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马士英颌首道:“马某今后一切,唯洪大学士马首是瞻。”
……。
这个夜里,很多人是无法入眠的。
陈子龙是其中最睡不着的一个。
他已经急召钱谦益来见。
“你且说说,事情怎会变成这副景象?我拼着与吴争撕破颜面,不想竟让张国维占了这个位置。更奇怪的是,昨日还一腔绪化,他冲着钱谦益厉声道。
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难辩
钱谦益没有丝毫慌乱,他平静地说道:“卧子先生是当局者迷,其实此事并不奇怪,按之前商议,卧子先生本就是要举荐张国维入阁的,让他去谈,总比让吴争继续谈下去要好。试想,洪承畴既然没有离开,那就说明清廷确实是不想再打下去了,有意促成这次和谈,如果让吴争继续谈,岂不将如此大功拱手于他?如此他的身上就又多了一道保护光环。只是钱肃乐没有站在卧子先生这边,确实令人意外。”
陈子龙没好气地道:“钱希声怕是舍不得那个泰山岳丈的名份吧。”
钱谦益沉吟道:“按钱肃乐的品性,怕是不至于如此。只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任由他投向吴争,那内阁之中,怕是真没了卧子先生立足之地了。”
“如何应对?还请虞山先生赐教!”陈子龙是有些慌乱了,已经不再顾及钱谦益降清的前科。
“对钱肃乐、张国维晓以大义,对王之仁诱之以利,另外卧子先生要将朝廷新征的三万新军,牢牢掌控在手里如此,就算吴争真有异心,卧子先生也能立于不败之地。”钱谦益如数家珍地说道,“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还请卧子先生恕我直言,不罪为盼?”
“虞山先生但说无妨。”
“驱虎吞狼!”钱谦益一字一字地慢慢吐出这四个字。
“谁为虎?”
“洪承畴。”
陈子龙霍地站起身,冷冷看着钱谦益道,“你想让陈某通敌?”
“不得已或可为之!”钱谦益毫不慌张地回视陈子龙。
“大胆!尔这是陷我于不忠!”陈子龙声色俱厉地大喝道,“你是洪贼派来游说陈某的吗?”
“卧子先生误会了,钱某已经是再世为人,今时忠于朝廷之心,唯天可表。想那清廷丝毫未将钱某放在眼中,我又何必热脸贴人家冷屁股?我说的,不是要让卧子先生出卖朝廷利益,我只是为卧子先生谋,还请卧子先生明察!”
陈子龙摇摇头道:“不可!我与吴争乃治国理念之争,但在维护朝廷利益上,是一致的,如果暗通清廷来压制吴争,这与吴三桂有何不同?此事切不可再提!”
见陈子龙态度坚决,钱谦益叹了口气,道:“山河破碎、国之将亡,只要最后结果是好的,何必拘泥于过程?卧子先生只要始终秉持一颗忠心,又何必太在意羽毛呢?”
陈子龙坚定地说道:“如果连过程都是不择手段,结果何谈正义?”
钱谦益分辨道:“如今形势很显然,摆在卧子先生面前就两条路,要么屈从于吴争,以他似是而非的宗室身份拥立,那么卧子先生还可以有一份拥立之功,这样吴争还不至于短时之内卸磨杀驴,将卧子先生逐出内阁。要么咬牙与吴争斗到底,卧子先生睿智,应该明白,政斗一旦开始,那便是不死不休之局。”
陈子龙沉默下来,他知道钱谦益这次说得没错。
理念引起政风不同,继而引起政斗,大明三百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只要政斗一开启,事无对错,仅以胜败论雌雄。
陈子龙一直是反对党争的,可现在,陈子龙犹豫了起来。
钱谦益轻声道:“其实事情也很简单,吴争所部残军还在丹徒,只要此时清军配合,从江心岛对丹徒发起进攻,吴争自然就会离京赶往丹徒。”
陈子龙愕然地看着钱谦益,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钱谦益继续道:“此时有上下两策,下策是以内阁谕令调回镇江守军,如此清军必定趁势占领镇江,而丹徒吴争、夏完淳部就断了与应天府的联系,成了一支孤军。此策最为保险,只是这样有损朝廷军力且镇江会再次陷于敌手。”
陈子龙越听心里越不是味,脸色由青转白,然后慢慢恢复平常。
“那上策呢?”
钱谦益见陈子龙主动问,心中一喜,答道:“上策是,常州以北新光复不久,各县已经附逆和被击溃的清军残部犹存,不时施虐偏僻山村,卧子先生派一支偏师乔装成乱军模样,先埋伏于吴争去丹徒途中,等吴争路过时,可一击而竟全功。只要他一死,以卧子先生内阁首辅的名义,接管其麾下军队,如此大局可定。钱某以为,唯有此策最不伤及朝廷根本,同时可除去卧子先生心腹之患。”
“这是暗杀!”
