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道周抹了把老泪,顺势起身,指着地图道:“福州港。”
……。更新最快 手机端:https:/x81/
那真别说,这对君臣真是相知。
朱聿键确实撤往了福州。
但朱聿键在心急如焚的情况下,出了着昏招,他率福州仅有了那数千明军,再次出城西进。
这就是找死啊!
好不容易到了延平,这时李成栋的军队已经近在咫尺。
前进之路被挡,朱聿键只能选择逃。
不过这个时候,历史发生了转折。
原本他是想往南逃,他还想去汀州然后转道前往江西的。
可朱聿键心里还念着黄道周,还期盼着黄道周能带来援兵。
正是这个想法,让朱聿键下令先撤回福州。
可李成栋得到郑芝龙情报的清军,追兵如附有之蛆紧追不舍。
你说逃也就逃吧,胜败乃皇家家常事,保住性命最重要。
可朱聿键却随身带着十车书,舍不得丢弃,无端拖慢了撤退行军的速度。
在接近至福州城二十里地时,朱聿键一行,被李成栋前锋咬住了。
朱聿键所带数千明军,这一路不断地留下断后,已经消耗殆尽。
身边除了皇后、嫔妃和他不满月的儿子,就只有将军熊纬督和禁卫将领周之藩等百来人。
眼见情况危急,周之藩、熊纬督毅然留下为朱聿键殿后,希望拖住清军追兵,让朱聿键能逃入福州城。
一番厮杀之后,周之藩格杀数名清兵,身中数箭,被清军射杀。
将军熊纬督杀死十数人之后,同样被清军箭矢射中咽喉而亡。
正是有二人率众阻击,朱聿键一行有了时间接近至福州城门。
可问题是,朱聿键根本不知道,因为郑芝龙改旗易帜,福州城守军早已降清。
朱聿键一进城,就被守军一涌而上擒获,可谓刚出虎口,便进狼窝。
隆武朝至此覆亡之局已定。
当晚,李成栋部前锋统领努山赶到福州城。
得知俘虏了朱聿键,大喜,当场决定押解朱聿键渡海北上,送去顺天府。
次日清晨,六百清军押解着数乘小轿出福州城门。
行至半路,清军停下歇息时。
曾皇后猛然窜出轿子,哭喊一声,陛下宜殉国,妾先去了。
闪过清军守卫,直冲向路边悬崖,欲抽崖自尽。
事起仓促,清兵阻拦不及,只能死死地按住朱聿键。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朱聿键目眦欲裂,眼睁睁地看着曾皇后冲向悬崖边。
而这时,无数骑兵如同天兵神将一般,突然出现在官道上。
以风卷残云之势,呼啸而至。
骤然之下,清兵根本无法应对,纷纷弃械而逃,逃得慢的,转眼间被骑兵削去了脑袋。
按着朱聿键的清兵,甚至连站起挟朱聿键要胁都来不及,被两枝箭矢贯穿胸膛,一命呜乎。
曾皇后一意求死,她根本无意理会身后的变故。
在离悬崖几步之遥时,一骑迅速穿插过去,截断了她的去势。
曾皇后止步不及,一头撞在了战马腹部,被马上骑士一把拦腰抄起,挟在腋下。
朱聿键惊惶地看着眼前的变故,人有些魔怔了。
直到黄道周跪在他的面前,“陛下……陛下啊,老臣救驾来迟,望陛下降罪。”
君臣二人抬头痛哭起来,久久不能止泣。
生离死别之际,竟有如此重逢,可谓时也命也。
悲泣不止地朱聿键突然想到了曾皇后,一把推开黄道周,“噌”地起身,望向悬崖边。
而此时,吴争已经到了跟前,将腋下曾皇后轻轻放落。
跃下马来,抱拳见礼道:“庆泰朝镇国公拜见隆武朝皇帝陛下。”
朱聿键愕然回头看向黄道周。
黄道周抹去老泪,赶忙介绍道:“陛下,长平公主已经在应天府监国,改元庆泰,这位是庆泰朝镇国公,正是他光复了应天府。”
朱聿键这才回过神来,激动地上前双手捧站吴争的手道:“镇国公竟是少年英雄,今日救朕与皇后,来日朕定有重赏……可惜朕身边,竟是奸倿,独缺象镇国公这般地忠臣良将啊。”
吴争越听越不是味,如此危难时刻,敢情你还想挖墙角不成?
