,朕会颁布诏令,组建议会……如此,晋王应该可以放心了吧?”
李定国慢慢睁开眼睛,“当年,你对某说过这样的话,某一直认为你是在邀名……虽然不知道你口中的议会,能不能改变这世道……但,某还是选择……相信你!”
吴争大喜,举起酒坛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