“事关朝廷、社稷,此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么说来,虞山先生是早有预案?”
“钱某身为清流中人,岂能容忍一武夫跋扈于朝堂,何况他劫富济贫之说,更是伤及天下士人的根本,物伤其类,秋鸣也悲,身为士林中人,自然得为天下士人谋。还请卧子先生三思!”
陈子龙来回踱了两圈,突然仰头道:“你说得对,事关宗庙社稷,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只是清廷那边如何联络,我是丝毫没有头绪。”
钱谦益笑道:“卧子先生是当局者迷,洪承畴此时正在应天府,若卧子先生信我,我可为先生联络洪承畴。洪承畴昨日被吴争这一闹,着实丢尽了颜面,这事两厢得益,想来必不会拒绝我等此请。”
陈子龙哂然道:“那就仰仗虞山先生了。”
钱谦益拱手道:“都是为了明室复兴,钱某所为,份属应当。”
。
荣来酒坊规模不算大,在应天府所有酒肆中,排不进前五。
可它的消费却是整个应天府所有酒肆中首屈一指的。
一斤上好绍兴陈年花雕,在别的酒肆打死也就百文,可在荣来酒坊,它就得二两,以市面上四百多文兑换一两来算,那就是贵出了近十倍。
因为贵,所以出名。
这说法看似荒谬,但有道是,存在即有理。
对于自恃身份者来说,越贵越能代表着身份。
荣来酒坊离洪武门最近,直线距离最多不过一里地。
从楼上雅间的窗户,就能看清楚洪武门文武百官的出入。
所以,无论是窥探还是找人办事,荣来酒坊是不二选择,这贵还是贵得有道理的。
第四百九十二章 荣来酒楼
从弘光朝到清军占领应天府,再到如今庆泰朝。
前后三朝,朝堂之上的重臣是真不知荣来酒坊的存在?
只怕未必!
可从来没有人谏言要取缔它或者搬迁它。
其中之意,耐人寻味!
荣来酒坊北面是洪武门,以北面雅间最为抢手,想入那得数日前就预约。
二楼靠南的雅间,是荣来酒坊最不受人欢迎的方向。
可今日,二楼南面雅间四厅皆被人包了场。
虽说靠南的雅间不受欢迎,可耗费并不比其它三面小。
何人有如此大手笔包场呢?
听雨小轩,这名字多少有些雅意。
可此时其中的人和事,却与这名字格格不入,太过腌臜。
“亨九先生,约您前来荣来楼,只为一事。”
“虞山先生但说无妨,但凡洪某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多谢亨九先生,是这样……我朝想请先生令江心岛清军佯攻丹徒。”
洪承畴眼中精光一闪,微笑着打量着钱谦益,“虞山先生,说句不好听的话,你这可是叛国之举啊!你就不怕庆泰朝追究吗?”
钱谦益呵呵一声,“若是担心此点,钱某还会在荣来楼约见亨九先生吗?”
洪承畴说道“此话有理,可洪某还有一句不中的话想说,望虞山先生不罪。”
“亨九先生只管说就是。”
“以虞山先生此时的身份,怕是不够资格代表庆泰朝廷与洪某谈如此要事吧?”
钱谦益脸色丝毫不变,“钱某身份确实不够,但这种事,想必够资格的重臣,是绝不会亲自出面的,亨九先生以为然否?”
“你背后是谁?”
钱谦益笑道“亨九先生如果答应,钱某自然会说出背后之人是谁?”
“连是谁都不说清楚,洪某怎会答应?此事重大,又正值两朝和谈之时,擅动刀兵引发大战,此罪非同小可,就算是洪某,那也做不了主,我这么解释,虞山先生想必也能明白,对吧?”
“钱某说了,只是佯攻。虽说此时正值和谈之时,但毕竟你我双方还处敌对,出现些小摩擦,实属正常,何来擅动刀兵引发大战之罪?”
“洪某毕竟在应天府,若令我军佯攻,一旦庆泰朝借此追究于我……呵呵,恕洪某无法答应。”
钱谦益也呵呵笑道“亨九先生是担心钱某在给先生下套?”
洪承畴微笑不语,未置可否。
钱谦益稍一犹豫,道“亨九先生也不是没有道理……也罢,那我就将我背后之人说于先生听……是卧子先生。”
饶是洪承畴城府深,也被钱谦益吐出的这四个字给惊到了。
他张大了嘴巴,半晌才合拢,摇摇头道“虞山先生此言太过荒谬,洪某难以取信,以陈子龙的品行,为做如此之事……。”
钱谦益笑道“亨九先生是以为卧子先生和我想投清?”