生死存亡之时,曾皇后一介女流都能一死殉节,可你一个皇帝却纹丝不动。
这让吴争对朱聿键的印象迅速转差。
“陛下,此次不是说话的地,押解陛下的清兵大多逃脱,万一清军主力闻讯赶来,就走不脱了。”吴争无法挣脱朱聿键的双手,如此说道。
这话果然有用,闻听此话,朱聿键迅速放手道:“镇国公所说极是,赶紧起驾,待到安全之处,朕再与国公详谈。”
说完,竟顾自上了轿,混然不顾身后刚从死亡边缘脱身的曾皇后。
都道帝王无情,难道连他自己的皇后,都不顾及吗?
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险境
吴争心里一叹,向曾皇后拱手道:“请皇后起驾。”
曾皇后看了吴争一眼,眼中流露着一丝感激。
只是她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转向小轿。
此时黄道周也上前来引领曾皇后促驾。
众人随即离开,返回官道,前往港口。
至此,吴争的目标已经达到,原本是该携朱聿键至港口,然后离港至海上,清军没有水师,那就安全了。
可正如吴争所说,清军岂能任由朱聿键逃脱?
此时李成栋已经率主力到达福州城,听闻有一支来历不明的明军救走了朱聿键,逃向港口,立时下令,出动大军追击,他自己率三千骑兵先行一步。
如果没有朱聿键、曾皇后及嫔妃,按理说,已经回撤的吴争所部骑兵,李成栋哪怕插上翅膀也是追不上的。
与福州百里的距离,等李成栋赶到,吴争早上船了。
可世事没有如果,朱聿键等人的轿子,极大地拖慢了行军速度。
没有任何悬念,吴争所部在离港口十多里处,被清兵追上。
就象是上天注定一般。
如果不是李成栋率军追来,吴争不会失控到以鸡蛋碰石头。
此次的突进,吴争仅率一千骑兵。
这一千骑兵,也是这次南下,舰队能携带战马的极限。
一匹战马,单重量就是八至十个士兵,就不说各种器械装备了。
率一千骑兵突进福州,这是吴争与张名振商议的结果。
清军如今高歌猛进,占据各县和各个要隘,兵力相当分散,很难在一天时间里,集结起足以威胁到一千骑兵的兵力,也绝对不会料到庆泰朝渡海参战。
所以,以少量骑兵突进,看似冒险,实则最为合适,进可攻,退可守,只要不恋战,骑兵的速度足以应对一切突发事态。
可吴争和张名振都无法预料,李成栋做为一方主帅,竟会亲自率前锋追击。
当吴争听到追来的是李成栋,事态就开始失控制了。
李成栋这三个字,就象是一种梦魇一般时刻缠绕着吴争。
吴之番临战前那一瞥,依旧深深地印在吴争脑海里。
那种看着满城尸体、残肢断臂,嗅着满城腐尸的气味,还有生死之间的恐惧,就如同挥之不去的噩梦,噬咬着吴争的心,每每思及,便会干呕不止。
这一切,都是拜李成栋所赐,在吴争的心里,杀了李成栋,就是终结了困扰自己两年的噩梦。
这一战,几乎是猝然间暴发的。
骑兵将士根本没有心里准备,打这一场毫无胜算的战斗。
清军骑兵,包括李成栋,也没有料到,明军骑兵会自找死路,反身突击。
两军遭遇,虽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可凡事都有度,以一千对三千,没有奇袭的情况下,胜算几乎没有。
正如吴争在临战前激励士气所说的,“追来的是当日三屠嘉定的罪魁祸首李成栋,敢死的,随我击杀此贼。”
没有丝毫悬念,仓促间被吴争所部击穿阵形的清军骑兵,在短暂的慌乱之后,由两侧迅速合围。
吴争距离李成栋最近时,仅百步之遥,但咫尺天涯。
攻不过去。
李成栋长络腮,可面相和善,如果便服走在路上,谁都会认为他是个和善之人。
但他的心充满着戾气,从最初的震撼回复过来时,他下达了彻底歼灭明军的命令。
所有人都杀红了眼。
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x81
骤然之间,这场战斗似乎变成了一种荣誉的争夺,为荣誉而战。
好象在此时战胜对手,就能改变整个战局一般。
吴争就眼前的鲜血激荡得战意盎然,近一柱香时间的恶斗,丝毫没有耗尽他的气力,他依然觉得浑身都是力气。
一个劲地往李成栋所处的方向进攻,再进攻。
不知道有多少人倒在吴争的刀下,手中的刀已经换了三把。
每每卷刃之时,就有人无声地递上一把刀。
吴争非常顺手和满意。
“刀来。”可这次,刀没有递来。
挥刀削去一个清军的头颅,吴争大喝一声,迟迟没有回应。
吴争不解地转头瞄了一眼,这一眼,让他心中一冷。
他的身后已经只有了了数十人,而且已经被清军分割拖滞,陷入了苦战。
“大人,撤吧!”一个亲卫几乎是哭着喊出这句话来,随后被清军一刀砍中,倒在了血泊中。
吴争被这一幕惊醒了,看着远处已经可以看清五官的李成栋,吴争终于清醒。
大喝一声,砍翻一个想撒冷子冲自己下刀的清军,吴争边挥刀边倒退。
可此时,哪还有路可退?
