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明 >

第532部分

汉明-第532部分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慈煃看向朱存釜,眼中厉色一闪而没,却依旧笑道:“诸位放心,吴争有人会对付,到时,他怕是自身难保,哪还有精力来理会应天府内发生的事?只要本王登了基,他便是臣,应天府内,八万大军,他想攻进城,没那么容易。”

    这话听着象是有理,但似是而非。

    在场人,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看多了,听多了,岂能那么容易骗?

    朱存釜问道:“敢问大宗正,是谁要对付吴争,来助大宗正一臂之力?”

    朱慈煃顿时脸色沉了下来,喝斥道:“秦王是故意在给本王难堪不成?不会是你也有心想坐这个位置吧?”

    朱存釜却不慌张,他“嗤”声道:“大宗正这是什么话,帝位废立,得名正言顺,如果因大宗正坐上皇位,而使得北伐军来攻……挡得住,那皆大欢喜,可要是挡不住,那咱们这些拥立大宗正的人,怕也得跟着吃瓜落不是?所以啊,大宗正还是明说了,也好安咱们之心。”

    这话引得诸王纷纷应和。

    场面一片乱糟糟的,与之前那般热烈,形成鲜明的对比。

    朱慈煃大喝道:“安静……安静!”

    可没几个人听他的,也是,大家都是王,除了朱慈煃刚做了宗正卿之外,也没什么差别,反而辈份放在那,有几个,朱慈煃还得尊称一声叔。

    谁不知道谁啊?

    看着堂内乱成一锅粥,朱慈煃脸顿时成了一片铁青色。

 第1206章 诸王之乱

    朱慈煃狠狠瞪了朱存釜一眼,可朱存釜面上笑容可掬,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诸位,本王在宫中已收买了内线,只等明日,咱们集结各府府卫,一鼓作气攻入宫城,挟持天子,逼其姐们让贤……到时,诸位个个都有重赏……。”

    然而,依旧是一片混乱,没有人因朱慈煃的空口白话而支持。

    朱存釜大声道:“大宗正还没有为咱们释疑,这事不好办哪……!”

    朱慈煃急怒之下,突然大声道:“就算告诉诸位也无妨……清廷多尔衮,早有对付吴争之意,他对吴争已经谋划了一年有余,只要咱们坐观其变亦或是稍加配合,吴争定在劫难逃……。”

    这话刚一出口,堂内就一片死寂。

    所有目光都看向朱慈煃,眼中的神色,都叫一个复杂。

    这些人,虽说都是驻虫,可吃得还是义兴朝的饭,做得还是义兴朝的王,如果没被逼到危急关头,任何人都还不想砸烂义兴朝这口供大伙吃饭的锅。

    可朱慈煃在急怒之下,冲口而出,说出了清廷多尔衮,那就等于犯了众怒。

    这是要砸大伙的锅啊。

    内斗可以,砸锅的不行。

    除非大家一起砸,利益大伙一起分。

    理就是这么个理。

    朱慈煃话一出口,就明白自己误事了。

    看着这些如狼似虎的眼神,朱慈煃懊恼地想扇自己一大嘴巴子,叫你嘴上没把门的。

    “诸位,本王并无降清的意思……也没有勾连外敌……。”

    他x的,这话,估计连他自己都不信。

    ……。

    乾清宫一直空着。

    朱媺娖从被拥立登基那天起,就没有搬进乾清宫去。

    她或许从没有真正认为,自己是个合适入主乾清宫的人选。

    没办法,她是女儿身。

    此时的柔仪殿中,一样灯火通明。

    朱媺娖正襟危坐,脸沉如冰。

    “陛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哪。”黄道周苦口婆心地劝了已经不少时候了。

    可朱媺娖一直没有反应,只是笔直地坐着,纹丝不动。

    都御史王翊也附和黄道周,“陛下庇护宗室理所应当,可他们已经有了动手谋反之意,那便不再是陛下亲人,而是敌人……对敌人心善,那是对自己残忍,恳请陛下下旨,将反贼一网打尽。”

    朱媺娖依旧毫无反应。

    这时,右营都指挥使张同敞匆匆报名而入,“臣张同敞参见陛下。”

    进到殿里,张同敞抱拳道:“陛下,据锦衣卫密报和臣派京卫密查,荆王正在他的府中,聚集了各宗亲约二十余人,似有意举事谋反。臣已调右营一部与锦衣卫一部秘密从外围包抄,只等陛下降旨,便可将其一网打尽。”

    三双眼睛,齐齐紧盯着朱媺娖,就等她发号施令了。久禾书苑  johotxt

    朱媺娖突然泣道:“他们都是朕的亲人,朕若加害于他们,日后如何去见父皇和皇兄,又如何面对历祖历宗?”

    黄道周、王翊、张同敞面面相觑,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要搞哪样?

    真要等到他们发动,刀斧加身才反抗吗?