“难道不是?”
“自然不是!”
“那……为何要请我攻丹徒?”
“自然是有原因的……只是不方便眼下说于先生听。”
“不说清楚你等图谋,恕洪某爱莫能助。”
钱谦益犹豫了一下,道“如此,那我就向先生透露一点……此事与吴争有关。”
洪承畴一听,脸色严肃起来,眼下只要关乎吴争之事,洪承畴莫不全力以待。
他不是个庸人,以汉人的身份,能在清廷朝堂占据一席之地的人,岂能是庸人?
稍一思忖,洪承畴就猜测到了几种可能。
“虞山先生何不据实相告,唯有如此,你我才能精诚合作不是?”
钱谦益迟疑起来。
洪承畴轻哼道“虞山先生毫无诚意,恕洪某不能应允,告辞!”
说完离席。
钱谦益有些急了,“还请先生留步……罢了,我说于先生听就是。”
洪承畴这才“犹豫”着坐了下来。
钱谦益道“其实用意很简单,就是调虎离山。”
洪承畴神色一动,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这个理由,在他的预料之中。
“你的意思是,卧子先生欲除吴争?”
钱谦益连连摇头道“不,不,亨九先生怕是误会了。卧子先生只是担心吴争年少气盛,强硬阻挡你我两朝和谈……所以,才想以战事调走吴争。”
洪承畴有些相信钱谦益的解释。
要说以陈子龙的品行,叛国降清、要暗杀吴争这根本不可能,如果钱谦益这么说,洪承畴就能断定这是一个陷阱。
吴争可是庆泰朝发布诏书承认的惠宗后裔,陈子龙如果想要暗杀,等于谋逆。
可如今钱谦益说只是调吴争离开应天府,以使得双方和谈顺利进行下去,洪承畴还真有些信了。
这与自己的意图不谋而合,吴争太难捉摸,他在,这场谈判自己就很难掌控。
赶走吴争,这事与自己有益。
不过洪承畴竟会轻易答应?
“虞山先生据实相告,按理以你我交情,洪某该帮忙……只是,佯攻丹徒容易,可如何结束就难了,吴争一旦去了丹徒,佯攻很有可能变成一场大战!到时,怕不是你我说停止就能停止的。”
钱谦益摇摇头道“先生不必为此担心,清军不需要登陆,只要聚集大军在江上,就能达到目的。只要吴争一离开应天府,先生就可以下令撤兵。”
“话虽如此,可此事毕竟需要调动大军……。”
听锣听音,钱谦益看洪承畴的神色,很快就回味过来,“有何难处,先生不妨明言。”
“丹徒明军守军尚有七、八千人,且装备火器,镇江城中也有守军约五千人,增援丹徒不过半日,我军就算佯攻,恐怕损失也不小啊。”
这话没错,清军只要从江心岛出兵,很快就进入了明军火炮的射程,正象明军驾船离岸,同样进入江心岛清军火炮射程一样。
再怎么佯攻,只要一开炮,双方损失就无法避免。
钱谦益想了想道“依先生之意,当如何?”
“调镇江明军回应天府!”洪承畴斩钉截铁地说道,“不如此,恕洪某不能答应。”
钱谦益忙摇头道“不瞒先生,卧子先生之前就已经拒绝这么做。还是另想它策……。”
。
第四百九十三章 与虎谋皮
“不!”洪承畴摇头道,“此事是你方求助于我,这就是我唯一的条件,你方若不答应,免开尊口。”
钱谦益急道:“万事好商量……要不,我朝撤镇江部分守军回应天府?先生知道,丹徒守军是吴争麾下,还有就是部分建阳卫,就算朝廷下诏,恐怕也难以调动。”
“不行。怎么调,那是你方的事!”
钱谦益突然正色道:“既然先生不想合作,钱某无法强求。只是先生要明白,若吴争在应天府一天,这和谈就一天无法达成,这恐怕……同样不是先生所期望的吧?”
洪承畴紧紧地盯着钱谦益,突然笑道:“虞山先生说的不无道理,也罢,这事既然是你我都得益,自然就有了合作的基础。不过你能保证吴争离京,和谈就能成功?”
钱谦益笑道:“和谈是你我两朝都愿意的,为何不能成功?只要先生不提无理的要求,卧子先生自然不会节外生枝。”
“何为无理?”洪承畴道,“如果庆泰朝不想要回仪真数百明军,洪某自然不会多提别的要求。”
钱谦益一愣,随后笑道:“不过数百残部,先生想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就是。”
洪承畴很意外,“这是卧子先生的意思?”
怪不得洪承畴意外,那可是数百条人命,而且是为朝廷浴血奋战的数百条人命,说不要就不要了?
钱谦益叹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