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明 >

第466部分

汉明-第466部分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骷肝溃俊

    “本王同样清楚,你经营杭州几府之地才短短四年,这场仗怕是打光你这几年攒下的家底……你也已是强弩之末。”

    “摄政王果然仁义,明知我已经打不动了,还特意停战,容我喘口气……啧啧,实乃君子气度啊。”

    “你……!”多尔衮差点没忍住,他强吸一口气道,“本王今日刚接到战报,漠北叛乱、登州民乱已平,如此,本王最多五天,可调集至少四、五万精锐大军南下。”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软肋

    吴争点点头道:“摄政王果然大手笔,只是我听说登州平叛的是钱翘恭所部枪骑营,漠北平叛的是沈致远火枪营……摄政王是打算调他们前来与我正面作战?唔……我是替摄政王筹谋,你想,要是到时这两部突然来个临阵倒戈,与我一起北上……啧啧,这后果太可怕了。”

    多尔衮终于勃然大怒,“本王可以不用他们,本王还有英亲王阿济格所部可以调动。”

    吴争依旧点头认同,“英亲王所率前往漠北两万大军,一年多时间,将士疲惫,兵困马乏,本来打算班师回京,休整些时日,不想被摄政王强令南下,打一场硬仗……啧啧,勉为其难啊。当然摄政王虎威,令出必行,可已经伤亡不下三成的英亲王部,真能对扬州府战事有所帮助?为摄政王虑,贵方眼下怕也和我朝一样,连赏赐、抚恤英亲王部将士的银子也欠奉吧?”

    然而,吴争这番话反而让多尔衮微笑起来,“你想激怒本王,这说明你还是怕了,怕本王继续打下去。”

    吴争一愣,继尔叹息道:“我确实有些怕了,调三卫前来,这开拔银子还没地筹呢,关键是军工坊产出的弹药不足,难以支撑起再一场大战……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说到这,吴争突然精神一振道:“可我听说,这次泰州城外一战,我军以三万人,仅用手中刺刀,生生硬抗了贵部六万大军……啧啧,这让我心中多少有了些底气。”

    多尔衮凝目,盯着吴争的眼睛道:“其实本王在想,这次回京,当即就下令将沈、钱二人斩首示众。”

    吴争急道:“这……万万不可。”

    “为何不可?”

    吴争急道:“一个是我舅哥,一个是我发小,我怎能任由二人死于非命?”

    多尔衮依旧盯着吴争眼睛,“这理由,说不动本王。”

    吴争叹息道:“不瞒摄政王,这二人真是我派往贵方的细作。”

    “当真?”

    “当真!”

    多尔衮突然仰头哈哈大笑道:“那好,本王给吴王一个面子,这样……你将喀尔楚浑、尚善,还有博洛释放,本王便饶了沈、钱二人。”

    “这……。”吴争脸色为难起来,可心里舒了口气,这想来才是多尔衮要与自己私下会晤的真正目的吧?

    多尔衮带着一丝讥讽道:“你方才说一个是你妻兄,一个是你什么来着,既然二人当真是你所派,那交换岂不在情理之中,难道你是在哄骗本王?”

    吴争脸色大变,迟疑半晌,才咬牙道:“喀尔楚浑、尚善可以,但博洛绝对不行。”

    这下多尔衮诧异起来,“这是为何?”

    吴争犹豫了一下,将博洛和陈小玲关系简单对多尔衮说了一遍,“博洛抢了我的女人,此仇大过任何事,所以,博洛绝对不能放,没得商量。”

    多尔衮嘴角露出一丝嘲讽之意,“好,本王相信你所言……那喀尔楚浑、尚善二人必须释放。”

    “好。”吴争这次应得很干脆,“不过我也有两个条件,一是喀尔楚浑、尚善二人不是释放,而是赎买,我总得对朝廷和将士有个交待吧?”

    “可。”多尔衮无所谓地一甩袖子道,果然财大气粗啊,吴争心中暗暗佩服。

    “二是蒋全义及我军被俘将士必须安全返还,当然,我也可用军职相近的贵方人员交换。”

    “可。”

    吴争诧异道:“摄政王就不想要回此战贵方在应天府和扬州府被俘虏人员?我其实要求不高……每人二十两,全可以释放,要和谈了嘛,对吧?”

    “有多少人?”