历经千辛万苦,与身后数十亲卫靠拢在一起,望着越围越多的清军,吴争感觉到一种浓浓的悲怆和疲惫。
这个结果,是吴争意料不到的,他太高估了自己和麾下骑兵的战力了。
连战连胜,光复应天府,助长了吴争盲目的自信。
他以为,经过战火锤炼的麾下骑兵,战力已经足以与清军抗衡,甚至高出清军。
出其不意,是吴争发动这场突击战的基础战术思想,他的目的在于拖住李成栋,吸引李成栋,然后利用舰炮,置李成栋于死地。
他想重演杭州城那一幕,以自己和隆武为诱饵,打痛李成栋之后,再诱敌深入。
吴争从没有想过要自寻死路,他自始至终要的,就是胜利。
可事实证明,吴争想错了,想多了。
李成栋远不是他想象地那般一触即溃,他手下的骑兵,一样是百战老兵。
可此时清醒,显然已经晚了,吴争愧疚地望着身边仅存的亲卫,眼前浮现出嘉定城中,叔叔那伟岸的身形,“你们走吧,本官为你们殿后。”
这话叔叔也说过,吴争只是凭着记忆而重复,却说不出那般地悲壮。
可身边将士的反应,却惊人地雷同。
亲卫们齐声大喝道:“大人先走,我等为大人殿后。”
这一声之后,亲卫们鼓起最后一丝力气,生生为吴争打开一条通道,可惜,人数太少了,这条通道的距离,绝不会超过五丈。
通道仅维持了几息之间,就算想走,也走不了了。
为了这通道,吴争身边的亲卫又少了十几人。
第四百二十章 运气不错
远处,李成栋定定地注视着吴争,他心里也在狐疑,这少年是什么人,如此古怪地前来找死,看样子象是与自己有深仇大恨。
杀得人太多了,李成栋根本想不起来,这少年是什么人,与自己有何等仇恨。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杀了他,一了百了。
人死了,恨就结束了。
李成栋没有兴趣为一个少年耽搁他追击朱聿键。
“传本帅令,全部歼灭。”
这道命令决定了吴争的生死,清军随即开始倒退。
倒退不是要放了吴争等人,而是为了放箭射杀他们。
吴争数十人背靠着背,脸上苦笑着,这个时候如果冲上去,与敌胶着,或许还可以再多活一阵子,可现在谁还有力气追上去?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东面清军开始混乱。
李成栋一惊,带兵多年,这种混乱出现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遭受袭击。
难道这支明军还有拥军不成?
李成栋立即下令,射杀吴争这数十人,调身边数百人支援东面。
可来不及了,李成栋的命令刚说完,东面清军已经被突破。
张名振率军赶到了。
吴争虽然执拗地决定打这一场反击,可毕竟不傻,他让黄道周带朱聿键趁机返回码头,并通知张名振率军前来接应,已经防到万一反击不成的后果。
只是吴争没有料到己部骑兵会败得这么惨,自己会陷入重围。
这与他之前安排的能突破就突破,不能突破就拖住李成栋,待张名振赶到的部署截然不同。
张名振是真急了,他从黄道周口中得知吴争的安排,就知道要糟,南下的鞑子几乎都清军八旗精锐,而李成栋又是身经百战之将,就算相同兵力也危险,何况是以一千对三千?
于是急忙调了三千人赶来增援。
吴争看到张名振赶到,总算松了口气。
从东面突入清军包围的张名振,见吴争还活着,也松了一口气,迅速指挥明军与吴争合兵一处。
“大人,你快从东面撤。”张名振知道今日之局难善了,他希望吴争能赶快撤出去。
可吴争见张名振赶到,反而起了争胜之心。
“张将军,李贼就在西边不远,既然你已赶到,那就一鼓作气,杀了他!”
张名振愕然,可吴争的命令,他不得不听。
一咬牙,张名振道:“大人,末将只带来三千人,恐怕未必能如大人愿,若大人决意一战,末将自当从命。可末将请大人先撤,只有大人能回到船上,末将等才可心无旁婺,誓死一战。”
吴争点点头道,沉声道:“记住,别真玩命,将李贼引往码头。”
张名振一愣,随后恍然,明白了吴争的意思,欣喜地点头应道:“大人放心。末将明白了。”
吴争随即招呼着仅存的亲卫,在张名振部的掩护下,向东突围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