    可那时怕是晚了。

    这话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事实就是如此。

    许多“忠臣”都是墙头草、随风倒,象朱慈煃他们,哪个不是宗亲,真要是让他们冲进宫中,挟持皇帝、逼迫退位或禅让,“忠臣”们恐怕会迅速一面倒。

    毕竟,谁都不想一个女子坐在那个位置上,之前是没得选择,被迫,不得已。

    张同敞“扑通”跪下,谏道:“八万京卫右营,其中指挥使、千户十有八九都是宗室子侄辈,若陛下稍加纵容,他们便会起异心,追随荆王等人……到时,若一些意志不坚定的朝臣们再煽风点火,便是野火燎原之势。恳请陛下决断!”

    突然发作起来,指着张同敞道:“连汝也敢逼朕戗害宗亲……究竟是何居心?真当朕不能惩治于你么?”

    二十七岁的张同敞,血气方刚,他梗着脖子道:“臣忠于陛下之心唯天可表……之前蒙陛下青睐,授臣右营都指挥使之职,臣担负京城卫戍重任,绝不容宵小伤害到陛下。”

    朱媺娖尖声道:“放肆!你口中之宵小,是我朝诸王!任何一人,那都比你金贵……。”

    张同敞被这一声“金贵”,激起了心中豪气,他硬抗道:“臣非逼迫陛下,只是事态紧急,容不得踌躇……之前陛下对臣言,欲择日下嫁于臣,如此说来,陛下又怎可说,臣比不得他们金贵?况且,荆王一众,蓄意谋反,是叛臣而非亲王。”

    朱媺娖脸色顿时一片赤红,她愤怒地瞪着张同敞,目光若能杀人,估计张同敞得死几个来回了。

    黄道周、王翊意外地互视一眼。

    其实,之前天子要下嫁右都指挥使张同敞的小道消息,在应天府也非常流行。

    黄道周、王翊都略有耳闻,但不相信,他们都明白,朱媺娖与吴争之间有一段难言的秘事,所以仅是一笑了之。

    可此时,张同敞当着皇帝和二人的面,竟直言此事,还明说是朱媺娖自己的意思,又怎能不信?

    但这太突然,太令人意外了。

    倒不是说,张同敞身份不配。

    张同敞是名相张居正曾孙,崇祯帝下诏追复张敬修(张居正长子)的官职时,授张同敞为中书舍人(从七品)。

    所以说,张同敞算是根正苗红。

    清军南下时,张同敞奉崇祯之命,慰问湖广诸王,顺道调兵云南。

    可事没办完,京城就陷落了。

    之后,张同敞接受了朱聿键(隆武)的命令,在湖南辅佐何腾蛟抗清。

    后,何腾蛟兵败,张同敞撤回福建。

    再后来,清军入闽,隆武朝亡,张同敞与黄道周一并被俘,直到多铎攻绍兴,当时的杭州卫指挥使钱肃典,拼死攻破清军所占的宁波府,解救了黄道周等人。

    张同敞才重获自由,一直在义兴朝任兵部侍郎一职。

    所以,张同敞阅历也堪称完美。

    根正苗红,加上阅历完美,那就配得上朱媺娖了。

    而朱媺娖虽是皇帝,但终究是女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皇帝也不例外。

 第1207章 是真是假

    ps:感谢书友“ihavebeenalwayslookgforyou!”、“田园木戈”投的月票。

    黄道周、王翊惊讶的是,天子婚配,坊间传闻沸沸扬扬,而他们做为阁臣和都御史,竟被蒙在鼓里,这着实令人心中不爽。

    都道天子无私事,何况这是关乎国柞之大事。

    王翊不象黄道周城府深,他顿时按捺不住,上前责问张同敞,道:“张大人,你方才所言,天子意欲下嫁,是真,是假?”

    张同敞其实一说出口,就后悔了。

    朱媺娖确实和他提起过下嫁之事,但在明说了,不光复失地,就不成婚,也就是说,最多是口头约定,同时朱媺娖还特意交待张同敞,不得将此事泄露出去。

    当时张同敞是应承的。

    可终究是凡人,想到自己可能要娶当今天子,张同敞那叫一个开心,与友人共谋一醉之时,趁着酒劲就说出去了。

    这下,坊间哪还有不知道的?

    甚至传到了杭州府。

    张同敞今日公然说出此事,其实用意无非是在告诉朱媺娖,自己是真心在为她着想,同时,也是反驳朱媺娖说自己不如朱慈煃等人金贵。

    可张同敞确实是错了,他如果只是在与朱媺娖二人私下奏对时提及,那朱媺娖估计也没多大愤怒,可当着黄道周、王翊之面提及此事,那就让朱媺娖下不来台了。

    这让朱媺娖认为,张同敞是故意的,想当着黄道周、王翊之面,把这桩婚事坐实了,令自己无法反悔。

    这就属于逼宫范畴了。

    朱媺娖自然愤怒。

    可这时,王翊突然的责问,不仅令张同敞醒悟到自己说错话了,更让朱媺娖意识到,不能再纠结此事了。

    满脸赤红的朱媺娖立即开口道:“荆王朱慈煃等人,意图谋反,证据确凿。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朕虽有庇护之心,却奈何律法森森……传朕旨意,京卫配合锦衣卫,即刻将一概人等……捉拿下狱,以待明审曲刑。此事交由黄相和都御史合办,都指挥使张大人协办。”

    这话让黄道周一愣,敢情王翊的突然责问,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苦劝多时无功的事,成了!