    “全加起来,应该不下三、四万人。”

    不想多尔衮眼都不眨一下地道:“不必了。”

    “不必了?”吴争惊讶起来,“摄政王的意思是……。”

    “你尽可以随意处理。”多尔衮站起身来,“我朝或许缺银子,可绝不缺……汉人。既然已经谈妥,就让使团起草协议吧,无须浪费时间。”

    说完,朝门外走了几步,突然止步,但没有回头,“吴争,不管沈、钱二人是否是奸细,本王要告诉你的是,他们不会再听你的。”

    吴争呵呵一笑道:“那就恭喜摄政王麾下多添两员大将了。”

    “你误会了,本王的意思是,他们此次回朝,将被授以高位,加以软禁,再无法接触任何军队及军务。”

    说完,多尔衮出门而去。

    留下吴争,愣住了。

    吴争自信之前应答并无错误、疏漏,甚至可以说是完美。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应对自如,不管是沈、钱二人的问题,还是战争是不是继续下去的问题,都无可挑剔。

    可多尔衮最后一句话,让吴争感到之前一切交谈,都被这句完全击得粉碎。

    盛名之下无虚士啊,吴争心里感慨着。

    多尔衮之前说的所有话,都没有阴谋,看似一直被吴争牵着鼻子走,但他抓住了一个重点,也是吴争的软肋,那就是沈、钱二人。

    吴争无以面对、无从反击……只能妥协。

    关键问题在于,妥协还会暴露真相,不妥协亦会暴露真相。

    难办了!

    ……。

    等吴争回到谈判现场时,多尔衮已经离开了。

    这让吴争心里感到无比的憋屈。

    就象一个拳击手,做好了一切迎击强敌的准备,可突然对方不见了。

    吴争感到自己被轻视、被羞辱,于是,愤怒!

    人,不得不放,土地一寸不让!

    放人,那得加价!

    吴争来了一次狮子大开口,开出了天价,把原先的赎买价格提升了一倍。

    对,就是发泄,吴争希望看到对方的惊惶失措、愤怒、气急败坏,然而吴争再一次失望,对方竟一口答应,只要人安全返还,银子可以当场交割,一两不少。

    吴争打心底里羡慕起多尔衮的从容。

    有力量的人,才可以从容,可惜,自己近五年的努力,依旧是个被破袜子的主。

    吴争苦笑起来,但没有象多尔衮那样离开。

    因为吴争知道,自己还做不到,象多尔衮那样从容的,离开!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诸事不宜

    象这样的谈判,没有任何可以妥协的余地。

    双方参与谈判的官员中,没有一个人,敢出现一丝疏漏,更没有人敢明着将双方将士用生命拼杀的成果,让渡一丝一毫。

    这也是个战场,用的不是刀剑,是唇舌。

    流得不是鲜血,是唾沫。

    但其激烈程度,绝对不比战场逊色丝毫。

    五天,这场艰难的谈判,前后一直持续了五天,终于大功告成。

    六月二十三,诸事不宜。

    吴争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坚持在这一日,正式签署停战条约。

    收拾不了你,那也得恶心死你。

    吴争用一种近乎于无赖顽童般的小心眼儿,以发泄心中对多尔衮的不满。

    因为多尔衮仅仅用一招,就化解了吴争所有的攻势钱、沈二条命。

    吴争无法还击,不能还击,不敢还击!

    条约最后由黄道周和瓦克达代表双方签署,然后交换,各自送回京城用玺。

    最后谈成的条款,重要的几条是,双方以停战地域为疆界互不侵犯并南北互贸易,不得限制正常商贸。清廷承认明军对江都、泰州、如皋以南的占领,但明军在江北的驻军,不得超过万人。喀尔楚浑、尚善等清廷宗室人员,以双方谈妥的价格全部返还。大胜关外尼堪残部,容其在三日内渡江返回。双方俘虏进行等量互换,余下的,由对方自行处置等等。

    此战,几乎没有胜败可言,双方共计投入了超过四十万大军。

    义兴朝这边,十二万京卫、一万二千建阳卫、一万六千水师,甚至连禁军都出战了,加上吴争麾下杭州、金山、沥海三卫,蒋全义部和方国安一万多军校新军,加起来,就有二十万左右的军队,这几近于义兴朝可以投入兵力的极限。

    清军那边,尼堪在仪真、江浦一线十二万大军,喀尔楚浑在泰州至通州一线六万人,加上多尔衮在后期从徐州调动的六万人及他随行铁骑,数量更是在二十四万以上,同样,这也已经是清廷在沿海可以召集兵力的极限。

    这本来是场“意气”之争,可最后差点失控打成一场决战,在双方打得精疲力竭、伤亡惨重之时,却不约而同地选择停战议和。

    义兴朝十二万京卫,伤亡达到六成,建阳卫伤亡超过五成,水师全军覆没,还阵亡了一个国公。

    清军方面,伤亡丝毫不比义兴朝少,喀尔楚浑所部被鲁之域和池二憨击溃,喀尔楚浑、尚善当了俘虏,其部死伤虽然不多,但仅俘虏就超过万人,余者散于野,大部分向盐城以北溃逃,据说,最后在徐州完成收容整编时,仅不足二万人。