    王翊也莫名其妙,但随即会意过来朱媺娖的意图。

    心里想着,与眼下诸王意图谋反之事相比,皇帝的婚事,暂且可以先放放。

    与黄道周交换了一下眼色之后,二人躬身应道:“臣等遵旨。”

    张同敞心头一松,暗暗吁了口气,“臣遵旨。”

    ……。

    三人出得宫门。

    张同敞突然止步,唤住黄道周、王翊二人。

    “二位大人且慢。”

    黄道周、王翊二人站住,诧异地看向张同敞。

    张同敞道:“二位大人想必知道,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吧?”

    黄道周、王翊脸色一变,隐约意识到张同敞的意思。

    可这毕竟是宗亲啊,况且皇帝也没有动手杀人的意思。微微小说吧  vv8

    二人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

    黄道周郑重地说道:“陛下只说捉拿下狱以待明审……张大人若自作主张,怕是不妥吧?按律,可治欺君之罪。”

    张同敞一抱拳道:“黄相,张某出于一片公心。陛下以女儿身登上大位,宗室诸王早就起了异心,之前吴王在朝,他们心中还有一丝忌惮,可如今,朝廷与大将军府势如水火,陛下失去了最可靠的依仗,局势危若累卵……此次若不严刑峻法,以震慑众小,谁能保证日后不再重来一次?谁能保证,下一次,我等还能事先察觉?”

    黄道周、王翊闻听,不由得沉默起来。

    张同敞道:“张某敬佩二公是正直之人,朝廷最赤诚的忠臣。也知道,二位不想做这龌龊之事,怕脏了自己的手……这样,事我来做,责任我来背,告诉二位知晓,只是让二位明白,张某并非有意欺君,而是真为了陛下好……二位还请过会再来,张某先走一步,告辞!”

    王翊脸色数变,大喝道:“张大人,且慢!”

    然而张同敞迈开大步,毫不犹豫地走了。

    黄道周一把拽住拔腿欲追的王翊,道:“完勋,张大人所言,确实有些道理……陛下不同于逊帝,女儿身是陛下先天缺陷……谋反之事若不以雷霆之势镇压,难保日后不会重来一次。”

    王翊急道:“我就是明白张大人的心意,才要去阻拦他。”

    黄道周诧异道:“此话何意?”

    王翊跺足叹道:“朝中象张大人如此忠心之人,不多了……为陛下尽忠,为朝廷尽忠,虽死无憾,可不能任由他为这些个叛贼殉葬!”

    “未必如完勋说的这般严重吧?”黄道周不以为然地摇摇头,“方才完勋也听到了,皇帝有意下嫁于他,就算此次张大人擅自处置了这些叛臣,也不至于获不赦之罪吧?”

    王翊喟叹道:“若不提此事,张大人或许能活命,反之,他必死!”

    黄道周愣了愣,“完勋言过了吧?”

    “黄相当时也看见了,陛下听张大人提起婚事,脸色激愤,这就是说陛下根本无意下嫁张大人。”

    “这……这从何说起?”黄道周惊诧道。

    王翊长叹一声,“黄相莫非忘了,陛下心中之人?陛下之所以突然提起下嫁,却秘而不宣,估计是为了杭州府之人吧。”

    黄道周恍然明白过来,难怪,坊间传得沸沸扬扬,连自己和王翊都听闻了,执掌锦衣卫的皇帝怎么可能听不到?

    既然听到了当没听到,自然是默许的。

    可今日皇帝的神色,绝不会作假……也就是说,坊间传言可以,但绝不允许正式认定。

    其用意便呼之欲出了。

    黄道周顿足长叹道:“黄某老朽,竟想不到这步,不及完勋多矣。”

    说到这,黄道周一把拉住王翊,“快,追张大人去。”

    可时值深夜,宫外哪有马匹?

    二人来时,坐的是轿,张同敞却骑的是马。

    张同敞已经先了一步,轿子怎么可能追得上?

    二人连忙返回宫门处,令值守禁军备马。

    可这一来二去,耽搁了不少功夫。

    黄道周、王翊心中都明白,这一柱香的时间,足够张同敞,做许多事了。

 第1208章 血洗王府

    张同敞真是个狠人。

    他家学渊博,自小耳闻目染,对于官场倾轧是了如指掌。

    五年前的他,血气方刚,带兵之时,在军队前进,一马当先的是他。

    在军队动摇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