    尼堪在仪真方向的进攻部队有四万之众,这支军队是被全歼的,当时,吴争率三千火枪兵,携镇江、丹徒守军组成一支“混编军”,与当时驻扎在玄武门以东的二万多京卫夹击,这支清军,除了有少量跳江逃遁之外,其余没死的都当了俘虏。

    尼堪亲自所率的江浦方向八万大军,其实损失并不是特别大,因为在陈胜率沥海卫到达应天府之前,清军掌控着战局的节奏,攻城交战时产生的伤兵,几乎完全撤回了江对岸。

    所以,听起来这支大军是被打残了,可实际上,真正死亡和被俘的,加起来不超过四成。

    双方的俘虏都非常多,但相较之下,因为主要战场在南岸的缘故,清军被俘虏的更多。

    互换之后,义兴朝这边,尚多出来三万多俘虏。

    而吴争这边,虽然三卫的伤亡也超过了三成,可确实得到了不少好处,一是江都、泰州、如皋及以南土地,吴争没有那么大方,自然是不会交给义兴朝的。二是喀尔楚浑、尚善等人的巨额赎买金,虽说朝廷也在觊觎这笔浮财,但至少,还没人敢当面向吴争提出来。三是被义兴朝厌憎

    的那三万多俘虏,义兴朝此时连伤亡将士的抚恤金都没处筹,哪有心思去顾着这三万多张嘴?于是,便宜了吴争,这些俘虏随即被吴争一声令下,全部递解至吴淞新城。

    。

    历时二十二天的第二次京城包围战结束了。

    次日,吴争随谈判官员一同返回应天府。

    一到京城,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钱庄弊案。

    经过朝廷与莫执念等江南商会大股东数次交涉,最后确定了并购方案。

    涉案所亏空的二千一百多万两,均分成三份。

    朝廷以户部钱庄作价一份,也就是七百余万两,将钱庄出售给江南商会,也就是说,朝廷不再对钱庄拥有任何权益。

    江南商会另外向朝廷发放七百余万两的无息货款,期限八年,以朝廷每年赋税为抵押,从借贷第三年开始逐年偿还本金,至第十年全部还清。

    可并购方案却无法正式执行,因为尚缺少第三份。

    莫执念来到吴争面前,递上了一份名单后,沉默不语。

    吴争看着名单上的一个个名字,苦笑道:“莫老,你可真会替我找麻烦!”

    这份名单,列在前面的就是十几个宗室,特别是最前面几个,那可都是亲王爵。

    吴争指着名单,皱眉问道:“这秦王朱存釜,手中无权无兵,只是个酒囊饭袋,也涉足此案了?”

    末代秦王,本是朱谊漶庶三子朱存极,朱存极与弘光帝同时被清廷处死之后,朱存极次子逃脱,辗转来到应天府,被朱慈烺册封秦王。

    莫执念语气平和地答道:“宋征舆的银号帐册中,秦王有一成干股。”

    吴争愕然,然后再指着一名字,问道:“可这福王朱莲壁,才七、八岁,也能涉及此案?”

    “回王爷,户部钱庄帐册中,钱谦益前后送于福王白银十六万两。”

    吴争再指着另一名字问道:“荆王朱慈煃呢?”

    “荆王在银号中占股更多,为一成五。”

    吴争不再问了,将手上名单往桌上一扔,“我不看了,你就直说,这名单中有多少宗室之人?”

    “回王爷,亲王五人,郡王十一人,其余宗亲二十余人,京城官员占得更多,凡贪没千两以下者,不在名单之列。”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两难

    ps:感谢书友“莫问七剑”投的月票。

    莫执念慢慢吐出刚吸进去的气,想了想道:“你说的有道理,王爷吉人自有天相,此时离天亮不过一个多时辰了,只要撑过去,那便是王爷大展宏图之时!”

    马士英颌首道:“所以士英建议由长林卫控制朝臣,如此,只要沥海卫今夜攻入宫中,再没有人可以阻拦王爷!”

    莫执念撸着胡须道:“马大人如此能为,日后该替王爷分更大的忧才是。”

    马士英拱手道:“还须仰仗莫老多多美言。”

    “请!”

    “请!”

    短短地一番话,二人达成了一个临时同盟。

    而这个同盟,不仅影响了眼下整个局势走向,更对日后产生了巨大的变数。

    这是眼下他们谁也无法估算到的。

    ……。

    那边黄道周等人和监国殿下朱媺娖,没有等来吴争的任何消息,

    却等来陈胜的沥海卫。

    从仪凤门入城,至皇城,北门桥是当时必经之地。

    如果不是莫执念上前与陈胜说明了“四人团”的决议,陈胜怕是不会理会任何人,直接率军向皇城了。

    “陈胜见过长公主殿下。”陈胜在朱媺娖车驾前拱手行礼道。

    朱媺娖慢慢掀开帘子,面无表情地道:“你,连臣也不自称了吗?”

    陈胜抬头看向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